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融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2023-11-12 02:25国伟洪僖泽
新闻传播 2023年18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主持人广播

国伟 洪僖泽

(牡丹江市融媒体中心 黑龙江 157000;深圳大学 广东 518060)

一、融媒体时代带给我们的变化与思考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1]。

媒体融合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现象,它呈现出移动化、社会化、智能化等特点。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媒体更加深度地交互融合,使信息传播由过去的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主要途径,发展为今天以手机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大放异彩,而其多平台、多形态、多落点、分众化、小众化、全覆盖的信息传播样态使各类媒体间信息传播途径的界限日趋消散,信息传播途径的融合化日渐成熟。同时,信息传播途径的日益融合化也势必会推动受众群体日益融合化。

(一)传播途径的融合

以《人民日报》为例。《人民日报》从2014 年开始建设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该平台出品的首部微视频作品就是曾经荣获中国新闻奖对外传播一等奖的网络访谈类视频节目《习近平来了》。从此,《人民日报》的媒体人“拿起笔能写,举起话筒能说,端起手机能拍”,[2]开视频直播,借无人机助力,应用VR/AR 技术,从图文报道到音、视频呈现,佳作频现,爆款不断,他们正向着“全媒体、全天候、全能型”奋力前行。那么,现在的《人民日报》究竟是纸媒、电台还是电视呢?

再比如,我们牡丹江人民广播电台三套广播从2020年开始,在节目直播的过程中,通过“听见广播”APP 开通了视频直播,更加紧密地和受众进行互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那么,现在我们的电台究竟是音频媒体还是视频媒体亦或者是图文媒体呢?

(二)受众群体的融合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从对受众不同的称呼这一小细节、小习惯上就能反映出不同媒体不同的工作方式、不同的功能特点,同时也折射出当时不同媒体受众界限的泾渭分明。比如,电视节目主持人会称呼:“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报社的编辑会写成:“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而我们电台主持人更喜欢称呼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而在新时代,则有了一种对受众的全新称呼:“嗨!亲们!大家好!”这是一句网络用语。那这个“亲们”指的到底是观众?是听众?还是读者呢?从一个简单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受众的界限已经被打破,观众、听众、读者,这些群体已融合在一起,很难清楚地分出彼此。媒体融合发展,这是一次技术的进步,也是一次受众群体的融合。

二、融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应有的心态和姿态

面对蓬蓬勃勃的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大潮,一些广播节目主持人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于是产生了怨天尤人的情绪,干脆“以不变应万变”。这种想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那么,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和姿态来应对这场伟大的变革呢?

两个字:融合。就是说广播节目主持人要以融合的心态和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媒体融合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去,并要在实践中完成自我革命,实现自我重塑。

(一)以融合的心态拥抱变化的时代

心态决定成败。“不日新者必日退”。面对媒体融合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不能躲闪逃避,更不能因循守旧,照搬过去的老办法,而是要敞开融合的胸怀,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势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去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融媒体时代,在整个的广播传播系统中,无论是作为一个特定传播符号载体的广播节目主持人,还是主持人所依托的媒体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我们去留成败的话语权越来越集中到受众和市场的手中,所以我们要以融合的心态拥抱变化的时代,坚持受众导向和市场导向,精准定位,华丽转身,最终实现我们自身的完美蜕变。

同时,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媒体融合发展,是历史前进的必然,是大势所趋。我们只有以融合的心态拥抱融媒体时代,顺应潮流,乘势而上,在思想观念层面进行一场革命,彻底抛掉传统思维定式与呈现模式,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开阔新视野,拓展新思路,寻找新感觉,探索新路径,巩固优势,补齐短板,发展个性,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融媒体时代的赢家。

(二)以融合的姿态传递不变的价值

无论新媒体带来怎样的冲击、怎样的变化,广播节目主持人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一环,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其向受众准确送达正能量、主旋律这一根本功能没有改变。只是对我们广播节目主持人业务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换句话说,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只有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向受众有效地传递不变的价值。

2018 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刚成立不久,就开始尝试由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播音员承担为央视《新闻联播》节目配音的任务。广播播音与电视配音、乃至于与新媒体小视频配音,其要求都是不尽相同的;而广播直播节目与听众互动和新媒体直播平台与受众互动的感觉也是大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以融合的姿态,潜心研究各类媒体传播特点,不断提高对各类媒体节目的驾驭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去传递不变的价值,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三、融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融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特别是在节目制作融合、传播融合等技术层面拥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往往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从早期的采编播一体的角色定位,直播热线的切入,整体节目内容的策划运营,到融媒体时代,视频直播、音频直播、内容采集、运营一个公众号等等,不难看出广播节目主持人是最有互联网形态的媒体人。[3]那么,融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角色究竟应如何定位呢?

