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研究方法层次论
——以翻译学为例

2023-11-14 11:55黄忠廉顾俊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译学方法系统

黄忠廉 顾俊玲

引言

方法论是研究一般性方法和特殊性方法的理论。所谓方法论体系,即诸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秩序,也就是将所有方法作性质功能的分类、归属、分层,揭示其功能与局限,依据各方法在这些方面的不同所规范出来的一个有高低层次且相互联系的功能结构(周全华、马爱云,2021:31)。现代科学表明,研究方法对任何一门学科都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方法的革新往往成为理论发展的契机(桂诗春、宁春岩,1997:17)。各学科的方法论著作通常也随着学科的发展而推陈出新。近几十年来,译学的蓬勃发展与其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密切相关,方法论作品也不断推出,如《翻译研究方法概论》(穆雷,2011)、《翻译学研究方法导论》(刁克利,2012)、《口译研究方法论》(仲伟合,2012)、《翻译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穆雷等,2021)等。这些著作中谈到的译学研究方法多由人文研究方法演绎而成,一些新的突破也往往来自交叉学科所提供的新观点和新方法。为了完善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本文将聚焦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性,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构建研究系统,该系统由高至低可分为译学研究哲学方法、译学研究一般方法和译学研究具体方法。

一、译学研究方法层次

学者们在寻找新范式时易受到其他发展成熟的学科的影响,将其视为典范。当代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研究边界不断扩大,各种交叉研究为译学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译学研究属于人文研究,同时具有自己的特色。

1.方法论层次

译学研究方法众多,却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可以分层的。研究译学问题,需要明确所用方法的层次,否则不是大而无当,便是小而无效。

方法论层次基本分为哲学方法、一般方法与具体方法三层(见表1)。哲学方法位于最高层,可指导和制约另两层。哲学方法受制于哲学观,是对哲学范畴和规律的理解与运用,哲学范畴可转化为相应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自下而上地充实、丰富和发展哲学层,自上而下地拓展、深化和提高具体层。在译学研究中,哲学方法是宏观指导,负责把握方向;一般方法多半是辩证思考,避免走偏;具体方法才是学人的最爱,最直接也最具体,直抵问题的命脉。三层方法,均需理解透彻,再进行系统训练。在具体操作中,应分层展开训练,先从具体方法入手,再逐步拓展到一般方法,最后提升到哲学层次。此过程与人才培养类似,笔者在培养硕、博士研究生时采用的也是一个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的方法论体系,与上面所述隐喻同构。学生入门先制订3—4 年的科研规划,在他们毕业时作好“下山”训练计划和未来5—10 年的事业规划,此为哲学方法,居于高层指导学生的整体发展。入学前完成范畴阅读,奠定译学理论基础;入学后基于翻译研学坐标系继续拓展阅读面和知识体系,在研读的同时发现选题,找到研究兴趣点,确定研究方向。同时,以“外语小科研入门”(硕士生课程)、“译学研究方法论”(博士生课程)为抓手,结合具体案例,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将科研的具体方法授予学生,此为一般方法。随后,带领每名学生精雕1 篇学术论文,此为具体方法。

表1 译学研究方法层次体系

2.三层方法体系

由前所述可知,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3 个不同的层次,但在具体的研究中,哲学方法和一般方法多用于思考阶段和规划阶段。层次越高越抽象,越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哲学方法包括普遍联系法、运动发展法、矛盾分析法等;一般方法包括辩证思维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前者包括分析综合结合法、归纳演绎结合法、定性定量结合法、宏观微观结合法、历史逻辑一致法、抽象升至具体法等,后者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具体方法数量最多,包括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定性法、定量法、观察法、比较法、类比法、结构法、功能法、抽象法、具体法、历史法、逻辑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等。为了更好地开展译学研究,研究者应切实掌握每种方法的内涵、类型、实施步骤、优劣势及各种注意事项,具体可参见拙著《外语研究方法论》(黄忠廉,2020)。

二、译学研究哲学方法

在方法论体系中,哲学方法位于最高层,最为抽象,覆盖面也最广,是宏观层面的方法。它强调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哲学观中的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与译学研究相关性最大,分别对应普遍联系法、运动发展法与矛盾分析法。

