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轶 王金辉
摘 要:“新财经”教育改革是“新文科”建设分类推进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构建财经教育发展新布局,优化财经教学新结构,创新教学新方法,探索财经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推进“新财经”教育的关键。河北金融学院在“新财经”教育改革中提出“思政+专业+科技”的新财经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合作办学金融学专业建设实际,按“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对专业结构进行重構、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形式创新,并完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思想引领、科技赋能和中外融合“三位一体”,探索出符合国际发展和时代需求的“新财经”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为其他高校新财经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财经;金融学;合作办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9-0181-04
一、“新财经”教育改革背景
为顺应全球教育范式变革的发展趋势,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推动“四新”学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的质量提升,已先后出台《“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等系列指导文件[1]。近年来,众学者对“四新”展开了探讨,其中,新文科强调学科交融,打破专业界限,进行跨学科学习,其新在育人理念、学科融合、教学内容和手段等方面,核心使命在于立德树人,通过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开设符合社会发展的新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课堂内容和方式,做好新文科人才培养工作[2]。
二、概念界定:“新财经”
“新财经”是指财经学科专业的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为“新的财经学科专业、传统财经学科专业的新要求、财经学科专业内部的交叉融合、其他文科专业与财经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理工农医与财经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3]。“新财经”教育改革是“新文科”建设分类推进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4]。推进“新财经”教育改革,关键在于构建财经教育发展“新布局”、优化财经学科专业“新结构”、总结提炼财经领域“新理论”、探索财经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科研教学“新方法”和打造高等财经教育“新质量”[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学生的科技思维急切需要得到提升,在学科建设中,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在课程中融入科技思维,使学生做到与时代同行,方向明确,努力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三、合作办学金融学专业“新财经”建设思路
在“四新”与“新财经”教育改革背景下,根据“思政引领,科技赋能,中外融合”的建设思路,推进金融学(合作办学)专业建设改革路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做好课程思政,探索创新育人模式
“新财经”教育改革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的国际局势,把握金融人才培养发展规律,在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同时,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能够服务经济发展的高素质财经人才[6]。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也在深刻影响金融教育的内涵外延,新财经金融人才培养能够优化学生知识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加快金融学科建设
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在给金融学科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对金融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在此背景下,“新财经”金融人才教育改革对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优化和重构,通过与行业部门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对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技术进步趋势、专业演进趋势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本科专业以河北金融学院“金融学”省级重点学科为依托,与爱尔兰格里菲斯学院“会计与金融”专业合作,在“新财经”背景下,通过突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中外联动,培养出能够扎根中国大地,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局势,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
综上,在“新财经”理念的指导下,金融学(合作办学)需打破传统教育方式,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借鉴优秀改革成果,融合专业和学校特色,通过学生、学校、行业、政府等多方联动,推动建设。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对人才培养方向进行精准把握。加强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新财经”框架下金融学科的建设。
四、“新财经”改革实施路径
教育部提出“四新”建设以来,河北金融学院在“新财经”教育改革中提出“思政+专业+科技”的新财经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合作办学金融学专业建设实际,按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研究以专业优化为核心(如图1),从专业结构重组、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形式创新和质量监控完备四个管理闭环展开,通过思想引领、科技赋能和中外融合三个方面,探究金融学(合作办学)专业未来培养金融国际化人才目标的有效路径。
(一)完善金融学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对金融学(合作办学)专业优化路径研究,在思想引领、科技赋能和中外融合三个方面完善专业优化的每个环节,分别达到“四融合”的目标,即五育融合、通专融合、产教融合、交叉融合的各环节目标,推动该专业师生共同成长。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对英语基础类课程进行优化、挖掘产教融合类课程、金融国际化课程不断扩充、对现有相近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交叉、构建金融科技类课程群。
(1)优化基础英语类课程。合作办学金融学专业为突出金融国际化中语言特色,对基础英语类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强调大一学年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设置大学英语课程;大二学年提升英语应用能力,设置雅思英语课程,提升日常学习中的英语应用;(2)挖掘产教融合类课程。结合原有合作办学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专业与行业融合的密切程度,充分利用校级和院级实习实训基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相关行业企业。目前学院与合作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共同建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财富管理实训”“国际结算”“公司金融”课程;(3)扩充金融国际化课程。金融国际化课程是本专业建设的突出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国际化课程体系不断构建并逐步完备,由原来的2门课程变为6门及以上的课程群组,包含“金融英语”“银行英语口语”“国际贸易”等课程,供学生打下专业基础的同时,提升金融国际化应用能力;(4)整合交叉融合类课程。为最大限度提升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实用性,节约课时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空间和学习时间,本专业交叉整合一些课程,为培养知识复合、能力复合和思维复合的学生打下基础;(5)构建金融科技类课程。金融科技类课程是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亮点,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按照“稳健基础必修课——扩大高阶选修课”的建设思路,首先稳固通识必修课中数学类课程和专业必修课中“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然后扩大信息技术、智能科技类课程的选修课程库;(6)打通实验实训类课程。继续实施了解“专业、行业、企业”的实习模式,既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提高实践反哺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就业的目标;此外实验、实训、实习和实践课程体系以师生共同成长为中心,借力校内外双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效满足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三方需求。
