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特色种养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3-11-11 22:22羊银银
村委主任 2023年9期
关键词:青阳县农业

摘要:特色种养业作为农村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与乡土气息的小众类、多元化的农村产业。特色种养业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农民就业与收入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是县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依托,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文章立足青阳县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自然禀赋及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地发展特色种养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青阳县;农业;特色种养业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9-007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章标识码:A

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种养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青阳县以实施特色优质产业发展“提规模、调结构、建品牌”三年提升行动为契机,聚焦九华黄精主导产业,兼顾青阳土鸡、名优茶叶、池州鳜鱼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强化基础保障、拓展产业空间、创新产业形态,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特色种养业的高质量长久发展。因此,需要分析出較为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以期为推动青阳县特色种养业发展及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借鉴参考。

1   青阳县发展特色种养业的优势

1.1   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自然资源基础

青阳县位于皖南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为长江

中下游平原区与皖南山区交界处,介于北纬30°19′~

30°51′,东经117°41′~118°05′之间。青阳县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东亚季风盛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分别为16.1℃、1 558.6 mm、80%,全年无霜期224d,平均日照时数2 004.9 h,日照率为43.5%。全县国土面积为1 181km2,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南部中山峭拔;中部丘陵绵延,山丘间散落,小型盆地;北部以河谷平原为主,平原之上有少数低山、丘陵分布。

1.2   发展特色种养业的人文基础

青阳县特色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唐朝时期,皖南山区有大量种植黄精的记载,如唐代徽州隐士许宣平在《见李白诗又吟》和清代光绪年间《九华山志》中均对其有所记载。清中后期创制了九华毛峰、黄石毛峰两大历史名茶,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截至2021年,青阳县特色农产品共有绿色有机农产品1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分别是九华黄精、青阳土鸡、黄石溪毛峰,成功创建了九华黄精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九华黄精省级特色小镇[1]。

2   青阳县特色种养业的发展现状

党的十九大以来,青阳县立足良好的山水环境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出台了《青阳县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规划,重点聚焦九华黄精主导产业,同步推进青阳土鸡、茶产业、池州鳜鱼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2.1   九华黄精产业发展情况

依托九华黄精在青阳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种植条件优越、产品品质优良、地理标志产品的独有优势,青阳县将九华黄精作为农业产业化首位产业,着力做大做强。一是拓规模化基地。充分利用山区坡地、林地、闲置旱地等,因地制宜规模化种植九华黄精,大力推进“十大皖药”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截至2021年,全县种植总面积达1 000hm2;黄精育苗基地面积达36.67hm2;新增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九华黄精)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个[2]。二是推标准化生产。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推广应用省地方标准“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新选育“九华黄精1号、2号”优良品种2个;制定安徽地方标准《九华黄精茶加工技术规程》,推进九华黄精茶标准化生产[2]。三是助产业化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县、镇、村三级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成功创建青阳县九华黄精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乔木乡省级九华黄精特色小镇、三义村省级九华黄精“一村一品”示范村。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培育九华黄精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个;不断提升九华黄精生产加工水平,新增九华黄精系列产品近10种;促进黄精产业与文化、旅游等现代产业有机融合,建成九华黄精省级物联网示范基地2个、九华黄精休闲农业示范基地2个;加快推进青阳华药九华黄精产业园项目建设,2020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 900万元,实现加工产值5 500万元[2]。四是强品牌化效应。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继“九华黄精”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森林生态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九制黄精、黄精粉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新认证国家森林生态产品2个、绿色有机 食品2个[2]。加大九华黄精宣传力度,2020年投放了6个九华黄精大型户外广告,央视频道《中国影像方志——青阳篇》栏目对青阳县九华黄精作了重点介绍[3]。

2.2   青阳土鸡产业发展情况

一是强化品种保护优化。2021年,青阳县新建、扩建青阳土鸡父母代种禽场5家;加大“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力度;加强青阳土鸡产品质量检测频次和力度。二是扩大标准养殖规模。引导养殖示范场、合作社、家庭农场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水平。三是延伸产业发展链条。积极推动活禽屠宰加工冷链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2]。

2.3   茶叶产业发展情况

一是积极发展良种茶园。2021年,青阳县全县茶园总面积达约2 133hm2,良种率达50%以上[2]。二是积极提升产品品质。2021年,改造低产茶叶20hm2,建成标准化、清洁化茶叶加工厂8家,有效提升茶叶品质,实现春茶总产305t、产值0.95亿元[2]。三是积极打造区域品牌。开展“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工作,认证绿色、有机茶叶产品3个;黄石溪茶树品种荣获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2]。

2.4   池州鳜鱼产业发展情况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加大池塘标准化改造力度,2021年新增鳜鱼等水产养殖面积约66.67hm2,实现水产品产量0.7万t[2]。二是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开展鳜鱼生态养殖示范试验和技术推广,加大鳜鱼专业技术人员、养殖户培训力度,转变发展理念,提高养殖技术、管理水平,2020年培训了120人次[2]。三是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加强旅游与鳜鱼美食文化结合,鼓励并支持餐饮协会等民间组织开展鳜鱼菜品研究,开发鳜鱼菜品1个[2]。

