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西民歌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应用

2023-11-08 09:01韩超瑛
中国音乐剧 2023年5期
关键词:钢琴作品应用

韩超瑛

摘要:如果说众多历史遗存是山西历史文化的形和体,那蕴藏于历史遗存背后的精工巧艺、民俗文化则是山西历史文化的神和魂,山西民歌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我国钢琴作品的发展,钢琴作品创作不断被注入新的活力,创作的过程中增加的中国元素和现代技法使钢琴音乐作品更加多元化,在此过程中也涌现出许多由山西民歌改编的优秀钢琴作品。本文以杨立青先生的《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为例,分析了山西民歌在钢琴作品创作中的应用,以期对传统民歌在钢琴作品中的运用有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山西民歌;钢琴作品;杨立青;应用;本体分析

山西作为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在民歌上素有“民歌海洋”之美誉。据不完全统计,山西民歌约有两万多首,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及民歌钢琴改编曲的盛行,钢琴音乐被注入了新的活力,钢琴音乐作曲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增加一些中国元素和现代技法,使钢琴音乐作品更加多元化。山西也有众多优秀民歌被改编为钢琴作品,如杨立青先生及他的作品《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不失为最好的代表,此外还有数位优秀作曲家,为我们展现了一曲曲优秀的 “山西音韵”。

一、山西民歌与钢琴作品

(一)山西民歌

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歌曲,由人民群众加工、传唱,反映了最底层、最普通人民的心声,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山西这片历史深厚的土地上,山西民歌同样经过几代人的传唱、凝集,鲜活朴实地保留到今天,用独特的山西语言、山西曲调向我们展示了几代山西老百姓的民俗民风与喜怒哀乐。

巍峨连绵的太行山脉、古老蜿蜒的黄河,孕育了数不胜数的山西民歌,早至《诗三百》中的《唐风》、《魏风》,后至大家耳熟能详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夸土产》等;地形多变、交通闭塞的地理环境,又使山西民歌的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晋北的高亢嘹亮、晋南的委婉细腻、晋中灵活自由、晋东古朴厚重。独具山西特色的音乐元素在丰富多彩的山西民歌的传唱中不断地弘扬、发展。

(二)山西民歌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应用

自钢琴传入中国,就不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曲家致力于中西音乐交融的创作模式,在融入中国民族风格方面不断地探索与创新。随着我国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也随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曲家们开始挖掘各地丰富的民歌,并以此为素材,精心设计与处理,创编出许多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

在此时期,由山西民歌音乐元素改编的钢琴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杨立青的《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黎英海《民歌钢琴小曲50首》中的《开花调》、《游铁道》、《绣荷包》、《照花台》;张永声的《山西民歌钢琴小曲4首》;《鲍元恺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中的《闹元宵》、《绣荷包》;鲍元恺的《太行春秋》钢琴组曲等。这些作品均大量运用了“开花调”、“祁太秧歌”、“爬山调”等山西民歌音乐元素,与作曲手法、创作技术相结合,创作改编出独具山西旋律的钢琴作品。

二、杨立青与《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简述

杨立青,当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民族性与现代性相交融笔者认为是对其最好的概括。钢琴套曲《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是楊立青先生早期的作品,创作于1961年。当时全国上下一片崭新的时代气息,音乐文化空前繁荣,在此文化环境下,杨立青先生为保留山西民歌风格,精选了九首山西民歌进行加工改编,创作出钢琴套曲《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

《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由《牧羊歌》、《卖菜歌》、《悲歌》、《对歌》、《悼歌》、《纺线歌》、《恋歌》、《大生产》及《山歌》九首组成,其中的每一首都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乐曲的标题与立意紧扣。九首作品分别选取壶关民歌《放羊歌》、宁武民歌《挑菜》、兴县民歌《小寡妇上坟(二)》、雁北民歌《闹饥荒》、晋中民歌《交城山》、左权民歌《纺线好》、河曲民歌《山歌(二)》、左权民歌《展开大生产》、 民歌《从前晌瞭至后半晌》改编而来,基本保留了原民歌的旋律曲调,具有鲜明的山西地域特色。

三、从本体分析《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中的山西民歌元素

(一)和声结构

在九首作品中,在西方大小调功能体系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了经过五声性改造处理的四五度音程及二度音程,增加了作品的民族性。

