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云
(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媒介融合首次出现于1983 年,由美国传播学者、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提出,媒介的融合并不是对各类媒介进行简单的堆砌。在当下,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趋势,原有媒介形态分界线消融,一切媒介及其相关要素不断凝练融合。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了诸多大众喜闻乐见又寓意深刻的综艺节目。文化类综艺节目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建构大众文化记忆的高效传播渠道;其中文化类主持传播,即以主持人作为传播主体而展开的传播,或由主持人从事的传播活动的总称[1];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传播最大限度引起观众共情和艺术共鸣;让深厚的文化记忆与现代社会现实和鸣,延伸内涵聚焦传统文化,引导受众了解并主动性接受节目输出、唤醒受众深层次的文化记忆、开发文化资源的链接渠道。但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阶层开始“碎片化”,其中包括市场的“碎片化”、受众的“碎片化”和时间的“碎片化”。[2]
媒介融合的时代下,公众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节目之中,并且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内容分析与播音主持独到的见解在平台中发生着碰撞。主持人作为有声语言传播的主体,在此背景下行业不断扩展进步,丰富口语传播策略、传播节目内核价值、服务满足观众需求,想受众之想,体现人文关怀,打造自身的独特定位,在快速发展的媒介环境中,努力把握着主流媒体话语权,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传递社会主流意识的社会作用。[3]文化类综艺节目不断推陈出新,充分利用新兴平台,实现与融媒体的多角度融合,技术赋能节目传播;结合拓展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传播的语言特征、发展空间,坚守正确的发展道路,增强受众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在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中蓄势发力。[4]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巧妙运用各类媒介与传统优秀文化嫁接,突破节目固有风格形式,创新节目内容模式,推出许多让受众和市场都满意的优秀节目;由央视总台制作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一经播出就收获了广泛好评,现象级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国内掀起了一波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新热潮,也为融媒体时代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内容与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
文化类综艺节目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民族精神为目的,当下的传播语态与传统宏大的叙事方式已经不适合媒体话语交际互动,是以文化类综艺节目不断创新内容,现代科技为辅助手段,坚持综艺性与文化性并重,坚持传统文化为主体,多种表现形式所呈现的文化产品,内核深刻、底蕴深厚,同时以平民亲和语态,聚焦底层叙事,从“你听我说”到融合互鉴,“年轻化”激活节目内容。
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特纳曾说:“人类的独特特征之一就是在形成社会纽带和建构复杂社会结构时对情感的依赖。”[5]综艺节目中的受众共情来源,主要便是从节目主持和节目内容上,例如《故事里的中国》是央视推出的文化类节目,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达方式,创新设置,两大空间舞台演绎经典片段,从访谈主创人物、聚焦英雄榜样与新时代栋梁,百年党史在不同时期的传承故事遥相呼应,如此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议题,与时代背景、人们的文化认知深刻契合,古今交融间,更能感同身受,唤起节目受众的共情。
文化类综艺节目,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传承传统文化,普及社会科学,对弘扬正确价值观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受众而言要考虑节目的普适性。近年来,央视出品了众多文化类综艺节目转变以往娱乐模式,立足文化导向、知识与科技赋能,赋予节目新的内涵,同时更加贴近观众,亲民普适从而引发观众的深刻认同,“接地气”文化类综艺节目能被各界各年龄段的受众所接受吸收,取得更为长远发展。
主持传播在精准地研判文化类综艺节目受众的基础上,体现新时代的焕新力量感和视觉感,同时根据大众的语言特点和使用习惯以温暖的方式去表达,达到一定的构建效果。
《非遗里的中国》便是聚焦非遗的创新应用,将高精作品以生动述说并呈现在大众眼前,从苏绣的故事,到紫砂壶的奥秘,沉浸式互动体验非遗的传承创新之美,节目为观众带来了非一般的惊喜感,用传统推动创新,由年轻的视角对传统非遗进行了解再到后面的焕新,好奇点和趣味点十足,让受众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受众被深深打动的决定性要素主要取决于节目的核心内容,但核心内容的呈现度也受制于节目的表现方式。传统单一的叙事语态已经很难激发受众对节目的倾听兴趣,所以节目制作必须大胆创新,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节目,例如《典籍里的中国》让中华文化优秀典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多样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典籍背后的故事,并且激发阅读典籍兴趣,以小我出发传播典籍。
《一本好书》也是通过新型的呈现手法将书"演活了"给观众看,使用360 度围绕观众的舞台模式,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书中的世界。在舞台设计、演员的服化道等方面充分完善,尽可能地去还原原著,达到了理想效果。视听上,观众能够通过环绕式的舞台全方位地以沉浸式去体会书中人物的情感,接近书中的世界,身临其境于“书”中。
