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 胡晓艳
浩浩,4岁,是一个极度内向的孩子,从小班入园到升入中班,他从来不主动向老师打招呼,也没有自己的好朋友,每天都是一个人孤独地坐在一边,其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幼儿。几乎每个认识他的老师都会问我:“这个孩子会说话吗?”幼儿时期是社会性品质发展的关键期,于是帮助浩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
场景一
区域活动开始了,浩浩一个人坐在旁边看着小朋友们玩游戏。多多走过来对他说:“浩浩,我们一起玩游戏吧!”浩浩就像没听见一样,一动也不动。多多又拍了拍浩浩的肩膀说:“浩浩,我们一起去娃娃家玩吧!”浩浩还是无动于衷,多多见浩浩不理她,只好走了。
场景二
中午起床时老师闻到了一股臭味儿,忙问:“是不是谁拉臭臭了?”小朋友们纷纷说“没有……”麒麒说:“有可能是谁放屁了。”老师又提醒道:“谁想拉臭臭就赶紧上厕所哟!”不久,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起床了,臭味越来越浓。老师顺着臭味儿找过去,原来是浩浩将便便拉在身上了。老师急忙将浩浩抱到淋浴间帮他冲洗干净,并提醒他:“以后想拉臭臭就直接跟老师讲,也可以自己去卫生间哦!”浩浩低着头,什么话也不说。
场景三
体检时间到了,孩子们手里拿着体检单排着队等待着称体重。轮到浩浩了,保健老师问:“小朋友,到这儿来称重。”浩浩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保健老师又一次提醒:“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快来称体重哦!”浩浩低着头,还是一动也不动。保健老师疑惑地问我:“他不会说话吗?”
几乎所有幼儿都有一起玩耍的伙伴、喜欢的游戏,且愿意亲近大自然和小动物,但是浩浩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以及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我们发现浩浩内向性格的形成有以下原因:
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是指: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其中,抑郁质的孩子极端内向,行为孤僻、不太合群,但内心体验深刻。浩浩的气质类型就属于抑郁质,即喜欢安静、不爱说话,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天生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特别是到了陌生环境时,更加小心翼翼,以至于表现出对周围的所有事情都无动于衷——这其实也是浩浩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心理学领域所指的防御行为。
浩浩妈妈是一个内向的人,她每天早晨送浩浩上学时,从来不主动跟老师说话,也不引导浩浩跟老师问好,当老师主动和她打招呼时,她总是轻轻地用一两个字回应,且说话时脸涨得通红。浩浩的爸爸则性格开朗,但由于工作很忙,经常在外地出差,几乎没有时间陪伴浩浩。据浩浩爸爸介绍,浩浩妈妈在单位也很少与同事有过多的交流,每天除了接送浩浩,只是往返于家庭和单位两点一线之间。妈妈作为孩子的亲密陪伴者对浩浩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浩浩的性格、行为方式和妈妈极为相似。
性格内向的妈妈很少带浩浩到公共场合与其他孩子互动,只是让浩浩待在家里看电视、看书。长期没有同龄玩伴的浩浩,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到了幼儿园以后,不知道该怎样和老师、同伴交往。当老师和他说话时,他不知所措,只能装作没听见;当同伴邀请他一起游戏时,虽然他内心极为渴望,但不懂如何回应,只是在一旁看着别人。长此以往,便很少有孩子主动邀请他一起玩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努力从家庭、园所、社会等方面帮助浩浩,助力其社会性发展。
幼儿之间有个体差异,气质、性格也不尽相同。对于浩浩的行为方式,我们给予了充分的共情、理解和接纳,从不强迫浩浩回答我们的问题,也不强求浩浩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们只是陪伴他,并请性格开朗的孩子邀请他做游戏——区域游戏时,陪他一起看书、给他讲故事;户外活动时,拉着他的手一起排队、一起探究水流的奥秘;每天早晨,三位老师都会主动跟浩浩打招呼,会边拥抱他边说:“浩浩,早上好!”,放学时,还会主动和浩浩挥手说:“浩浩,再见!”——进而创设出一个温暖关爱、积极健康的友好环境,以期让浩浩逐渐放下对老师和同伴的戒备。
浩浩对教室里的大多数玩具都不感兴趣,但是在户外活动时,我们发现浩浩喜欢玩沙,每次玩沙时,他都会全情投入,脸上也会露出快乐的笑容。但是,因为户外活动场地的场次安排,我们班一个星期只能玩一次沙池。怎样才能满足浩浩每天想要玩沙的愿望呢?通过查询,我们了解到沙盘游戏对于幼儿的成长大有裨益——不仅能够释放幼儿的身心,让幼儿愉悦快乐,还能解决幼儿胆小及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于是,我们购买了沙盘,并添置了一些相关的辅助材料,有动物模具、树林以及小扫帚和小簸箕,鼓励引导他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玩沙,享受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快乐。
模仿法可以给性格内向、社会交往能力欠缺的幼儿提供学习的榜样。我们建议阳光乐天的浩浩爸爸平时多陪伴浩浩,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带浩浩到游乐场、动物园游玩,同时定期举办家庭聚会,创造机会让浩浩和同龄幼儿交流互动,引导浩浩模仿爸爸与他人的相处方式,感受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同时,我们鼓励浩浩爸爸引导浩浩妈妈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见到邻居积极打招呼,主动与朋友聚会,用自己的榜样作用引导浩浩早日适应周围的环境,进而提升交往技能。
“代币法”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起着一定的激励作用,我巧用“代币法”强化浩浩偶然出现的积极行为,鼓励他主动与同伴交往。在一次放学前,我观察到浩浩主动和邻座同伴说再见,我马上奖励了他一朵小红花,并笑着说:“浩浩真有礼貌,真棒!”浩浩拿到小红花后,喜悦之情顿时浮现在脸上,马上又跟另一个同伴说了“再见”,于是,浩浩又得到了一朵小红花。当晚,浩浩爸爸告诉我,浩浩很开心,还表示要多和小朋友说话、玩游戏,因为这样做能得到更多的小红花。
通过近六个月的矫正,浩浩内向的性格有了明显改变——他开始愿意尝试很多事情,比如认真尽职地当值日生,为同伴分发碗筷;有条不紊地挂毛巾、摆茶杯;开开心心地做早操、参加户外活动。最值得高兴的是,浩浩还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他们一起下交通棋、说悄悄话,主动和老师分享好朋友之间的秘密。由此可以看出,浩浩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与同伴共同成长的幸福。相信在教师和家长的鼓励和引导下,浩浩一定会成长为一名活泼大方、心智健康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