1.译学研究与普遍联系法

事物之间的联系,或隐或现,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此类联系可分为横向与纵向、直接与间接、内部与外部、本质与非本质、必然与偶然,等等。基于普遍联系观将事物置于普遍联系中展开研究的方法便是普遍联系法。

在两两相对的联系中,直接、内部、必然、本质的联系对事物具有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而间接、外部、偶然、非本质的联系则对事物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应用翻译研究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包括理论研究及策略和技巧研究。翻译教学研究又是应用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领域研究需考虑多方面因素的普遍关联。周丽敏(2021)从研究问题的迫切性出发,探讨多维融合赋能的应用翻译教学路径。其研究的内在动因是:应用翻译人才短缺,且现有的人才质量堪忧,这两个问题均日益突出;外在现实是:培养高质量的应用翻译人才面临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挑战,此为事物的内外联系。该论文探讨了4 个挑战:一是理论创新和理论应用的挑战;二是翻译技术给教学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三是师资教学能力不高的挑战;四是教材、教法及人才培养标准和产业岗位融合度不足的问题(周丽敏,2021:28)。这些挑战均来自应用翻译教学内部的各组成部分,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是横向的,直接影响应用翻译教学的发展。从表面上看,社会翻译岗位的需求似乎与翻译教学不发生直接联系,实际上却是翻译教学改革的核心和最终目标,直接影响翻译教学的发展。

2.译学研究与运动发展法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将事物置于运动与发展中加以研究的方法便是运动发展法。善用该法,可避免静止地看待事物,在发展中把握事物,发现新动向,捕捉新趋势,从而获得新知。

译事日益发展,译学不断深入,亟须从变与不变两方面来加以考虑。微观上充分关注符际的转化,中观上关注跨符交际的变通,而宏观上则关注跨文化交流的选择等,以此方能推动译学研究的发展。例如,陈水平(2019)采用运动发展法,以百年来学界对林纾译作起起落落、纷繁复杂的评说为例,讨论我国现当代翻译批评场域的两次自主化过程。在这两次自主化过程中,批评者带着惯习和各种资本,在权力场中进行斗争,从而形成了不同时期的翻译批评场域和独特的批评观念与模式。“林译”百年评说中的两次理性回归是我国现当代翻译批评场域试图摆脱其他场域控制、实现场域分化的两次努力。陈水平(2019:144)指出,翻译批评的任务不在于对与错的评判,而应秉持发展的视角,从不同时代应有的价值立场出发,对翻译现象进行历史与文化的阐释,通过多元的批评视角与途径来维护并拓展翻译的多样性。

3.译学研究与矛盾分析法

矛盾是反映事物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一种特殊状态。基于矛盾观,辩证分析事物矛盾的方法便是矛盾分析法。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均存在各种矛盾,从中可以发现问题,进而发展为研究选题。矛盾可贯穿整个研究过程。

矛盾分析法的前奏是发现矛盾,即观察事实,对其进行分类,采用二分法将事物分解为两个对立面,分析其性质,揭示其特点,即可发现矛盾的双方。随着矛盾的继续与发展,可进入矛盾的分析阶段,即在充分揭示矛盾双方的内部联系后,析其特点,理其联结,察其演变,显其方向,瞻其未来。在精析矛盾之后,则可综括,以走向矛盾的解决,即分清主次矛盾,抓其主、排其次,最终解决问题。由于受到西方传统哲学的影响,翻译学范畴体系包含众多二元对立的概念范畴,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对等/不对等、忠实/叛逆、客体/主体等。胡庚申(2019:28)反思了翻译研究二元对立思维的局限性,提出翻译研究“生态范式”构想,以“多元整合”思维代替二元对立,体现了翻译范畴体系下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忠实与叛逆、客体与主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倡导翻译研究的生态视角,注重翻译生态的整体性,与生态翻译学的发展理念是一致的。

再如,范武邱、白丹妮(2017:72)观察到我国翻译研究中存在几对矛盾,如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规定性翻译研究方法与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本土翻译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忠实与叛逆、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译入与译出、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等。他们分析了这几对矛盾产生的原因、矛盾的相互对立面和转化面,并探讨了应对这几对矛盾的具体思路。

