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芳 周文婷
被誉为“存在主义代表作家”的卡夫卡出生在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尴尬的人生境地使得他常常处于一个被孤立的状态。他的作品大多笼罩着神秘、荒诞的气氛,描述并批判着现代社会人的境况。他在与青年朋友雅施诺的一次聊天中说道:“他们把活生生的、充满变化的人变成死的、无法变化的注册号码”。在短短41年的生命历程中,卡夫卡反复表达生而为人的不自由,他的夸张、变形、晦涩、扭曲,他力图“解释不可解释的事情”的想象力,启发了后世无数作家。
1904年卡夫卡在给奥斯卡·波拉克的信中写道:“我们需要的书是那种对我们产生的效果有如遭到一种不幸,这种不幸要能使我们非常痛苦,就像一个我们爱他胜过爱自己的人的死亡一样,就像我们被驱赶到了大森林里,远离所有的人,就像一种自杀一样,一本书必须是一把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的斧子。”《变形记>正是这样一把斧子,劈开无数读者的心。
《变形记》作为卡夫卡的代表作,入选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原本是家中财务支柱的格里高尔突然在一个早晨变成了甲虫,他失去了工作能力和人的形象,也无法与人沟通。他吓走了来催他去工作的上级,家人们的态度也随之发生转变。格里高尔仍有人的思维,挂念着家人,但在家人眼中这只虫子是他们极力想摆脱的生活负担。最终,格里高尔在孤独和厌弃中悲惨地死去。
《变形记》用一则荒诞的寓言故事,观照着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品味小说中卡夫卡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中的心理、语言、动作描写,切身感受格里高尔“化虫”后的绝望与无奈,深刻理解作品对社会现实深沉的批判。这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成虫?
小说开头以一句平淡的叙述向读者道出一件爆炸性的奇事:“一天清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格里高尔从家中的顶梁柱,一夜之间变成一个可怕的甲壳虫。卡夫卡的怪诞手法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人的异化在格里高尔的变形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具化。人变形为虫不符合自然规律,这在读者看来未免有些荒诞不经: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成虫呢?
“异化”是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人像物品一样可以被替代。机械化大生产的背景之下,人被物化成了可以隨意被拆卸替换的零件,人难以找寻到身为“人”的价值。物统治了人,产品反过来统治着生产者,人失去了自我,更像是物品,而不像活人。作为社会底层的一个推销员,格里高尔每天起早贪黑,身负偿还父母债务的重担,为支撑全家人的生活四处奔波。全家人的幸福生活背后是格里高尔作为打工人的无限心酸。家人生活的岁月静好,背后是格里高尔在负重前行。
现实是在社会异己力量的作用下,人与人之间呈现了相互对立、相互敌视的状态,甚至一方压迫、奴役、支配另一方,从而导致弱势群体的异化,自我主体的丧失直至个体的毁灭。当格里高尔的父亲可以一边吃一边翻阅报纸、吃几个钟头的早餐悠哉游哉享受生活时,格里高尔在四点的闹钟响起时就得匆匆起床赶五点的火车去上班。生存的压力使人难以喘息,格里高尔在社会与家庭的重压之下被扭曲异化,他被压迫、被奴役,丧失了自我的主体性,由人变“非人”,最终变成了虫子。
《变形记》揭示出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之下,人“非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人与社会之间的异化、人与自我之间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从而把人的类的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格里高尔的劳动被异化,他的劳动没有实现自我存在价值,只是维持了自己的基本生存,满足了家人的贪欲。成虫后的格里高尔以人的思维看到了家庭对自己的冷漠、厌弃,在绝望中走向了毁灭。
二、变形,为什么非“虫”不可?
小说取名《变形记>,“变形”,“变”了什么?变的是什么“形”?变形为什么非“虫”不可?
