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视角下当代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

2023-11-12 02:48韦勋王新新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破解乡村治理儒家文化

韦勋 王新新

摘要: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从儒家文化视角下分析当代乡村治理在法治、文化、主体、生产方面的现实困境,深入剖析困境的成因,并通过筑牢治理之基、促进价值重构、促进主体发展和驱动乡土重建这四个层面实现对困境的破解,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加快乡村振兴的进程。

关键词:儒家文化;乡村治理;困境;破解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57(2023)05-0007-08

习总书记多次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致力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因此,在面临我国乡村治理问题急需解决和乡村治理能力亟待提升的现状,可以充分汲取优秀儒家文化中有关乡村治理的精髓部分,并将其融入到当代乡村治理当中。“五四运动”以来学者们更加注重区分儒家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将优秀儒家文化运用于乡村问题的解决。梁漱溟通过“儒学下乡”的方式较大地推动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当代学者同样重视儒家文化中的深厚理论,积极挖掘其中的突出部分,衍生出“新乡贤”“儒学讲堂”等新形式。并通过问题与方案并重、时代与传统相连、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促进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乡村法治水平的提高和乡风文明的建设。当下乡村治理的问题逐渐多元且复杂多变,因此,在儒家文化视角下对乡村治理中的多元问题进行先分析后破解,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有利于提高我国乡村治理能力,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一、儒家文化视角下当代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乡村治理的规范性缺乏保障

1.人口凝聚力下降,乡村呈现“空心化”

中国传统乡村以宗族将人民集中联系起来,程颐曰:“收合人心,无如宗庙”[ 1 ],由此可见,宗族在乡村治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载曰:“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古人亦鲜有不知来处者。”[ 2 ]传统儒家正是通过礼仪、家训、家风、家谱、祖祭等方式对人民进行规训。这种传统治理模式中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空间上人口的聚集,二是归属感上的凝聚。

随着当代乡村的巨大变化导致了乡村凝聚力大大降低,乡村“留不住人,合不了心”。一方面,因为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导致主体缺失,“原有的土地或者房屋不断空废,空间意义上的乡村日益空心化。”[ 3 ]长期外出的村民极少参加乡村公共事务,乡村只不过是他们的短期滞留地。另一方面,血缘虽然是人们抹不去的关系,但是当下乡村对于宗族关系却越来越淡化,村民们不再过多关注血缘纽带而是逐渐融入互为陌生人的现代社会,缺乏对乡村和宗族的归属感。

2.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出现法治盲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致力于社会规范的国家,先秦儒家将礼法作为规范社会的方式,《论语》有言:“恭敬于礼,远耻辱也”,“礼之用和为贵”,都是在强调“礼”来节制人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孟子指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也是在强调社会规范。荀子主张以礼统法、明德慎罚的法治观念,直接指出了法治对于社会规范的巨大作用,在礼的统摄下必须要坚持法的强制力量来规范人与社会。董仲舒提出德主刑辅的思想也是将法治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意在“建立政治与社会的新秩序。”[ 4 ]

乡村的法制建设是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文化、地理等原因导致法律的普及受到影响,致使部分地区出现法治的盲区。一是农民深居乡村,法律条文的普及出现缺乏或延迟的状况,致使农民不知法;二是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不仅对传统法治观念缺乏继承,而且未形成现代法治观念,致使农民不懂法;三是偏远村落的基层自治组织远离上级政权,缺乏监督而发生权力的滥用,法律的执行也缺乏保障,导致农民对法律的不信任。

(二)乡村文化缺失

1.市场经济冲击,导致乡村传统文化日趋没落

“仁”“义”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已然深入到中国社会当中,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提倡人们追求“仁”与“义”,将“行忠恕”作为行为准则。同时将“孝悌”“信义”等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儒家思想的教化。儒家文化通过非正式的道德教化和正式的官方礼法两种方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对人们的思想进行塑造、行为进行规范,体现出儒家文化的重要地位。

然而,当前农村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当中,同时受到现代新的消费观念的影响,因而容易衍生出“浮躁”的心态,将生活重心完全放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上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塑造,对于优秀的传统儒家文化缺乏应有的继承和发扬,致使儒家传统的“仁义”“孝悌”等价值观念只能藏匿于背后而根本得不到乡村人民的主动继承,导致乡村人民缺乏应有的文化素质。

