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目标,是由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性质决定的。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之后,信阳市促进共同富裕存在一定的基础,但仍有着相对贫困的困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公共服务不完善、不均衡等诸多制约因素。信阳市促进共同富裕仍需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建构共同富裕取向的高质量发展机制,培育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机制。
关键词:共同富裕;相对贫困;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9-0052-04 中国图书分类号:D67;F126 文章标识码:A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2]。党的十八大以来,習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改革开放多年的实践成果和当前的现实情况,针对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作出过多次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新时代共同富裕是多层次的富裕,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统一;是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的统一;是普遍富裕与适度差距的统一;是循序渐进,逐渐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信阳市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促进本地区共同富裕是接下来的重要任务之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3]。信阳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设是大势所趋,优化信阳市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和政策体系需要从信阳市本地的客观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分析本地的优劣势,将本地实际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结合,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办法。
1 信阳市共同富裕发展的现状
1.1 经济状况与产业基础
信阳市作为革命老区,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是我国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带和豫楚文化融合区,全市总面积1.89万km2,常住人口616.60万人,物产丰富,也是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枢纽。截至 2020 年底,信阳市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信阳市在8年的努力下累计实现了84.7万贫困人口脱贫,92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行列,信阳市下辖8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信阳市区域总体贫困状况得到彻底解决。
目前信阳市一产占比已降至20%以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51家,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城镇化率突破50%。随着“放管服效”改革扎实推进,信阳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三区一群”战略,大力实施信商回归工程,签约落地了一批重大项目。近五年来城镇新增就业年均9万人以上。
2022年,信阳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 92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 819元,呈不断上涨趋势,分别比2018年增长40.6%和23.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率近年来高于城镇居民(见表1)。这些方面的成就为信阳市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1.2 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方面
一是信阳市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根据信阳市2022年统计公报,在教育方面2022年全市共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29所,招生2.51万人;普通高中77所,招生7.12万人;初中328所,招生11.67万人;小学961所,招生9.2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2.33万人。“两免一补”安排资金10.2亿元。资助困难学生70.45万人次。卫生方面,年末共有卫生机构4 41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病床床位43 81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0 380张。卫生技术人员42 63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6 825人,注册护士18 725人[4]。整体而言信阳市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发展较快,公共卫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民生兜底能力大为增强。
二是信阳市社会保障建设情况。根据信阳市2022年统计公报显示到2022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469.3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2.4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8.7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71.5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6.86万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43亿元,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76万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98亿元,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4.79万人[4]。
2 促进共同富裕存在的短板
2.1 经济发展仍较为落后
信阳市的经济发展较全国平均水平仍较为落后,2022年,信阳市人均GDP为51 75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92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 819元,而全国人均GDP为85 698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 28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 133元。可见信阳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此外,信阳市在脱贫攻坚之前贫困人口较多,这些“前贫困人口”在脱贫之后经济状况多数仍处于弱势地位。很多农村的脱贫户其收入来源除了政策性补助外,主要是种地收入,而信阳市多数地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是一家一户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收入少,且缺少农田水利设施,具有较大的风险。尤其是一些原本就没有劳动力,完全靠特困救助的孤老病残原特困群体,其经济内生性基本没有。这部分脱贫户面临易返贫的危险,这些脱贫人口将是未来信阳市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重难点。
2.2 社会贫富差距较大
河南省2020年统计数据计算得出河南省城镇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为0.41,表明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相对较为严重。2020年河南农村居民前20%的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31 118.13元)是20%低收入(5 925.39元)的5.25倍,按收入计算的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311。城乡差距方面,2022年河南统计年鉴显示,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06,比上年缩小0.06[5]。信阳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94,显示信阳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小于全省平均水平。整体而言,信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居民内部收入差距都较大,促进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
2.3 基本公共服务有待完善
信阳市基本公共服务整体实力还不强,服务水平不高。教育均衡化不够,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老城区的几所中小学,学生择校进入情况多,优质学校学生拥挤,而较偏僻地方的学校又出现生源不足现象。幼儿教育方面,信阳市绝大多数幼儿园为私立幼儿园,收费较贵,幼儿家长负担较重。三岁以下托幼服务机构缺失,新手父母面临工作与育儿难以兼顾的现实困境;医疗服务方面信阳市三甲医院目前只有一家,优质医疗资源不足,每千人医疗床位数较低,民众面临就医困难的问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也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标准较低,相关管护和保障机制也不健全。
从信阳市的社会保障数据能够看出当前信阳市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跟常住人口数量有较大差距,近80%的常住居民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待遇是较低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度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平均为每人每月174元。在当前的物價水平下,每月174元的养老金很难保障老人的生活,老年人生活的拮据本身不符合共同富裕的要求,而且大量低收入的老年群体也会降低社会整体的消费能力,不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会进一步上升。信阳市绝大多数人参加的都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显示出信阳市当前多数劳动者属于灵活就业人群,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和结构不合理对信阳市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是巨大的阻力。医疗保险方面有类似的情况,超过90%的参与者都是缴纳的城乡居民医保而非职工医保。这些都反映出信阳市就业市场能提供的岗位多数较低端,社会保障制度和保障程度都有很大待完善的空间。
3 促进共同富裕政策建议
信阳市促进共同富裕必须立足于当前信阳市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重大举措,切实补足信阳市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短板。当前信阳市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和政策体系有许多方面需要建设和完善,经过研究思考,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对策建议。
3.1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促进信阳市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信阳市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共同富裕建设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推动全市上下共谋、共建、共享共同富裕,要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既要落实好党中央和省委对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也要具体地历史分析信阳市本地的客观条件,找到适合本地共同富裕的道路和实践途径。
