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可能·现实:“两个结合”的三重逻辑

2023-11-08 02:14:28全艳君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两个结合”的提出,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两化”提上了新的理论高度。“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三重逻辑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的需求为“两个结合”提供了必要土壤;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发展性与实践性等内在品质为“两个结合”开辟了可能场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任务向“两个结合”发出了伟大号召。这三重逻辑相互交织,推动“两个结合”产生、发展与不断跃升。

关键词:“两个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征程

中图分类号:D61;A81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3.04.001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两个结合”,指出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才能“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2]。在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深入探讨“两个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问题,有利于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对理论演进的深刻认知与自觉运用,进一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一、必要: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需要“两个结合”

“两个结合”命题的提出,是基于一百八十多年中国近现代史的土壤,尤其是一百余年中共党史的土壤作出的科学总结。“两个结合”的萌芽、探索与提出,形塑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发展轨迹,与近代以来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相关。

●近代中国探索出路需要新的思想引领

曾在传统自然经济结构下封闭缓慢发展的中国,面对自身封建制度弊端丛生与近代欧洲迅速崛起的双重落差,未能抵挡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迅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去封闭稳定的发展状态不复存在。在列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控制下,原本一元化的中国陷入多元混沌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封建生产关系相互交织,封建主义统治与帝国主义压迫并存,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为当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迫切的需求。

然而,由于时代的特殊性与阶级的局限性,多方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探索都走向山穷水尽之途。农民阶级的小生产者局限致使太平天国运动未能完成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地主阶级的封建性与妥协性决定了自救性质的洋务运动难以摆脱对列强的依附,最终亦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本身充斥着限制皇权与依靠皇帝的尖锐矛盾,托古改制无异新瓶装旧酒,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很快由于守旧势力的强力镇压敲响了丧钟;资产阶级革命派探索了资本主义建国方案,但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致使革命成果落入他人之手。在多次探索未果的背景下,近代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领导中国人民继续沿着革命道路前进,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任务亟需新的思想进行科学引领。

二十世纪初,部分中国先进分子在经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后对资产阶级民主道路产生了怀疑,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恰好为实现思想转向提供了方向。二十世纪初年,马克思主义的到来看似充满着偶然性,但究其根本,马克思主义能在当时的中国落地,是中国的迫切需要与其理论特质吻合迭加的必然结果。

●正确指导中国实践需要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

马克思主义符合近代中国探索出路的需要,因而被中国先进分子选择,这是“两个结合”得以产生的历史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民族迎来了扭转民族命运的重大契机。由于幼年政党缺乏经验,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时难以驾轻就熟,加之受共产国际教条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几度遭受重大挫折。为使中国革命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时代呼唤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为“第一个结合”产生的现实基础。

早在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之时,就提出了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中国时代环境与现实需要进行运用。但在初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并未形成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自觉。在以俄为师与接受共产国际直接指导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屡屡受挫。在艰难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意识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紧迫性,并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它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3]这是毛泽东结合革命实践需要作出的科学论断,中国革命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推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顺利完成。

新中国成立使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担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苏联模式的局限逐步暴露,独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命题呈现在中国共产党面前。在此需求下我们党开启了“第二次结合”的有益探索,这一时期的探索虽然被“文化大革命”中断,但期间形成的《论十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等理论成果,为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改革开放的新需求,中国共产党再次探索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之路,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于2012年成功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生命力,指导中国实践按照正确方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需要根植中国历史文化沃土

近代中国对新思想的呼唤、中国实践对“一个结合”的呼唤,是以中国为主体、马克思主义为客体,从中国具体实际需要出发得出的必然结果。然而,要探讨“两个结合”的必要性,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必要性,还需进行主客体转换,以马克思主义需要的角度进行阐释。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并非传入中国后就完成了历史使命,而是有着不断发展创新的现实需求,而要满足这一需求,需根植中国历史文化沃土,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注入中国基因。

