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研究

2023-11-10 08:55:32张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

张锋

传染病预防现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和不同发展条件的影响。传染病预防现状是一个动态的、多变的领域,需要不断投入和研究。未来,各国应继续加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为全球的健康安全作出贡献。公共卫生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公共卫生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1]。我国政府将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事业作为卫生事业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到相关传染病的防制过程中[2]。通过建立健全防控体系、机制,制定相对应的防制策略,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安全以及舒适的环境,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稳步推进。

1 公共卫生传染病特征

1.1 危害性大

一些传染病患者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医院实验室做确认;但是,这些患者会排出病原体,并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如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以及呼吸道传播等[3]。有些病原体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中,很多人在无意间吸入被病原体感染。有些病原体存在于食物、饮用水、餐食具中,人们一旦食用就会受到病原体感染,还有些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于叮咬时把病原体传染给人。等人们重视时常常已波及多人甚至整个工作或生活的群体,如果处理不及时便会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扰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1.2 传播速度快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口流动性增强;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因素有可能使某些传染病传播速度加快,导致短期内发病率增高[4]。在现代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网络信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公共卫生传染病危害的判断和应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心理危机,进一步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而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2 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意义

传染病在人类的生活中非常常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们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很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控制,就会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很难有效缓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面临的压力[6]。因此,在新时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大力度推进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公共卫生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主要涉及多个方面。为了有效提高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水平,相关部门必须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如果资金不到位或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保证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必须加强资金管理力度,制订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资金分配方案。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重要参考数据,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治疗水平。

3 当前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传染病预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漏洞,由于相关部门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缺乏重视,导致其存在一定的漏洞,这也是导致传染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7]。其次,我国对于传染病预防工作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医疗机构不能及时上报疫情信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开展[8]。最后,我国公共卫生管理机构人员较少,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足[9]。如在疾病预防工作中,一些医院虽然有专业人员,但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和专业技术培训等原因导致其无法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导致很多传染病未能及时控制。因此,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对于我国传染病预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4.1 强化公众意识,营造群防群控氛围

在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过程中,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晓率以及主动采取个人有效防护措施是公共管理防控工作的重点。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人民群众对健康期望越来越高,这也为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宣传,能够使更多群众了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作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工作人员应当结合传染病的特征以及传播途径做好宣传工作,并及时拓宽传播路径,提高人民群众对传染病的防控意识,促进人民群众健康行为养成。在宣传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加强与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结合,拓宽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覆盖面,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快速地了解传染病防控的相关信息,并且做好自我防范以及预防措施,提高人民群众对于传染病自我防控能力,真正地做到传染病的群防群控[10]。除此之外,作为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展板、利用扩音机开展流动宣传等传统宣传形式进行宣传,通过线上与线下宣传方式的结合,使人民群众从多个方面了解传染病特征以及其传播特点,学习掌握传染病自我防控知识、技能,进一步提升全民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

4.2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机制

在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健全的防控体系,能够使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工作实现快速、科学、高效目标。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有方、组织有力的组织体系和相应的工作机制,将预防控制内容清单化、调查处置流程标准化,提高工作人员管理的规范性,从而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其次,应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效力。在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可以以培训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思想观念,最终推动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工作朝着高科技方向发展[11]。通过引进具备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使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还应当给予充足的资金、物资支撑,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信息化管理等手段,提高公共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控及处置质效。

4.3 强化疫情管控,依法科学规范有效处置

在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应当对传染源展开控制,避免传染病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传播或蔓延。作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制机构始终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一是加强监测预警,识别公共卫生传染病病原体,在发现传染病的第一时间提高反应速度,尽早控制传染源,制定应对策略、保障应对效率,并且快速投入公共卫生传染病的防制工作中。二是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提高对病原体研究的控制能力,确保在疫情暴发时完成实验室快速检测、病毒分离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好人员的隔离治疗工作。三是依法科学规范有效处置,随着一系列法制体系的出台,强化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规范各方的行为,对推进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从而提高公共卫生传染病科学规范处置工作效率[12]。

对于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来说,应该通过消毒措施对其进行治理,从而能够阻断病毒的传播渠道。卫生部门需要在公共场合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公共场所中存有病毒,造成病毒的散播。通过大面积消毒工作可以做好病毒的查杀,进而阻碍病毒的传播,有利于实现传染病的控制。在传染病消毒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消毒宣传工作。卫生部门应该向群众介绍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并且让群众了解消毒工作的重要性。让群众能够购买消毒液,注重自己家庭内部的消毒,这样能够与卫生部门的消毒工作相互辉映,从而实现集体消毒,阻碍病毒的传播。还应该通过消毒宣传工作让群众明白病毒的危害性和作用机制,并且为群众介绍一些传染病控制的方式,如可以通过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也可以通过消毒液来实现生活环境的消毒。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通风,常洗手;外面购买的物品应该做好消毒工作才能够食用,确保安全。

4.4 共筑免疫屏障,全力保护易感人群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中老年人、儿童以及孕妇及大部分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群都更加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如何保护易感人群这一项工作十分重要。在复杂多变的公共卫生传染病危害形势下,有针对性地通过接种疫苗、群体化学预防或化学疗法、保证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安全有效地使用血液和血制品、媒介控制等,共筑免疫屏障、阻断疫情传播,保护易感人群。按照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自我保护,避免去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与他人保持安全的距离,一旦出现身体不适或有传染病的症状,应当及时就医[13]。在公共卫生传染病流行期间,作为人民群众一定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科学防疫,众志成城,落实好各项防护措施。

4.5 加强公共卫生监测

公共卫生区域体系化卫生预防处理:为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需要国家疾控中心监测各地的卫生情况,加强对传染病暴发区域的消毒,同时为该区域的居民发放传染病预防药物,并配合有效监测,以免传染病扩散[14]。

确定传染病高危人群及危险因素:国家疾控中心在防治传染病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以保证干预效率更高,并对传染病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监测期间如患者表现为行为特殊性暴露,即可确定危险因素,监测人口学特征,以对高危群人进行明确[15]。科学分析不同时间段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情况,根据食品安全更新分析方法和明确的流程等分析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情况并得出对应的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相关部门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不断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提高传染病预防工作质量。当前,我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传染病预防管理方法,加强对传染病预防工作的重视程度,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体系,不断提高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人们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此外,相关部门还需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11-25 14:45:02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5:08
传染病的预防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0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02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6:08
消毒攻略大派送
学生天地(2020年32期)2020-06-09 02:58:08
消毒,大头有话说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2-13 02:48:50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