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华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专章论述,进行专门部署。报告提出,到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1]。2023 年5 月29 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地方师范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方面更加责无旁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务必”的重要论断:“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三个务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两个务必”重要思想的坚持、继承、创新和发展。从“两个务必”发展为“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战略任务、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综合考量和深刻分析后所作出的重大论断,是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谆谆告诫,是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绚丽篇章的必然要求。
1960 年,渭南师范学院在国家困难时期成立,在那个举步维艰、共渡难关的年代,全体师生筚路蓝缕,克服重重困难,边筹建,边招生,边教学,开始了最初的创业之路。学校在建设发展历程中,始终不渝地践行了“两个务必”。在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道路上,全校师生还应全面把握“三个务必”提出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深刻领会“三个务必”体现出的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为民精神、奋斗精神和斗争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务必”,办好人民满意的地方师范教育。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历史的回响和未来的启迪。“三个务必”重要思想的生成,既有其特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又是指引新时代新征程伟大实践、夺取新胜利、创造新辉煌的重要理论遵循。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411首先,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本质特征,揭示了其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的价值旨归,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思想源泉。其次,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彻底的革命性和严格的党内纪律。他们一方面强调“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2]413,最为了解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进程和结果,所以葆有彻底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革命活动中对党外、党内斗争的必要性及策略问题均作了重要论述,既主张为实现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制定专门的斗争策略,又强调党内团结并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而需要进行正确的党内斗争来解决内部矛盾。“一个大国的任何工人政党,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这是符合一般辩证发展规律的。”[3]551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作的报告和总结,是我们深入理解“两个务必”丰富内涵的理论依据,也是中国革命实现伟大转折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归纳起来,体现出如下精神内涵:一是学习精神。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之后要善于学习的重要命题,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必然要求。二是团结精神。毛泽东在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团结问题,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做学生”[4]260是对马克思主义保持谦虚的学习姿态,是党的理论建设的必由之路。四是对中国经济复兴和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是全党的精神动力,是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的深刻内涵。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对于中国经济复兴的悲观论点,没有任何的根据。”[5]1433这四点精神内涵就是“两个务必”提出的理由和逻辑根据,也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之后党的建设的应有意涵。坚持和继承“两个务必”,必须虚心学习,学会经济建设需要的新知识,学会斗争;坚持和继承“两个务必”,必须加强团结,团结是善于斗争的条件,也是善于斗争的表现;创新和发展“两个务必”,必须秉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学会斗争的必然要求;创新和发展“两个务必”,必须确立民族复兴的自信,确立“四个自信”。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滋养,将其创造性运用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深刻体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优良作风和斗争精神,在理论上实现了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历史性飞跃,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救国”之路上,创造性地将“党的建设”作为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6]606。首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轫于这一时期。1941年11 月,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强调,“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7]809,凝练地表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其次,“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产生于这一时期。1949 年3 月,中国共产党历经28 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和迎来新中国成立这一重要历史关头,面对工作重心的逐步转移、执政地位的逐渐确立,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再次,“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思想渊源于这一时期。党的诞生就是阶级斗争的成果,革命前途的拨云见日源自斗争形式从“笔杆子”到“枪杆子”的转变,党的成熟也来自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对错误思想的斗争,表现了党在革命胜利实现大转折的时候,要适应斗争形势变化的新情况,在不断学习中增强善于斗争的能力。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天换地、奋发图强的“兴国”之路上,坚持和发展了管党治党的相关理论,使全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首先,党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问题。1951年5 月,毛泽东告诫全党,“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8]164,坚决杜绝党执政后干部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其次,党以巨大的政治魄力开展“三反”运动,检举、揭发和处理了一大批贪腐、浪费问题,大刀阔斧地整治官僚主义,惩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的重大贪腐行为。最后,党始终以清醒的斗争意识和高昂的斗争精神应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艰难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均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时代缩影。