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宁夏广播电视台卫视中心 银川 750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过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瑰宝。2003 年宁夏正式启动非遗保护项目至今,已经走过了近20 年的岁月。20 年间,宁夏的“非遗”传承保护之路走得艰辛却笃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使得非遗项目繁花盛开,未来可期。目前,自治区(省)级非遗项目已达142 项,可谓硕果累累。
统计数据显示,经过深入调查发掘,宁夏境内目前存有非遗资源近3000 项。这些非遗瑰宝中,有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继续发挥着作用,有的则脱离现代生活,渐行渐远有消失的危险。如果不及时抢救,有些非遗项目很可能就会永远消失,需要我们全社会去了解、拯救、保护和传承。
新闻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去为非遗保护传承尽一份力,去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去呈现“非遗”传承人的时代风采。近年来,宁夏旅游广播陆续推出系列报道《追寻“非遗”传承人》。记者深入全区各地,采访了砖雕、刺绣、剪纸、年画、泥塑等自治区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反映“非遗”传承人的坚守和探索,宣传宁夏“非遗”项目发展、保护和传承的现状,让更多的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从而保护、传承非遗文化。
迄今为止,宁夏旅游广播已经陆续推出50 期《追寻“非遗”传承人》系列报道,基本上每年推出10 期,而且都参与了宁夏新闻奖和宁夏广播电视奖的评选,每年都能斩获省级奖项,对推广宣传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了积极的影响。该系列报道有以下亮点可以作为非遗相关报道参考。
预则立,立则行,行则达。为了让新闻作品立起来,让非遗项目活起来,记者在采访前做足功课,大量查阅相关资料,搞清楚非遗项目的起源、流变、现状等等基本常识,同时事先与采访对象进行电话沟通,了解其性格、语言表达能力及简单的经历,为面对面的采访做好准备。
宁夏非遗项目众多,大多数非遗传承人居住在农村、偏远山区,交通条件较差。无论非遗传承人身居何处,记者都会克服困难,翻山越岭完成采访,与非遗传承人交朋友,真诚相待,采回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新闻素材。
系列报道《追寻“非遗”传承人》以一位自治区(省)级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单元进行专题报道,每期时长大约为10 分钟。但是为了得到比较全面的资料,记者对每一位受访对象的采访素材都达到三至五个小时左右。采访回来后,反复拣选,从众多素材中提炼最精彩的部分,选取最有故事性的情节来进行文稿写作及后期制作。
关于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的报道是最近几年文化类新闻的热点,如何从平淡无奇的素材中萃取精华,使之在众多的采访报道中闪现亮点并脱颖而出,一直是记者思索的问题。经过实践打磨,主要从切入角度、故事化的表达、升华主题和文字优美等四个方面不断完善报道质量。
近年来,非遗相关报道纷纷呈现,乱花渐欲迷人眼。
那么如何才能让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报道呈现出创新性的质感?角度的选取尤为重要。每一位采访对象的个性、特点、经历等要素都是其独一无二的标签。为了寻找新颖的角度,记者采访时与非遗传承人深入对话聊天,引导他们敞开心扉讲述经历与感悟,一般都能挖掘出新鲜的素材,从有别于既有报道的角度切入,就能不落窠臼,使作品鲜活跳脱。
徐笛生是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忠市金积大缸醋的第五代传承人。那么如何去体现他的大缸醋品质好呢?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年届七旬的徐笛生最近几年体检的化验报告单常规指标全都处于良好水平,医生说他的体征比同龄人至少年轻10 岁。究其原因,主要是徐笛生一直在食用自己酿造的大缸醋。
于是,关于徐笛生的报道就从他的体检报告为切入点,来体现他坚持遵循古法、纯粮酿造的大缸醋良好的品质。
