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路丙辉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劳动教育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劳动教育进行深入探讨,主要围绕劳动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劳动教育、怎样实施劳动教育,内容涉及评价标准、体系建构等多方面,推动劳动教育不断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基本行动纲领,也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劳动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着丰富的关系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劳动,劳动者的素质是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究学校劳动教育的现实挑战与实践理路,对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用五个特征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高度概括: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先行的现代化,是劳动创造的现代化,其五个特征与劳动教育有着丰富的关系耦合。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14亿人口基数是我国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但同时也使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充满艰巨性与复杂性。回望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现代化可行路径的百年历程不难发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持续腾飞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传统制造业、手工业的驱动,这与我国“人口大国”的天然优势不无关系。而如今传统体力劳动正逐渐被以线上劳动为代表的脑力劳动所取代,切实推进现代化的进程还有赖于劳动主体自身深层次的变革。“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2]164,人的现代化不仅是对传统社会人片面发展的批判,也是对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最高理想目标的积极回应。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3]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劳动机会和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使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劳动能力、拓展社会关系,让他们逐渐具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所相匹配的劳动能力,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人力资源。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物质财富的富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历史与实践证明脱离了经济基础的共同富裕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劳动是社会财富积累的必要手段,劳动者的素养是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4]将提升劳动者的素养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人才保障。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从更深层次来看,不只体现在社会财富的积累上,还在于良好舆论环境的创造上。“先富带动后富”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策略,但是当前社会不乏不愿带动甚至歧视“后富”的劳动者,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今天的“后富”就是明天的“先富”,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作为未来劳动的生力军,对社会劳动环境的创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劳动教育旗帜鲜明地倡导“先富带动后富”,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有利于防止“为富不仁”现象的发生,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诚然,物质财富的极大富足是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现代化实现的必要先决条件,但是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看,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步步转变为现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气来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对于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独特价值不可忽视。现代化建设无疑会极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展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更生动地体会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自觉做到珍惜劳动成果,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价值观,从而将劳动作为自己生活的第一需要,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不断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劳动教育事业的领导核心,保证了劳动教育的政治底色。教育者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生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中不断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精神追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夯实思想道德基础的同时,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审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难发现各国对环境的态度相似,“先污染,后治理”在资本主导的西方社会中似乎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唯一途径。现代化虽然肇始于西方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模式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005 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2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因而生产劳动在以农林牧渔业为第一产业的背景下,更多地被人们理解为农业生产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指引和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条件下,学校劳动教育自然就与具有乡土气息的传统农业相联系。学生在田间地头的亲身劳动中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伟大,潜移默化地产生浓厚的乡土情结,自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就此来看,劳动教育在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凝聚力量、汇聚共识上也具有独特价值。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纵观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西方国家通过暴力掠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从而率先打开现代化之门,再凭借现代化带来的经济、军事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妄图继续维持资本主义的垄断地位,给世界和平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中华民族向来崇尚与邻为善、以和为贵,在对外关系上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呼吁用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求同存异的合作共赢。中国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归根结底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一步一个脚印辛勤劳动的结果,时至今日劳动致富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基本共识。学校劳动教育通过讲好焦裕禄、王进喜等劳动模范的英雄故事,在实践中传承共产党人的劳动精神来不断涵养当代青年学生热爱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品质,使劳动致富具有更广阔的群众基础,从根本上杜绝选择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可能。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如今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指向对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创新、形态变革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部分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折射出学校劳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社会认知异化、课程内容固化等困境。