三、译学研究一般方法

一般方法,指从具体方法抽象出的更宏观的方法,是具体方法与哲学方法的中介,大致可分为辩证思维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两类,二者又各自包括若干方法。在选择方法之前,研究者须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厘清其内涵和外延,并对研究者的身份、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有自觉意识,以此作为选择的依据。

1.译学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以形式逻辑为基础,寻求思维的灵活性与完整性。辩证思维方法以事物的内在矛盾为基础,力求在运动、发展、变化中研究翻译问题,主要涉及分析综合结合法、归纳演绎结合法、定量定性结合法、宏观微观结合法、历史逻辑一致法、抽象升至具体法等。其中,分析综合结合法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在其他几种方法中均有渗透。

(1)分析综合结合法

分析综合结合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分析即找出某个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以此来理解整体的性质。然而,仅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差异并不能完全把握整体的性质,因为整体还有自身独立于部分的性质,所以还需要综合。分析和综合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沈家煊,1999:1)。分析是由整到散,将整体分解为若干单个要素加以考察;综合则由散到整,在深入识得各部分之后,将信息整合而得出认识,所得结论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译学研究既要向西方学习分析思维,重分析,重逻辑,重理性,深究翻译;同时,也要发挥中国哲学讲究整体性的优势。例如,翻译过程(原语理解、思维转化、译语表达)本质上也是一种文本分析和再综合的过程,朱琳(2012)针对初学者在分析翻译文本时缺乏有效思想方法的困境,从认知与功能的视角出发,以“翻译文本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思路”为主线,将语篇分析与认知科学理论相结合,提出翻译文本分析的3 点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文本功能对比与互文连贯为核心的翻译文本分析的综合思路,并将之用于指导翻译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验证了其有效性。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习者改变传统的原文中心论和功能对等的静态的翻译思想,建立动态的翻译文本分析与复杂的翻译思维过程的理论认知,增强通过实践将理论转化为有效翻译思维方法的自觉意识(朱琳,2012:105)。

(2)归纳演绎结合法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旨在获得译思、构建译论甚至创设译学,以解释更多的译例。演绎的理据源于归纳,无归纳便无演绎。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规律,其所得有时需经演绎方能得以纠正或论证,最终才知正确与否。以往,中国的译学研究强于归纳而弱于演绎,当下则相反。因此,要注意归纳和演绎的互补配用。为获得正确认识,往往需要将归纳法与演绎法并重。例如,黄忠廉(2016)基于自建语料库搜集了严复所译《天演论》中大量的变译实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从思想史和理论史的角度重新认识了严复的变译实践,考量《天演论》的变通策略,探讨变译大师严复的达旨术研究的轨迹,以此来论证达旨术是变译的策略,信达雅是变译的思想。通过将严译《天演论》与全译语料的对比,对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思想进行演绎,推定“达”是信达雅的轴心和达旨术的灵魂,达旨术与信达雅呈一致性关系,变、通、达三者具有内在关联,以求将严复的变译思想系统化,建立严复变译思想体系。

(3)定性定量结合法

在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时候,定性与定量方法不存在本质分歧。作为研究工具,二者具有不同的优点(张楠迪扬,2018:13)。定性研究的界定相当复杂,通过与质的研究、思辨研究、定量研究比较,在尽量囊括所有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可以对定性研究进行比较清晰的定义(雷志宇,2007:181)。定性研究法适用于未知事物,在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与描述,认清翻译的性质与构成,寻找其规律,为定量研究提供可量化的概念和可计算的变量,还可为定量研究提供假设。定量研究法则适用于已知事物,需要由已形成的理性认识加以指导,是定性研究的补充。定量终究指向定性,或为证实,或为证伪。定性导航,定量添翼,二者合一,方出佳绩。唯其如此,所得结论才更有信度和效度。基于定量分析后得出定性的结论,更能彰显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例如,刘建军、张福勇(2012)搜集了1967—2009 年间国外社区口译研究领域发表的1426 篇文献,自建数据库,通过科学计量的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发现该领域在发展进程中连续出现了3 次高峰,其后发展势头有所回落:发文量在2005 年达到最高峰值后,2006—2009 年间一直呈下滑态势。他们根据这一特点和趋势,对国外社区口译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应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口译研究、教学、培训和认证体系(刘建军、张福勇,2012:75)。

