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竞仪 张兰芳
(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171)
孝义皮影戏自2006 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经过十余年的保护与传承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困扰其生存发展的问题并未完全消除[1]。随着现代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农耕文明背景下生长起来的孝义皮影戏,其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皮影班社中占据半数人员的乐队,也因生存空间减小、“哑巴皮影”盛行而面临生存与传承问题。由此,本文从孝义皮影戏乐队本体出发,探究其生存现状,并对其今后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孝义皮影戏作为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而伴奏乐队作为皮影戏表演的音乐载体和依托,是彰显其地域特点的重要因素之一。皮影戏表演需要乐队与说戏、贴窗师傅密切配合,才能突出孝义皮影戏的艺术特色。
孝义皮影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大流派并立的格局。其伴奏乐队在构成、功能及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
纸窗皮腔灯影戏,是孝义当地最为古老的皮影戏曲种。其伴奏音乐是以小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吹腔音乐。唱腔主要包括皮腔、扬腔、弋阳腔等,演唱中以吹打为主,民间有“三吹三打三咳咳”的说法。
1.调性
皮腔音乐的主音是“sol”和“do”,在行腔过程中,所有音皆围绕这两个稳定音展开。同时,还有“mi”和“la”两个不稳定音多次出现,在不破坏主音稳定性、音乐性的基础上,打破原本和谐纯粹的行腔,重新构成特殊的旋律结构。
2.板式
就板式而言,孝义皮腔有平板、流水、垛板、扬腔、叫板五种类型。其中以平板、流水与垛板三种类型为主[2]。扬腔、叫板为辅助板式。
平板属于混合节拍型,板眼为一板一眼或有板无眼。平板行腔稳当,委婉动听,变化较小,适合叙事与抒情。
流水板分为紧流水和小流水。紧流水用于剧中人物情绪激动之时,小流水用于人物焦急之时。流水板节奏较快,行腔时常用一板一眼。
垛板,也称“垛子板”,是平板中的一部分。常在平板帽子或流水板帽子后转为垛板,用来稳定情绪,抒情叙事。板眼形式为一板一眼。
扬腔属于一板一眼型。包括艺人常说的咳咳腔、三咳咳,一般在流水板式之后使用,根据剧情需要也可灵活运用[2]。
叫板,也称“要板”。是从说白到歌唱,起引发、承接作用的过渡板式[3]。
3.主要乐器
小唢呐是纸窗皮腔灯影戏伴奏乐队的主奏乐器及领奏乐器。吹奏筒音为“re”,乐手习惯称之为“四眼调”,民间称之为“灯影调”。声音激昂嘹亮、响脆高亢。
呼胡,乐队中仅次于小唢呐的主奏乐器,里外弦定弦为“sol”和“re”。琴身较短,琴筒直径较大,呈半圆形,多用槟榔壳,面板较薄,用桐木板制成。由于其为配合皮腔演唱所制成的特殊形状,音色弹性较大,宏亮、厚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笙,中国特有的自身具有和声效果的吹奏乐器,孝义一带常用十七管笙。在纸窗皮腔灯影戏的伴奏中一般使用G 调,变换指法后可吹奏C 调。在乐队齐奏时能起到调和整体音色的作用。
亮锣,民间又称“弹锣”。是纸窗皮腔灯影戏的专用小锣,一般为G 调锣和D 调锣,发音较有弹性,多用于吹腔开始或结束部分。
狗娃子,又名“小星锣”。发音清脆,一拍一击,参与乐队伴奏全过程,起到把握节奏的作用。
二五眼,形似小碟,一组两个,一上一下安装在同一个铁架上,用檀木或者枣木棒打击,声音略有弹音。在演奏中,遵循五度相生关系,按照“sol”“re”的协和音进行打击,凡遇到“do”“mi”“sol”击“sol”音,遇到“re”“fa”“la”则击“re”音,一拍一击[2]。
碗碗腔,在晋中地区有“月调”“影调”“纱影调”等称谓,一般为徵调式。行腔用调悠扬婉转。在演唱时为真假声混用,多采用“二音子”与“尖音子”两种技巧。
1.调性
碗碗腔为徵调式,表演过程中稳定音为“sol”。结束时,除了转板和个别唱腔落在“do”音外,大多仍然落在“sol”音上。碗碗腔中有两个特殊音,“微升fa”和“微降si”。表演过程中,碗碗腔所用调高,常因说戏师傅的声调而定。不仅每人不同,一人每天所用调也有不同。但由于过去说戏师傅都是男性,一般常用D 调。
2.板式
碗碗腔的唱腔板式包括平板、流水板、介板、滚白及叫板等五种类型。
平板,也叫慢板,是混合拍子型,其板眼形式以一板一眼为主,混合着一般两眼,偶尔会出现一板三眼的节拍。平板平稳庄重,旋律优美,能最大限度地表达剧情内容和人物情感,所以它是表现人物叙事与回忆的最好板式。
流水板,有板无眼,是碗碗腔中比较活泼、应用广泛的一种板式,剧情人物的喜、怒、哀、乐均可表现。
介板,一种节奏、速度十分自由的行腔板式。时间可长可短。其旋律高亢、激昂,起伏节奏很大,常用于第一句唱腔,来表现剧中人焦急、愤慨的情绪。
滚白,滚白唱腔在行腔过程中更为自由,是一种夹说带唱、说唱相间的板式。是表现剧中人物过度悲痛、诉说衷肠的常用板式,颇具感染力。
叫板,以白、唱结合的辅助板式,常用语各种唱腔板式的前头,起承接、引发的作用。
3.主要乐器
碗碗,又称“盅盅”,因其形似碗状而得名。因其音色独具特色,碗碗腔之名由此而来。这种乐器是碗碗腔中风味最浓的乐器,口径5 厘米左右,用响铜铸成,细铁棒一拍一击,声音清脆悦耳。
节子,由两块长14 厘米、宽3 厘米、厚1.5 厘米的檀木板制成,两块木板一头各打两个小孔,用细绳串在一起,操作时需用大拇指插进两板间4—5 厘米的间隙。
月琴,是碗碗腔行腔伴奏中重要的弹拨乐器。它的外形特殊,琴身短而无品,琴箱为六角形。演奏时演奏者需左手戴铁手帽,右手食指戴牛骨或羊骨制成的“拨子”。
