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亚男
(西安航空学院材料工程学院,西安 710077)
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高校必须把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重要性的任务,其核心要义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导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系列论述为指导,在丰富的劳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价值观,用服务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劳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和人类存在的方式”[1]556-557,始终被马克思经典作家作为分析人类历史发展的核心武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作出了关于劳动教育的系列论述,彰显了新时代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取向,历史性地把劳动教育列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对高校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提出新的社会要求。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材的重要使命,切实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是落实党和国家对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对当代大学生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劳动是人们创造幸福生活和人类社会延续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教育学等多个维度阐释了劳动是人类获得财富和幸福的力量源泉,尤其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南[2],为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提供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要在全社会倡导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包含了“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等丰富内涵。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论述要求全党全社会树立劳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思想,要求大学生把劳动当作认识自我、磨砺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让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在青年学生身上发扬光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丰富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回应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大关切,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发展,是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具体行动指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特别强调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质量人才。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全球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关键期,国家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需求较大,要顺利实现这一转变,必须拥有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大军。“劳动创造了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劳动是培养人的实践载体”。因而劳动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正确的劳动观直接体现着劳动者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劳动生产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各种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3]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高校应全面考虑社会实际人才需求,积极发挥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功能,不断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除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外,还应加强对大学生劳动情怀和劳动态度的培养,让他们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的、人民的劳动价值观,为他们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提供重要支撑。尤其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情怀和劳动精神,使之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荣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出:“劳动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4]440当代大学生大多从思想认知、实践体验等方面缺乏对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根本性认识,对勤劳创造的劳动实践也没有质的体现。劳动价值观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来说,劳动的价值体现在人的发展价值上。而发展价值不仅是观念、学识和体能的发展,也是人生境界的发展,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的社会性发展,更是道德情操的发展和审美情感的发展,因而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高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重点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根本追求。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5]46新时代,高校应抓住国家和社会对劳动教育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面推进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使其在劳动教育中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实现精神意志和物质财富的充分自由,引导其在劳动中全面提升个体自由的力量。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借助网络渠道进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断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尤其是西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传播,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造成严重冲击。加上我国“智育至上”的思想由来已久,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实践经验所限。辨别是非能力不足,其行为习惯、思想意识极易出现偏差,劳动价值导向逐步趋向于世俗化、金钱化和功利化。在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虽然智能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类,但使劳动者具身形态缺位的现象日益严重,诱发大学生对传统劳动文化的价值产生畸变。养成对劳动精神继承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的“巨婴”式不良心态,具体表现为“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对劳动创造人类本身的价值理念根本没有积极的认知,对“幸福生活靠奋斗”的劳动价值理念持有怀疑,很多大学生滑向了“好逸恶劳”的生活陷阱。在网络流行的直播带货,网红一夜成名等奢靡现象的影响下,追求一夜暴富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无形中在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中滋生,导致大学生对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传统劳动文化价值认识缺位,极易引致大学生对崇尚劳动,追求创造的劳动本源价值偏离,从而引发当代大学生深陷劳动价值观危机,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