2.因循守旧,妨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孟子认为社会有“五伦”,董仲舒则发扬其三,即“三纲”,将社会等级和人际关系做出显著的规范。除了“三纲”外,儒家还主张五种不变的德性即“仁、义、礼、智、信”,在道德上教化人民,使忠君爱国成为共同认识,极大地维护了封建皇朝的统治和天子的权威,同时也通过“三纲五常”的价值观塑造稳固了社会等级秩序。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未经改造的传统价值观念只适应于传统封建社会。

在当前农村地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事关农民群体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更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全局。”[ 5 ]反观传统儒家伦理,不可否认,其有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部分,同时又包含了大量封建糟粕。时至今日“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在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影响深远,部分农民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这种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将儒家传统文化连同其中“乌糟糟”的那一部分接纳到自身当中,直接妨碍了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三)乡村主体发展受限

1.乡村主体需求日趋多元化

从周朝起社会等级就十分明显,主要分为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其中的“野人”与“君子”即是指平民与贵族,而当时的乡村文化则只需要满足平民阶级的需求。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将人区分为“四民”即士农工商,同时,“四民”逐渐共存于乡村,因此,在春秋战国以后乡村文化则需要满足士农工商的多元需求。由此可见,随着历史的演进乡村主体的需求也逐渐多元。

当前乡村主体的情况与传统社会相比变得更加复杂,乡村主体存在多重身份,多元主体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现象。一方面乡村主体不仅仅需要农耕知识,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样有需求。另一方面,乡村文化中“俗”的方面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主体的需要,乡村主体对于当代“雅”的文化也同样感兴趣,只是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趋向却不够全面。

2.乡村“长老统治”阻碍主体成长

儒家思想中趋向于形成一种长幼有序的社会,在乡村存在一种教化性的权力,“每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 6 ]汉代将百户设为一里,一里又选出“父老”为乡村主持公平,选择的对象是年长的“德高望重”的群体,可以说“长老”在教化村民和组织事务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时至今日这种“长老”统治的思想仍然存在于乡村某些方面,在道德层面上“长老”一般是村里的典范,对年轻一辈进行道德教化,但是在知识层面上乡村“长老”一般固守于传统,其综合素质远远落后于当前乡村的年轻一代,在面对新时代多元主体对新知识的需求时就无法发挥其引领作用。

(四)乡村生产力水平落后

1.传统农耕模式的落后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除了表达儒家的节俭精神和君子取财有道的思想,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同时器物的创造和创新也被传统儒家归为“奇技淫巧”,并不鼓励将其引入农业生产当中,也进一步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传统农耕模式的生产力水平是比较低下的,广袤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因为缺乏科学技术的融合发展仍然坚持比较原始的传统农耕模式。当前乡村出现生产工具落后、生产观念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作物种类单一、组织程度低等不利现象,以至于当前乡村生产方式得不到革新,生产效率得不到提升,农业收入得不到保障。

2.信息传播上的闭塞

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中国古代信息交流传播的价值。周朝烽火台、唐代邮驿、元代驿站等都是官方主导的正式的信息传播制度,而诗词歌赋则是民间非正式的信息传播渠道,《开设报馆议》有言:“古者采诗以观民风,诵诗而知国政,专立太师之官,以主其事。盖诗者,即今之新报。”[ 7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便重视信息传递,只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仍是官方正式的制度。

因为传统农耕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当下一些乡村仍然处于“无论魏晋,乃不知有汉”的信息闭塞状况,乡村缺乏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传播媒介,乡村迫切需求的农业信息和贸易信息无法及时流动,在生产和贸易两个环节都限制了乡村农业的发展。

二、当代乡村治理现实困境的成因

(一)地理和人口分散化

地理分散化导致了部分偏远乡村出现了法治盲区。从城乡差异方面看:城市建筑密集且处于交通便利的地方,城市社区相连且离地方权力机关较近,法律的执行和普及也相对较快。与此相反,大部分农村地区处于较为偏远的地方,因此法律的执行和普及较慢。从村与村的联系上看:首先,山川河流等地缘地貌导致各村落相对独立;其次,其独立性也可以在婚姻情况中体现,“虽然村与村之间的婚姻是很时行的,但是并没有迹象说明,在同一个乡内的村庄,宁愿到乡外的村庄去找婚配对象。”[ 8 ]因此,法律的普及和执行又因为村落的各自独立而受到限制。

