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聚焦实践

2023-11-16 10:42:06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吕雨珂
基础外语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词块语篇导图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吕雨珂

一、引言

当前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对于语言的处理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教师过度重视内容教学,忽视语言教学。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能自然习得语言。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把大量时间用于深挖文本主题和思辨性学习,而较少关注语言学习。事实上,单纯的内容教学并不能有效提高高中生语言能力,因此高中英语课堂应以显性教学为主(邹为诚,2020)。第二,教师在阅读课上所教的语言往往是预设的。教师常根据经验挑选出文本中重要词组和语法点,并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而没有关注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困难和需求。教师所教并非学生想学,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基于上述两个问题,笔者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聚焦实践。

二、理论基础

(一)语言聚焦

本文中的语言聚焦是指对语言形式的关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育部,2020,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阅读文本主要涉及词汇知识和语篇知识。词汇知识包括词的形式、意义和用法等。语篇知识则是指语篇如何构成、语篇如何表达意义以及如何使用语篇。此外,阅读文本还可能会涉及语音知识、语法知识和语用知识。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上五个方面开展语言聚焦实践。

许多学者指出语言聚焦对语言学习有积极作用。如Schmidt(1994,转引自Mitchell &Myles,2004)指出,注意是将输入转换为吸收的必要充分条件,更多的注意会引起更多的学习。语言聚焦有两种方式:在意义中关注语言形式和纯关注语言形式(Sheen,2003)。前者是指学习者的注意力选择性地关注意义,同时也会关注特定的语法形式。有研究表明当此种方式能让学习者有意识地关注语言形式时,学习者更可能学会他们关注的语言(Mackey, 2006,转引自Ellis,2016)。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在意义中关注语言形式的语言聚焦。此种语言聚焦活动可以是互动性或者非互动性的,可以是产出类或者是接收类的,也可以是显性语言教学或者是隐性语言教学(Ellis,2016)。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设计相应的活动,在理解意义的同时,学习其中的语言知识。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聚焦

传统的语言聚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记,忽略了学生的语言学习需求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聚焦主要有以下特点(van den Broek等,2019)。第一,在任务类型上,任务以问题为基础,关注思维过程,有真实的情境、输入或者活动,语言或内容是情境化的,问题是开放式的,活动形式多样。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活动,如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绘制思维导图。该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理解意义中关注语言。第二,从学生角度看,学生承担主动学习的角色,对学习过程负责,探究内容,提供输入,能够说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讨论语言。比如学生可以根据文本语言进行提问,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第三,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担任着教练、专家、促进者的角色,支持、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让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交流讨论阅读文本时遇到的语言障碍。第四,从材料上看,教学资源包括教师、教科书、课外材料等。比如教师可以补充与课文文本相关的课外材料,增加学生的语料输入。第五,从评估上看,教师基于学生学习结果,反思并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仿写习作,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对应的语言知识,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聚焦课堂本质上就是要关注文本语言学习,满足学生的语言需求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笔者尝试了如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聚焦实践:制作并讨论思维导图、根据文本提问并讨论、仿写创写文本语言。

三、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聚焦实践

(一)利用思维导图关注主题语言

每一个文本都有一个主题,其中也包含相应的主题语言。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主题语言。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文本,并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学习者通过具体形象的方式来组织和表达抽象的意义建构过程,促进学习者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和使用(顾敏,2014)。因此,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视觉化,梳理文章内容并建构文本意义。其中,教师并未给出图形组织器或其他阅读框架,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并用词块而非句子的形式记录文章重点信息。不提供框架可以减少对学生的思维限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梳理文本,体现了活动开放性的特点。而词块是指出现频率高、形式较固定、使用语境也较固定的语言现象,在语言教学中是存储和输出的理想单位(吴静、王瑞东,2002)。Lewis(转引自吴静、王瑞东,2002)将词块分为四种:单词和多词词汇、习惯搭配、惯用句型、句子框架和引语。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帮助学生关注词组的习惯搭配和表达。因此,要求学生用词块的形式制作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关注语篇知识,同时能引导学生有意识关注文本中的词汇知识。以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课文“Explore Peru”为例。该课文为旅游宣传册,介绍了秘鲁四个不同的景点。某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如下(见图1)。

图1

该同学分别从交通(transport)、时间(how long)、活动和景点(activities and sights)和住宿(accommodation)等方面介绍这四个景点。四个方面的分类体现了该同学对文本语篇结构的理解。此外,该生用词块的方式摘录。四个方面的词块展示了四个不同话题的相关表达。比如在相关活动中,该同学摘录了以下词块: plants and animals unique to the forest, explore the rainforest with a local guide, visit the museum, admire the architecture等。该部分的词块大多为动词词组,这也是旅游活动相关表达的特点。又比如在accommodation部分,该同学摘录了以下词块:in the middle of the rainforest, local hotel, Uros home on an island。这些词块的摘录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促使学生关注主题语言,在意义中关注文本中的词汇知识。

