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执着于原因

2023-11-15 09:07陶瓷兔子
青年文摘 2023年20期
关键词:性格内向反例人会

跟一位做医生的朋友约饭,我问她最怕的是什么。她回答我,最怕的是被病人问:医生,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啊?因为很多疾病目前无法被溯源。

想来人对原因的执着有时真的很奇怪,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出现问题,人的第一反应总是要去找到原因。可很多时候,对原因的过分执着会把一件很简单的事从科学变成玄学,费尽千辛万苦去找答案,得到的答案却是那样艰涩难懂,以至于人会把所有的精力都转移到解读这个答案,而不是问题的本身。

比如,你着凉感冒了,要是想找出感冒的原因,你就得回忆这几天都在哪里吹了冷風,有多少晚上熬夜了,由此引发出一连串的反思和反省——为什么每天都要熬夜?因为白天没时间。为什么没时间?因为总加班。为什么总加班?因为不喜欢这份工作。为什么不喜欢?因为人际关系太复杂。为什么搞不定?因为从小性格内向……

如同竹笋般剥开,满以为越来越靠近问题的核心,可最后剥出一地的头绪,却发现依然两手空空。

但不跟原因死磕并不意味着压根不思考原因,我有一个简单粗暴的判断一件事是该打破砂锅问到底还是该就此揭过的方法,叫“可证伪,可重现”。

“可证伪”意味着寻找的不是相同的证据,而是相反的证据。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认为会感冒都是因为熬夜,那就去找“熬夜了但没感冒”,或者“不熬夜也感冒了”的反例。只要能找到一个,就证明这个原因没有继续深究的意义,可以到此为止。

“可重现”意味着如果把你放回同样的情境,你有多大把握可以改变事情的走向。比如,你觉得自己性格内向都是因为小时候没得到足够好的爱,可如果让你回到童年,你真的能够定义“足够好的爱”吗?如果连你自己都不能,就不必在已经过去的事上过不去。

如果用这个标准去看生活中的很多事,你或许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必须有一个答案,有的可能永远都没有,有的可能同时拥有很多个。这就是复杂世界的原貌,接受复杂甚至是无解,有时候比弄清“这究竟是为什么”更重要。

(摘自“陶瓷兔子的悦读笔记”微信公众号,Stacy 图)

猜你喜欢
性格内向反例人会
三、说明文
为什么人会喜欢喝酒
为什么人会抽筋?
几个存在反例的数学猜想
为什么人会打哈欠
为什么人会掉头发?
浅析如何给性格内向学生上好一对一汉语课
活用反例扩大教学成果
孩子性格内向就是没出息?我们真的错得太离谱了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