促进信阳市共同富裕的实践过程中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凝聚奋进力量。在建设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需要党组织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缓和各方矛盾,动态把握和回应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解,凝聚建设共同富裕的合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培养锻炼促进共同富裕的干部队伍;通过高质量党建来增强基层党员的理想信念、党性意识,发挥基层党员、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高质量党建以使共同富裕的建设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探索通过加强乡村党建和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来带动乡村产业建设,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3.2 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人都不能掉队[6]。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绝对贫困问题得到解决,但相对贫困问题仍较为突出。建设共同富裕仍需重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致力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出现。相对贫困更为复杂、更难测算、更加隐蔽,解决相对贫困需要根据当前情况建立长效机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一是探索建立相对贫困的精准识别机制。可以借用精准扶贫的经验和数据记录,继续精准到户到人,相对贫困线的划定要根据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物价水平等来具体确定。二要构建防止返贫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信阳市坚持“四个不摘”,做到“四个加强”,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完善机制,党和政府派驻的驻村工作组和驻村干部仍在继续履职,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牢牢稳住全面小康底盘。与绝对贫困相比,治理相对贫困的任务其实更为复杂艰巨,需要有效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动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三要挖掘和培育乡村内生发展能力。要充分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优势,充分调动脱贫群体的致富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勤劳致富的意识,通过产业振兴来带动乡村振兴。
3.3 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信阳高质量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最终靠的是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7]。
一是信阳市正在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信阳市具有丰富的碳汇资源,具有绿色崛起的先天优势,信阳市六次党代会重点就强调了要促进老区绿色崛起,提出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1+1”产业布局,统筹做好存量、增量、变量“三篇文章”,一体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为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筑牢产业支撑。
二是信阳市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创新开放“建高地”。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经济基本盘,提出“1335”工作布局集中力量推进优势再造战略,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绿色建筑、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实施了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加快“人人持证、技能信阳”建设,不断壮大本土实用型人才队伍,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中原名匠”[8]。坚持协同发展,着力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均衡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三是信阳市在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立足信阳市区位优势,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此外,要坚持共享发展,做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做好基础性、普惠性民生保障工程建设,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普惠公平中促进共同富裕[9]。这些措施都是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有助于信阳市迈向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共同富裕。
3.4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共同富裕的普惠性和全要素决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共同富裕的构成要素,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信阳市要大力提高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政府需要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扩大优质公共服务的惠及面,降低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民生刚需领域的支出负担,尤其要注重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推动学前教育规范健康、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特色、均衡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同时要提高高职学校和专业的水平,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提质培优,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二是医疗方面,要继续扩大本市医保特别是农村医保覆盖范围,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扩大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覆盖范围,设施方面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增加高水平医院的供给,高质量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强医护人员队伍建设,补齐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同时要促进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作为对医保的重要补充。
老龄化加快和生育率持续下滑是目前整个中国都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信阳市也不例外,当前需要大力增加公益性托幼服务和普惠性幼儿园的供给,减轻民众的育儿负担,这既是共同富裕的要求,也是提高生育率的有效手段。因此,要特别注重“一老一小”的公共服务,养育子女与赡养老人既是社会的重要负担,也是家庭重要的支出方面。服务好小孩和老人会大大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对于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和促进消费、活跃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一是信阳市养老保险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尤其是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与人数很低,在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形下,建议大力推广补充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同时要推动商业养老保险规范化发展和普及,提升农村地区养老保险覆盖率,加大财政补贴等方式不断提高养老金的保障水平。二是推动公立和私立养老机构规范发展。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财政对公立养老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养老领域。支持推动托老所、社区养老中心等新业态的发展,使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逐渐成型。此外,还应促进院校、社会培训等机构加快培养养老服务人员,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规范。三是社会优抚方面,对于孤儿、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应落实保障政策,保障其生存、发展的权利,使社会弱势群体仍具有改善自己生活条件,实现社会流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机会,这也是建设共同富裕的目标和要求。
4 结束语
信阳市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促进共同富裕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抓住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机遇,加速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不断优化相关政策体系和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统筹效率和公平,逐步培育出促进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 三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2-13)[2023-02-13].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4]信阳统计信息网.2022年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4-12)[2023-04-12].http://tjj.xinyang.gov.cn/www/
tjzl/2023/0412/27046.html.
[5]河南省人民政府網.202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3-23)[2023-03-23].https://www.henan.gov.cn/
2023/03-23/2711902.html.
[6]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EB/OL].(2021-11-16)[2021-11-16].https://www.gov.cn/xinwen/2021-11/16/content_5651269.htm.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8]信阳市人民政府网.加快老区振兴 加速绿色崛起 为新时代实现“两个更好”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信阳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1-10-08)[2021-10-08].https://www.xinyang.gov.cn/2021/10-08/2323506.html.
[9]韩秉志.让社会保障制度更公平更可持续——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N/OL].经济日报,2017-12-
13[2017-12-13].http://paper.ce.cn/jjrb/page/1/2017-12/13/05/2017121305_pdf.pdf.
作者简介:刘丹(1991-),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政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