在课堂上,教师则要求学生分享思维导图。学生先在小组内分享,随后全班分享。学生在分享过程中需要根据记录的词块回忆文本,从而对词块进行再次注意,并进行产出。通过制作和分享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根据文本主题关注相关语言,并不断复习巩固文本中的相关主题表达。

(二)通过自主提问思考文本语言

1. 基于文本提问

基于文本提问是指学生自主阅读完文本之后对文本的内容和语言提出自己的疑惑。学生自主提问一般有三类:基于预习的课前自主提问、促进文本理解的课堂自主提问和课后反思型自主提问(王莉,2019)。本文主要关注课前学生的自主提问。课前提问的方式可以避免学生在课上因为害怕丢脸等原因不愿意发问,同时给予教师充足的时间思考、整理学生的问题。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语言至少提三个问题,并详细描述问题。有关语言的提问可能涉及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同样以课文“Explore Peru”为例,有学生针对文本语言提问如下:

Q1: “You can then spend three days exploring the rainforest with a local guide and enjoying the plants and animals unique to the rainforest.” 问:unique除了做后置定语也可以做前置定语吗?unique to是固定搭配吗?

Q2: “Spend four days enjoying the unique Spanish and local Indian cultures high in the Andes at Cusco.” 问:这里的high修饰什么内容,该如何翻译?猜:本土印第安人浓厚的文化。

Q3: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at Spanish is the main official language of Peru.” 问:这里的for this reason在句子中做什么成分?that引导的从句是主语从句还是表语从句?

第一个问题涉及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第二、第三个问题涉及语法知识。从该同学的三个提问可见,该同学能有意识地关注到文本中的一些语言现象,提出自己的困惑,并根据自己已知的语言知识做出一定的猜测。此外,该同学不仅仅局限于本文中某个词或表达的用法,还进行拓展联想,比如unique的其他用法等。这种对语言的有意识关注能够促进语言学习。

2. 讨论语言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并筛选出有价值、普遍存在的问题,用于课堂讨论。讨论有两类形式,第一类形式为语言聚焦式讨论,即纯关注语言形式。教师呈现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利用课堂时间专门讨论这些问题。以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五单元课文“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为例,笔者根据所有学生的课前预习提问,筛选出以下问题供课堂讨论:

Q1: “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this has been possible, but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has been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这句话为什么用现在完成时?

Q2: as的用法:..., as it was a time when ...(para. 3, line 5); ... as an art form, known as Chinese calligraphy (para. 5, line 4); As China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 (para. 6, line 1) 这三句话所在的句子又该如何理解?

Q3: “This, however, changed under Emperor Qinshihuang of the Qin Dynasty.” 为什么however放在了中间?

Q4: Why did the writer use “hanzi” not“Chinese characters” in para. 2?

这些问题涉及语法知识(Q1)、词汇知识(Q2)、语篇知识(Q3)和语用知识(Q4)。教师先让学生借助字典或者其他工具书在小组内讨论。之后,全班交流。学生讨论往往能解答大部分疑惑,甚至对某些问题能给出教师没有预设到的回答。比如针对Q2,有学生认为as在“As China plays a greater role”中意为“随着……”,引导时间状语,补充了教师把as理解为表原因的想法。对于学生讨论后仍有困难的问题,教师需给予适当引导。比如针对Q4,教师让学生思考文章的目标读者以及饺子的英文表达,从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该问题。

第二类是内容语言融合式讨论,即在意义中关注语言。教师在梳理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关注语言。这种形式适合较零散的语言问题。同样以课文“Explore Peru”为例,学生在分享思维导图时,教师可以追问:What does “unique to the forest” mean? How can we use “unique”? How do you understand “high in the Andes at Cusco”? 等问题。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关注语言的使用。

不管是语言聚焦式讨论还是内容语言融合式讨论,讨论的问题均来自学生,因此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也更有收获感。通过自主提问和课堂讨论问题,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关注文本中的语言表达,发现自身的语言困难点和需求点,并在交流讨论中相互学习。

(三)使用仿写创写迁移语言知识

语言聚焦活动可以是对语言的分析,也可以是对语言的使用(Willis, 1996)。Swain(1995,转引自Mitchell & Myles,2004)指出,学习者的输出有三个功能:1. 注意功能,即学习者能注意到自己现有二语系统中的问题以及与母语者的差距;2. 检验假说功能,即学习者有检验新的语言结构和形式的机会;3. 元语言功能,即学习者能够直接地反思、讨论和分析自己二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输出语言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文本进行仿写或者利用文本中的重要表达写一段话。

1. 利用文本仿写

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篇特征以学习某一类文体的写作。比如课文“Explore Peru”为广告,其语言具有明显说服性文本的特征。为了让学生有更多语言体验,教师补充了相关话题文本“A Cool City”。该文本体裁同样为广告,介绍了西班牙巴塞罗萨的旅游景点。教师让学生阅读两篇文章,并思考:If you are going to advertise one famous sight in our city,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wo passages in terms of language?