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高校应从立德树人这一重要使命出发,充分发挥劳动价值观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综合育人价值。激发大学生成为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主动参与者,通过劳动实践形成正确的发展目标与行为方向。但是反观国内很多高校“重智轻体”的倾向明显,仍然以应试教育为首要手段,致使劳动教育逐渐趋向于形式化、薄弱化等问题,部分高校劳动课程的开设比例较低,通常以选修的形式呈现。在教学方法上,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理论讲授教学方式。没有认识到劳动价值观教育须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对如何培养大学生服务型劳动和创新性劳动根本没有深刻思考,完全依靠理论讲授,教育大学生热爱劳动、磨炼意志的方法,难以触动大学生的心灵,无法起到“劳其筋骨”的作用,劳动育人的预期成效将无法实现。在实践教学中,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和有效利用,校内外劳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不够。造成大部分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精神不足,劳动价值观偏差,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的行动力也不强,完全没有积极劳动的主观能动性。要真正实现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在劳动教育中确定相应的内容主题和实施载体,需要完善的培育机制来支撑,这是高校必须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交往交流的方式更加快速、便捷。当代大学生主要依靠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处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大学生,在现代社会追求快速发展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劳动价值观念逐步趋向功利化,导致个人行为准则产生异化,许多人开始将劳动视为谋求物质利益的手段,而非一种自我发展和实现价值的过程。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的不同,部分大学生对劳动本质认知不够,看不到劳动对个体发展的多重功能,看不到劳动在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方面的价值,导致劳动态度和理念发生偏差,很多学生萌生贪图享受的思想,缺乏主动劳动的意识,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严重欠缺。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主体对劳动价值观协同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各方都没有清晰统一的劳动认知目标,很难形成共同推动劳动价值观教育的资源融合机制,更无法形成实施劳动教育的共识合力,导致对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塑造和劳动素养培育缺位,造成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扭曲,劳动行动力严重不足等现象。
劳动教育的实践已经表明,劳动价值观教育的路径蕴含在劳动教育的实践载体和运行机制中。
马克思、恩格斯有过许多关于劳动改变人类社会的学说,尤其是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6]550的论断,科学概括了劳动和人的发展的关系,揭示了劳动的实践本质,渗透着真理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系列论述,既彰显了“尊崇劳动”的人文理念,又体现了“实干兴邦”的实践要求,为高校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指明了科学方向。
劳动价值观教育是劳动教育概念的首要内涵。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首要目标。劳动教育的实践已经表明,劳动教育是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载体。劳动价值观教育必须在劳动教育中进行。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是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奠基性工作,对开展劳动教育具有引领和促进作用。劳动是改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也有助于大学生创新灵感的生成,以及自身创造能力的提升。劳动价值观的培养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效果,也决定着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高校应邀请劳模代表、杰出校友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工作经历深刻解读劳动精神,诠释劳动价值,全面提升大学生关于劳动作为改造世界的生产性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劳动是伟大实践的成功密钥,并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有意识的强化自身劳动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主动摒弃狭隘“重智轻体”的劳动偏见,享受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促使大学生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劳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学生将个人劳动创造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相连,不仅教育他们要学会劳动,更要引导他们扎根人民,学会创造,为积极投身劳动、追求自身价值实现提供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劳动教育是当前高校培根铸魂的重点,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7],其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劳动品质。高校应认真理清短板,完善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制度性因素,补齐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机制性因素,提升劳动育人的价值,把劳动教育以及劳动价值观教育纳入“大思政课”的育人格局中,增强“大思政课”建设效果。
第一,将劳动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马卡连柯指出:“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社会的教育,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8]236。高校应准确把握育人导向,坚持以劳树德,打造“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培养人才模式。科学规划劳动价值观育人元素设计,做好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相关规定安排和配套设施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将劳动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之中,以促进劳动教育在其他专业教育中的渗透,从而实现创新性的融合,提高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利用劳动节、植树节等传统节日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创造,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设立劳动月或劳动周等开展集体劳动实践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进行监督、记录以及成绩核定工作,保证全员参与度不断提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依靠大学生的智慧和力量,积极听取大学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有序组织实施劳动价值观教育。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利用学科优势打造实践培训和孵化基地,综合校内外资源、推动校企合作,增强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协同度。