(4)宏观微观结合法

宏观既基于微观,又指导微观,宏观叙事求道观大局,明方向;微观细究求精察实情,得真知。宏观指导下的微观切入,更能准确、具体且深刻地揭示翻译的规律。基于微观的层次分析与精确化把握,更能获得真正的整体认识。例如,钱冠连(2002)以宇宙全息论为逻辑起点,从宏观上构想了语言的全息性,再从微观视角分析词、短语和句子等不同语言单位的全息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论证语言的全息状态、语言与认知的全息关系、语言对宇宙全息律的印证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全息关系。

再如,胡庚申(2019)以托马斯·库恩的范式概念为出发点,指出20 世纪末叶翻译理论研究已初现“范式危机”的迹象,从全球性生态学术思潮、泛文化倾向、“多元整合”思维、东西方译论融合趋向、生态学的“元学科”性质等5 个方面论述了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应时而生。这是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宏观理论建构。同时,胡庚申(2019:24)又对“生态范式”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它既是顺应,也是弥补;既是转换,也是超越;既是“尚和”,也是变革;既是开疆,也是提升。

(5)历史逻辑一致法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概括。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形成归纳性概念。逻辑以概念、范畴和理论等形式反映历史进程,历史描写以逻辑为依据,透过史实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译论研究以逻辑法为主,译史研究以历史法为主。译学研究不能只描写事实而不揭示规律,也不能远离历史而只求逻辑抽象:无逻辑,译史研究将会变得盲目;无历史,逻辑归纳则将变得空洞。借规律剖析事实,用逻辑概括事物,才是最佳选择。例如,晚明之际徐光启积极投身翻译事业,使翻译从宗教殿堂走向现世市井,实现了中国翻译第一次质的变化;清末的傅兰雅在华从事翻译28 年,并对当时的翻译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理论升华。这两人均处于社会转型期,是解读中国近代翻译史和思想史的关键人物。李腾龙(2021)分别阐释了徐、傅的翻译思想,并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置于时代背景与社会思潮中去比较分析,把握其思想产生的深层原因与历史走向,探究明清两代科技翻译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揭示明清科技翻译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全文基于历史方法归纳徐、傅的翻译思想,基于逻辑方法揭示二人翻译思想的规律(李腾龙,2021:60)。

(6)抽象升至具体法

研究越抽象,越离不开具体,具体在此是更高级别的思维具体,实为从一般到个别的综合过程。该法是分析与综合结合法的延展,即从事物的本质出发,综合各种质的规定性及其内在联系,形成多样性的统一或更为具体的整体。

由具体到抽象,力求简化繁复,趋近事物本质;若再将抽象恢复为新的具体,则会获得更丰富的整体认识。例如,胡庚申(2020)将《周易·系辞上传》中“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这一抽象的古代哲学思想应用于当代翻译学,将其具体化,阐述原文和译文间的“译”即是“易”。基于文本移植与文本生命的交互融合,生态翻译学将“生”和“生生”视为其生态思维范式的典型特征,以此揭示文本移植的生命法则,把握文本生命的本质,指出其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生生之谓译”(胡庚申,2020:5)。

2.译学研究的系统科学方法

事物是各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的系统。系统科学方法以系统论为核心,对事物进行整体而综合的描述与研究。系统科学包含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和新三论(耗散论、协同论和突变论)。

(1)系统论

系统论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主要包括系统、环境、等级秩序、结构、功能等核心概念以及整体性、最优化、模型化等方法。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要素按序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有机体,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区别、相互排斥、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由此产生了系统的基本原则(王华树,2016:53)。任何事物都可视为一个系统。环境是系统之外各种条件之和,等级秩序则是系统内各要素有序化的结果。系统兼具结构与功能,是二者的统一。结构与功能相对,结构是系统内诸要素稳定的联系方式,功能则是系统与环境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秩序与能力的总称。系统的最大特色就是整体性,较具体的系统论方法包括最优方法和模型化方法。

