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璐瑶 李康澄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大虫”“老虎”“老虫”都能指称“虎”,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曾说道:“虫者,动物之通名”,即古代常以虫为名,囊括了一切动物。“大虫”“老虫”与“虎”之间共同的文化基础便在此。“虎”是一个全民常用词,蒋绍愚指出:“常用词的历史演变反映了汉语词汇的历史变化,是汉语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1]。因而对“虎”的代称进行相关的研究很有必要。
古代的“五虫”是动物的通名。关于“五虫”,《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具体阐释了“五虫”的构成和具体含义:“毛虫毛而后生,羽虫羽而后生,毛羽之虫,阳气之所生也;介虫介而后生,鳞虫鳞而后生,介鳞之虫,阴气之所生也;唯人为倮匈而后生也,阴阳之精也。”“毛虫”作为“五虫”的一员,是在“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毛虫”是兽类的总称,“虎”作为兽类的一员,是属于“毛虫”一类的。这一观点在东汉时就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如王充《论衡校释》:“夫虎,毛虫。”班固《汉书》:“刘歆言传曰时有毛虫之孽,说以为于天文西方参为虎星,故为毛虫。”可见,王充和班固都认为虎是“毛虫”的代表,这便为“虎”从“毛虫”演变为“大虫”提供了可追溯的来源。
以“大虫”“老虎”“老虫”为主体,从时间线索上来看,历时的文献资料表明,用“大虫”来指称“虎”最早出现在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中;用“老虎”来指称“虎”最早出现在唐·戴孚的《广异记》中;用“老虫”来指称“虎”出现得最迟,直到明清时期,它才散见于一些正史与方言志当中。我们可以根据文献记载中“大虫”“老虎”“老虫”出现的时间先后,对三者的出现路径进行推测,大致是:大虫—老虎—老虫。
“大虫”是偏正式复合词,“大”对“虫”加以修饰;“老虫”“老虎”是词缀+词根(动物名)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老虎”和“老虫”中的“老”作为词缀,词义发生虚化,附着在词根“虫”和“虎”上。杨贵敏指出:“‘老’字虚化为词头,六朝已有萌芽,六朝以后,‘老’字作为词头大量出现,广泛用于各种名词之前。”[2]“老虫”是词缀“老”和词根“虫”的组合,作为“虎”的代称,是在“老虎”中的“老”作为成熟的词缀和词根“虫”表示“大虫”代指“虎”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仿词。
“虫”与“虎”的出现几乎是同时的,就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很难断定谁出现的时间更早,但能确定的是,“大虫”出现的时间早于“老虎”和“老虫”,这很有可能是受到词汇历时演变的影响。
通过汉籍检索系统搜索“大虫”“老虎”“老虫”在历史文献中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和出现次数,可分析三者之间的演变顺序。“虎”“虫”“毛虫”“大虫”“老虎”“老虫”在历史文献上的出现频次见表1。
表1 “虎”“虫”“毛虫”“大虫”“老虎”“老虫”的出现频次
按笔者目前所掌握的文献材料来看,先秦时期“虎”与“虫”的使用频次远高于其他的词,“虎”与“虫”作为单音节常用词,受到词汇双音节化趋势的影响,发展出“毛虫”“大虫”“老虎”和“老虫”。根据表1中各词的出现时间和频次可知,“大虫”代指“虎”发端于魏晋,发展于隋唐五代,兴盛于明清,衰退于民国。“老虎”始于隋唐五代,形成于宋辽金元时期,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衰退于民国。在民国之前,“老虎”一直呈增长态势,见于各类文献典籍中。而“老虫”指称“虎”,最早出现在明代,使用频率偏低,大多见于南方方言志中。由以上的时间线索,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虫”与“虎”之间存在着这样的演变顺序:虎/虫—(五虫)毛虫—大虫—老虎—老虫。
“老虎”是在词根“虎”的基础上加上词缀“老”所构成的双音节词。“老”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本义是年纪大。郝媛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老”的词义由年纪大引申为时间长,如“老宅”。唐宋以后,“老”加在动物名前,并不表示“年纪大”“时间长”的意思,逐渐虚化为一个词缀[5]。王力认为词缀“老”加姓产生于唐代,“老”加名可能产生于宋代,“老”加动物名称起源于宋代[6]。但通过对历史文献进行检索可知,“老”作为词缀加动物名称可追溯到唐代,且多出现在小说、诗歌中,如唐代前期《广异记》:“老虎恒持麋鹿等肉还以哺妻,或时含水吐其口中。”其中“老”的词义开始虚化,附着在词根“虎”前,并不表示实际意义,而表示人们对于“虎”的畏惧,具有敬畏的感情色彩。