巨大人口规模是我国劳动教育的特色背景。据教育部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1 年,我国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2.91 亿,这已经接近于美国人口的总和。巨大的教育人口规模和劳动教育的强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额的教育经费开支,缺乏相应的物质保障难以实现劳动教育的全面普及。
一是劳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劳动教育是一项以实践为基础的教育活动,目前很少有学校为学生预留劳动实践场地,而不论是开辟校外实践场所还是与企业、社区达成合作都需要经费投入。此外,学生的劳动实践存在组织管理不当、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多重风险,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等,也离不开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再加之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期内很难取得显著的成效,而学校投入的传统的文化课教育可以直接反映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效果显而易见。因此,相比较而言,学校更乐意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至“见效快”的文化课上,致使劳动教育基础设施缺位,不足以支持正式性、全面性、连续性的劳动教育活动。
二是劳动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劳动教育虽然在我国起步比较早,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22年2 月,劳动教育专业才首次被列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就意味着专业化的劳动教育人才还没有步入教学岗位。现如今学校大部分劳动教育教师都带有“临时性”的性质,即在学校有劳动教育需要时充当劳动教育教师角色,在劳动教育任务结束后回归原来的岗位。“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有近70%的劳动教育课是由其他科任教师承担,有30%左右则是由专职教师承担。”[5]“临时性”的劳动教育教师一方面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容易使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在回归原来工作岗位后,大部分“临时性”的劳动教育教师并不会持续关注学生的劳动素养养成情况,劳动教育的常态化难以得到保证。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6]97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大厦”之喻表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表现和本质要求。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社会存在的不良劳动价值观不断消解劳动教育助力“两个文明”建设相协调的现实状况令人担忧。
一是“一切向钱看”的功利主义思潮盛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研发现,相较于体力劳动,大多数学生更愿意选择从事脑力劳动。[7]而学生选择从事脑力劳动的原因并不是出于自身兴趣,也并没有从社会需要和价值创造角度出发,仅仅在于脑力劳动能获得更多的报酬。学生的功利主义择业观仅仅是整个社会劳动价值认知偏差在学校的缩影,但这并非无迹可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资本再生产势必会导致商品生产的过剩,为了消化庞大的商品堆积就要无限度地刺激人的消费欲望,在消费欲望的驱使下人们对劳动的工具价值的关注达到顶峰,获得更多的报酬成为人劳动的根本目的。随着西方功利主义思潮的渗透,直播带货、明星选秀等门槛低、变现快的工作成为部分青年择业的首选,这种功利主义追求折射到学校劳动教育中,表现为学生和家长普遍更加关注劳动教育能够为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经济价值,这不仅与我国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教育理念相悖,而且与中国式现代化“两个文明”相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不相符合。
二是“躺平主义”价值观不断滋长。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愈来愈近,社会发展对当代劳动者尤其是青年劳动者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社会竞争日渐激烈之际,“躺平”成为不堪“内卷”之忧的青年所信奉的人生哲学。这种逃避现实、以懒惰对抗发展性焦虑的行为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相较于功利主义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方面,“躺平”作为一种亚文化,其流行必然会对主流“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等劳动价值观造成冲击,不断消解劳动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另一方面,“躺平”青年得过且过、不想奋斗、不想打拼的生活状态,劳动仅存在温饱价值和糊口意义,这种“低欲望”的生活方式不仅容易造成人精神上的空虚,还会给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带来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22倘若青年学生都选择“躺平”的生活方式,那么社会精神、物质财富的创造就无从谈起,这必然会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巨大的挑战。
“劳动形态的持续全面变革势必要求学校劳动教育树立一种发展的内容观。”[8]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智能劳动、虚拟劳动层出不穷,对传统劳动教育的变革发起了一轮新的挑战。但是,目前我国学校劳动教育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并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化劳动形态变革的需要。
第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并未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国的劳动教育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为理论之基。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710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劳动认知,因而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劳动”更多地被理解为以“耕”“织”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活动,在学校劳动教育中这点尤为明显,从“劳模教育”到“上山下乡”,我国劳动教育从未割断过学生与土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田间地头的亲身劳动中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伟大,不可否认这对于学生劳动习惯、意识的培养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社会的现代化不断对新时代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活动明显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第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脱节。近几年我国学校毕业人数稳定在800 万人以上并且还存持续递增的态势。[10]按照毕业人口数量来看,每年学校向社会输送的劳动人口应该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工作岗位的需求,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每年大批毕业生难于找工作,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又面临“用工荒”的困境。毕业生“工作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矛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就劳动教育来说,不少学校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带领学生开展的如捡垃圾、打扫教室等活动与其说是劳动教育,不如说是一种劳动体验。这些形式化、简单化的劳动教育对于学生择业和解决企业用工需求的帮助甚微,对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需要从保障与监督、倡导与合作、继承与创新入手,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的全民化、常态化、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贡献劳动教育力量。
