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成佳
人工智能介入文学现象引起了学界争论,肯定与质疑的声音兼具。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写作的出现具有时代意义,它“宣告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的诞生,宣告文学开启了历史的变局”。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写作是一种新的写作形态,“或可看作未来文学的第三种形态”。此外,认为人工智能写作是 “假美猴王”“非人的文学”“产业化文学”的否定声音也不绝于耳。笔者认为,暂且不论人工智能文学作品的好与坏,人工智能文学的出现,恰是我们深刻反思人类自身的警示与契机。
当代文学版图主要分为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两种。网络文学从诞生到发展的前几年,二者大有水火不容之势。在市场的调和之下,传统文学需借助新的媒体、考虑一定的市场因素才可以得到更多关注,网络文学也有从幻想向写实回归的倾向。如今,网络文学的蓬勃态势似乎与其诞生之初所受到的冷遇和排斥局面形成了讽刺。曾经,很多人站在“纯文学中心主义”的立场上,认为网络文学缺乏文学性,也有不少人认为网络文学应向传统文学经典回归。殊不知,网络文学的“网络性”恰是它自身的特质,也是最吸引读者的地方。
当初纯文学面对网络文学的态度是“自我中心主义”,而我们今天在面对人工智能文学写作的时候,是不是也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呢?实际上,在当代文学的写作实践中一直存在着这种倾向。
科技对当下人类生活全面浸透,相应地,密切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中自然应有很多科技元素,这是文艺现代性的外在表现。或许是受传统农耕文明及审美趣味的惯性影响,也可能有中国科技发展、现代科学知识普及晚于西方的缘故,我国的文学创作者将作品与科技相呼应的兴趣和自觉性普遍较弱,导致当下的文学园地中除科幻小说外,科技诗、科技小品、科技散文、科技报告文学等品类非常少。
一味地坚守自我熟悉的领域而习惯性地对陌生事物疏离甚至排斥,显然是创作者心理上的“中心主义”,是故步自封,是因循守旧。作家阿来曾指出:“主流文学界有一个响亮的口号,便是关注现实,但却一直对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强大的社会现实,成为文化的一个部分视而不见。”走出“自我中心主义”,放下对科技的芥蒂,自觉拥抱科技,培养科技美感,积极寻求科技与文学艺术的结合方式,当代文学才能更完整地展现时代特征,实现自我的现代转型。
相比之下,中国的科幻文学发展动力较为强劲,尤其是刘慈欣的《三体》,激发了写作者们对科幻文学的创作热情。科幻文学为写作者们更加方便地应用科技元素、走进科技世界、畅想科技未来提供了“训练场”。然而,文学作品的科技美感不仅表现为文本内容上的科技元素,还表现为写作者主动使用电脑软件、大数据算法等互联网技术参与创作的意识和虚拟现实的想象方式,最重要的是作品能在思想层面上表现出写作者走出“自我中心主义”的思考和决心。
虽然中国当代科幻作家对高科技的想象、对未知宇宙的描绘已经十分具有开创性,但他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普遍秉持“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刘慈欣在科幻小说《诗云》中塑造了一个克隆诗人“李白”。“李白”虽然可以凭借技术手段将诗歌操纵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但他最终也不解艺术的精妙之处为何。显然,小说对“李白”最终的“迷茫”设定并没有突破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边界。
青年评论家李松睿认为,当下的科幻作家及作品中仍然表达着深重的契合传统价值观的人文主义执念,呼吁“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应该充分发挥虚构的力量,放弃对古典的人文主义观念的迷思,去重新构想一个未来的、全新的社会样态,这个社会甚至可以不必以人、人的主体性、人的独特性为其前提”。
由此看来,人工智能写作的出现又何尝不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戰呢?以此为契机,深刻反省“自我中心主义”,是人类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应有的表现。我们应该去除偏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去面对新事物、新现象。
(节选自《广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略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