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富国”之路上,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首先,党始终关心群众生活,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小康,并在2010 年顺利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其次,党继续坚持“两个务必”,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江泽民同志强调,在和平建设年代,党员干部“经得起公与私的考验,就什么香风也刮不倒,什么糖弹也击不中”[9]190。最后,党一以贯之地坚定斗争意志,修炼斗争本领,以高昂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纵观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一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二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定期整顿党的作风,强化人民群众的监督。三是加强对党的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教育,开展党史、国史学习活动,坚定“四个自信”。四是加强党员和干部的能力建设,善于学习新的知识,增强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这些历史经验无一不同“三个务必”的精神内核相契合,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在厚积薄发、继往开来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历史自觉,为中国共产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丰厚的历史资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直面执政和改革开放产生的“四种考验”和“四大危险”,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历经十年奋斗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了“三个务必”的萌生。对比74 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提出的“两个务必”,“三个务必”的提出,也正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所的处历史方位、面临的历史风险、担负的历史使命进行深刻分析作出的重大论断,充分体现了管党治党的战略清醒、战略自觉、战略判断和战略自信。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历史节点,提出“三个务必”,是为防范党内同志因取得成就而滋生骄傲自满情绪、松懈麻痹思想和脱离群众行为。
新时代新征程上,“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催化剂”。2016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不忘初心”,告诫全党“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0];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完整阐明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提法;2019 年,全党上下深入学习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培育等形式,促成全党范围内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普遍形成。经过不懈努力,党群干群关系得以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上,“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克服骄傲自满情绪的“镇定剂”。过去的成绩不容忽视,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啃硬骨头”时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和深层矛盾,决不能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放松心理和享受心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要求党员干部在改革进程中始终牢记和践行“两个务必”,抵御糖衣炮弹的诱惑,经受风险困难的考验。
新时代新征程上,“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摒弃松懈麻痹思想的“清醒剂”。“两个大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我国发展环境的重大战略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织、作用,内外挑战持续加剧。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习近平就强调全党务必准备好进行伟大斗争,树立敢于斗争的坚定决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11],鼓舞全党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总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唯有不断提高践行“三个务必”的行动自觉,才能把“三个务必”的思想力量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力量。
“三个务必”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精神、奋斗精神和斗争精神,深刻描摹了全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应当具备的精神面貌。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撑,“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所体现的为民精神就是坚守理想信念的“补钙药”。初心与使命问题本质上要解答一个政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这是伴随任何政党发展始终的根本性问题。与资产阶级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向来没有自己的任何特殊利益,永远只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普通群众不同,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有着更高层级的道德要求,其核心是“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6]522。纵观百年党史,党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榜样,熔铸了一座座精神丰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将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所向,先后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战的胜利,书写了新时代的伟大篇章。
在形势严峻、危机四伏的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务必要教育全党尤其是干部深刻领会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原则、纲领,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认真体悟共产党员理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努力成为毛泽东同志所提倡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6]660。只有这样,党才能始终具备应对前进途中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底气,继续赢得新的赶考之路的伟大胜利。
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传统,“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所体现的奋斗精神就是永葆优良作风的“压舱石”。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仅有58 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拥有9 600 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规模、地位和影响力虽然与日俱增,但党始终恪守的优良作风却从未改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凭借“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巨大政治勇气,纠“四风”,反特权,治腐败,严党建,成功地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伟大征程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管党治党的新境界。