①最优化方法

最优化方法,即依据系统等级与层次,创建量化模型,使部分服从整体,以求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结构形态最优、运动过程最优等。变译是根据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系统进行优化,使译作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优。以科技英语翻译为例,当今社会快速简洁的时代特征决定了科技英语翻译的多样化,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变译理论的各种变通手段在翻译中可尽显其能,王皓(2011)以例证阐释的方法,探讨了变译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②模型化方法

模型化方法,即根据相似性,用模型代真实,以揭示真实系统的形态、特点和本质,在译学研究中常用于系统过大、过于庞杂的翻译事实。例如,周领顺、周怡珂(2020)构建了译者行为批评模型,该模型设计充分考虑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以及译者语言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将翻译的文本研究和语境研究相结合,是一个可以不断范畴化的理想模型。

(2)信息论

信息论研究信息的本质与传递规律,涉及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变换、接收与存储等。信息可发送,可接收,可传递,可转换,可多次加工,可不断增值,具有时效性、延续性和继承性等。信息论方法将翻译活动视为信息流动的过程,对翻译流程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认识翻译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其特点是从整体出发,用信息联系、转化观点,综合研究翻译过程,通过考察信息流程获取对翻译的整体认识。例如,岳启业(2010:124)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分析来理解意义,但是信息不等于意义,在翻译中必然对信息有取舍或增减,也并非将信息一一对应后在同一层次上进行传递,可以错位传递,也可以替代、删除、增加、转化、补偿或整合,最终在译文中获得整体效果。又如,冗余成分是语言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翻译是语际交际,任务之一是调整变换原语中本属适度的冗余成分,使其适应目的语信息接收者的信道容量,保证交际的成功(王金波、王燕,2002:1)。

(3)控制论

控制论研究系统调节与控制过程,探索其内部信息交换、反馈、调节、自组织、自适应的原理,并且不断改善系统,探析使其稳定运行的机制。其中,反馈观最适合译学研究,即系统将输出的信息重新输入系统的输入端,通过比较,确定与预定目标的误差,再输入系统,以影响输出过程。基本方法包括黑箱方法和功能模拟法。

①黑箱方法

黑箱方法是研究控制的基本方法,即不直接考察大脑的内部结构,而是通过考察系统的输入、输出及运行的动态过程,定性或定量地认识系统的功能特性及行为方式,探索其内部结构和机理。输入与输出的两组数据是认识黑箱的依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数学模型、输入与输出表格、动态曲线、框图等方式,对黑箱的内部结构与功能提出猜测与假说,对其未来作出分析与预测。翻译研究既涉及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又涉及有很大随机性、任意性的语言现象,因而可以借鉴控制论的方法。控制过程与目的性行为联系在一起,且可以通过黑箱方法来进行操作,当前比较流行的交际翻译模式“输入—黑匣子—输出”便与黑箱方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没有破译黑箱之前,可以通过控制原语材料、翻译策略等译前因素和读者对象、发行范围等译后因素的方法来达到一定的翻译目的(王洪涛,2003)。

②功能模拟法

功能模拟法是基于模型的模仿或代替来研究系统的功能与行为的方法,并不考察系统的内部结构与机制。不同于一般模拟,该法可采用黑箱方法,无需分析系统内部的结构与要素及其之间的关联,而只求模型与系统的总体行为和功能相似,模型与环境的功能联系即系统与环境的功能联系。例如,王虹、俞宝红(2010:91)对本科口译模拟功能评估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这种评估方式不但能够增强口译课的实践性,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口译职业态度,增强职业精神,激发学习动机。

(4)耗散论

非平衡系统可以通过耗散能量形成动态、稳定、有序的结构,这便是耗散论。它主要研究非平衡态开放系统的有序生成与发展。开放系统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凭借其耗散功能,系统始终可以从无序走向有序。