在传统乡村中,村民们因为土地、交通、教育等原因而聚集在各自的村落里。如今,村民们因为教育、医疗和工作等原因而离开他们土生土长的村落走向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外出农民工的数量为17172万人,我国乡村留守人口基本上为老人和儿童,呈现出一种“空心化”的现象。所以,在乡村治理主体大量缺失的状况下,乡村治理的规范性也随之受到影响。

(二)极端反传统意识和道德越位

“五四”运动后,中国兴起了批判儒家文化的反传统意识,这一思潮逐渐由先进知识分子传播到乡村,反传统儒家文化也被一部分人理解为彻底否定传统,林毓生将这种观点总结为“全盘否定论”。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動实质上是反对以尊孔为标签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政治、文化和思想,反对的是它以维护封建传统为目的的‘尊孔,不是针对孔子本身,更勿论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9 ]杜维明先生认为人们在这种极端的思想造成困局后便没有办法深刻地从事自己民族文化的反思了。这种极端的反传统意识也影响到了广大乡村,并且其影响在今天的乡村仍然存在。因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因为这种极端反传统文化意识而受到影响,导致了乡村人民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出现知识匮乏。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德治观念已深入人心,特别是在乡村治理中人们更习惯于以道德的方式来评判现实的是非,“传统文化之德治的价值被无限放大、效用无所不包,道德领域与政治领域似乎不需划界,道德教化似乎足以解决现代社会的一切复杂问题。”[ 10 ]这种道德越位情况恰好与极端反传统意识相反,后者是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而前者却是因为长期受到传统道德观念影响而留下的诟病。当下乡村人民受到“道德越位”错误观念的影响而将道德的作用无限扩大,因为这种糟粕固守的现象而直接妨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三)主体身份多元和文化传承单一

从乡村主体的年龄上看,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存在不同的文化素质,由于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当前年轻一代的文化素养越来越高,例如90后、00后年龄段群体的文化素质普遍高于70后、80后年龄段的群体。从乡村主体的职业上看,现代乡村不再像传统乡村那样大部分村民都是以农业为主业,而是多种职业的人群并存于乡村。因此,传统乡土社会中由德高望重的乡村“长老”教化乡村人民的模式已然不适应当前乡村主体多元化的现状。

当前乡村应当针对多元主体而提供与之匹配的多元文化,然而乡村却呈现出文化传承单一的现象。一是由于主体缺失,乡村逐渐“空心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只由留守乡村的老人儿童等少部分主体进行有限的继承,因此便形成了多元主体对优秀文化的需求量大但文化仅由少部分主体传承的尴尬境地。二是村民对于乡村文明的认同感不足,传统优秀乡村文化日趋边缘化。三是乡村文化缺乏相应的开发、管理、监督机制,没有具体的体制机制保障乡村多元文化的发扬。四是乡村文化传承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匮乏[ 11 ]。

(四)科技发展的冲击和新媒体素养不够

首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因而传统农耕模式在科技时代的机器大生产模式面前就相形见绌,主要体现为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传统农耕的冲击。如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之一,在农业生产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农业生物技术将农作物的生產、管理、保护程序用科学的方式运行,“许多国家都把农业生物技术作为发展的重点之一,纷纷采取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争夺人才、抢占专利、建设园区等措施,加速抢占农业生物产业的制高点。”[ 12 ]因此,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冲击下传统农耕模式面临着两种命运,要么是逐渐走向消亡,要么是接受科学技术的改造。

其次,新型网络媒体使得现代信息传播高速有效、交往方式跨越时空。但是闭塞的乡村却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网络普及程度不够,虽然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了70%,但是网络用户主要集中于城市,相比之下互联网在乡村的普及不够。二是新型网络媒体在乡村的普及不够,村民信息接收的工具和媒体仍然是以电视和电视节目为主,同时中老年群体对于智能设备和网络软件的使用能力也相对较差。三是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村民们无法高效快捷地在网络上寻找到所需的信息。

三、儒家文化视角下当代乡村治理困境的破解之道

(一)自治与法治共筑治理之基

1.实现“乡约”和“宗法”的现代转化

“乡约是形成于宋代的一种区域性的兼具社会教化和互助的基层组织。”[ 13 ]起源于北宋陕西蓝田的“吕氏乡约”,活跃于明朝“南赣乡约”时期,于清朝完全演变为传递官方意志的工具。可以说“乡约”从基层组织到官方制度在中国数个朝代的乡村治理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维持了乡村秩序,教化了乡村人民,维护了中央统治。因此,推动“乡约”精神的现代转化有利于提升我国基层自治组织的治理能力。一是发挥“乡约”宣传政策的功能,及时向乡村宣传我国当下重要政策,将党中央的意志带到每家每户,促进村民政治参与;二是发挥“乡约”管理功能,维持户籍管理制度,掌握人口流动信息,确保乡村治安稳定;三是发挥“乡约”道德教化功能,王阳明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因此要重视道德教化在乡村的作用,加大对村民的道德文化教育力度,推动构建良好的乡风文明。