一个理论要在陌生国度发展壮大,除却自身具备科学性、普遍性的基础,还需以该国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并与其进行深度融合,否则会因话语基础的缺失导致生命力的流逝。早在中国先进分子选择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之前,恩格斯就已经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运用原则作了清晰阐释。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评价美国工人运动时指出,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要想肩负实现工人阶级解放的使命,必须根植美国本土,“成为彻底美国化的党”[4]。同理,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肩负起指导中国人民完成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使命,必须根植中国历史文化,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以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为依托,是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被广大人民接受的重要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工农群众熟知的传统话语、传统观念、传统组织形式进行革命的创造性转化,有效进行了群众动员,有效扩大了革命的群众基础,完成了带领全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批判利用”为原则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决批判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方位继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于2021年明确提出“两个结合”,将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到了新的理论高度。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中共党史可见,根植中国历史文化沃土并不断吸取养分,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种子在中国落地生根并成长得枝繁叶茂的重要原因。只有以中国历史文化为依托并与其进行深度融合,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华大地发展壮大,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二、可能: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为“两个结合”提供契合点

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理论,能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实现“两个结合”,与其内在品质有极大关联。“两个结合”的可能性:首先,得益于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立场,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不谋而合,为“两个结合”提供了根本的立场遵循;其次,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发展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性极为契合,为“两个结合”开辟了成长空间;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吻合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各项实践的现实需求,为“两个结合”提供了路径指向。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为“两个结合”提供立场遵循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多次提及“人民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立场。1839年,马克思首次提出“人民性”概念,指出“这些哲人和奥林帕斯山上的诸神的塑像一样极少人民性”[5],体现出马克思对神性的反对与对人民性的提倡。在《莱茵报》编辑部工作期间,马克思又针对出版物提出了“人民性”,并指出报刊应“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6]。马克思对人民性的关注是持续的,并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7]“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6]等论述强调了“人民主体”与“为了人民”等党性原则。

人民性对中国知识分子而言并不陌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民贵君轻”“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等。尽管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自上而下”的产物,[8]与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人民性有着本质差别,但二者聚焦民众的共同点切实为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李大钊深受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其重民思想也成为他后来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民主政治理论的文化底蕴。[9]

当然,熟知民本思想并不意味着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也不代表能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从传统民本思想到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其间存在着理论转换、话语转换的难题。传统民本思想是君王“治民”的有效工具,民众利益诉求不可逾越君王的专制统治,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则强调人民主体、实现“民治”与“为民作主”。因此,我们只能作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为“两个结合”提供了立场遵循的判断,在具体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需要遵照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进行“批判继承与融合”,实现话语转换与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为“两个结合”提供成长空间

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优秀品质,《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正是这一品质的鲜明体现。马克思、恩格斯从1872年至1893年,根据时代发展特征与各国不同国情,先后撰写了七篇不同的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0],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一品格为“两个结合”开辟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针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教条主义“搬运”现象,晚年恩格斯曾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以避免他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僵死不变的教条与机械重复的万用公式。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11],马克思提出的论点“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12]。这些论述充分说明,恩格斯承认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需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自身、结合时代特点与现实需求开辟理论发展新境界。

作为科学的、具有发展性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并未在马克思与恩格斯逝世后变成束之高阁的理论教条。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面对资本主义时代剧烈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秉承马恩创立的理论体系的发展理念,在反对修正主义的思想斗争中拉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序幕。列宁在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13],开辟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將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泥淖中挣扎的中国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道路方案,也为开启“两个结合”,形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为“两个结合”提供路径指向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14],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有大量关于“实践观”的论述,这一特征为“两个结合”提供了路径指向,即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两个结合”,并将结合后的理论成果继续应用于实践。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从劳动是“实践的人的活动”出发,界定了“实践”概念的基本意涵,并阐明了两种基本实践形式——生产劳动和革命实践,对实践观进行了初次表述。《手稿》关于实践观的初步阐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以成熟定型,成为马克思批判旧哲学的理论武器。[15]在科学实践观的引领下,马克思主义政党投身对资本主义社会“把脉问诊”的实践当中,形成“实践—理论—实践深化—理论丰富”的发展途径。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强调一切问题都能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合理解决。[16]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强调从实践出发完善理论,并将这种在实践中完善理论的自觉能动地运用于改造实践,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在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理论品格使其与中国各项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使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实现“两个结合”成为可能。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以其实践品格为引领,以中国革命具体实际为依托,开启了“两个结合”的探索,开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一方面是在中国具体实践中实现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又指引着中国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二者皆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为“两个结合”提供了的路径指向。