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坚持和弘扬“三个务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首先,全党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遵照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勇于开拓、锲而不舍地实现既定目标。其次,全党始终树牢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保持谦虚谨慎,坚持反思省察,不断查缺补漏,积极治疗各种制约发展的难症顽疾。再次,全党始终发扬埋头实干的工作作风,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实干、苦干、硬干、猛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再次,全党始终保持面对新的困境、新的问题表现出来的勤奋学习精神、实践探索精神和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精神。最后,全党始终涵养清廉从政的道德品质,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积极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情与法、苦与乐、简与奢、得与失的关系。
革命意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所体现的斗争精神就是传承革命意志的“强心剂”。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意志源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内在品质,体现在其彻底的理论批判性和纯粹的无产阶级立场。在内忧外患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由革命而生,因革命而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指引下,在火热的斗争环境锤炼下,始终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推动近代以来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
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当前,国际与国内矛盾叠加,传统与现实问题并存,中国共产党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1],要求新征程上全党应当继续弘扬“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斗争精神,不断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第一,在复杂严峻形势下保持定力,善于从战略全局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应对风险挑战和复杂局面,不为杂音、暗流、歪风、邪气所惑,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和底气。第二,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敢于亮剑,牢牢把握斗争主动权,依凭科学理论、客观事实、历史真相和坚定意志积极同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第三,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勇担重任,敢于承担使命,敢于触及矛盾,敢于下沉一线,善于解决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迎刃而上、攻坚克难,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第四,在实现伟大梦想中锤炼本领,持之以恒加强干部斗争本领养成,除了基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外,还应着力增强防风险、经考验、抗打压的能力,练就一身“铜皮铁骨”,努力适应未来斗争形势变化的新要求。
渭南师范学院1960 年建校,至今已有63 周年。饮水思源当思来之不易,抚今追昔当念先贤伟业。63 年来,“两个务必”为学校师生提供了精神引领,几代创业者苦心孤诣、无私奉献、砥砺耕耘,因而桃李芬芳、弦歌不辍、不断超越,学校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两个务必”。
正如“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新时代的地方师范教育,要更加坚决地践行“三个务必”,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胸怀为民精神,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秉持奋斗精神,在服务地方的实践中增强斗争精神。作为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地方院校,渭南师范学院将始终坚守师范教育主责主业,以“扎根渭南,深耕教育,培养新时代大国良师”为使命,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师范大学为核心目标,通过强化师范教育特色、打好“申硕”攻坚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式,实现学校学科结构、课程结构、人才结构的持续优化,奋力谱写地方师范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初心”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明确共产党人无产阶级先锋队、全国人民先锋队、中华民族先锋队的身份定位。“使命”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了谁”,明确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弘扬为民精神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就是要调动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水平、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就是要筑实党员干部的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因此,弘扬为民精神体现在办学实践上,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就是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12]。
1.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肩负着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特殊而重大的时代使命,党的领导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指南针”和“压舱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和各方面。前进道路上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不可能应对风险挑战、抵御危机。要履行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根本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作规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管理办法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重大制度,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关键在于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师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就师范院校教育而言,教育为人生奠基,就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德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定向,智育发展人的思维能力,体育健全人的意志品质,美育提升个人的审美情感,劳动教育发展人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2.以“扎根渭南,深耕教育,培养新时代的大国良师”为使命
作为地方师范院校,首先是要坚守师范教育主责主业,高举教师教育旗帜,推进师范教育守底色、固本色、强特色,同时,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紧密围绕区域发展做贡献,为地方教育事业培养大批优秀师资,积极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渭南是西北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早的地方,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23 年,党的早期党员王尚德始创“抗大式”赤水职业学校(1936 年更名为“赤水农业职业学校”),是我党在秦东地区党团组织的发源地和活动指挥中心,是培育革命人才和农业职业技术人才的主阵地,是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1928 年的渭华起义,巩固了“赤职”“赤农”的教育成果,使渭华地区的民众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和革命思想教育,开创秦东红色教育之先河,为秦东地区的革命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渭南师范学院从1960 年建校伊始,就注重继承渭南红色教育传统,以育人为本、艰苦创业为办学宗旨,始终将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把培养合格教师作为第一要务,形成了“以生为本”的传统优势、“师范教育”的特色优势、“扎根渭南”的区位优势、“人才密集”的高地优势、“教师摇篮”的品牌优势、“国际合作”的办学优势、“劳动教育”的创新优势、“追求卓越”的人文优势。学校在师范教育中坚持“五育”并举,实施“铸魂育人”“智育提质”“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动淬炼”五大计划,形成了卓尔不同的“渭师经验”。
