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旭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在诸多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家庭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承载着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和看法。相关研究表明,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除此之外,家庭教养方式还可以通过一些中介因素间接地对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儿童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的作用机制,以期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相关概念
(一)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著作《社会行为的积极形式考察》中提出,他从两类行为的对比入手,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所有与欺骗、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和捐献等。国内外学者对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界定略有不同。有的学者強调该行为的目的性,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有意识地做出有益于他人的行为;有的学者更关注该行为的社会影响,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交中表现出的合作、分享、捐献、谦让、帮助和安慰等一系列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有的学者对亲社会行为的定义进行了简化,将其泛指为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早期学界对亲社会行为初始年龄的判定存在一定争议。许多学者认为,婴幼儿早期自我意识水平低,并不具备亲社会行为。但也有学者认为,婴幼儿友好的身体接触、愿意与他人分享食物和玩具等行为都是他们友好行为的开端,这些行为可被称为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个体而言,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而言,儿童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他们的道德判断模糊不清,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仅关系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着社会文化的传承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学者早期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集中在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原因、机制、特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由于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个体早期的行为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后来一些心理学家便开始关注家庭教养方式、亲子间的情感关系等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国外学者提出了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为家庭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该模型显示,家庭环境是个体社会化的载体,个体在与家庭成员的接触、交流和互动中,通过观察学习的方式,习得其他家庭成员的价值观、态度、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此外,在家庭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中,父母教养方式是学界研究的重点。
(二)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传递给子女的态度和行为表达的集合体,可分为积极教养方式和消极教养方式。有心理学家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儿童情绪更加稳定、更富有同情心,容易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而大部分被父母拒绝的儿童情绪相对不稳定、冷漠,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一项来自国外的追踪研究发现,父母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将会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研究表明,儿童亲社会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复杂的多元关系,但是其中的复杂程度和影响机制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父母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能够正向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还有研究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划分为专制型、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溺爱型和忽视型五种,并探究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而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有学者在一项大样本调查研究中发现,从亲社会行为概念结构的四个测量维度(匿名性、遵从性、公开性、利他性)出发,考查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与惩罚的教养方式对四类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正效应,其中鼓励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正效应最显著,而父亲保护的教养方式在儿童匿名性、遵从性和利他性三个维度中均有显著正效应。还有研究发现,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投入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并且母亲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大于父亲。
综上所述,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儿童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父亲与母亲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存在差异,母亲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要大于父亲。
三、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
我国有学者从不同省的20所小学、初中、高中各抽取了一个年级作为被试对象,以亲子依恋为中介因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父母教养投入行为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亲子依恋在父母教养投入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父亲与母亲教养投入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其中,父亲教养投入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是可以对其亲社会行为产生正向的预测作用;母亲教养投入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既会通过母子依恋的部分中介作用发挥积极作用,也会通过父子依恋的遮掩效应产生负向削弱作用。有一项针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分别了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检验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在教养方式方面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该研究发现,采用情感温暖、信任鼓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采取专制、溺爱等消极教养方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起负向预测作用;特质共情和状态共情在情感温暖型、信任鼓励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亲社会行为之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有学者以孤独感和认可度作为同伴关系的两个维度,研究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孤独感高的儿童由于被同伴所排斥,会表现出较多的远离亲社会的行为,而孤独感低的儿童受从众等因素的影响,需要用亲社会行为表现紧密的同伴关系,将自己嵌入同伴关系网络中。
认可度作为衡量同伴关系的另一个维度,能够刺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儿童时期是个体发展的波动和变化期,为了获得同伴的认可,家长、教师的赞许,即使儿童并不认可某些行为,也会采取一定的行动以表达他们的支持,从而体现出更多的亲社会性。
有研究将家庭教养方式划分为父亲拒绝、母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度保护六个维度。该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在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均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0.221和0.245。也就是说,父亲情感温暖或母亲情感温暖会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增加其亲社会行为。自我效能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是利他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更有可能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综上所述,相关研究已证实亲子依恋、共情能力、同伴交往和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四、建议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家庭教养方式和儿童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笔者发现,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因此,从家庭视角入手,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十分重要。家庭教养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还能通过一系列的中介因素间接地对其产生影响。笔者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可能通过亲子依恋、状态共情、特质共情、同伴关系和自我效能感等中介因素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增加父母依恋、提高共情水平、培养良好同伴关系和提升自我效能感能够增加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笔者基于以上结论,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家庭方面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家庭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父母应该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让子女生长在充满温暖和爱的家庭氛围中。在和子女的日常交往中,父母应给予子女更多的陪伴,在亲子互动中提高子女的依恋水平。父亲和母亲的亲子依恋水平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不同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视父亲和母亲对子女成长的影响,父亲和母亲应增加对子女成长和教育的关注,给予子女更多的陪伴。除此之外,培养儿童共情能力的最初场所是家庭,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个体特定的认知和行为是源自对他人的观察与模仿。在家庭中,如果父母长期不尊重、不理解子女的行为,会使得子女习得这种思维模式,导致无法产生共情能力。因此,父母要多和子女进行沟通,理解、尊重子女,对子女的行为加强引导,为子女提供表达真实想法的机会,以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同时,家长要摒弃说教式和打压式的教育,采取鼓勵式教育,增强子女的自我效能感。
(二)学校方面
在家长方面,学校可以举办教育类的知识讲座,让家长学会正确的育儿方式。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的育儿困惑,及时指导,并邀请家长代表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为家长提供交流经验、互相学习的平台。班主任还可以向家长推荐合适的教育、心理类书籍,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要定期举办亲子活动,增加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在活动中增进亲子感情,提高亲子依恋水平。在学生方面,学校可以从共情、同伴交往和自我效能感三个角度入手,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首先,教师应该加强对儿童共情能力的引导。如教师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增加以共情为主题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共情基本含义、共情的识别、共情理解和表达等,从而在活动中提高儿童的共情能力。其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应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同伴交往情况,及时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缓解班级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班主任可以举办与同伴交往等方面相关的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师可以设计以同伴交往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学校应定期举办团体活动,如开展趣味运动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鼓励式教育,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地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三)社会方面
社区的家庭教育在促进家庭和谐、帮助儿童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可以成立社区家庭教育委员会,社区家庭教育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社区工作者和社会教育专家等。社区可以开展家庭教育的咨询和服务工作,邀请专家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加强对儿童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加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关注。除此之外,社区还可以定期举办亲子运动会、家长育儿经验分享会和亲子读书月等活动,并向辖区内招募学生志愿者、教师志愿者,共同助力辖区内的家庭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和谐的家庭关系,从而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优势,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机制。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