如下列谱例1中,即为小二度的应用,上下声部交替演奏的小二度音程,充分展现出山西民歌《挑菜》中所营造的诙谐俏皮的气氛,活灵活现地展现出百姓生活情景。

又如下谱例2《大生产》开头中间声部大二度的持续应用与高声部形成对比,大二度“音块”的应用衬托出“钢铁碰撞”的声音,生动地刻画出大生产过程中的场景。

在大二度的应用中,《卖菜歌》中同样能说明,33-39小节中,商音与角音形成的大二度音响效果,构造出一幅繁华、热闹的卖菜场景。

四、五度的应用则更普遍,四五度音程可分为“纯四、五度音程”与“四五度音程叠置运用”两种。在《悲歌》中第38小节高声部则运用了纯五度的连音搭配低声部的八度,展现出山西民歌《小寡妇上坟》中“悲叹”的情绪,表达了山西民歌中此类作品的乐思,如下谱例3。

三和弦与七和弦省略三音后附加二度音、四度音、六度音,构成不同叠置形态的四、五度音程,形成五声性,从而加强民族性。叠置四、五度音程在本作品中大致又可细分为:四度三音音列构成的叠置四、五度音程;由纯四度或纯五度构成的叠置四、五度音程;四、五度音程混合构成的叠置四、五度音程。

上谱例4中,选自第一首作品《牧羊歌》,第45小节与结尾处52小节即为由二度加三度构成的四度三音音列,以此还原民歌中的和声特色,描绘牧羊情景,凸显民族魅力。在《卖菜歌》、《对歌》、《大生产》、《山歌》中,同样有大量这样由四度的三音音列构成的叠置四、五度音程和声手法,配合不同的节奏型,以此更好地表达山西民歌元素。

《牧羊歌》与《山歌》结束部分均由两个纯四度音程重叠构成,这样单一由纯四度或纯五度构成的叠置四、五度音程,不仅使音响效果丰满,更是体现了浓厚的山西民歌色彩。

由四、五度音程混合构成的叠置四、五度音程,如下谱例5,在第八首作品《大生产》中,便运用了极具民族特点的四、五度混合叠置的和弦结构。70小节低声部四度与五度的叠加,下一小节开始转换到高声部四度与五度的叠加,形成大生产的音响效果,渲染出生产氛围。在《山歌》中,同样采用了这种极具民族特点的和弦结构,展现山谷的空荡,描绘出宽广飘逸的空谷音响。

(二)曲式结构

杨立青先生的《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中,同常规曲式结构原则,在本套作品中主要运用了单一部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结构、单三部曲式结构及变奏曲式结构四种,以下将对每首作品的曲式结构分别进行简要说明。

第一首作品《牧羊歌》为单二部曲式,由A、B、B1及尾声构成,单一调式:C羽五声调式。A段为1-12小节,非方整性结构,主要以跳进为主,完全采用了山西民歌的曲调元素,勾勒出牧羊时自由惬意的氛围,本段结构力度减弱随之为进入B段做准备。经过13-17小节的连接,第18小节进入B段,同样是非方整性结构,保持了山西民歌的曲调元素,但由跳进转变为级进,并根据山西方言中爱用叠词的特点多次进行了乐句的重复,之后B1段对B段进行了简单重复,尾声同样由B段开头的材料进行收尾,加深了民族色彩,在ppp的力度中结束,意味深长展现出牧羊情景。

第二首作品《賣菜歌》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调式由A段的G商六声调式变为B段的D羽六声调式,最后在A1再现部分转回G商六声调式。B段的旋律、节奏、调式均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勾勒出卖菜的热闹场景。

第三首作品《悲歌》为变奏曲式,进行了两次变奏,调式也由降D徵五声调式转到降E徵五声调式最后转回降D徵五声调式。这首作品的乐句较为自由,开头有两小节引子,pp的力度,为之后“悲歌”主题的出现做了很好的铺垫。在主题中,为更好地展现山西色彩,b1乐句运用b乐句的材料,终止在主和弦上,后进行四小节扩充终止在六级和线上,最终又重复一次终止在主和弦上,好似隐隐抽泣的感觉。在最后一次变奏中,又做了和声加厚的处理,增强音响效果,突显民族风格。

第四首作品《对歌》同样运用了变奏的曲式结构,分别从和声变奏、调式变奏、综合变奏三方面进行了三次变奏。全曲运用了复调手法,由山西典型的山西民歌结构——上下两个乐句八小节构成。具有强烈的动力性,主题中左右两手交替好似“一问一答”,在全曲结尾部分又进行高八度重复和力度的减弱,使之形成渐渐远去的效果,最终在降B徵五声调式的主音上完满终止。

第五首作品《悼歌》运用了A、B、A1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调式由A段的降A徵五声调式开始,转入B段的降D徵五声调式,最后再现部转回降A徵五声调式。B段与A段在材料、和声、调式上均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作品内容更丰富有内涵。整首作品速度以Lento为主,速度缓慢,旋律下行为主,由此展现悲痛哀伤的思念之情。在B乐段中,拍号由原来的4/4拍转为6/4拍,更是将悲痛思念之情表达到极致。