呼胡,是碗碗腔中的主奏乐器。琴身用檀木制成,琴箱用槟榔壳制成,琴箱面板较薄,用桐木板制成。呼胡里外弦的关系是“sol”“re”音。发音纯洁、有弹性。
二弦,习称“二股子”,是碗碗腔伴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琴身较短,琴筒粗而长,琴板较厚,琴码较高,腰码到琴筒之间的把位距离很短。
近年来孝义皮影戏走进了文化旅游景区,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日渐剥离。传统表演市场的萎缩使艺人们生存压力倍增。经济压力迫使现存的一些表演者们不得不缩减成本,在皮影戏伴奏音乐上,采用录音代替,造成“哑巴皮影”盛行。
看似节省了经济成本与人力成本,实际上却使孝义皮影戏失去“本真”,一些艺人们因常年没有演出机会,表演技艺也在逐渐下降。以吹腔音乐而闻名的纸窗皮腔灯影戏沦为伴奏音乐的重复性播放,失去了原生态的活力。
孝义皮影戏乐队以往是由一些民间艺人自发组成表演团体,团队成员有明确的人员分工,当地人称“七紧八慢九消停”。在传统表演过程中,无论团队人数如何变化,乐队伴奏艺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孝义皮影戏的伴奏乐队人员大多没有固定,皮影戏表演艺人与乐队伴奏艺人也是各自发展,传统演出市场的萎缩、新兴市场的狭小,艺人们已无法像以前一样能常年演出。
现如今伴奏乐队人员流动性过大,乐队人员的不确定性使得乐队表演过程中的配合程度、表演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随着老艺人年龄增长,青年一代不愿留守于古老的孝义皮影戏,由此引发的断代问题,也使乐队人员的接续与传承,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纵然有新鲜血液的补充,乐队成员之间的磨合,艺术性与审美性的集体碰撞与提升,也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乐队演奏水平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迅速提升,人才缺失是孝义皮影戏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暴露出的关键问题。
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言,传承人持续从艺,才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如果青年人才严重匮乏,将导致孝义皮影戏伴奏乐队在表演、传承上后劲不足。
第一,守住原生态传统市场,响应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深入基层巡演。扎根于乡村文明的孝义皮影戏离不开滋养其生长的基层民众,不丢弃原生演出市场,在此基础上拓展更多传播渠道,才是真正的“开拓”。
第二,非遗进校园,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融入当地教育体系。将孝义皮影戏的表演尤其是音乐与当地中小学课程深入融合、纵向交互,作为家庭核心基点的青少年将辐射带动更多社会成员关注孝义皮影戏,此类受众市场也将更为稳定与广阔。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开设自媒体平台。拓宽线上市场,以高质量、原汁原味、有趣的孝义皮影戏伴奏乐队视频吸引广泛受众,以此将孝义皮影戏传播至更广范围。
在培养传承人的日常教学中,要兼顾对学生演奏技能、艺术水平、文化素养、传承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中,讲究“口传心授”,但此类传承方式的核心并不在如何教学的形式上,而在于核心的教学内容上。“口传”的是原汁原味、不因外力介入而削减的第一手技法,尤其是在伴奏乐队传承人的培养上,由于音乐“以情动人”的特性,传承人更要对伴奏音乐有深刻的认识以及由心而发的灼见。“心授”的是世代传承的艺术操守、责任担当。在培养传承人的过程中,虽然提倡以正规教学方式提高表演技能水平,但应时刻铭记坚守孝义皮影戏音乐的“本真”特色。
第一,创新演绎传统故事。产生于农耕时代的孝义皮影戏剧目并不都是落后于时代审美的,一些传统剧目至今仍为广大人民群众津津乐道,不乏趣味性和文化性。在保留原真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深挖其中传统音乐的内涵魅力,贴合大众喜好,创编优质曲本,做到传统皮影戏音乐与新编音乐并行不悖,传统韵味与主流审美和谐统一。
第二,创新演出形式。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快速迭代发展,始终用老形式演绎老故事,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如果创新演出形式,某种程度上,可以彰显孝义皮影戏的文化价值与时代价值。如将伴奏乐队搬到台前,让观众充分看到久居幕后的皮影戏伴奏乐队,感受到皮影戏的独特音乐魅力以及乐队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综上,孝义皮影戏演出的完整性、艺术性,离不开与剧情紧密贴合、扣人心弦的伴奏音乐。孝义皮影戏的音乐不仅与表演相辅相成,还是孝义皮影戏独特风味的“精髓”之一。
本文对孝义皮影戏乐队考察调研中发现,现今无论是乐队面临的生存与传承难题,还是当地“哑巴皮影”的盛行,都在影响着伴奏乐队以及孝义皮影戏音乐的传承。作为活态传承音乐的基础载体,乐队持续稳定向好发展,不断吸纳新生活力,才能为孝义皮影戏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打造良好基础,从而助力孝义皮影戏原汁原味的传承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