从历时的层面来看,“大虫”“老虎”“老虫”是接连出现的,中间没有出现时代上的断层,其时间线索相当清晰。从“大虫”和“老虎”在时间轴上的曲折变化中,可以折射出其共时性、地域性的分布规律。
就共时层面来看,在曹志耘的《汉语方言地图集》上可以看到[7],以“大虫”来指称虎的地区,有两种地域分布类型:一种是片状分布;一种是点状零星分布。片状分布主要集中在浙江东部沿海,广西中部和东部;点状零星分布有湖南北部、南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湘赣交界部分,山东东部等地区。以“老虎”来指称“虎”的地区遍及全国各地。以“老虫”来指称“虎”的地区仅出现在湖南一带。通过对不同朝代“大虫”“老虎”“老虫”所分布的地域与今天《汉语方言地图集》中的地域进行对比,我们就可以建立一种古今上的对应。
以汉籍检索系统为依托,以不同朝代的作者籍贯(出生地)为根据,结合文本所记载的地方,探究不同朝代“大虫”“老虎”“老虫”在历时文献层面上的地域分布特点②。
1.魏晋—南北朝。“大虫”一词指代“虎”的最早文献记载出现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大虫”在魏晋—南北朝的使用情况
“大虫”一词指称“虎”最早出现在东晋时期干宝的《搜神记》中:“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与虎,不噬,乃宥之。故山名大虫,亦名大灵。”干宝是河南省新蔡县人,由此可推测,“大虫”一词最早可见于北方地区。《宋书》在文中记载道:“晋元帝太兴四年,吴郡民讹言:有大虫在纻中及樗树上,啮人即死。”当时的“吴郡民”是在江浙一带,属于南方地区。可见“大虫”一词指代“虎”也见于南方地区。虽然用“大虫”指代“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南北方通用的,但其用例并不常见。
2.隋唐五代。自隋唐五代以后,“大虫”的用例逐渐增多,因而以隋唐五代为界,分析“大虫”的地域分布特点,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大虫”在隋唐五代的使用情况
“大虫”一词在隋唐五代时期,南北方地区皆有分布,其中南方地区可见于云南、浙江、广西、福建等地;北方地区见于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唐代人著述云南史地最重要的地方志——樊绰的《蛮书》曾多次提到“大虫”,如“蛮王并清平官礼衣悉服锦绣,皆上缀波罗皮”。杨延福指出云南一带所说的“波罗皮”即指“虎皮”[9]。在唐代用“大虫”来指称“虎”是云南地区的一种习惯表达,“大虫”是当时的常用词。
以上所说的地域,无论是江浙一带,还是广西地区,都仍然存在用“大虫”来指称“虎”的现象,但今天的云南一带却鲜少出现“大虫”一词,取而代之的是“老虎”一词在云南的零星式分布。可见云南地区在唐朝时期是用“大虫”来指称“虎”,但随着词汇的发展,“老虎”在历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占据“大虫”的位置,并且最终取代了“大虫”。
在隋唐五代时,“大虫”一词在南北方有零星记载,其出现频次在南北方无明显差异,已逐渐成为一个常用词。这在历时文献的类型中可以得到体现,如王焘的《唐王焘先生外台秘要方》中以“大虫”代指“虎”作为常用的中药材被广泛引用;《祖堂集》作为禅宗之学,多记载禅师们日常的对话;“大虫”被用来作为人的绰号,凸显其人勇猛无比,如《蜀梼杌·卷下》所记载:“洪,太原人,刚勇猛厉,军中号为张大虫。”
3.宋辽金—明代。“大虫”从隋唐五代开始,其出现频次逐渐增加,到明代,“大虫”一词的使用达到了顶峰,因而明代是极为重要的分界线。下面对宋辽金到明代,“大虫”的地域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大虫”从宋辽金—明代的使用情况③
自宋辽金至明代,“大虫”出现频次最多的地域主要在南方地区,如四川、江西、安徽、湖南、浙江、湖北、江苏等地;北方也有一些地域使用“大虫”,如陕西、河北、山西、河南等地。这些历史上的一些地域分布与今天的共时层面曹志耘的《汉语方言地图集》上所记载的“大虫”分布的地区有重合之处。可见“大虫”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其用例逐渐增多,使用范围逐渐扩大,逐步演变为南北方都认可并使用的常用词,出现在各类文献典籍中。其中这些文献典籍既包括史料笔记、佛教禅宗之学,也包括各类医书和小说。尤其是在《水浒传》中,“大虫”一词就出现了267次,这是以往文献中都不曾出现的规模。