故事性是文学作品的核心要素之一。对新闻作品而言,故事性同样重要,好的新闻作品要有骨架,要有情节、要有内在联系的前因后果,即凤头、猪肚、豹尾。系列报道《追寻“非遗”传承人》选择最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既讲述他们在传承路上的艰难探索,又体现他们矢志不渝的传承精神。每篇报道都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包括非遗项目的起源,传承中的故事,非遗传承人与非遗项目的渊源,非遗传承人求艺精进的经历,非遗传承人想方设法传授技艺等故事。
《秦砖汉瓦列一堂,夏鼎周盘流千古》讲述魏氏砖雕第四代传承人卜文俊入赘做上门女婿,想方设法从岳父手中传承到砖雕技艺后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的故事;《黄羊钱鞭舞起来群众体育火起来》,讲述中宁黄羊钱鞭传承人刘自寿在中小学大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夯实了传承的根基;《庄周晓梦迷蝴蝶翩翩剪纸随蝶舞》讲述身残志坚的陆梦蝶,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创作大量精美的蝴蝶剪纸作品的感人故事。
讲好故事,不止是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非遗的传承本身就有着社会责任与意义,非遗传承人的故事蕴藏着许多让人感动的细节,挖掘具有内在深刻意义的细节并将其提炼升华,尽可能地放大新闻价值,就是对报道主题的升华。
中宁蒿子面在宁夏是一项知名度颇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第五代传承人于振玲近年来在媒体的曝光率较高。大多数新闻报道聚焦于对蒿子面的介绍及传承人于振玲精湛的技艺。记者在与于振玲聊天时,她坦言自己也曾经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非常排斥到各地宣传推广非遗项目。直到2012 年,于振玲以非遗传承人的身份被派往非洲参加第八届唐人街美食文化节。在异国他乡,一位老华侨带给她很大的触动。于振玲回忆说:当那位老华侨捧到那碗蒿子面的时候哭了。老华侨说这就是我们祖国的文化,看到了这碗面,就想起了妈妈,想起了妈妈的味道。当时这句话感染了在场的所有的人。从这一刻起,于振玲真正知道肩上的责任有多重大,身为传承人,使命是什么。就因为这一句话,于振玲决心一定要把最有地方特色的蒿子面带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让离开家乡的游子们感受家的味道,感受妈妈的味道。
记者当即就对这段故事细节进行了认真的提炼,精心组织在采访报道里,完成了《一碗蒿子面,半生传承情》的报道,既在标题里体现出了主题,又让报道的中心主旨更有深刻积极的社会意义。
如果新闻写作中偶用修辞技巧,就如戈壁滩上忽见鲜花,较之文学反而会更见其效。好的作品,标题必然也是点睛之笔,能够为整个报道提亮添彩。50 集的系列报道的标题,讲究在点题的同时,体现文字美,追求对仗工整。诸如《复活古建筑 留住“根”与“魂”》《锦上育芳华 传承暖人间》《大缸酿传奇 香醋蕴百味》《“京剧”非遗传承人:擎起院团复兴大旗》和《丝线绘丹青“绣”出幸福路》等等,力求让标题映衬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之美、技艺之美、匠心之美和生活之美。
系列报道《追寻“非遗”传承人》的推出,是对艺术的致敬,对匠人精神的礼赞。对于广播作品而言,优美的文字会弥补没有画面的缺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记者不满足于本身具备的文字功底,除了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了解,同时拓展阅读范围,在经典的散文诗词中寻找文字的灵感,力求使文字与非遗艺术相匹配,给听众带去美的享受。
传承,是非遗项目的核心要义。有着千百年生命力的非遗项目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有赖于技艺薪火相传的时代精神。媒体对非遗传承人及其项目的报道,要聚焦他们既师承古法,又不泥古;既要接续文化精髓,又要推陈出新,体现非遗项目的时代特点,弘扬非遗传承人的时代精神。
二毛皮是宁夏传统“五宝”之一,取自宁夏地方优良品种滩羊,在世界裘皮中独树一帜。2008 年经国务院批准,二毛皮鞣制工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冠疫情初期,位于宁夏青铜峡市峡口镇的祥云皮草有限责任公司的出口也曾遭遇下滑,但从2020年5月份开始,公司订单源源不断,2020 年出口创汇达996 万美元,总产值达8207万元;2021年该公司产值达到1.1亿元,出口创汇1300 万美元。那么,根植于非遗项目——二毛皮制作技艺的祥云皮草公司是如何创造出佳绩的呢?