第六首作品《纺歌》为两个重复乐段构成的单一部曲式,单一的E宫五声调式。2小节的引子,2-14小节A乐段,15-24小节短暂的连接,之后便是25-33小节A1段对A段的重复,从而展现出纺线机器从忙碌到逐渐停下来的单一、完整的音乐形象。

第七首作品《恋歌》运用了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B段在A段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材料变化而成,使两个月段既是展开,又有对比,曲调优美舒缓,和声中采用了山西民歌作品中多用的非三度叠置和弦,体现了民族色彩,展现了美好的恋爱画面。

第八首作品《大生产》运用了变奏的形式对山西民歌进行了改变,全曲调式从e商五声转为a商五声转为c商五声最终转回e商五声,进行了三次变化,从而展开了三次的变奏。在这三次的变奏中都完全引用了山西民歌的元素,如结构上并列四句,和声上非三度和弦叠置,调式上e商转a商转c商最后转回e商,从而展现了浓厚的山西民歌色彩。开头引子中的音型,生动地模仿了机器生产中的声音与情形,快速不停地,主题部分又在旋律中加入人声演唱的旋律,与附点节奏的配合表达人们干活中的强劲有力,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大生产的场景。

最后一首作品《山歌》为变奏曲式结构,相较于之前几首作品,这首作品更为成熟,更加保留和展现了山西民歌韵味。全曲运用了多种创作手法进行了六次变奏,从节奏、节拍、调式、速度、主题等多种角度进行变化,将山西民歌《从前晌瞭至后半晌》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调式结构

从上述曲式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调式中大量运用了我国传统的五声民族调式,第一首《牧羊歌》、第七首《恋歌》,运用了羽调式,表现出柔和、宁静、优柔、如歌的情调;第二首《卖菜歌》、第八首《大生产》、第九首《山歌》则运用了商调式,展现出简单古朴的情调;第三首《悲歌》、第四首《对歌》、第五首《悼歌》运用了徵调式与第六首《纺线歌》的宫调式同属大调,展现出奔放、豪迈、热烈的情感。

在本首作品中,杨立青先生还运用了自然音调式和声与民族风格相融合的手法,如《大生产》中的多利亚调式,《牧羊歌》中的弗利基亚调式,《对歌》中的混合利底亚调式,由此,体现出民族风格,也可以充分展现出杨立青先生创作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相交融”。

四、山西民歌元素在钢琴作品中应用的意义

通过对山西民歌、山西民歌中钢琴元素的融入及杨立青先生对民歌改编的研究学习,使笔者对山西民歌元素在钢琴作品中应用的意义有了很大的感悟与启迪。在越来越重视文化艺术的今天,不仅民歌,其他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如琴歌、词曲、说唱,同样都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不仅提高传统民族文化自身,还可将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等多元文化相结合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欣赏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山西民歌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其“不潮流、不时髦”等原因,正逐渐衰退,将山西民歌元素应用到钢琴创作中,进行创作改编,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既能为钢琴作品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元素,也能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山西民歌文化,对于其他优秀的传统民族艺术也可同理。

其次,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将传统作品中融入世界元素,再将传统作品走上世界,也既能保留传统民族风格的特色,还能给人们带来新鲜的感受,通过一种崭新的方式将山西民歌的魅力展现给大家,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梁祝》。

最后,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将传统元素中融入时代的创新元素,与现代化相适应,才能让它更有生命力和活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作源泉,我们应该用更好的、更优的方法让它传承下来、发扬出去,展现出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光芒。

通过众多优秀作曲家们的努力,钢琴作品舞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优秀的富有山西民歌元素的钢琴音乐作品,将富有山西韵味的音乐风格展现给大家、展现给世界。同时,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优秀的山西钢琴音乐作品出现,可以通过音乐把山西风采展现给大家,为山西民歌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活力与更强大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徐越湘.浅谈杨立青关于20世纪作曲技法理论的研究成果[J].人民音乐,2009(08):37-39.

[2]钱仁平.杨立青访谈录[J].人民音乐, 2013(04):4-10.

[3]王曦.钢琴作品创作中山西民歌元素的运用[J].戏剧之家, 2021(19):79-80.

[4]唐瑾.杨立青钢琴作品初探[J].人民音乐, 2020(12):30-33.

[5]汪俊芳.论山西民歌的地域性风格特征[J].艺术评论, 2014(04):122-125.

[6]周为民.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音乐,2007(02):116-121.

[7]李静.建国初期17年山西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探索与实践[J].黄河之声,2021(12):94-96.

[8]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钢琴作品应用
简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论李斯特钢琴作品《死之舞》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钢琴作品中对情绪情感的巧妙运用
西方钢琴音乐作品的二元性探究
试论学生对钢琴作品音乐内涵感受的教育
舒曼钢琴作品中的文学性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