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玥,侯 淼
(1.吉林警察学院 经济管理系,吉林 长春 130117) (2.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7)
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是落实高校育人功能的主战场。如何在高校推进铸魂育人工作的内涵式发展、怎样在新文科背景下创新课程思政的育人要素,是新时代对高校专业课教学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需将改革重心放在强化教学质量上,改革重点落实到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在改革路径上,高校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具体而言,高校的课程教师要更加精细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途径和教学检测等环节,让青年学生不断深入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1]。本文基于“组织行为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提出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课程思政改革方式和未来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建议。通过总结和梳理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经验,搭建案例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逻辑、实践逻辑和方法逻辑。
随着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在工作重心上的调整,高校的育人和育才功能逐渐分离,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能力的培育。承担培育学生专业技能的专业课程,成为了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课程,更重要的功能是培育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2014年,“课程思政”在上海试点。2016 年,课程思政的内涵被更加具体地界定:“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3]按照这个界定,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功能应该与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功能趋同。也就是说,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除了讲授专业知识,也需要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专业课的课堂要与思政课的课堂一起,形成协同育人的效果。2017年,上海市教育系统率先探索从“思政课”到“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2022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颁布,文件对如何具体开展“课程思政”指明了更加清晰的方向。
传统意义上,文科的学科范畴一般包含了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两个专业涵盖的内容。本文探讨的新文科概念,是将传统的文科范畴作为基础,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领域纳入到“新文科”的研究范畴。具体而言,新文科建设立足高校课堂,高校的专业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载体、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等各个要素上进行的课程综合改革,这些新手段纳入新文科的“新”的要素。[4]也就是说,高校教师通过媒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丰富课程讲授载体,体现了“新”技术。范畴、技术、手段等方面的交叉融合,构成了新文科中“新”的内涵。与此同时,2020年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要突破专业以及学科的局限,强调在要素耦合中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要强化高等教育价值引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见,高校若要强化新文科建设,需要通过学科以及专业交叉融合的方式,需要实施以课程思政为路径的教学改革,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育人功能,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通过以上阐释可以得出,无论是“课程思政”的探索实施,还是新文科背景下价值引领的新指向,都需要高校在课堂教学上强化学生家国情怀。这些新要求的本质,是让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强化育人和育才功能,让高校的育人价值观从知识本位转圜到社会本位上来。为了实现育人育才的新要求,高校可以将课程思政作为有效载体,发挥专业课课堂隐性教育的作用。高校通过整合新文科和课程思政这两个要素,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 “组织行为学”课程选用马工程教材,在课程大纲的编制中突出凝练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主线。具体而言,授课教师在专业课知识点讲解中融合党的创新理论,让学生既了解专业知识,又强化了价值观认同。案例课程是该校管理学教研室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包含专、本科生。授课教师对于案例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改革。课程改革基于 “PDCA”系统在课堂教学上实施闭环管理,授课教师运用“1+2+3”模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在新文科背景下,案例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取得良好育人成效。目前,该课程已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下的课程思政模式。
为了更好的开展线上课程思政,授课教师选择“PDCA”系统作为课程线上课程教学的闭环管理工具,具体解读为 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验、A(Act)处理。
P(Plan),计划即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在线上学习软件中编制课程学习框架。教师对于每个章节的框架设计都会尽力匹配课程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拆分为若干教学子目标,将其放置在“学习资源”中供学生点击使用。
D(Do),实施即学生通过系统设定教学内容,在线上教学环节中完成课程目标。以本课程中“组织创新”内容讲授为例,教师首先设置组织创新教学目标,其次创设课程学习的微信群、翻转课堂等线上载体。学生通过参与随机点名、头脑风暴、弹屏互动等任务实现方式,完成教师设定的教学任务。
C(Check),检验即教师根据上一环节设定的目标和发放的学习任务,在软件后台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展。比如,教师通过查看软件中“学情数据”和“成绩管理”等板块,掌握学生的出勤、线上问题的参与率等具体学习情况。
A(Act),处理即教师根据课程软件后台自动记录的数据查漏补缺,提升课程教学管理的效率。比如,教师及时关注后台“学习数据”中的进展,对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资源类型及时进行调整、更新。
授课教师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融入思政元素,推动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功能的协同并进。授课教师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探索形成了“1+2+3”模式,即“1个优势、2个借鉴、3个遵循”。
“1个优势”,即教授教师的交叉学科专业背景优势。比如,具有政治学、管理学的交叉背景教师在管理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时,能够对专业课程的“思政”部分更具政治学科敏感性,形成兼具课程规律和专业背景的讲解优势,强化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课程思政元素的代入感。可见,专业课教师如果具有人文、政治、经济、社会、法治等多重意识,更容易强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从而带动课程思政内容在跨度上的提升。