(一)坚定不移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

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新闻舆论传播的个性化、多样化、分散性特点愈发明显。这就对融媒体时代党媒和党的新闻工作者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广播节目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新机遇更多了,而面临的新挑战也更大了。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广播节目主持人要更加努力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要讲政治,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正创新,以增强“四力”为抓手,以饱满的热情多方发力媒体融合,努力学习新媒体相关技术,积极运用融媒体思维和融媒体表现手段,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时代华章。

(二)竭尽全力做好节目的“灵魂人物”

传统媒体时代,大多数情况下,栏目制作都是由采、编、播等各环节组合而成的。

广播节目主持人只要按编排要求完成好对稿件的播读环节就行了,其余部分由记者、编辑、导播等各司其职。这时候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就是一个专门的“播音员”。即使是一个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也不过是“记者、编辑、播音”的综合体而已。

到了融媒体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了,也更便捷高效了。而广播节目主持人作为整个广播传播系统中一个特定的传播符号载体——节目最终的呈现者,能否迅速地真正地吸引受众,这一点十分重要。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求广播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全面深入地参与到栏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乃至整个过程中去,而且要真正成为节目的灵魂,节目的统帅,真正成为全面掌握栏目制作各环节流程的栏目“制作人”。

唯有如此,广播节目主持人才能作为节目核心和运营主体,担当起节目总体策划和整体掌控的全部任务。

也唯有如此,广播节目主持人才能以一个立体的全面的“人”的形象,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去承担不同的媒介角色,以便在节目中能更自然、更完美地展现自我的优势与个性,进而更好地突出自己的节目主持特色,增强节目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例如,央视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栏目深受广大受众的喜爱。这档节目里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知识信息,还有属于董卿自己的生活感悟、人文情怀和主持风格。而《朗读者》栏目的制片人正是董卿。

(三)真心实意做好受众的合作伙伴

广播节目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经历了从“我播你听”、“由点到面”的单向传播模式,到双向互动传播模式,再到今天的受众逐渐由节目的收听者和接受节目内容者转变为节目的参与者,这是受众由被动的接收者向主动的参与者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则意味着,在融媒体时代里,包括广播节目主持人在内的信息传播者和受众是顺利完成整个信息传播过程的合作伙伴,是平等互助的朋友。

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是能够与受众开展良性交流互动的节目越容易受到大家的喜爱。这是因为,首先,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主持人与受众的交流互动,会让受众觉得自己受到了关注、受到了重视;另外,与受众更好地交流互动也会使节目更加活跃,令受众更加愉悦,这样,受众自然就会更喜欢这个节目了;还有,积极与受众开展交流互动,能够更好地听取受众对节目的意见与反馈,及时作出调整,逐步地完善节目、提高自我。

而要想与受众开展良性交流互动,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广播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把受众当作自己真正的朋友,要把自己真正定位为受众的合作伙伴。

以自我的形象、以合作伙伴和朋友的身份与受众交流,并与广大受众亲密互动。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这样的主持风格,更容易得到受众的青睐,也更有利于节目主持人获取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和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

(四)“一心多用”做好广播节目视频化情境下的融媒体人

融媒体时代,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必须要在“融”字上下功夫,要在保持媒体自身优势的同时,努力实现我们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机地、自然地融合为一体。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最关键的就是要求我们如前文所述,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开阔新视野,拓展新思路,寻找新感觉,探索新路径,巩固优势,补齐短板,发展个性,”快速适应新兴媒体传播方式和传播技术、传播规律,不断提高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编辑制作以及新媒体直播、自拍小视频和快闪等能力,真正掌握广播话筒之外的多种媒介。

而在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进程中,广播节目“实时视频呈现”成了我们一个无法回避的新课题。

如前文所述,我们牡丹江人民广播电台三套广播从2020 年开始,在节目直播的过程中,通过“听见广播”APP 开通了视频直播,和全国许多电台一样,实现了广播直播节目的“实时视频呈现”。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收获颇丰。但与此同时,一些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的状态和感觉上则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

一是过度“电视化”倾向。实现广播直播节目“实时视频呈现”以来,一些主持人热情很高,小到动作、表情、化妆、服饰,大到节目策划创意,都很用心,他(她)们非常在意视频呈现的效果。这种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值得肯定。但是,个别时候,个别主持人有些“用力过猛”,单纯从移动视频接收端前的观众角度出发,犹如准备电视节目一般去考虑问题、设计节目,而忽略了收音机和其他音频接收端前的听众们的感受,难怪有的听众反映:“××,最近这段时间主持节目怎么和以往有点儿不一样呢?好像不是在和我们说话呀。”

二是忽视“视频化”倾向。还有一些主持人,广播直播节目实现“实时视频呈现”之前怎么主持节目,现在还是怎么主持节目。眼前的视频直播设备好像不存在似的,一期节目下来,能对着镜头看几眼就不错了,就别说什么与视频接收端前的受众交流了。这样状态的主持人、这样的节目能吸引和留住视频接收端前的受众吗?

广播节目视频化情境下的一名合格主持人,在节目设计到呈现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是“一心多用”的。这颗心既要想到听我们节目的人,也要想到看我们节目的人;既要考虑到听众的感受,也要顾及到观众的感受;既要真诚热情地与音频接收端的受众交流,也要兼顾到与视频接收端的受众真诚热情地互动。等到通过我们、通过我们的节目真正能把音频接收端和视频接收端的受众有机地融合起来的时候,也许,我们就真正能够分享到融媒体的红利、真正能够领悟到融媒体的真谛了。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广播等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专业性等优势,也存在着传播速度慢、单向传播、互动性不强等不足。扬长避短,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相信广播节目主持人一定会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作出自己的贡献,收获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主持人广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