潘传广 邹晓红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路径。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深化产教融合作出全面部署,要求“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基于此,本文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切入点,探索构建了“外螺旋+内螺旋”的职业院校“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培育产业亟需人才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目标。尤其随着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企业设备、工艺、技术都在快速迭代,这就要求将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企业实践相融合。简言之,就是要聚焦相关产业链,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方面参与人才培养的优势,校企共同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入实施合作活动,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职业教育教学一般遵循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三个阶段:生疏期、熟练期和精研期。学生从入学开始直到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结束,这个阶段属于生疏期;之后,经过实习实训锻炼,学生掌握了专业技术操作要点,专业知识得到一定程度丰富,逐渐进入熟练期;到了精研期,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到了更加熟练的程度,开始具备自主技术研发和改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学生必须通过充分的技术实践教学才能习得,并且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职业院校“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必须遵循这一逻辑,以促进教师合理安排学生学习实践中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确保更有效、更高质量地将学生的专业技术潜力激发出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这一精神一直贯穿于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中。例如,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及2021年、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皆强调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企业参与职业院校育人方式改革。因此,职业院校“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开展探索。
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够促进社会生产、服务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这类人才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多从事一线岗位生产,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决定了这类人才的培养必须从产业需求出发,体现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和社会服务性劳动的实践特征。具体来讲,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理念,加强与企业合作,基于真实生产、工作过程、岗位情境,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生产的需求。
构建“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充分考虑各种现实影响因素。首先,将职业院校、企业、政府作为主体标杆,制定标杆目标,明确主体螺旋的目的,确保实践螺旋发展内容的正确性以及稳定性。其次,将实践螺旋的内容恰当地放置在主体螺旋的外层,构建的主体螺旋成为实践螺旋的骨架,搭建出多层次培养模式。最后,对主体以及实践螺旋构建的完整螺旋链条实施赋能,利用评教方式逐步调整产教融合过程中的摩擦[1]。最终构建形成职业院校“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职业院校“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为“双螺旋”理论。该理论是指,个体认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由继承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共同主宰的,其知识的形成是互相关联、螺旋发展的,借鉴人类基因双螺旋结构的概念建立“个体人认知形成和发展的双螺旋结构”,见图2。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背景下,根据“双螺旋”的不同要求,学校需构建由以产教融合为基点、以实践性学习为特点的活动课程共同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产教融合和“双螺旋”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和学习方式各不相同,二者结合得愈好,其教育效能就会愈高,也会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图2 “双螺旋”的结构示意
主体螺旋是螺旋结构的核心,其中包括职业院校、企业、政府三方主体,而各主体之间的协作程度决定着主体螺旋结构是否稳固,因此,三方主体需要各司其职、各担职责、深度合作、协同进退,见图3。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要切实担负起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人才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交流平台搭建。对于政府而言,需要加强政策和经费支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做好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加强资源投入,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和培训,充分挖掘更多有潜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予以培养,成为人才培育的“第二摇篮”。
图3 主体螺旋内容结构示意图
职业院校“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骨骼来自于主体螺旋,而内容则来自于实践螺旋。及时对应产业设置调整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以目标岗位替代校内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实践螺旋并非是单独的路径,专业知识、岗位实践、政策补贴是重要结构,见图4。专业知识是在职业院校中学习到的,岗位实践是在企业生产活动中进行的,政策补贴是政府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所实施的资金鼓励方式。实践螺旋的基础逻辑是将校内模拟实践转变为校外真实场景实践,融合产业发展推动人才在岗位上的成长。
图4 实践螺旋内容结构示意图
图5 “双螺旋”构架
由“双螺旋”结构可知,主体螺旋与实践螺旋并非是单独、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因此,“双螺旋”人才培养的实践目标与各方主体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一致,“双螺旋”的交汇点也因此产生。进而,基于“双螺旋”的交汇点,可以通过社会企业以及职业院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框架,最终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双螺旋”人才培养的基本架构,即“知识培养-技能培训-实践训练-评价”,其中包含了职业院校对学生专业知识点培养和考察,以及企业对学生实践情况的考察和评定。三方统一可以更为全面地达到真实评定的目的,也能够更客观地展现出每个学生在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取得的进步[2]。
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是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设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前提条件。学校要和企业一道,科学制订调研方案,明确调研对象、调研内容、调研方法、调研流程等,通过调研充分掌握企业岗位生产任务、工作要求、职业规范等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从而为职业院校“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实施人才培养、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等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不仅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而且还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邀请企业全程加入,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统筹考虑和科学设置专业名称及代码、入学要求、职业面向、修业年限、培养规格、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安排等内容。
课程与教材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3]。由于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其课程教材内容不仅来源于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应来源于职业岗位中的实践知识,因此职业院校教材课程建设需要企业专家的参与,确保及时吸收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避免教材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脱节,从而使培养的人才切实满足企业需求。
“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的重要性,通过共同制订招生计划、组织开展招生宣传活动、开展选拔录取学生等,不仅能够更好地利用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的优势,而且能够更好地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招生选拔结合起来,确保招生选拔的人才基本符合企业需求。在招生选拔前校企签订联合办学(培养)协议,录取时学校、企业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从而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因此需要校企共建师资团队。一方面,学校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高技能人才到校担任专职或者兼职专业课教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能传承等工作;另一方面,完善校内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激励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培养项目开展与管理能力,提升专业技能。
由于“双螺旋”是螺旋上升难度、递进式的培养方式,因此职业院校“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开发学生的各项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专业知识,习得基础技能,养成基本职业素养;第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提高其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培养其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第三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技术运用和研发转化能力。
学校要遴选优质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单位,与企业共同制订详细的学生实习管理实施办法,在实习方式、日常管理、实习报酬、强制保险等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有效法律协议。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要密切配合,建立实习管理沟通机制,组建专门的实习指导服务团队,做好实习的监督和考核,及时了解学生实习动态,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实习提供全方位的“港湾式”服务,真正做到实习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满足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企共同开展质量评价。学校和企业合作,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案,共同选择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于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从而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