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11-14 03:13李颖马媛石朝利
癌症进展 2023年17期
关键词:脉管肌层盆腔

李颖,马媛,石朝利

安阳市肿瘤医院/河南科技大学附属安阳市肿瘤医院妇一科,河南 安阳 4550000

在中国,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确诊后可通过手术治愈,常见术式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1]。临床主要将子宫内膜癌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其中Ⅰ型主要为雌激素依赖型,主要是在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所引发的内膜单纯型或复杂型癌变,均为子宫内膜样癌,由于该病引发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是否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术一直存在争议[2]。淋巴结转移作为肿瘤的转移途径之一,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若能在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手术前明确是否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即可确认是否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术[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4]中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②经病理检查确诊为Ⅰ型子宫内膜癌;③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为Ⅰ~Ⅲ期;④临床资料完整;⑤年龄为18~80 岁;⑥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0 kg/m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代谢性疾病;②合并传染性疾病;③合并严重精神疾病。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本研究纳入260 例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30~80 岁,平均(51.6±4.2)岁;FIGO 分期:Ⅰ~Ⅱ期242例,Ⅲ期18 例;分化程度:高+中分化248 例,低分化12 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组(n=242)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组(n=18)。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FIGO 分期、月经情况、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宫颈受累情况、附件转移情况、脉管浸润情况。分析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经情况可能不是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FIGO 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宫颈受累情况、附件转移情况、脉管浸润情况均可能是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1)。(表1)

表1 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 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 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附件转移情况、脉管浸润情况、宫颈受累情况均是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表2)

表2 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Ⅰ型子宫内膜癌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早期确诊后可直接进行手术治疗,但目前其手术方法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5]。由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较小,因此部分学者认为无需开展淋巴结清扫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Ⅰ型子宫内膜癌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盆腔淋巴结早期转移的情况,因此开展淋巴结清扫术十分有必要[6-7]。只有对Ⅰ型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才能对其开展针对性治疗[8-9]。

本研究的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附件转移情况、脉管浸润情况、宫颈受累情况均是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分析原因如下:①FIGO 分期。FIGO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期情况可明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同时还能预测患者的预后,分期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肿瘤增殖和进展速度也越快,一旦进入中晚期,引发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就会随之增加[10-11]。②肿瘤直径。肿瘤直径越大,对周边组织造成的损害就越大,引发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大[12-13]。③肌层浸润深度。子宫肌层内部存在大量血管和淋巴管,一旦受到肿瘤细胞浸润,极有可能出现血管或淋巴管转移,且浸润程度越深,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大[14-15]。④分化程度。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与恶性程度存在密切关联,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就越大,因此低分化患者更容易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16-17]。⑤附件转移、脉管浸润、宫颈受累。肿瘤患者一旦出现附件转移、脉管浸润、宫颈受累,则说明肿瘤细胞已逐渐向远处扩散和转移,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18-19]。针对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积极开展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帮助患者完全清除淋巴结中的残留病灶,才能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20-21]。除此之外,临床在对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开展子宫切除术时,还需加强对病灶大小、肌层浸润深度的观察,同时切除标本及时送至检验科进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明确分化程度、FIGO 分期等,并观察是否存在脉管浸润,才能为确定淋巴结清扫术范围提供可靠依据,进而达到完全清扫淋巴结的目的,有助于预防盆腔淋巴结转移[22-23]。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为单中心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建议在后续研究中加大样本量,并在多中心采样后进行对比分析,才能保障结果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FIGO 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附件转移情况、脉管浸润情况、宫颈受累情况均是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需考虑上述因素后制订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才能降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脉管肌层盆腔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右蝶窦脉管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脉管复康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盆腔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