教师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之后进行课上分享。有学生指出“A Cool City”中有很多感叹句,如“... but his buildings are amazing!”也有学生指出两篇文章中都使用了祈使句,如在“Travel Peru”中“Spend four days enjoying ...”, 以及“A Cool City” 中“Look out for ...”。教师将学生讨论的结果罗列在黑板上,并做相应的补充(见表1)。

表1 文本“Travel Peru”和“A Cool City”的语篇特征

在该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将广告类文本的语言特征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以问题驱动,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课上分享的方式自主发现文章的语篇特点。在该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的语篇特点就同一话题进行仿写创造。例如上述课文“Explore Peru”,教师要求学生模仿其中的语篇特征,写一篇文章宣传家乡的某一景点。某学生习作如下:

A short walking along Qu River can not only make your hear birds singing and see fish swimming freely, but also relax yourself by showering yourself with sunshine. Water Gate lies on the back of Qu River. Walk into it, and you’ll be amazed by its unique sights. There are ancient buildings stand side by side. It’s a pity that you can’t take a photo of it. Be sure to taste the local streets snacks which you can’t wait to have. It’s worth for you to buy some handicrafts there. Especially amazing is the light show in the evening. It’s so wonderful that you’ll feel you are just in a wonderland. The tower, a symbol of Water Gate, has attracted thousands of tourists.

Probably you have seen photos of Water Gate. But you must go there to feel its beauty.

在该篇习作中,学生利用了课堂上讨论的相关语篇特点,比如第二人称、祈使句、生动的形容词如wonderful等。此外,该生还使用了课文中的句式Especially amazing is ...。因此,从该习作中看,该生能够较好理解并应用广告类的语篇特点。

又如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课文“Living Legend”也可作为仿写素材。该文本用了排比、举例、描写、引用等写作手法。教师可让学生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描写自己心目中的“living legend”。某学生习作原文如下:

When the lights fall on his face, he seems to be shining. At that moment, everyone sits in silence, stares at him, and is attracted to his sweet voice.

He is Roy. As a student, he is diligent and gets excellent marks. He became to a number of world famous musical university called Berklee last year. As a teenager, he sets a good example for teenagers. He brings honour and glory to his country. From up to now, he has been to the UN for three times and gave speeches for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He has been to Spring Festival Gala five times as well. He is so energetic that lots of people learn from him.As a singer, he started to write songs on his own when he was 14 years old. He is talented in music. He is remembered by lots of people because of his clear voice and his determined spirits. His songs can wash our hearts and makes us feel like we are in a wonderland.“We do the same things day by day. It looks peaceful, but we can see the meaning of determination one day.”

该习作模仿课文语言,应用了描写、排比、引用等写作手法,并使用了课文中的一些表达, 比如bring honour and glory,determined等。但该生在语言表达有一些错误, 如become to a number应为became a memeber of。教师可从学生的仿写作文中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利用文本重要表达写一段话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自主选择至少3个重点表达写一段话。以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文“The Freshmen Challenge”为例,某学生选择recommend, quit, challenge等表达,写作(未做任何改动)如下:

Tom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last year.And he faced the challenge of finding work. But he didn’t find work after a long time. Then his friend recommended a company to him. Soon,he became a member of the company. At first,he didn’t do well enough, but he didn’t qiut and worked hard. Last his efforts attracted his boss’attention. Now is a manager of the company.

从该习作中可知,学生能正确使用challenge和recommend, 但不能正确拼写quit。教师可基于学生的写作,了解学生词汇掌握情况,总结学生词汇使用错误,并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和讲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有意识地关注词汇知识,在语境中使用词汇。

四、反思和总结

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聚焦实践具有以下优势。

(一)关注学生语言困难点和需求点

传统的语言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根据文本语言特点教授相应的语言点。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疑惑和需求,因此教学效率不高。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聚焦实践则要求学生根据文本提出疑惑,并在课堂上讨论语言。该方式关注学生阅读文本时的语言障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语言困惑。

(二)提高学生语言意识

语言意识是指对语言的显性知识,以及在语言学习、语言教学和语言使用中有意识的察觉和敏感性(van den Broek等,2019)。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聚焦实践中,学生需利用词块制作思维导图,思考对文本语言的疑惑,学习文本语言特点并完成写作任务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察觉自己的语言学习过程(van den Broek等,2019),提高语言意识,从而促进语言习得。

(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聚焦实践中,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对学习过程负责,而教师则主要担任教练、专家、促进者的角色,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适当帮助。事实上,对文本提问、制作文本思维导图、学习文本谋篇布局等都是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运用这些学习策略,学生能够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语

基于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内容教学大于语言教学以及忽视学生语言困难点和需求点的现象,笔者尝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聚焦实践。在该实践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利用词块制作并分享思维导图、对文本语言提出疑惑并课上讨论、学习文本语篇特征并在课后使用语言。该方式能关注学生语言学习需求、提高学生语言意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词块语篇导图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及应用策略分析
第6章 一次函数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词块教学
词块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语篇特征探析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