第二,将劳动价值观教育融入“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要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9]高校要科学分析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中的短板和不足,将劳动价值观教育融入“协同培养”的培养模式中,融汇社会、家庭和各方人员的力量,构建劳动价值观教育共同建设的工作格局,确保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全面性与持续性。在与家庭的协同教育中,首先应该明白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又不同于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摒弃“唯学历论”,摒弃“劳动低贱论”,改变父母的重智轻体观念,逐步提升家庭劳动教育的比重,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引导大学生确立家庭劳动教育的发展价值。学校教育是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环节,必须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通过开展病残扶幼、应急救援、义务家教、社会公益等一系列志愿服务,通过开发劳动教育课程,丰富劳动教育载体,增强大学生劳动技能的提升,强化大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情感认同,促进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确立。在与社会的协同教育中,高校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促进社会与高校劳育互相补位,利用社会舆论渠道开展宣传劳动教育的活动,传播“劳动创造幸福”的主流价值观。通过校企合作等模式共建共享优质劳动教育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劳动场地、创业资金等资源支持。劳动教育的最佳载体和机制是协同培养,搭建好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培养机制。劳动教育中蕴含的教育载体是有利于大学生体验、内化、认同劳动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劳动教育的协同培养机制是有利于大学生对劳动价值观体验、内化、认同的过程性机制。
社会实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不仅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掌握原理,更需要通过劳动教育的实践教学磨炼意志、增强技能、加深体验。高校应结合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现实要求,坚持课程设计和劳动实践相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第一,创新劳动实践教学,增强劳动价值观科学内涵。高校应把实践教育与课堂理论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劳动教育和专业实践相结合,开展以专业知识应用为主、日常生活为辅的劳动活动,分阶段进行不同的教学活动安排,引导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高尚的情感、体验审美的享受、体验生活的快乐。同时,高校要积极拓展社会劳动教学实践平台,建设校企生产实践基地,促进实践教学成果转化。通过举办各种服务型、创造型劳动主题活动,增强劳动实践的吸引力,鼓励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提升劳动技能、磨砺劳动品质、厚植劳动情怀、增强劳动认同感;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利用宿舍、餐厅、实践基地等场所进行劳动实践教学,培养勤俭、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增强自立自强的意识,激发大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落地生效。
第二,发展生产实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0]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培养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关键内容,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力求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及创业机会,搭建多方协作的实践平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劳模等专业人士,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环节中为其答疑解惑,给出专业指导意见,鼓励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奉献”。通过开设“生活工坊”“园艺课堂”等实践课堂,调动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培养一支“既有育人之心,又有育人之能”的劳动教育生力军,从优良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业务技能、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等多个方面,锤炼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和体验劳动,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接受锻炼,深刻体会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综合素养之目的。
健全规范具有科学性、层次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检验劳动价值观教育成效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过程中,高校应坚持正确的评价理念,视大学生为劳动教育主体。综合运用多样性评价方式,把劳动能力、劳动知识、劳动成果及其劳动态度等评价内容,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实现劳动价值观育人成果的科学导向作用。
第一,构建多元化劳动教育评价方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把校内生活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劳动教育模式,结合大学生专业特点和时代背景,充分体现劳动教育教学规律。综合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从劳动知识了解、劳动技能掌握等多个方面考量作为评价劳动质量和劳动成果的标准,将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开展增值评价,将劳动学分作为综合测评的重要标准。不同的劳动实践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避免“走过场”和“一阵风”。理清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建立起评价—反馈—优化的劳动价值观培养质量完善机制,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考察的指标体系。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可行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效果,而且有助于劳动价值观培育目标实现。高校应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纲,将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大学生在劳动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评价准则,以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最终目的,让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评价,通过参与评价深化劳动价值体验。在评价环节中,始终践行公平、客观、全面原则,并注重对奖惩制度的创设和应用,尤其要重点把握劳动和生活教育的一致性、与实践教育的融合性,即回归到劳动的生活属性和对人的发展价值来评价学生在劳动价值观教育中的成长和收获。
当前,中国正面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任务,急需一支“能吃苦,肯奋斗”的高素质劳动大军提供有力支撑,这是时代的选择,更是党和国家的迫切需要。劳动价值观教育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劳动教育概念的首要内涵。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首要目标。劳动教育是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载体。因此,劳动价值观教育的路径蕴含在劳动教育的实践载体和运行机制中。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贯穿劳动价值观教育,把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