学生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的培养需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长期工作,监督和保障措施不仅是学校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的根本条件,还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撑,因而需要从经费、师资等方面为全面落实学校劳动教育提供充足的保障条件。
第一,要强化劳动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劳动教育经费投入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个人经费投入,一方面用于支付教师工资福利,“保障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11],以此来吸引更多教师加入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中,促进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全面、多元发展;另一方面用于对学生的奖励和补贴,提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热情。二是公用经费投入,主要用于劳动实践基地的拓展、劳动设备的购买等公共开销。在公共经费的投入上,学校要尤为注重劳动教育相关专业的建设,尽快培养出劳动教育专业化人才,解决目前劳动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匮乏的困境。秉持物尽其用的原则,相关部门要认识到教育经费的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因地制宜,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低效、无效的支出,注重效率优先,避免资源浪费。
第二,要健全劳动教育督导机制。随着劳动教育经费的落实,相关部门监管的缺位很容易滋生新的教育腐败问题,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成立专项督导小组,完善通报、公示等制度来加强对劳动教育经费的监管,确保每一笔经费都落到实处。同时,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学校劳动教育的质量检测工作,对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计划、课时设置、实践方案、评价标准等进行周期性的监察,保证学校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实施。此外,教育监管部门在依法获得教育监管职权之后,便拥有了对教育市场秩序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行业性垄断”权力,同时也拥有了对教育机构的活动进行干预的可能。[12]为此要提升教育监管部门运行的透明度、制度规范的约束度,通过外部制约保证监管权力运行的有序性、规范性。
教育贵在形成合力。家庭、学校作为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为劳动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保持学校、家庭、社会在劳动价值观念上的同向同行是学校劳动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
一是要发挥媒体在社会劳动文化建设上的正面导向作用。当学生发现社会主流劳动文化与学校倡导的劳动观念存在分歧,就难免对学校的教育理念产生怀疑,甚至会引发思想上的矛盾和混乱。大众传媒作为新时代社会舆论的引导者,理应承担起讲好劳动故事、营造劳动氛围的社会责任。在全媒体时代,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自媒体使得个体的社会张力不断被放大,让部分人的“一己之见”也能成为青少年的信息源。在校学生尚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些带有个人认知偏差和情绪化的信息对他们的冲击尤为强烈。这就要求新时代媒体人不仅要巩固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加强劳动模范榜样事例的宣传,还要守好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加强对个人作品的审查,为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二是要持续推进“家、校、社”通力合作,构建“大劳动教育”的育人格局。学校劳动教育要摆脱“5+2=0”的教育困境,保持家、校、社劳动价值观同向同行,必须推进家庭、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首先,要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最好阵地,家长要主动营造热爱劳动的良好家风,注意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为孩子的学校劳动教育做好准备。其次,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作为学生生活的第二场所,学校需要做好与家庭劳动教育工作的承接,不断巩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畅通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渠道,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校内的劳动教育情况,打好家庭、学校劳动教育的“组合拳”。最后,要发挥社会的支持作用。家庭、学校培养出的劳动者最终要融入社会环境,所以劳动教育要想跳出静态、封闭的圈子就离不开社会的参与。社会各界要积极为校内学生提供劳动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接触校外劳动环境,在社会劳动环境中不断试错、反思、进步,实现校园劳动教育与社会环境的有效承接。
创新包括两种:第一种是维持性创新,这是在旧范式内的不断进步和改进;第二种是颠覆性创新,就是范式转换。[13]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人们劳动方式的改变,学校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既需要对传统劳动教育进行批判性继承,又要敢于对其中腐朽、落后的内容进行颠覆性创新。
在理论上,要转变劳动教育的认知范式。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劳动的认知,再加上“化耕为劳,化读为育”的传统耕读教育理念的影响,时至今日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劳动狭隘地理解为体力劳动。学校劳动教育多停留在做值日、做家务等简单的体力劳动上,正是对这种狭隘认知的反映。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体力劳动在总体劳动中的占比越来越小,社会经济转型需要大批懂得新技术、会用新技术的劳动者。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新时期劳动教育起码有三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劳动作为求生存的技能教育。第二层是作为人性的发展与人的成长的自由的、审美的教育。第三层含义是, 劳动作为自己亲自创造生活资料的手段的思想品德教育。”[14]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摒弃狭隘的劳动教育观念,结合国民教育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劳动教育狭隘认知,持续推进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理论创新与现代化的发展相接轨。
在实践上,要创新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式。劳动实践是培养劳动者劳动技能、习惯和情感的基础,脱离了劳动实践的劳动教育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传统的劳动教育中,教育者习惯于把劳动实践与传统工业、农业生产活动相联系,这样的做法一方面确实促进了学生劳动素质的养成;但是另一方面,在科技大爆炸的现代社会,必须在生产一线、田间地头开展的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劳作方式的传统劳动实践活动不仅容易造成劳动和教育的脱节,还使得学校劳动教育长期滞后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指向要求教育者对劳动教育实践加以创新,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到学校劳动教育中。比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把劳动教育场景虚拟化,使学生劳动实践与知识的学习无缝衔接,在短时间内快速体验工农业生产过程,突破空间、实践的限制,体现信息化社会中劳动知识学习的新方式,为现代化建设和劳动教育的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