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从古至今都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冯桂芬认为:“宗法者,佐国家养民教民之原本也。”[ 14 ]表明了宗法在养民和教民中的基础性地位。《大学》有言:“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表明了要教化国人,首先要管理好族人。“宗法”将同宗同族之人以无形的绳索联系起来,例如在家族发生结婚、丧葬、祭祀等大事时人们会自觉地聚集起来。为应对乡村“空心化”的现状就必须推动“宗法”的现代转化。一是发挥“宗法”对人口的间接联系作用,通过“宗法”增强村民对乡村和宗族的归属感,使同宗同族之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参与乡村集体事务;二是发挥“宗法”对人口的直接联系作用,在应对公共事务时,通过线上线下联络的方式促使村民在宗族内部互相表达意愿并总结意见,不仅增强了乡村人口凝聚力而且提升了乡村治理效率。

2.加强法治乡村建设

“乡约”与“宗法”的现代转化都是致力于乡村自治,意在将村民团结起来参与公共事务,而法治则是自治的前提和保障,意在通过强制力将村民规范起来,因此,“乡村治理必然要求以法治为根本要求,以法律作为规范乡村所有主体行为的准绳。”[ 15 ]法治乡村的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任务必须尽快提上日程,并从四个方向着重进行。一是要维护乡村基础性法律法规,在坚持《农业法》《土地承包法》等基础法律的前提下针对乡村市场、民众纠纷、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加强地方立法,通过完善乡村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二是树立乡村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标准,不但要规范乡村行政机关执法的范围以保证执法的高效,而且要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以防止权力的滥用;三是加强乡村司法保障,司法机关不但要着重打击侵犯乡村人民权益的各种行为以维护乡村社会稳定,而且要坚持司法程序的透明公正以提高法律的可信度;四是开展守法教育,不但要将法治思维融入到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村民潜移默化地增强法律素养,而且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乡村人民形成重法守法的观念,共同推动法治乡村的建设。

(二)继承与转化促进价值重构

1.通过“讲会”和“儒学讲堂”重构传统文化传承

“讲会,顾名思义,即讲学之聚会。”[ 16 ] 229“讲会”起源于宋代,活跃在明代,被泰州学派发展为“平民讲会”。通过“讲会”重构传统文化继承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发扬“讲会”最基础的功能——宣传儒家文化,并非是粗暴地全盘继承传统文化,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视角下对儒家文化进行先改造后传播,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践行王艮“师道经世”的理念,充分发挥“讲会”中“师者”对价值观念的宣讲作用,基层文艺工作者要积极“向社会下层民众宣讲特定的价值观。”[ 16 ] 231将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的传统价值观通过教育手段传授给村民。

“儒学讲堂”是当代传承传统文化的新型学习交流平台,通过教学的方式向乡村村民普及儒家优秀文化,其典范是2008年在孔子故里开办的“尼山圣源书院”。在乡村通过“儒学讲堂”重构传统文化继承要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下功夫。在形式上要坚持面向大众、开放包容的原则,促使村民自觉自愿地參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来;同时使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儒家经典故事化,用人们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娓娓道来。”[ 17 ]在内容上,首先,确保“儒学讲堂”的基本内容必须是对我国社会和人民有益的优秀儒家文化;其次,不仅要传播儒家经典而且要发掘当地特色文化并与之有机结合,使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最后,因时制宜“将儒家文化精髓融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 17 ]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为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基础。”[ 18 ]“讲会”和“儒学讲堂”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融合以适应我国发展的现状,进而通过文化层面使人民拥有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凝练,因此更应该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同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相契合,而且与国家的奋斗目标相一致,因此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乡村人民对中华民族本身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乡村人民在面对西方国家鼓吹所谓的“自由”“民主”时能够坚定立场。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致力于为我国培养时代新人,要着眼于乡村青少年群体,鼓励他们参与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工作中来,引导乡村人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坚决反对诸如“道德越位”的不良行为。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利于提升乡村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价值认同感,又有利于弘扬时代精神,同时还有利于增强乡村人民的创新意识。