三、现实:“两个结合”是全面开启新征程的重要指针

“两个结合”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宝贵品质,也凝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面对新征程的时代任务,必须坚持推进“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两化”新境界,为全面开启新征程提供重要指针。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两个结合”是兼具理论与实践双重意蕴的理念范畴,取自实践最终回归实践,必须在实践中经受人民与时代的检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所提出理论的真理性,并结合时代需求实现理论创新,进而指导实践创新向前推进。

当前,中国共产党最迫切的任务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虽然“两个大局”同步交织、互相激荡,国内国际的双重复杂环境使这一目标面临着新的风险挑战,但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国内层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党的建设等领域中,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17]国际层面,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革,国际格局呈“东升西降”态势;地缘博弈激烈复杂,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不断给世界和平带来挑战,一些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在复杂环境下,我国面临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矛盾、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较快下滑以及外部环境趋于复杂四大挑战。[18]

为应对新征程上的风险挑战,顺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需要坚持“两个结合”,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制定合理规划与实施路径,确保中国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稳步迈进。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根本指导,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增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平衡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矛盾。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合异求同”“万物一体”思想相结合,合理规划发展路径,着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营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效工具,“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存在很大差别。这一道路之形成并非朝夕之举,而是经过了一百八十余年的艰难探索。在此期间,其富含工具有效性的“中国式”是在“两个结合”中逐步形成的。在奋进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必须继续发扬中国式现代化的工具理性,必須继续坚持“两个结合”,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由科学理论指导。

中国自鸦片战争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后,对现代化道路的不懈探索构成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主题。某种程度而言,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终极愿景,在于建构中国的现代文明秩序。[19]在艰难移植西方现代化路径的过程中,屡屡碰壁导致各仁人志士产生思想转向。面对“中国向何处去” 的时代之问,中国先进分子在反复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建构现代化秩序、开辟现代化道路的指导思想。在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巧妙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成分,使马克思主义这一从外部传入的理论“获得了中国文化身份的合法性”[20],并在实现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指引中国走上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了全面阐释,向世界鲜明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特色与优势。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的结果,是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的结果,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赓续推进“两个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在新征程的奋斗中免受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保证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需要鲜明的旗帜引领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肩负了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伟大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顺应时代變化,以自身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不断锻造自身的革命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征程上,坚持推进“两个结合”是确保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变味、不偏航的有效手段,是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鲜明旗帜引领。

执政党的前途取决于人心向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恪守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努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拥护。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严格遵循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规律,注重扩大群众基础,形成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理念。在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两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自觉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继续推进“两个结合”。推进“两个结合”,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坚持在推进各项事业建设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根本保障。推进“两个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始终举旗定向,不断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7-18,21.

[3]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5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7,39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0.

[8]张晋藩.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J].中国法学,2022,(5).

[9]李军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话语体系的初步建构[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31.

[10]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0.

[1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09.

[1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

[15]林锋,毕秋.实践观的初次表述究竟在马克思的何文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实践观及其价值[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1,(6).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17]刘炳香.中国共产党新征程上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应对研究[J].党政研究,2022,(3).

[18]刘伟,陈彦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间的经济发展:任务、挑战与应对方略[J].中国社会科学,2021,(3).

[19]秦哓.当代中国问题: 现代化还是现代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

[20]何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5,(1).

作者简介

全艳君,湖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 安然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眼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理论探索(2019年1期)2019-02-18 08:42:56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学理论·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7:02:50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21:11:2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人间(2016年31期)2016-12-17 21:43:14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48:12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立足“两个结合” 开展“三个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