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赤诚”之心绘就草原幸福民生画卷
——访赤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彦涵

2023-11-13 09:29:16本刊编辑部
中国社会保障 2023年8期
关键词:蒙汉赤诚赤峰市

▍文/本刊编辑部

多年来,为服务好各族群众,打通社保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社系统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精心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保服务——开设蒙汉双语服务窗口、开通“社保服务直通车”、推行“马背社保服务”专项行动等,以一腔“赤诚”努力绘就北疆草原上的幸福民生画卷。近日,记者围绕相关工作开展情况,采访了赤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彦涵。

聚焦使命社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人口大市,民生保障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赤峰市的社保工作亮点都有哪些?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吕彦涵:近年来,赤峰市的社保工作整体呈现出四大亮点。

一是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赤峰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纵深开展精准扩面行动。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以建筑施工企业为重点,依法推进各类用工单位参加工伤保险,重点推进包括农村地区企业、家庭服务企业、新兴网络服务企业在内的小微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鼓励适龄人员尤其是农牧民群众积极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截至2023 年6月末,赤峰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12.55 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73.37 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达41.73 万人。

二是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赤峰市牢固树立保发放、保稳定的大局观念,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总体部署,养老金实现逐年上涨,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让老有所养更有保障。

三是社保基金监管进一步强化。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安全规范”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目标,赤峰市坚持在社保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社保基金监管工作,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机制。首先,健全监督制度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外部审计监督机制;其次,提升信息监督水平,采取数据比、系统筛、现场核的信息化监督手段,提升监督检查的实效性;再次,加大基金追缴力度,聚焦死亡冒领、重复领取社保待遇等问题,强化部门协同稽核追缴,确保“养老钱”“保命钱”颗粒归仓;最后,持续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加强社保基金典型案例剖析,引导工作人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规范运行。

四是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首先,在综合柜员制基础上,将经办服务延伸到银行、下沉到社区,实现企业群众社保业务就近办。其次,开通手机社保服务功能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上服务大厅,推出社保网上服务事项109项,实现群众随时随地掌上、网上办理社保业务。最后,推出蒙汉双语服务,让蒙古族群众办事更便捷。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全面提升。

务实创新促进社保服务全覆盖

▍记者:作为本次十城调研中的少数民族地区代表,赤峰市推出了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保服务?

▍吕彦涵:多年来,赤峰市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办实事、解难题、促团结的工作思路,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保服务为载体,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立足服务窗口提供蒙汉双语服务。针对全市蒙古族人口较多,群众在办事时存在沟通难的情况,我们在办事大厅设置了蒙汉双语服务窗口,由蒙汉双语兼通的工作人员为蒙古族群众提供双语接待、双语咨询、双语受理等服务。针对无法用汉语准确表达自己意愿的蒙古族群众,用蒙古语为其进行办事引导和流程解读,让蒙古族群众办事更省心、更省时、更省力。

二是开通“社保服务直通车”提供上门服务。赤峰市地域辽阔、人居分散,一些偏远地区没有网络覆盖,群众到镇上办理社保业务要往返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自2015 年起,巴林右旗一方面指派专人为嘎查村、苏木镇等基层社保所的工作人员提供下沉式业务指导,另一方面开通了以“直通到村、直通到家、直通到心”为目标的“社保服务直通车”,配备专车为偏远地区的参保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受到了广大参保群众的欢迎。

三是开展“马背社保服务”专项行动。针对牧民群众办理社保业务路程远、沟通难、无信号、成本高等问题,阿鲁科尔沁旗创新推出“马背社保服务”专项行动,由工作人员骑马沿着牧民游牧路线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发放蒙汉双语宣传资料、办理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激活电子社保卡等,为牧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社保服务。

四是创新社银合作机制。在36 家“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增设蒙汉双语服务窗口,可办理个人参保证明查询打印、个人权益记录查询打印、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等10 项社保业务,目前平均每月代办社保业务2500 笔。预计2023 年10 月底前,基本形成以社保自主经办为主体、金融机构合作经办为补充的网点化服务格局,着力打造城区步行15 分钟、乡村辐射5 公里的社保便民服务圈,更好地解决农村牧区交通不便、服务延伸不到位的问题。

精心组织推动政策宣传全方位

▍记者:赤峰市地域辽阔,很多群众生活在农村牧区。赤峰市采取了哪些举措确保社保政策宣传到位?

▍吕彦涵:一是坚持集中宣传与常态化宣传相结合,实施“三上四进”宣传活动,即上网络、上电视、上报纸,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新就业平台。加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覆盖面,组织嘎查社保协管员业务培训,让他们走村入户用双语宣讲社保政策,提高农村牧区群众的参保缴费意识。

二是增加宣传渠道,提高政策知晓率。首先,我们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大厅及社保中心办公楼人流量大的特点,设置蒙汉双语宣传栏,摆放蒙汉双语服务流程及宣传单,供群众免费领取阅读,随时为有疑问的群众现场讲解社保政策。其次,我们聘请专业影视团队拍摄制作蒙汉双语版政策宣传片,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三是,我们利用那达慕和民族政策宣传月等活动,深入蒙古族群众聚居地区,现场发放蒙汉双语宣传资料、讲解社保政策,向农牧民宣传及时参保、长期缴费的好处,提高其自主参保意识。

强化学习打造全能型经办队伍

▍记者:在日常工作中,赤峰市通过哪些方式加强社保经办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双语服务水平?

▍吕彦涵:一是坚持政治引领,打造过硬干部队伍。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引导全体工作人员胸怀“国之大者”,充分认识到社保工作和基金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积极打造一支作风硬、政策通、业务精的高素质社保经办队伍。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社保业务能力。常态化开展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学习、一体化业务技能实操培训和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加强对窗口一线经办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疏通业务堵点,解决工作难点,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经办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

三是开展蒙古语培训,提升双语服务水平。我们成立了蒙汉双语学习交流小组,邀请专业老师现场授课,紧扣社保服务内容,组织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苦练蒙古语口语发音,同时将一些常用的服务用语编制成蒙汉双语指导手册,供大家学习参考。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双语服务水平,也提高了蒙古族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度。

通过以上3 种举措,扎实推动社保经办自上而下形成适用政策规范化、办理流程一体化、落实政策精准化、服务群众高效化的服务格局。

猜你喜欢
蒙汉赤诚赤峰市
雨中的赤诚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刘泽远:赤诚丹心写青春
遇见
江南诗(2021年2期)2021-04-12 17:15:53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草原文物(2020年1期)2020-04-13 00:48:34
《内蒙古艺术》(蒙汉刊)首届作者培训班掠影
内蒙古艺术(2018年4期)2019-01-18 02:56:36
简论蒙汉蛇文化比较研究
浅析关于蒙汉章回小说的结构
赤峰市通联站站长——刘国良
宝藏(2018年1期)2018-04-18 07:39:56
承诺是对你的一见倾心到相守的赤诚之心
中国宝玉石(2016年6期)2017-01-03 09: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