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创新小学德育方式

2023-11-08 08:43陈星辰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20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小学德育信息技术

[摘要] 教师应当积极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改良过去传统过时的德育形式。本文在实践中总结出“以网为媒,活化德育内容;巧借微课,拓展德育渠道;自主上网,增强德育体验;家校平台,促进德育践行”的實施策略,旨在给学生带来新颖、别致的德育体验,让学生在心底绽放美好向上的德育之花。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德育;道德素养

一、以网为媒,活化德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色彩、动态的画面较为敏感,也容易将目光停留在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动画、图片等形象化的事物上。网络中海量的资源能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素材,丰富德育的形式。对此,教师要主动地搭乘信息化的快车,积极地根据德育主题,从网络中搜集灵动的素材,活灵活现地为学生呈现德育知识,在唤醒学生的具象思维中,提升德育的质量。

例如,在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德育活动中,教师先在网络收集与毒品预防教育相关的宣传片、图片等,为后续的教学做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毒品的图片,并提出“你们知道图片上呈现的是什么吗”的问题,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当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许多答案后,教师为学生揭秘“图片上展示的都是毒品”。紧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一些社会新闻,引导学生认识到毒品带来的危害。之后,教师再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学生呈现“预防吸毒十项注意”的内容,活化学生的理解方式,增强学生的记忆。

动静相宜的德育策略更能打动人心,深入学生的心底。案例中,教师巧妙地搜集网络图片、视频等资料,并以此为媒介向学生传达高尚的人格情操,能让德育的过程变得更加多样,使学生基于灵动的形式将美好的人格品质留在心底,主动地远离毒品。

二、巧借微课,拓展德育渠道

传统形式下,德育的节奏由教师控制,学生是被动的机器人,只能跟随教师的指令行走。微课的异军突起,让近年来教师的教学形式发生了转变。教师可以围绕德育主题进行微课的制作,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节奏恰当地安排微课的内容,以便学生利用微课汲取精神食粮,获得成长。同时,微课还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节奏、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施教。对此,教师也应当释放微课的光彩,巧妙地利用微课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时,教师可以先将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等内容置于微课之中,并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意识地融入图片、视频等元素,让微课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间,对微课的播放时长进行调整,避免微课成为学生的负担。在做好微课后,教师将其分发给学生,促使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的方式获取德育知识,逐步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自己的灵魂。在完成微课的观看后,学生也可以将下载好的微课重新上传到云端,以便在后续需要时随时提取。

微课的开发,如同一剂良药,能缓解当前德育中的许多弊病。案例中,教师发挥微课模块化、形象化的优势,为学生制作学习资源,能让每一个学生依靠微课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德育知识,从而让德育的过程不再浮于表面,真正实现落地有声。

三、自主上网,增强德育体验

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中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在过去的德育活动中,教师习惯于采取“师讲生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如同没有参与感的观众,只能静静地看教师的表演,教师讲解的知识也犹如过眼云烟,难以在学生的心底扎根。而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上网”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行为,无论年龄大小,都能够轻松地利用互联网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对此,教师应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基于德育主题为学生布置自主查找网络资源的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力量学习德育知识,从而养成良好习惯,强化自学能力。

例如,在以“学雷锋”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利用网络渠道,搜集与雷锋相关的资料”的任务,请学生主动地在互联网中输入“雷锋”等关键词,搜集网络中有关雷锋的人物介绍、人物事迹等。面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学生也能自主进行筛选、下载,组建带有个人特色的资料夹。在正式开展德育活动时,教师为学生搭建小组,请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以便学生进一步了解更多与雷锋有关的信息。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你认为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雷锋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品质呢”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从雷锋身上学习“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美好品格。

学生自主搜集网络上的信息,能让学习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学习的方式突破原有的壁垒,从而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角,增强在活动中的体验及参与感。案例中,教师请学生搜集雷锋的相关信息,便能让学生在提升自学能力之余,从更多角度认识雷锋,深刻体会雷锋精神。

四、家校平台,促进德育践行

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从来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责任,家长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部分家长的教育思想过于片面,他们认为只要为孩子提供优渥的生活即可,而对于学生学什么、玩什么,他们较少留心,以至于学生常常误入歧途。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学生面对着更多的诱惑,更需要家长、教师的双重监督。为此,教师应主动地与家长建立联系,强化家长的德育意识,引起家长对学生道德素养发展水平的关注,并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家庭德育方向引导,有效增强家校共育的效能。如此,家长与学生一起学习,养成学生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使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线上交流渠道与家长进行沟通,定期向家长渗透文明上网的意义、网络世界的两面性等内容,引起家长对学生上网情况的关注。随后,教师为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强化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使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同时,教师也要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上网实况,总结学生上网的规律,优化下一阶段的德育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文明上网。

总之,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对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师既要充分释放现代教育资源的光芒,照亮德育的道路,让德育的效果达到预期,也要避免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带给学生伤害,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何亚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要点及策略[J].新课程,2020(43).

[2]刘月萍.信息化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2021(20).

[3]杨茜.信息化时代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教书育

人,2022(05).

[4]徐丽娟.新媒体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在网络平台的延伸及效能提升[J].中小学班主任,2022(20).

[5]金蝶依.扬信息技术之帆,起德育为先之航——教育信息化对小学德育的重要影响[J].知识文库,2020(14).

陈星辰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小学德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意义初探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