《追寻“非遗”传承人》系列报道的记者深入采访时发现了该公司的经营之道: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非常注重打造品牌优势,传承中不断改进二毛皮加工工艺,提升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于是,关于二毛皮传承人的报道将重点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二毛皮制作立足宁夏滩羊资源,师承古法,不遗余力地传承非遗技艺;二是与时俱进、敢于创新,赋予了传统非遗项目新的生命力。
在采访非遗传承人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些自治区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遍具备无私奉献的传承精神。他们身上流着一腔热血,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一方面,这些非遗传承人打破传统的“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传承禁忌,敞开胸怀接纳一切喜欢非遗,愿意学习技艺的爱好者。他们将自己掌握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不论对方是不是手足兄弟、子孙儿女,为的是不让祖先传承下来的技艺失传。许多非遗传承人将实践基地建在学校、街道办和村委会,将非遗的未来放在孩子和年轻人身上,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年轻一代心灵里撒播下热爱的种子。
另一方面,许多非遗传承人通过非遗技艺率先实现了致富,但他们致富不忘本,担当起了致富带头人的角色,在脱贫攻坚中带领邻里乡亲、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一起脱贫奔小康。
记者在采访中非常注重挖掘非遗传承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主动承担起新闻工作者肩上的文化使命,让非遗传承人身上的人格魅力与非遗技艺相辉映,让受众在了解技艺、欣赏作品的同时,更为非遗传承人身上熠熠的闪光点所感染,从而提升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广播是听觉媒体,音乐是广播节目不可或缺的元素,用以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反映生活、渲染气氛,运用得当的音乐对于广播作品而言,能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系列报道《追寻“非遗”传承人》的背景音乐以中国传统古典音乐为主,主要为《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和《阳春白雪》等古典名曲,同时根据故事情节铺设独具个性的音乐,在讲述非遗传承人昂扬向上的情节时,选用活泼、轻松、向上的乐曲;而讲述非遗传承人遭遇坎坷苦难时,选取了悲凉、低沉的音乐,使得垫乐与专题报道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系列报道《追寻“非遗”传承人》是广播音频作品,其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对非遗而言,没有画面呈现无疑会使宣传推广大打折扣。立体式融媒体传播是弥补缺憾的不二选择。在进行前期采访时,一般都有3 位记者参与,除了音频采访,还有记者进行视频采访,拍摄照片。制作完成后,通过抖音、微信、微博等媒介与音频一起推出,多媒体多终端呈现实现了融合传播,形成宣传合力,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今年上半年,宁夏旅游广播联合电视媒体和宁夏黄河云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遇见·宁夏非遗》系列融媒直播活动。该活动在系列报道《追寻“非遗”传承人》的基础上,精挑细选出一批非遗传承人,对他们所从事的非遗项目进行融媒体直播。这些非遗传承人都比较善于情绪及语言表达且富有创新精神,非遗项目富有画面表现力。通过直播,以融媒体的方式呈现非遗项目活色生香的生命张力。
直播前,各路记者进行了前采,分别前往剪纸、刺绣、贺兰砚制作等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发挥各自媒介优势,精心制作了小视频、宣传片。直播时,各媒体通过沉浸式直播、宣传片及短视频发布等方式进行融合播出,声音、画面和文字交相辉映、互为补充,较为完美地呈现了非遗项目的真实状态,引领受众深度体验非遗的魅力。
系列融媒直播活动除了在宁夏广播电视台旗下各平台发布外,还在宁夏各主要官方媒体及各平台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发布,共收获30 多万人次的点赞量,参与评论的受众超过万人。其中,非遗项目宁夏平罗黄渠桥羊羔肉传承基地在直播当天就吸引来了过百人的消费者。直播活动见证了融媒体传播的能量,也为促进非遗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乃至文旅融合贡献了力量。
历经人世的沧桑,穿越时空的磨砺,沉淀下来的非遗项目能给人以美的陶冶和哲学启迪。记者在采访中也常常会被非遗项目呈现出来的美所感染,被非遗传承人上下求索的精神所感动,这种感染和感动赐予记者以力量和灵感,借助他们身上的匠人精神认真对待每一篇报道,从而完成了50 篇报道,收获了奖项。同时,通过传统媒体、融媒体多元互动的宣传体系,多角度、立体化呈现宁夏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风采,以此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让更多的非遗技艺走近大众视野,滋养心灵,接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