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
如果花足够多的时间去了解人工智能创作的各类作品,你会发现,它们在很多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在文学领域的表现却常常是灾难级的。它们画的画,让人耳目一新;它们写的歌曲,乍一听似乎不错;但当你抱着寻找情感共鸣的目的去读它们写的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失望而归,甚至会有上当受骗之感。大概是因为,相比感官上的简单刺激,内心的感受要深刻、复杂得多,想要满足并不容易。
一起来看看人工智能写的诗:沉浸在春天的异境中/渐远渐近/我的灵魂开始燃烧/与风一起舞蹈/梦里花开无人识/鸟语声声谁能听/我把春天捧在手心/它却偷偷溜走/唯有脑海中的思想/扬在空气中。粗看浅读,似乎还像那么回事,于是有人开始尖叫,更多的人高声附和。一场盲目的狂欢在时代喧嚣的舞台上演。但这样的诗真的值得掌声吗?不过是在信息库里刻意地抓取,然后生硬地拼凑。沿着诗的脉络去触摸,你能触及什么?要么什么都没有,要么是冰冷的源头。
有些东西可以学习,比如技能,比如规则;有些东西可以模仿,比如表情,比如声音。唯有感情,如浩瀚宇宙间分子结构最复杂多变的物质,不可言喻。虽然有人说“人工智能正在理解人类的情感”,但即便这样的事实存在,所谓的理解也一定是粗浅的,是程序化的。人类能以数字化的形式提供给人工智能的感情理解能力和感情表达方式太过有限,因为人类自身对感情的描述就具有局限性。感情这东西,它没有规则可循,并且瞬息万变,亦没有止境。
人工智能写的诗好不好,有没有真情实感,拿顾城的诗出来对比就高下立判了。顾城的诗,很多人喜欢,但目前还没听说对某位诗人的作品有所偏爱的人工智能,将来应该也不可能,除非人类主动设定。偏偏人工智能什么都敢干,诗已经写成那样了,还敢接诗歌赏析的活。为了测试人工智能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有人抛出顾城的名作《门前》: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扇/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有门,不用开开/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人工智能的赏析是这样的: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土地和简单生活的深深眷戀与爱护。作者通过描写一个清晨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美好的生活氛围。“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这些景致描写手法生动地勾勒出清晨的平和与安详……总之,这首诗通过清新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乡土家园生活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响应和传达着生命的真谛:珍惜当下,活在当下。它的意境清新淡远,却直击人心。
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它好像什么都懂,又好像什么都没懂。你说不懂吧,它洋洋洒洒能讲一大堆;你说懂吧,要么词不达意,要么就是对一些常规套路进行生搬硬套。让它参加高考、中考,做语文的阅读理解题,倒是多少能得点分,这没错,但它一定是语文老师口中恨铁不成钢的那类学生。现在的人工智能读懂“美好”二字肯定没有问题,但一定体会不到“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所蕴含的那种微妙,更理解不了诗人仿佛信手拈来的“童年视觉”。
除了写诗和读诗,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的“翻车事件”屡见不鲜。有人让它写一篇关于长沙的游记,结果出现了查无此地的景点;有人让它根据高考真题写作文,结果尝试三五次都写不够800字。或许,这些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进化,终会得到完美解决。但是,要赋予人工智能感情,或者说让其拥有感情,显然不是设计一种架构就可以实现的。就好比日暮思归,望断天涯路,人工智能会糅合一千个诗人的感慨,生成自己的愁绪。但是,它不会成为第一千零一个诗人。
所以,我们与其担心人工智能在文学创作上取代人类,还不如担心我们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成为没有感情的“空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