(三)整合与引领促进主体发展

1.注重满足主体多元化需求

要满足多元主体的多元需求,就要分析多元主体本身。首先,从主体职业的角度看,宏观上,士农工商已然不能完全区分当代乡村的主体身份,当前乡村主体呈现出超越传统“四民”身份的职业多元化现象,并且多种职业群体之间的交往密切。微观上,当前乡村主体身份有农民、学生、手艺人、服务行业者、建筑工人等。因此,由于职业的不同乡村多元主体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也不同。其次,从主体年龄和素质的角度看,显然青少年的文化水平较高,中年次之,老年人居于末位。因此,由于年龄因素主体获取各种需求的方式也存在差异。综上,通过职业、年龄和素质的区分可知多元主体在需求方式和需求内容上呈现多元,因此,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通过书籍、手机、电脑、网络、影视等多重媒介提供工业技术、农耕经验、文学艺术、哲学等多元知识或技能,使多元主体能够通过多元渠道获取多元需求。

2.雅俗结合推进多元主体共同发展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分,大传统即为面向知识分子层面的“雅”的文化,小传统即为面向没有接受正式教育的一般人的“俗”的文化,大小传统是相互作用的,“大传统一方面固然超越了小传统,另一方面则又包括了小传统。”[ 19 ]因而,雅俗结合有利于促进多元主体的共同发展。首先,要在文化内容上实现雅俗结合,将文学艺术、计算机知识、手工技能、种植经验等多种类型的知识提供给乡村多元主体。其次,要在文化活动开展方式上实现雅俗结合,将文学讲堂、艺术展览、山歌大赛、广场舞比赛等多种类型的活动开办到乡村,吸引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最后,雅俗结合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既要百花竞放又要避免低俗、庸俗。

3.通过“新乡贤”发挥主体引领作用

传统中国是官绅共治的“双轨制”,其中乡贤充当了通上达下的桥梁,在乡村主体中能够发挥较大的引领作用。当今时代赋予了乡贤新的内涵,“所谓新乡贤是指在乡村范围活动的,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财富、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等方面影响力的贤能之士。”[ 20 ]当代“新乡贤”群体主要是大学生、退休教师、退休干部和其他知识分子等,可以充分发挥这部分“新乡贤”的多重引领作用。第一,发挥“新乡贤”文化引领作用,将现代先进的多元优秀文化带到乡村,满足多元主体的文化需求。第二,发挥“新乡贤”政治引领作用,鼓励“新乡贤”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重大方针政策宣传到乡,促进乡村多元主体共同提升法制意识和政治涵养。第三,发挥“新乡贤”经济引领功能,一方面鼓励“新乡贤”回乡建设其本身就带动了乡村的消费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新乡贤”将各方面的先进技术带到乡村,推动乡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四)培元与革新驱动乡土重建

1.通过农业发展夯实乡土重建之基

农业是乡村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行业,土地则承载了农业与农民。然而农业和土地作为乡土本源却因为科技的冲击而遭到摒弃,农民离开养育他的土地走向工业相对发达的城市。面临科技裹挟着工业的高速发展而导致的城乡差距,当代乡村急需实现乡土重建,政府更应该重视和支持乡村农业发展以夯实乡土重建之基。第一,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排除外部非法干扰,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第二,技术下乡,将先进的农业种植经验和技术带到农村;第三,积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确保农作物的高效种植;第四,着重开展风险防控工作,增加农业风险补贴;第五,人才下乡,积极引进新时代创新型技术人才;第六,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确保农产品价格处于合理变动的区间,稳定农业收入;第七,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力度,防止污染,保护土地质量。

2.通过产业革新改造传统农耕

在科技发展的时代,传统农耕显然跟不上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状,因此急需产业革新以改造落后的传统农耕。首先,要推动农业现代化。第一,“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重塑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 21 ]增强农民的组织程度以提升农民在供应链中的谈判话语权,在销售阶段实现利益最大化。第二,发挥科技的作用,“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是破解各种难题的有效方法。”[ 22 ]将农业生物技术、现代农业机械等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引进农村,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其次,要发展乡土工业。《孟子》有言:“五亩之田,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梁漱溟提出:“农业工业叠为推引,产业乃日进无疆。”[ 23 ]由此可见乡村发展副业,尤其是发展由农业引发的部分工业必然利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乡村开办与农业伴生的工业,通过乡土工业的发展,突破传统农耕仅依靠土地的固有模式,形成工业农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使乡村农业水平迈上新台阶。