“2个借鉴”,即借鉴课程所在学校和其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培育学生价值观的经验。授课教师主要是借鉴了所在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抗疫思政微课的经验,以及全国范围内其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抗疫思政课育人的经验,使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方式、手段不断得到发展。
“3个遵循”的内容分别为:其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授课教师借鉴马院思政课的教学经验,找准专业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比如,在案例课程“学习型组织”章节里“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知识讲解中,授课教师将某企业在抗击疫情实践划分复工复产前后两个时间节点,将企业在不同时段内转变生产线生产口罩等防疫产品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认知企业从制造到创造中体现的社会责任。再比如,授课教师将课程思政的融入元素逐渐拓展到“建党百年”“二十大”等党和国家的热点焦点事件。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介绍不同时期主题教育的时代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其二,遵循学生学习规律。“00后”的学生有着独特的话语体系和时代标签,因而教师在备课时要兼顾授课内容的学术性和趣味性。为更好实现与学生的交流和课堂互动,专业课教师可以有意识的结合“00后”学生的惯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善用学生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实现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比如,鉴于学生在线上教学中喜欢用弹屏的方式,专业课教师可以在线上课程所用软件里开启这种互动答疑方式,并在成绩设置中增加这部分互动交流的权重,参与越多,平时成绩越高,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三,遵循横向多学科、纵向价值引导相结合的规律,摸索课程思政实践。授课教师每学期都需要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在大纲的每个章节中更新相关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一方面,需要授课教师聚焦学科专业前沿,不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另一方面,授课教师需要从交叉学科的视角,理解、阐释与专业课程内容,以便更好的匹配理论素材。
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始于2020年,而后在每个学年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新要求,对课程思政进行守正创新的探索。具体来说,2020学年,该课程完成“1+2+3”模式的探索。2021学年,该课程又按照教育部对新文科建设提出的要求,立足管理学学科,突出学科专业优势,凸显课程思政特色,与法学、经济学等学科进一步融合,在公安院校探索并实践课程思政的融合方式。比如,授课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课程为轴,推动课程思政的跨专业、跨学科、跨校的融通性创新改革,积极探索跨校、跨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新举措。
第一,课程聚焦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思政跨校、跨学科协同育人新模式。该课程教师与开课系部内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其他高校经济学课程教师共同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实现管理学与法学、经济学课程间的跨校、跨学科合作,创新性地将经管法领域的学科专业建设与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比如,案例课程授课教师通过与其他相关管理学、法学和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师集体备课的方式,在交叉融合中挖掘培育学生价值观的课程思政新元素。此举有效打通了学科壁垒,更新了教学内容,让课程体系更加科学。
第二,授课教师熟练运用线上教学手段,提升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为避免不同课程间的简单加权,参与跨校跨学科教学的主讲教师利用腾讯会议、微信等平台进行集体备课,充分理解合作课程的大纲、教案与教材。此举有效发挥了交叉学科融合优势,拓展了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广度,探索形成了多领域综合交叉的课前交流模式。具体而言,在课程讲授上,授课教师根据社会形势和课程设置安排,随机切换线上和线下模式。在实现方式上,授课教师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利用智慧树、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录制有声PPT等方式,实现跨空间讲授。此举有效提升了专业课程的智慧化水平,回应了新时代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有效的融入到新文科建设的新格局中。
未来该课程将通过相关主讲教师在教学理念、方法等方面更加深入的互相借鉴,持续推动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以创新驱动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课程思政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成为高校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提升课程思政质量,高校要将专业课课程质量标准提升到金课建设标准,将课程质量作为检验育人成效的重要标准。一方面,授课教师要结合实际,继续巩固、推进既有的跨校跨学科课程思政融合创新成果;另一方面,授课教师要基于本学科,在教学环节全过程强化高质量管理,以此推动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在教学目标设计上,授课教师要注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注重对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在课程内容上,授课教师要抓首要、抓拓展、抓有效;在能力建设上,授课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内涵提升;在评价标准上,授课教师要注重学校、系部与学生三个主体对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结果,以此改进课程质量。基于此,授课教师要聚焦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做好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地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第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需求侧管理推动课程建设的供给侧改革。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改革要积极回应学生对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新期待。以公安院校为例,授课教师要主动服务公安一线实战化要求,聚焦实战实效,对接警务实践,加强“警学结合、校局互动”调查研究,注重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战化研究,提炼提升教学和科研质量的实招和硬招,讲好新时代警察和警务改革故事。除此之外,授课教师要强化课程教学的需求侧管理,牢牢把握教育现代化和公安一线工作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开展好混合式教学,推动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授课教师要加强教学大纲、教案的全面和综合设计,注重整体谋划,与时俱进地引入课程思政元素。
为更好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各高校应结合实际,专业课教师应注重把握课堂教学主渠道,注重国情、省情的融入,拓展实践教学场景下的价值观引领。专业课教师要立足新文科背景,推动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守正创新,引领专业课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