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今天上午教《麻雀》这篇课文时,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
在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我带着孩子们分析了小麻雀可怜的形象之后,要继续赏析老麻雀的人物形象了。我适时抛出问题:“小麻雀的妈妈呢?它的妈妈去哪里了?”“它的妈妈死翘翘了,哈哈!”第三排的小周同学声音洪亮地脱口而出。同学们听到他的话,哄堂大笑起来。他听见同学们的笑声,脸上洋溢出得意的表情,仿佛挑衅般地四处张望着。
很显然,这个意外事故打断了我正常的教学思路,我盯住他,心里闪过一丝不悦,还有对他公然扰乱课堂纪律的恼怒,满腔的怒火即将化成说教的语言。我想对他怒吼:“课堂是你唱戏的地方吗?有些同学不要一天到晚哗众取宠,在课堂上讲一些无用的话……”但我转念一想,也许我此时一番愤怒、说教下来,他可能从此失去了表达的欲望,失去了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更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
于是,我将目光移向他旁边的同学,问道:“你觉得老麻雀去世了吗?”小张同学从刚才的情境中回过神来,羞赧地摇了摇头。我又将目光穿过小周同学,看向他的身后,问:“你觉得呢?”“它没有去世啊!”他身后的小付同学说,“老麻雀飞身挡在了小麻雀面前。”“你怎么知道的呢?”我问。“课文中有插图啊,插图上老麻雀就是擋在小麻雀身前的呀!”他继续说道。我不禁表扬了他的细心。
当我将目光再次转移向小周同学时,他躲闪着,低下头,慢慢拿起书本站起来,用书本遮住脸,小声说:“老麻雀飞身挡在了小麻雀面前,第三自然段提到了。”“很好,说明你提前预习了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
这只是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却值得深究。当时,我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是孩子的教养问题,是他在故意扰乱课堂纪律,是他在有意和我唱反调,是他在挑战我的权威。我甚至想将他的恶行、我的愤怒公之于众,想把这节语文课变成班会课,让大家去声讨他的恶行。
但课下我又思考,他只是个十岁的孩子呀!他的脑海里哪有那么多的概念?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我们却希望他能整天坐在教室里学习,这对于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天性的扼杀,那么他们偶尔释放天性又有何不可?也许,他们仅仅只是从中找到一些关注罢了。这为什么不能赢得我们的包容呢?为什么我们要将他的一个简单的行为上升到那么高的道德层面呢?
于细微之处见真情,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每天和学生在一起,平时和他们的相处过程中,也许走近他们,多弯弯腰,和他们平行视线,去倾听,去发现,对他们多一些耐心和包容,将会听见不一样的声音。
(责任编辑/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