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言娜
知识导学
素养夺标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本課必备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 背景
(1)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
(2)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3)世界市场的出现及逐渐扩展。
(4)美洲作物(玉米、甘薯)自身的优势。
2. 物种外传: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 农作物
(1)概况
①粮食类:小麦、大麦、水稻。
②水果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
③蔬菜类:黄瓜、豌豆。
④经济类:甘蔗。
(2)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入美洲,从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到迅速推广,成为美洲主要粮食作物。用面粉做成的食物品种繁多,风格迥异,小麦产业也随之兴盛。
(3)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2. 禽畜
(1)概况:欧洲移民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
(2)影响: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 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1)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
(2)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
(3)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2.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1)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2)玉米、马铃薯、甘薯也用作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3. 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1)水稻在北美的推广,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 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1)对美洲
①马、牛、羊等动物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美洲土地承载能力。
②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
③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对中国
①玉米、甘薯等耐寒高产美洲作物的引进,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
②但是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水土流失。
重点难点
一、玉米和甘薯在明代广泛种植的原因和影响
1. 原因:明朝人口增多,对粮食产量需求高;玉米、甘薯产量高,适应不同土壤的环境;人民自发种植与政府重视推广。
2. 影响:粮食产量提高,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国陷入人口增长和耕地不断开发的循环之中,“人地矛盾”愈加严重。
二、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
1. 欧洲具有主导性:伴随欧洲的殖民掠夺进行。
2. 内容具有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
3. 范围具有全球性: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
4. 结果具有两重性:不仅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也给美洲带来了灾难。
5. 时间具有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开始了物种大交流。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三、哥伦布大交换
1. 概念: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在人类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业、文化许多项目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这种生态学上的变革,被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
2. 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改变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及亚洲人的生活方式。如欧洲最早引入美洲的物种之一——马,使大平原上美洲原住民部落,变成使用马匹狩猎美洲野牛的游牧民族。同样,来自美洲的番茄,在意大利成为制造番茄酱的原料。
②改变了各地的食物生产结构,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如16世纪,葡萄牙贸易商由美洲引进玉米及木薯进入非洲,取代原有农作物,成为非洲大陆最主要的主食农作物。西班牙殖民者向亚洲引入番薯及玉米等高产作物,使粮食充足,刺激了亚洲人口增长。
(2)消极影响
①欧洲人带来新的疾病,美洲的原住民因缺乏抗体,导致大规模丧生,同时严重影响了美洲当地的文化与传统。
②农作物的大量种植导致过度开发,加速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
四、外来物种的交流传播在丰富了人类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生物入侵现象,我们应如何对待外来物种的传播?
1. 加强监测和预警是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措施。
2. 加强边境检验和管控是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手段。
3. 加强国际合作是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关键。各国应加强合作,共享信息和经验,共同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挑战。
4.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法律框架,明确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5.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