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8 万余名毕业生,其中80%在西部或基础教育一线。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领域,校友覆盖了渭南市所有的中小学。渭南市中小学名校30%的教师、50%的校长、70%的学科带头人都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涌现出了一批扎实肯干、勤奋有为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学校也因此成为渭南市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书写了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渭师篇章”。
基于对学校历史传统的全面总结、对学校地理区位的客观思考,我校确定了“扎根渭南,深耕教育,培养新时代的大国良师”的办学理念,这也是全体渭师人的使命。
艰苦奋斗是严于律己、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积极行动。奋斗精神体现在办学实践上,就是筑牢师范专业的根基,创新“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模式,合理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通识类、教育类、专业类、实践类、艺体类等五类课程建设,推行教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混合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对接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培养的教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教得好”,真正为区域基础教育培养大量“四有”好老师。
1.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960 年5 月9 日,经国务院批准,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复了陕西省高教局的请求,同意成立渭南师范学院,首批设立中国语文、物理、化学、数学4 个专业,对学生进行了以厚植教育情怀为内容的专业思想教育。创业的艰辛成就了师生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师资和人才。
1978 年5 月,经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复,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渭南专修科。1978 年12 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同意以陕西师范大学渭南专修科为基础,建立渭南师范专科学校。时隔十多年再次创业,建设者们在简陋、偏僻的条件下,承继老师院人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确定了以“铸师魂、树师德、练师能、养师风”为内容的“铸造师魂”工程;注重德育工作中的师范特色培育,对学生进行“爱农乐师”的职业信念教育。在渭南师范专科学校22 年的办学历史中,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取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
2000 年3 月,经教育部批准,渭南师范专科学校和渭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了本科层次的渭南师范学院。渭南教育学院原为渭南地区中学教师进修班、渭南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3 年渭南地区行政公署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陕西省渭南教育学院”。两校合并升本之初,师资力量缺乏,发展资金短缺,校园地处偏僻,办学条件有限,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全体师生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育人为本、艰苦创业、励志图强”的奋斗精神,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学校以“成长成才”为目的,以“提高课程质量”为重心,以“浓郁学风”为主线,以“素质拓展”为突破口,以“强化课外途径”为着力点,注重课内课外整体设计,从师范生职前技能培养的专业化、培养途径的多样化、培养机制一体化等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有特色的教师职前培养新模式。学校用4 年时间基本完成了朝阳校区建设,建成了功能完备、教学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大学校园。2006 年,学校在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60 多年来,渭南师范学院已有朝阳、富平、西岳、汉马4 个校区,17 个二级学院,包括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建有中外联合办学机构莫斯科艺术学院,有60 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10 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2 万人。
60 多年来,渭南师范学院师范专业学科门类逐步健全,由1960 年的4 个专业发展到目前的22 个专业,实现了对基础教育学科门类的全覆盖,满足了基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全要求。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校园面积增长10 倍,由原来的约12 万平方米(180 亩)到现在的约120 万平方米(1 800 多亩);学生规模增长100 倍,由最初的200 余人到现在的2万人。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在省内同类院校中率先升本,在省内新升本院校中首家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首批接受师范专业认证;首家获批西北地区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上发展成绩表明,学校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精神,在奋斗中逐步发展。
60 多年来,渭南师范学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注重过程、持续改进”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心集中到教育教学上来,不断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强化师范教育特色定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改进师范院校评价,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将培养合格教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国家出台了《“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建设和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师范院校发展提升到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地位。师范教育要培养人民满意的“大先生”,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以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为感召力,努力培育出一批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022 年,渭南师范学院成功获批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学校进一步强化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办学特色,依托高水平师范院校优质资源,加强协同联动,努力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建设和学校管理与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区域基础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范专业建设的意见》,实现了师范专业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学科领域全覆盖,3 个师范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14 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目前,师范专业学生占全体学生比例接近七成。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2 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学校在陕招收的“地方优师专项”录取最高分超出一本线90 分,汉语言文学专业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达到502%,2022 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2%。