3.通过新媒体整合促进信息传播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交流成为各行各业必须掌握的重要方面,尤其是面对乡村生产“落后性”的情况时必须要尽快整合推广新媒体,推动乡村尽快融入信息时代。第一,积极推动乡村网络普及,加快信息基站建设,将5G网络逐渐普及到乡村以确保新媒体稳定高速运行。第二,明确目标定位,搞清楚新媒体服务的对象和新媒体发展的目的,要将农民和农业作为新媒体发展的对象和目的,确保农业成为新媒体在乡村普及下最受益的行业,农民成为最受益的群体。第三,突出特色,新媒体传播的信息要凸显乡村特色,将特色乡土文化、产品向外传播,增强乡村知名度。第四,注重平台建设,针对农业生产和交易环节,建立相关公众号、小程序、独立软件等,即促进农业信息和贸易信息在乡村的流动,又实现农产品贸易环节的线上转化,推动乡村人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四、结语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本单元,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要重视乡村治理这一基本单元。当前,社会飞速发展,乡村急需要打破传统农耕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农业农村迈向现代化。推动农村发展应当警惕“急功近利”,坚持“实事求是”,防止步子迈得太大,导致人民思维跟不上现实发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借鉴传统思维和古人智慧,重新诠释“乡贤”“乡约”“讲会”等传统乡村治理中颇具成效的方式,并将其与现代乡村治理的各方面、各环节有机结合,推动产业革新与发展,增强乡村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乡村人民全面发展。当然,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是漫长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乡村治理进程中随着儒家文化和当代思维的融合应用容易衍生出新的问题,因此,乡村治理要坚持和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困境面前既有党组织掌舵领航,又有基层治理组织摇浆呼应,乡村治理必然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逐步走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程颐.伊川易传:卷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29.

[2]张载.张子全书[M].朱熹,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92.

[3]周少来.乡村治理:结构之变与问题应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42.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85

[5]李彬,张振.在乡村振兴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人民论坛,2022(6):123-125.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3.

[7]强学报·时务报:第一册(第1版)[M].北京:中华书局,1991:3.

[8]费孝通.江村经济[M].戴可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1.

[9]刘军.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历史逻辑与理论旨趣——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时代文化自信[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0(2):148-154.

[10]吴倩.由基层“三治”模式反观古代乡村德治传统[C]//.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上),2018:481-488.

[11]郑风田,刘璐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12-115.

[12]李学勇.加速农业生物技术跨越式发展 切实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在“中国农业生物技术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1):3-6.

[13]张旭,杨佩钰.从化外到化内:清代儒家文化在贵州乡村的传播及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21(6):26-35.

[14]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汇校[M].冯凯,整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84.

[15]陈文胜.以“三治”完善乡村治理[N].人民日报,2018-03-02(05).

[16]宣朝庆.泰州学派:儒家精神与乡村建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

[17]赵星燦,尤明文.乡村里的儒学讲堂[J].走向世界,2018(36):30-33.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43.

[1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22.

[20]李金哲.困境与路径:以新乡贤推进当代乡村治理[J].求实,2017(6):87-96.

[21]周娜.乡村振兴视角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探析[J].理论探讨,2022(2):159-164.

[22]文丰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性及推动进路[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43-53.

[2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382.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Contemporary Rural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 Culture

WEI  Xun,WANG  Xinxin

(College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 China)

Abstract:Rural governance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an essential part of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We analyzed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rural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the aspect of the rule of law, culture, main body and the production, deeply explored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found a solution: deeply building the foundation of governance, promot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values,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in body and driv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areas. These measures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solution of the “three rural problems”, the build-up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Confucian culture; Rural governance; Problems;Solutions

[责任编辑:卢红学]

收稿日期:2022-09-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网络公共讨论中理性的生成路径与培育机制研究”(18YJC710111);重庆理工大学理论阐释专项“以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2022RCS08);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专题式教学改革与实践”(2017yjg213);重庆理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自主·学习·分享理念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2018YB31)

作者简介:韦勋(1998-),男,重庆南川人,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王新新(1998-),女,河北邯郸人,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破解乡村治理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公司僵局的破解
如何破解县域中小型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信任障碍和破解思路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破解”八项规定,民间“智慧”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