4.清代。在清代,“大虫”一词的使用频次和地域分布有所缩小,其背后的原因正是与“老虎”一词竞争的结果,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大虫”在清代的使用情况
在清代,“大虫”一词集中在南方地区,如四川、浙江、江苏、广西、广东一带;北方地区的北京、山东、辽宁一带也能见其分布。但“大虫”出现频次在清代仅251次,而“老虎”的出现频次高达1 135次,可见“大虫”一词发展到清代,其语言地位逐渐被“老虎”冲击了,其使用的地域范围也有所缩小。
5.民国。民国时期,“大虫”一词的使用频率进一步降低,在汉籍所收录的文献中仅出现70次,根据统计分析可知,民国时期“大虫”一词主要见于南方地区,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大虫”在民国的使用情况
“大虫”一词在民国时期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如浙江、湖南、江苏一带,北方地区鲜少见到。民国时期,“大虫”一词多见于艳史小说,鲜见于官方典籍,这说明“大虫”渐渐不再作为书面语,而是作为特定地区的方言词汇,被人们所接受。
就目前可搜集到的史料来看,“大虫”最初见于河南和江浙一带,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的地域范围逐渐扩大,慢慢扩大到南北方各地区。而历时层面上,今云南、福建、广东、江苏、安徽等地曾出现过有关“大虫”的记载,但是今天这些地区的口语中已不再用“大虫”来指称“虎”,“大虫”的地位被“老虎”取代。
1.隋唐五代。“老虎”一词是虎的代称,最早出现在唐代,其使用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老虎”在隋唐五代的使用情况
由表7可知,隋唐五代时“老虎”最早零散分布在安徽、甘肃、河北一带,由于“老”+动物名的用法还处在萌芽阶段,因而在地域上只形成点状分布。从其点状分布我们可知“老虎”一词形成初期与“大虫”一样可见于南北方地区。
2.宋辽金。“老虎”一词自出现以来,在历史进程中一直呈缓慢增长趋势。自隋唐五代到宋辽金时期,其出现频次从4次发展为10次,虽然增幅不明显,但其地域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具体情况见表8。
表8 “老虎”在宋辽金时期的使用情况
宋辽金时期“老虎”主要呈线状分布在南方的浙江、四川、江西一带以及北方的河北、山西一带。与隋唐五代时期相比,其地域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在诗词、小说、类书、禅宗经典中都有涉及,其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3.元代。与宋辽金相比,元代时“老虎”的出现频次只有轻微的增长,其地域分布范围稍有扩大,具体情况见表9。
表9 “老虎”在元代的使用情况
“老虎”一词在元代的出现频次是15次,《马可波罗游记》是后世所译,不计入元代的文献范围。与之前相比,元代时“老虎”的地域分布增加了山东、江苏、福建等地,其零星分布的范围有所扩大,这说明不同地域的民众对于“老虎”一词的接受程度在不断提高。
4.明代。明代时“老虎”的出现频次为303次,逐渐与“大虫”持平,其地域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具体情况见表10。
表10 “老虎”在明代的使用情况
由表10可知,“老虎”不仅出现在禅宗经典、小说、笔记、类书当中,也见于医书、民歌、正史等典籍,这说明“老虎”一词在文献中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官方和民间语言的使用中运用自如。其地域分布范围也得以进一步扩大,在南北方区逐渐形成片状分布,如南方地区的湖北、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四川一带和北方地区的河南、陕西、山西一带。这与今天《汉语方言地图集》上“老虎”的分布地域有了很大程度的重合。
5.清代。清代时“老虎”的出现频次超过了“大虫”,有1 135次,其具体的出现频次和地域分布情况见表11。
表11 “老虎”在清代的使用情况
通过表11可知,“老虎”在清代发展到顶峰,出现在各类小说、笔记、通考、正史等文献当中,其使用地域与前代相比进一步扩大,成面状分布,在前代的基础上,增加了内蒙古、辽宁、广东、北京、上海等地,与共时层面的地域分布范围有更多的重合。
“老虎”一词一直处在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就其分布地域而言,由点状分布向线状、片状、面状分布发展,分布地域不断扩大的背后说明了“老虎”一词的使用频率和范围在扩大,而民众对于“老虎”一词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