此外,文化类综艺节目可以综合运用声音、图像、动漫、短视频、VR 等多种表现形式,给受众带来全新的多元化体验,让节目在内容呈现上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5G 及VR 技术的应用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利用VR 技术,根据文化类综艺节目实际情况制作相关历史虚拟人物或文物,线下投放在各类文化场所,制作虚拟实景,让受众亲身参与到互动中来,实现双向互动。此外,文化类综艺节目也能积极入驻各大互联网新兴传播平台,注重数字算法技术的推动应用,互动层面上可以开通官方社交账号,在日常运营维护中,多与受众进行互动关联。
《诗画中国》以多种艺术形式融合跨界呈现,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创意性舞台表达,打造文艺精品,推出了诸多激发人民精神文明力量的优秀舞台作品,截至2022年12月,节目全网共计收获365个热搜热榜,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经累计突破了17.8亿,全网视频播放量累计达2.57亿,受到了观众的广泛热议与好评。
《诗画中国》不仅在国内广受观众喜爱,在海外也广受好评。总台国际传播规划局借助与海外华文媒体合作开办的“中国电视”新媒体专区,以专题形式推介《诗画中国》,在诸多国家的华文新媒体平台及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传播,影响深远。
如何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古迹、珍藏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遗迹珍宝都活起来,这对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内核与传播功力非常具有考验,对此,不少节目将文化内容与技术相结合,利用各类新技术实现场景还原、现场复刻。
《中国诗词大会》在七年来持续创新,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自我更新的文化内核上,数字技术贯穿其中,打破了舞台时空的假定性,创造性地将人们的知觉与感觉进行重构。节目中融入大量的虚拟视觉,例如千人团虚拟和意境虚拟,虚拟技术则为云中千人团共诵诗词、千人出题、千人答题的气势磅礴场景呈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此外,还利用XR 技术,有限的舞台空间内给受众尽可能的空间延伸感和视觉冲击感,身临其境般融入节目。[6]技术赋能,极大提升了观看、体验、互动的真实感,实现双向互动,加深受众对节目输出文化的印象。
综艺节目近期常出现虚拟数字人,拥有特定的外貌、性别等人物特征,可以拥有人的行为动作、面部表情,在节目中与主持人和嘉宾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互动。例如湖南卫视将虚拟主持人同现实主持人相结合,借助虚拟主持人与现实主持人“人机融合”模式,推进节目内容发展,两者的融合运用使得主客观相融、虚实相生的交流模式应运而生。
此外,在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我是未来》中,微软小冰以3D 投影的方式登场,以及“小灵”在2019 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五月的鲜花》五四晚会上虚拟卡通主持人亮相等,节目让受众惊叹于技术的成熟运用同时其赢得了许多关注和好感。
智能对话机器人非常全能省心,它具有确保语音规范、播报准确、工作时间长等优势;文化类综艺节目中,AI 主播与人类主持人在一个舞台场景下协同工作,各施所长。简单而言,人机协同工作既给主持人增加了一个并肩合作的智能助手,又给文化类综艺节目增加新的看点,充分激发受众的观看兴趣。
当下,如何进行媒介深度融合是重要话题。ChatGPT是由美国OpenAl 研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于2022年11月30 日发布。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目前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ChatGPT的出现将为信息产业带来巨大变革,也为媒介的深度融合增加动能。
现阶段,在各项活动与舞台中频频出现数字人,可谓是传媒业的新宠。真正的主持人的传统职业属性进一步弱化,在节目中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与数字人成为“同事”,其出现确实会代替一些主持人工作,但是它们始终是智能机器,无法替代人类独有的想象力、创造力、情感力,虚拟主播并不会也不能取代真正的主持人传播。新时代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传播群体,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节目主持传播,主持是一种传播手段的同时也是主持个体的传播行为,主持人既是传播者,又是把关人,其专业化、精细化是数字与机器无法比拟的。[7]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好ChatGPT 的能力与优势从而为数字人的个性塑造、能力打造上不断完善,推动数字主持人与节目主持人的更好结合,呈现新时代下节目主持传播的形式创新。
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日常生活中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潜移默化提升着受众的文化素养,秉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筑牢了大众的文化自信。媒介深度融合的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应与时俱进,坚持内容为王,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同时注意节目的深度价值挖掘,主持传播也应注意受众群体面积的扩大,提高观众的观看兴趣。新兴技术手段必不可少,技术赋能多元化形式呈现节目,辅助主持传播效果,积极打造并大力宣传为大众喜爱的优秀文化类综艺节目,在社会中营造积极而正能量的文化氛围。
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自我更新,不断扩宽传播渠道,优质节目内容需要通过一定的宣传来增强影响力。在融媒体时代利用全媒体进行节目的推广与传播,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8]节目主持人在文化类节目中更需要考虑受众的年龄特征与接受教育层次。主持人如何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准确传达节目所需要传播的深刻思想,带给不同层次的受众真心真情感,贴合受众的需求,加强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将优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呈现给观众。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节目主持人更要积极加强巩固和发展自身的竞争地位,寻找并把握文化传播场中的有利资源,创造性发挥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传播优势,取得创新性传播与突出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