3   青阳县特色种养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发展不充分

青阳县土鸡、茶叶大多数是出售原始农产品以及供应生产原料为主,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九华黄精的精深加工方面依然有所欠缺。尚未形成健全的营销体系,不利于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缺乏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品牌效应尚未形成。特色种养业与乡村旅游、大健康产业融合度不高。

3.2   缺少龙头企业

缺少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产业优势效益并未充分显现,带动能力不足,“四业”中仅九华黄精产业中的华药农业产值接近亿元,禅悦食品、九华中药材接近5 000万元,青阳土鸡、茶叶产业基本都是微型企业,大多数产值在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2],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和带动能力都比较弱。分析原因,主要是前期投资压力较大。以九华黄精为例,黄精种苗投资相较于其它经济作物,投资相对较大,一次性投入成本需45 000元/hm2~60 000元/hm2(不含土地租赁、人员工资等),并且因其生产周期较长(3-5年),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稳定的资金链予以支持,这就给企业、农户造成一定压力。此外,企业、农户相关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中还存在融资难等问题,这也限制了黄精产业的发展壮大,导致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不是很多。

3.3   要素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支撑特色种养业发展所需的良种、良艺、良机(良种繁育、加工工艺、机械设备)等农业科技应用不够,难以支撑产业做大做强。农村特色种养业若是在技术投资方面做得不到位,将会严重制约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品种扩繁、市场培育等后续工作的开展。农村特色种养业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要重视技术研发,通过引导资本下乡吸引人才下乡,将更多农业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与社会相关技术人员吸引到农村特色种养业的发展中来。只有保障农业人才的持续回流,以科技提效率、以技术增附加,才能达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而青阳县特色种养业在这方面表现欠缺,例如,由于人才缺乏,茶叶的良种无性繁殖推广不快;青阳土鸡保种场仅有1家,不利于青阳土鸡扩大饲养规模[4]。

4   青阳县发展特色种养业对策建议

4.1   补链条兴业态,推动特色种养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延长产业链。做强九华黄精、青阳土鸡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支持企业新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丰富和细化产品种类,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等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选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二是打造供应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适应九华黄精、黄石溪毛峰等特色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创新营销模式,推广食品直播直销模式,鼓励开展农商直供、会员制、个人定制等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农户生产、企业加工、客户营销和终端消费连成一体、协同运作,增强供给侧对需求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三是提升价值链。开展九华黄精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提升九华黄精人文价值,发掘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和民间戏剧等文化价值,赋予九华黄精文化标识。大力扶持现有畜禽产品和黄精产品及生物医药等重点加工生产企业,积极开发其绿色生态、养生保健等新功能新价值,以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四是青阳县应充分利用地处长三角、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用“互联网+”为产业发展赋能,积极拓展特色种养业功能,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使特色种养业功能从单纯以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功能融合转变,推动青阳县特色种养业与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特色种养业“接二连三”。

4.2   加强扶持力度,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一是深入调研,全面筛选一批特色突出、产品链条较长、成长较快的中小企业,采取政策倾斜和重点扶持,打造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二是针对性地培育招引一批规模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龙头企业,鼓励重点企业通过对接资本、提升产能、集团化发展,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上市发展。三是支持重点企业延伸经营业务,推动与上下游企业加强协作、联动发展,有效整合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跨界融合,优势互补,加快技术产品推广应用。

4.3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发展要素保障

一是加大本级财政投入,整合现有的涉农资金和项目,充分发挥财政项目和资金的杠杆效应,撬动民间资本积极投入特色种养产业发展。深化“政银担”合作,探索建立面向“三农”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以解决涉农企业经营资金短缺、内生动力缺乏等问题[5]。二是加大对特色种养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特色种养业对于发挥青阳县地域和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在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种养业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农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杠杆撬动”作用,不断深化基层农技推广,努力培养壮大一支业务精湛、德才兼备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人才队伍[6]。

5   结束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阳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有助于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市场影响力,有利于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稳产增收。通过对青阳县特色种养业发展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梳理出青阳县发展特色种养业的相关对策建议,以为青阳县乡村特色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为其它地区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参考。

參考文献:

[1]中安在线.青阳丰收,从这里踏上新征程——安徽农业大学与青阳县人民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EB/OL].(2021-09-

24)[2021-09-24].http://www.anhuinews.com/xczx/qwfb/202109/t20210924_5557122.html.

[2]汤新异.青阳县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R].池州:青阳县人民政府,2021.

[3]魏国强.关于河南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思考[J].种业导刊,2020(02):17-20.

[4]余冠学,陈绪杨,张文辉.县域经济视域下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探讨——以广西柳州融安县金桔产业为例[J].广东蚕业,2022,56(08):91-93.

[5]王宏洋,赵海峰.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思路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1):230-232.

[6]张怀彬.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设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9(01):5-8.

作者简介:羊银银(1984-),女,汉族,安徽枞阳人,硕士,中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县域经济。

猜你喜欢
青阳县农业
青阳县蓉城镇第一小学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青阳县:建设“四好农村路”奏响乡村振兴曲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青阳县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成效及建议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超级大侠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