“老虫”一词是在“大虫”作为“虎”的代称的基础上,由词缀“老”+词根(虫)发展而来的,它既吸收了大虫是“毛虫”一类的基本特征,也接纳了“词缀+词根(动物名)”这一新型构词方式的特点,是结合了“大虫”和“老虎”的特点而产生的新词。
1.明代。目前可查的最早的关于“老虫”指称“虎”的时期是在明代,其使用情况和分布地域见表12。
表12 “老虫”在明代的使用情况
由表12可知,在明代“老虫”指代“虎”多见于正史中,用于人物的绰号,如:《明史》中记载道:“宗龙击破邦彦赵官屯,斩老虫添,威名大著。”该句中的“老虫添”便是当时的叛军之首。“老虫”是一个地域方言词,正如明代江盈科的《雪涛小说》中所言:“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江盈科在书中所说的“楚人”即楚地的人,楚地的地域范围包括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但在今天的《汉语方言地图集》上,用“老虫”指代“虎”的地区集中在湖南,其他省份没有出现。并且在后世的文献中,“老虫”多见于湖南方言志中,目前没有看到其他地方的文献记载“老虫”。这表明,历时与共时层面所保留的“老虫”所通行的地域不一致,“老虫”的使用范围由“楚地”到湖南,在逐步缩小。李康澄指出:“通语词汇通过冲击和扩散进入方言词汇。”[10]“老虫”的地域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很有可能是受到了通语的影响,即语言接触下通语的词汇成员“老虎”逐渐进入楚地的词汇系统,冲击并取代了有些地区原有的方言词“老虫”。
2.清代。“老虫”一词在清代的出现频次与前代相比并没有很大变化,但其地域分布范围有所缩小。
“老虫”在清代进一步发展,出现在小说、方言志等文献中,如萧继宗所编写的《湘乡方言》:“湘乡谓虎为老虫。”如同治六年《宁乡县志》:“虎曰老虫。”以上材料皆说明“老虫”一词主要分布在湖南地区,这与《汉语方言地图集》上关于“老虫”的调查分区是一致的,形成了古今的对应,佐证了“老虫”是一个在通语影响下得以保留的地域性方言词。
本文基于汉语的历史文献资料分析了“大虫”“老虎”“老虫”的历史演变线索、历时与共时层面的地域分布特点,特别是对“大虫”的产生过程和出现原因不是出自避讳这一点进行了说明。主要结论如下。
1.“大虫”一词指代“虎”,不是从昆虫义衍生而来,而是在先秦时期“虫”指万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五虫”之一的“毛虫”便是“大虫”的直接来源。从单音节词“虫”到“毛虫”和“大虫”,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趋势。“老虎”是在单音节词“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两者的形成动因是词汇的双音节化;“老虫”是明清时期在“大虫”和“老虎”的基础上出现的新词,是词缀+词根这一构词形式的新发展。它们的演变线索是:虫/虎—毛虫—大虫—老虎—老虫。
2.将历时层面上“大虫”“老虎”“老虫”的分布地域与共时层面曹志耘《汉语方言地图集》上的分布地域进行对比可知,“大虫”一词最早在河南、江浙一带出现,随着历史进程的展开,其分布地域逐渐向北方地区蔓延,如陕西、山东等地。“老虎”一词最初可零星见于南北方地区,并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而逐步扩大自己的使用范围。“老虎”作为通语词汇,强势地取代了“大虫”的地位,成为全民的常用词汇。“老虫”一词最初是南方方言词汇,散见于浙江、湖南等地,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使用范围逐步缩小,到今天仅出现在湖南,可视为是湘方言词。
3.“虎”的代称“大虫”“老虎”“老虫”更迭出现的动因有两个,内部动因是词汇的双音节化和词汇系统自身的完善;外部动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同方言中“虎”的代称不同,“大虫”“老虎”“老虫”仅是一个契机与缺口,丰富的历史文献与地方方言的结合将会在未来碰撞出更多的学术火花。
【注 释】
①“大虫”在春秋战国时期指昆虫,如《全汉文·卷十七》中记载道:“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知伤脾。”
②表格的样式和安排参考了聂志军(2018)发表的《“有没有+VP”问句的重新考察》一文中所涉及的表格。
③宋辽金时期“大虫”“老虎”“老虫”的使用频率有所增长,但元代可能是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所留下的文献资料有限,检索到的“虫、虎、毛虫、大虫、老虎、老虫”的使用频次比前一个时期少很多,因而元代不在我们重点考虑的范围之内,不单独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