要进一步扩大优师计划师范生招生培养规模,集全校之力强化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大力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此,学校将继续弘扬“励志、笃学、求实、敬业”“铸造师魂”的办学传统,在打造师范教育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训练体系的同时,强化师范专业内涵建设,准确把握各师范类专业最新发展方向,并把教师教育新理论、新理念渗透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验培训、效果评价等诸多方面;积极组织特色化专业活动,强化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养成和教学核心技能提升,打造适应基础教育一线教学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把师范教育特色拓展为学科建设特色、科学研究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学校文化特色,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出一条建设一流大学的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大量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课题、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经受许多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13]斗争精神的本质内涵是在实践中攻坚克难、拼搏奋斗。敢于斗争就是要有敢于担当作为的实践勇气,善于斗争指的是要有灵活应对各种矛盾冲突的实践智慧,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14]目标和发展愿景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斗争精神体现在办学实践上就是要敢于改革创新,勇于自我革命,善于化解矛盾,刀刃向内,知重负重,勇毅前行,摒弃不敢“扛红旗、攻山头”的保守思想,深入调查研究,用改革破除学校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素,用改革激发内部活力、增强发展动力,通过资源集聚和开发,确立学科优势,开创协同提质办学新局面,谱写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1.破解发展瓶颈,申硕攻坚引领区域基础教育发展
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需要保持攻坚克难、开拓奋进的勇气和毅力,坚定扛起担当责任,始终保持奋斗姿态,不能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好了,不能粗枝大叶,要坚持精品意识,做到精致、细致、极致,要能够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走过的路,以批判的态度吸收和借鉴有益的东西,以批判的精神创造新的业绩。
2021 年以来,渭南市教育系统实施“三名+”建设(“名师+”“名校+”“名校长+”),以增强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优质教师资源均衡,助推渭南教育强市建设,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尤为紧缺。仅2021 年就招引高层次人才110 名,两年来为5 个经济欠发达县累计补充体音美教师411 人。[15]考虑到渭南地方基础教育师资硕士占比较低,导致基础教育师资高学历化进程缓慢的实际情况[16],渭南师范学院对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硕士学位授予审核申请基本条件,健全目标管理,汇聚优质学科资源,加强组织保障和配套支持,全力做好申硕工作,力争实现学校办学层次的突破,使地方师范院校成为培养教育硕士的主体。
学校以实施学科攀登工程为支撑,发挥教育学、艺术学两个重点学科的支撑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以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为主要任务,加强文理基础学科建设。对重点扶持学科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培育,保持学科队伍的相对稳定和梯队结构的不断优化,在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着力,促使重点扶持的学科早日成为拥有硕士学位点的人才培养基地。目前,生师比、博士占比、科研经费、生均经费和硕士及以上师资占比等申硕核心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研究生联合培养导师已有120 余名。与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音乐学院等省内外16 所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首次获批校内研究生招生资格20 名,这是学校申硕历史上的重大突破,将开启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篇章。
2.突破原有模式,校地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预见形势发展,准确把握机遇挑战,突破思维藩篱,跳出舒适圈,紧握接力棒,保持知难而进、逆流而上的气魄,敢涉“深水区”,敢啃“硬骨头”。作为地方师范院校,就要始终坚持扎根地方、服务地方、贡献地方,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密切与地方的联系,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大对师范类院校投入,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和一流师范专业建设,支持高校开展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支持建设国家、省级师范教育基地和西部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渭南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重点支持学校硕士点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渭南市委书记为学校师生上二十大专题党课,市区各局领导积极作为,加强推进校地合作,在人才共享、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校地合作是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之一,是学校开放办学的重要方式。学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校企、校政、校校合作。同时,积极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将校地合作做实做细,高效推进校地合作。渭南师范学院先后与市委人才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渭南军分区等20 余家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与蒲城县、富平县、潼关县、华阴市、韩城市等县市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渭南市委人才办建立校地联合培养机制,定向培养100 名师范生;与市委统战部共建统一战线系统工程协同创新基地;与渭南高新区共建大学科技园,统筹资金1 亿元。在大荔县建立农产品溯源基地,在澄城县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对帮扶白水县,实现白水县基础教育质量“四连升”,连续五年获“双百工程”先进单位,“两联一包”工作入选《全国优秀脱贫案例》。2022 年获批“国培”“省培”、苏陕协作等项目23 项,项目数量和培训总收入创历年新高。学校连续五年获评“双百工程”先进单位。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市场和人才多元化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新增科学教育、航空服务艺术管理2 个专业。
“三个务必”是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历史智慧的深刻总结,是伟大实践的经验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精神引领。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牢记“三个务必”,在理想信念层面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为民精神,在思想作风层面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奋斗精神,在意志品质层面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斗争精神,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现实紧迫感。地方师范院校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师范教育特色定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育,培养一批“四有”好老师;通过申硕攻坚促进学科建设,增强学科优势,推行校地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力,奋力谱写地方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