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有的医疗和养老体系,无法为失能老人提供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时,许多人选择长期住在医院病房,但“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率”又与绩效挂钩。两者的矛盾背后,是失能老人难以得到满足的养老需求。
紧张的床位需求
孙黎是在10年前开始进入养老领域的。他原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工作,辞职创业后,为一线城市2000家传统家政门店提供软件系统服务。他发现家政公司约10%的订单是40-50岁的子女为70岁+长辈预约居家或医院照护。
2014年,孙黎开始在北京回龙观社区做养老创业,希望通过社区医疗资源,为属地老人提供可持续的上门健康管理。这在欧美国家已经是相对成熟的模式——社区医生的护理电话24小时开通,一旦病人有需要,医务人员可以随时上门进行评估,之后再对接专科医生,专科医生反过来还会培训社区医生,包括患者回家以后如何帮助其换药等。但在中国,紧缺的医疗资源无法为这些老人提供长期的照护。
孙黎希望能够参照这种模式。回龙观是全亚洲第二大的社区,当时一共6万个老人,其中55000人是北京本地老人。在回龙观周围,有13家带有社区属性的医院。孙黎去拜访这些院长,希望获得社区医疗支持。他跟其中一位院长聊天,对方给他举例,整个社区患脑卒中的老人大概有1000人,但很少有人能够得到医院的照护管理。孙黎说,在北京、上海这种城市,一线三甲医院的平均病床周转时间在9.5天左右,要留给更急性严重的患者。因此,类似于脑卒中这样不太重的疾病,医生只能根据到院体征数据和过往病例给出康复建议,但老年患者转入居家或社区康复训练后,往往会因为子女和家政护理人员无法严格按照时间和标准操作,造成实际康复效果打折。
孙黎告诉记者,中国人的养老按照年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50-60岁之间,相继退休,这个阶段的老人“不想老”且有大把时间,他们养老的目标是寻找快乐,如参加老年大学、游學旅居等文娱活动;在60-68岁阶段,老人的目标则开始变化,目标是不想病,他们会做许多提高生活质量的事情,来规避身体机能衰退;过了68岁,一切又不同了。68岁以后,老人原有的常见慢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带来并发症,会引起重疾增加,老人的身心状态也不好,“在这个阶段,老人们开始需要长期系统性的关注和个性化的治疗服务”。
匮乏的医疗照护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超过4200万人,约占60岁以上老年人总人口的16.6%。这意味着,每6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大约有1位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长期照护服务。
北京市普仁医院老年科主任邢玉静告诉记者,失能失智老人大多伴随着基础疾病。这些老人的身体情况复杂多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医疗资源的依赖度也更高。有的老人虽然在医院得到了及时救治,但后续的照看护理问题很凸显。“比如,有的老人因为糖尿病引起脚趾头坏死,被截肢后,病情转入稳定,就可以出院了。但出院后,谁来给老人每天换药?再加上三天两头回到医院里复查或取药,儿女很难有精力和时间来回跑。老人就长期呆在医院。每次去跟家属谈出院的事,家属就给你买一瓶水,哭诉他的一大堆困难,谈多了,就说你态度不好,我们也劝不走。”邢玉静说。
从医院的运转来说,是不愿意看到这种状态的。刘寅曾是北京一家公立医院的老年科医生,退休后又在北京一家民营医院的安宁病房里工作多年。她告诉记者,来治疗的老人一旦病情稳定后,就只需要维持基本治疗,不再需要输液、打针、做核磁做CT;如果长期住院,只有床位费、护理费和所谓的医生服务费,这些根本包不住医疗单元的基本支出,医院的营收面临压力。所以,一个长期住在医院的老人能给医院带来的营收是有限的。
一个悖论是,这些照护也很难在养老院得到满足。孙黎说,目前全国范围内,有医疗提供能力的养老机构是比较有限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带有较好的医疗资源的高端自付型养老机构品牌,占1%左右,但这类养老机构对支付能力有极高的要求,对应的是20万-200万元的会员费或保费门槛,入住后是约6000-10000元的月费,若有医疗和护理需求则费用另付,普通人难以承受。还有一类政府托底的普惠性养老机构,主要为3000-5000元月费的“公建民营”机构,虽然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但往往地理位置偏僻,在非主城区,一般为多人间,入住条件相对较差,且数量有限,不好申请。
医养结合的未来
北京市隆福医院是一家公立二甲医院。2000年之前,隆福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他们是2008年开始筹划建构包括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中长期照护等在内的“六位一体“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几年后,他们又在区卫健系统与民政系统的支持下,开始与一家民营养老机构尝试医养融合模式的探索。两个机构独立运营,又密切合作。一层是门诊,四层是病房,二、三层是养老院的床位。养老机构主要负责老人的生活照料,医院则负责老人的医疗、康复与护理。
北京市隆福医院老年病科主任王红说,合作的这家老年机构接收的全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总床位数在120人左右。根据报道,每天,隆福医院的医护人员为入住在合作养老公寓的老人提供巡诊服务,进行胃管、尿管、膀胱冲洗、静脉抽血、肌肉注射、血糖监测、健康咨询、慢病管理等服务。老人出现任何不适,需要住院治疗时,可以转至病房进行系统检查和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回公寓。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曾在2021年接受采访时提到,老人对于医养结合的需求在六七年前就开始凸显出来。从政策上来说,政府也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合作,根据2019年制订的《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家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所谓医养结合的机构,有的是在医疗机构里举办养老机构,也就是“医办养”;有的是在养老机构里举办医疗机构,也就是“养办医”;有的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由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等。”李红兵说。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民营医院也开始参与医养结合业务,并打通医保。
但医养结合的过程并不是那样顺利,大部分养老机构自建医疗体系成本过高,这类机构很难有较好的医疗资源。王红告诉记者,许多养老机构只有简单的医务室,这对于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晋升路径和职业生涯等没有完善健全的体系规划,很难留住年轻和有经验的医护人员,也就无力组建稳定的医护团队,医疗服务能力也就越来越弱;另一方面,养老院因为害怕担责,当老人出现问题时,大多时候还是要求家属将其接到医院急诊。
在合作过程中,孙黎也看到,有些民营医院直接将医院病房改造成养老院,他们承载的只是最基本照护服务,做到60分,但很难让老人的状态变得更好;还有的养老院会与旁边的康复医院合作或自建康复医院,实现老人健康和医院增收。所以,医养结合未来的路怎么走,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李秀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