翻译活动是由施事、行为和受事等因素构成的系统,因双语、双文化、双思维的矛盾,能量由原作的有序而变得混沌无序,再经能量的耗散转为译语,在时空或功能上形成新的有序。翻译的耗散性是译事行为及译本不确定性与不可逆性的根本所在。吴迪龙、付臻(2017)分析了译事主体的耗散性,包括人脑的开放性、翻译理路的非线性和翻译自组织的远离平衡性3 种范式,认为以开放性、历史性的姿态解构原文是译事行为的发端;译者主体引领翻译思维沿着无限多条轨道作非线性运动,因而同一原文文本存在无限多种可能的译本;译事与译文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逆性是翻译理路之非线性运动的必然选择;认知思维自组织的译者主体与“他者”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沿着翻译链作非线性运动,从而实现翻译文本、翻译环境、翻译群落的生态平衡。

(5)协同论

协同论主要研究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效应,剖析使系统由混沌向有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具体机理和规律。系统各要素在外力作用下相互作用和协作,有组织、有目的地协调一致,由无序转为有序,由混沌转为稳定。在译学研究中,原作系统从有序走向无序的转变是一种反常变化,原作支配原理失效,系统也就进入混沌状态。从无序走向有序时,系统演化的不稳定性受到译语原则的控制与支配,逐步走向新的有序。例如,彭艳坤(2015)利用协同理论对商标翻译进行了系统分析,讨论了商标翻译系统中商标创作者系统、翻译者系统、目标市场消费者系统3 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商标翻译系统协同发展的基础,指出商标翻译的生存之道便是要在协同论下进行翻译。

(6)突变论

突变论强调变化过程的间断性和突然转换,主要描述和预测事物的质变过程。变化有两种形式,即渐变与顿变。渐变即量变,量变即微变,是渐进式的变化,如全译的增、减、转、换、分、合等6 种策略所求的便是渐变或微变,译文追求与原文极似。顿变即质变,质变即飞跃,是巨大的、突发性的变化,如变译的增、减、编、述、缩、并、改、仿等8 种策略所求的便是顿变或巨变。突变论为观察文本翻译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由连续的渐进式跨语转变和非连续的跃进式转变交替构成。翻译活动中“渐变”与“顿变”交替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翻译主体思维的变化过程。当翻译在一个层面(一维)上进行时,如单纯的译意、译音或译形,易于操作的单一层面转换规则使转换过程得以保持平稳渐变,主体思维处于连续渐进的状态;而当跨语转变涉及若干层面(多维)时,往往就会发生矛盾,渐变无法继续下去,这就要求翻译主体改变连续渐进的思维模式,引发创造性思维——灵感,可能在译语中实现新的多维统一的质性转化。翻译文本中的“有时忽得惊人句”,往往就是主体思维突变的结果(贾莉,2007:129)。突变论应用于文学研究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文学的演化一如物种,有其不变的继承,同时也会随着时空的不同而产生渐变或突变。华裔马来诗歌在19 世纪末和20 世纪的演化过程中,于20 世纪70 年代前后发生了突变,具体表现为从古体诗向新体诗的转向以及作家群体的更替。从诗歌文体来看,华裔创作的班顿是变异性最大的体裁。从突变论的视角考察华裔马来诗歌的创作系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宏观的视野,使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华裔马来诗歌创作中各种持续性(continuity)和断裂性(discontinuity)的发展与演化(黄丽丽,2016)。

结语

学术研究方法的创新关联着理论的创新,单一的研究方法不能满足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灵活选择研究方法,并将多种方法结合,是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译学研究方法体系包含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每一类再细分为若干方法。具体方法是可直接操作和使用的,包括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定性法、定量法等。主体根据研究目的,对各种方法进行选择和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各种研究方法的优势,以确保译学研究更具全面性、严谨性和科学性。此外,不同研究者擅长或喜爱的研究方法不同,而且同一研究者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境,即使面对同样的研究对象,也可能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学术研究通常包含与研究对象本身相关的方法论和普遍意义上的方法论,后者对具体学科内的研究方法更具指导性。

猜你喜欢
译学方法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朝鲜朝官方对南戏《五伦全备记》的接受考——以译学汉语教材的选定为中心
国内译学词典研究述评(1988—2018):成就与挑战
WJ-700无人机系统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一种译学理论创新:口译的译后模因论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