(二)思政引领专业建设
第一,遵循横向融合、纵向贯通的原则。横向从基础类课程、工具类课程、专业类课程、拓展类课程中融合,不断拓宽思政育人领域;从知识层、能力层、素养层纵向贯通整个培养过程,不断提升思政育人目标。第二,建立统一的金融学课程群的课程思政建设标准。坚持“专业能力”和“思政育人”双主线,实现专业技能和思政元素的同频共振。立足于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专业思政育人目标体系,并将二者有机融合,实现同向同行。第三,思政育人目标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中要做到“四同”,即目标同向,资源同频、德技同行、师生同振。专业课程与思政育人的教学目标同向、教学资源同频、教学设计与教学环节优化、教学实践和反思评价环节师生同振。第四,思政育人目标的全面实现有赖于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金融学(合作办学)专业课程采用“双引擎”评价模式,构建并细化三级评价指标,既能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考核学生对思政要素的理解与应用。
(三)金融科技目标的有效赋能
第一,通识课与专业课相互融合,构建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的“新财经”合作办学金融专业体系。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中加入数字化、信息化的基础性课程,以及课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解决相关金融问题的环节;专业必修课中加入信息化、智能化的工具类课程;专业选修课中加入智能化、金融与科技融合类课程,强调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金融方面的问题。第二,深化产教融合。教育和产业的统筹融合、良性互动是将课堂教学与行业发展形成有机联系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本专业在专业课教学中贯彻产教融合思想,积极与相关行业合作,引入行业资源,开发出知识容量大、应用型较强、与实际业务流程拟合度较高的课程资源,提高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比例,以巩固学生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应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为导向,提升教学效果,服务学生的就业和实际工作需求。第三,推动校企业合作和交叉整合课程的建设。本专业利用实习基地和行业资源,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课程编制与讲授,进一步推动学院和企业在课程设置、课程资源、课程内容等方面的有效对接;按照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金融化的发展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更新,提升学科整体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不同的专业特长,拓展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第四,知行融通,打通课内课外与校内校外,有效融通理论与实践。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思维复合、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做好价值观的培育塑造职能,要做到对学生思维的认知精准干预,在实践中与学生碰撞火花,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促进师生共同思考,最终达到知行融通。达到此目标,本专业在“理论课的实践环节-校内专业实训课—校内跨专业综合实训—校外专业实习—二课堂校外实践—毕业实习”等多环节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四)中外融合目标的有机协同
第一,中外合作院校专业特色。河北金融学院和爱尔兰格里菲斯学院在金融和会计专业特色突出,实力雄厚,因此专业培养体系设计中突出“金融+会计”的专业特色,培养方案中会计类专业课程丰富,出国学生学分可以与外方院校进行学分互认,修完相关课程可获得ACCA九门课程的免考资格,有效推动本专业中外融通。第二,金融国际化特色鲜明,中外共建专业英语课、双语课程体系。本专业金融国际化特色,主要通过专业英语类课程,如金融英语和银行英语口语课程体现,专业双语国际化课程主要有国际金融业务类课程,如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贸易等课程构成。
第三,中外双师共同授课的教学模式。本专业引进外方金融数学、批判性思维等难度高、技术强的课程进行中外双师联合授课,最大限度调动双方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学成之后为社会金融事业贡献力量。第四,制订本专业选课方向指南。切实指导学生选择相应的金融国际化课程体系和“金融+会计”课程体系,为学生在今后国内外学习本专业和提升职业素养指明方向,最大限度地赋予学生选课权。
五、结语
“新财经”本质上是财经人才培养的竞争。在国际化和全球化浪潮下,新财经人才培养也是为国家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是强国之基。每个学校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探索新财经的道路上特色各异。结合学校国际教育学院合作办学的实际,强调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思政的引领、科技的融合以及中外融合,侧重与行业机构合作,探索校企合作。
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时代浪潮的作用发挥刚刚开始,这场新的技术革命对各行业发展、产业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響越来越深刻。进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数字思维成了新时代对新财经人才的要求。培养面向未来的新财经人才是财经类院校及专业的教育使命。教学理念转变、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科技的融入、课程思政的建设、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等都是新财经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焦点,需要财经类院校在未来的探索中寻求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永国,田学斌,董葆茗. “四新”学科范式变革的结构特征及其对“新财经”的启示[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1,21(01):43-48.
[2] 刘利. 新文科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146-148.
[3] 陈益刚. 新财经建设:观念变革、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J]. 高等教育评论,2021,9(02):97-110.
[4] 董兆伟,柳天恩. “新财经”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J]. 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03):72-81.
[5] 冯文丽,苏晓鹏. “新财经”教育改革的概念、特征及目标系统[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1,21(01):49-53.
[6] 赵霞,王琦. 新财经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2(22):73-80.
(责任编辑:胡甜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2022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财经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金融学(合作办学)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21GJJG347)结项成果。
作者简介:熊晓轶(1981—),女,博士,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教授,研究方向为合作办学课程思政;王金辉(1987—),男,硕士,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