第一个问题:“变形”,“变”了什么?小说从生理、心理、伦理三个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三种不同的变形关系。
第一层是生理的“变”。格里高尔醒后发现自己在外形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也正是这一层生理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心理与伦理的变化。
第二层是心理的“变”。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后举步维艰,生理上的变化激化了他与家人之间的矛盾。他希望得到亲人、老板的理解。可当他以为“大家都觉得他不对劲儿,准备帮他了”时,却又被踢出人类的圈子,遭受了冷落与孤立。在他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家人无法继续榨取他的价值,在心理层而产生了变形,心态发生了巨大的扭转。格里高尔不再受到家里人的尊重与“关爱”,透过甲虫的躯壳,他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恶意。这是心理之“变”。
第三层是伦理的“变”。化虫后,格里高尔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人通过劳动以确认自我的存在,从而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显示自我本质力量的活动。但格里高尔对他的亲人和老板而言更像是一个赚钱的机器。格里高尔的劳动本身、生产生活本身不过是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他努力工作却无法在劳动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他的异化是一种无力的反抗,不但不能帮助他找到属于自我的价值,还因为他自己无法满足身边人的贪欲而被无情遗弃了。失去了金钱的纽带后,格里高尔与亲人之间紧密关系的表象被撕破。他的家人们就如同没有感情反馈的昆虫一般,冷漠无情。
第二个问题:变形为什么非“虫”不可呢?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猜想:格里高尔听话懂事、任劳任怨,被异化为小猫、小狗这种和自己性情一样温顺的宠物后或许还能博得家人的些许同情。若被异化为老虎、狮子,他或许还能更好地反抗这个压迫他的世界。若是他被异化成在下水沟里阴暗爬行的老鼠,或许还能生存下去。难道非“虫”不可吗?其实,这与卡夫卡本人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虫”这一意象有着特殊的含义,其他动物无法代替“虫”的作用。
在《致父亲》这封信中,卡夫卡反复提到甲虫一词。“这甲虫不仅蜇人,而且还吸血以维持生命。这是真正的职业战士,这就是你。你在生活上是不能干的;但为了把这一点解释得舒服、無忧无虑、无须自责,你证明是我夺去了你得所有得生活本事,并塞进了你的口袋。你对你在生活上不能干又何必担心呢?反正我有责任,你尽管放松四肢,无论肉体上还是精神上,任我拽着穿过生命之河。”卡夫卡认为父亲是一只甲虫,在他的话语下,甲虫是一种依附他人、吸食人血的可怕寄生物。这种虫子从不自己努力工作,没有独立生存的劳动能力,它们只想在别人身上疯狂汲取养料,是吸血虫、寄生虫。这样的昆虫没有情感反馈,亲情在虫的眼中不过是能够让自己更好地吸血的工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变形记》中的变形非“虫”不可。
然而讽刺的是,吸食人血的亲人没有变成甲虫,反倒是格里高尔自己变成了甲虫。与变形为甲壳虫的格里高尔相比,这些趴在格里高尔身上尽情吸血狂欢的亲人才更像虫子。与其说他们是格里高尔的亲人,不如说他们是把尖牙深深扎在格里高尔血管里贪得无厌的吸血虫。格里高尔化虫后仍然保持着人类的思想,真正的虫子不是格里高尔,而是一直依附他、压榨他最终又将他杀死的至亲之人。
甲壳虫的厚重的壳像是生活的重压,壳内的身躯柔软脆弱,如同人的软弱无力。甲壳虫的壳像一个罩子,阻隔了格里高尔和外界,让他可以短暂地远离工作。文中写道,“这么早就起床”“把人弄得傻不愣登”,格里高尔曾多次吐露心声,当他发现变成甲虫后可以不用上班,内心竟升起一阵隐秘的快感。但甲壳虫这一身份在后续却给他带来了更多伤害。通过“异化”这种方式来反抗是无力的、无用的。弱势群体的异化及自我主体的丧失最终导向的是个体的毁灭。
《变形记》以一种扭曲的形式,探讨对个体的发现。在“常形”中,个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会维持着一种常态的平衡,在“变形”中,两种属性会此消彼长。《变形记》的“变”是辩证的。比如:格里高尔的“变”——形变心不变,最后,作为“人”(社会属性)的格里高尔死去;父母妹妹的“变”——心变形不变,最后,作为“虫”(自然属性)的父母、妹妹活着。格里高尔在亲人的冷漠与厌弃中最终走向了自我的毁灭,这也是小说最令人痛心的地方。
三、成虫后的世界是怎样的?
“真正的小说——看清楚它的人物,琢磨透人物的细节,从而对他们的生命进行评价。”从现实的人出发,是文学乃至一切人文科学的根本出发点。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以特有的方式表现人的性格、命运、思想与感情,这使得文学作品中的人具有复杂多样的性格特点。教材中删减了许多原文,但不影响读者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
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后无法与身边的人正常沟通,甚至无法正常行动。“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稍稍抬起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全都滑落下来。他那许多与他原来的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眼前舞动着。”这样一只丑陋的甲壳虫却仍然保留了人类的情感,他成虫后挂念着自己的家庭、担心自己的工作、顾虑到自己的老板。他以虫的身体想极力解释自己会重新摆脱困境,他想挣扎着继续兢兢业业地工作。人们的反应却是要快点解决格里高尔这个麻烦。相比之下,化虫的格里高尔显示出的人性更加衬托出了其他人的兽性。
卡夫卡36岁时,在《致父亲》中写到自己的“畏父情结”。少年的时候,父亲是他衡量万物的尺度。父亲强悍无比,征服型性格,不断“恨铁不成钢”,而卡夫卡却永远都达不到父亲的要求。他在信中向父亲自嘲道,“我是你的教育和我的服从的产物”,斥骂、威胁、讥讽、冷笑都是父亲常用的教育手段,而他只能完全闭上嘴,把自己蜷缩起来。
《变形记》中最能体现家庭冷漠的便是格里高尔的父亲。正如卡夫卡的父亲一样,格里高尔的父亲不近人情。父亲是家中的暴君,不允许儿子有任何越界的地方。他专制的权杖轻轻点地,儿子便被禁言。《变形记》中的父亲不是慈父的形象,在格里高尔最脆弱的时候他没有给予格里高尔一点温暖。相反,他走向了温情与爱的反面。他冷酷、暴力,深深地伤害了格里高尔。格里高尔的化虫遭遇与卡夫卡本人的生活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说中性情赢弱的格里高尔和严苛的父亲就是卡夫卡自己真实的生活写照。
格里高尔像飞速旋转的陀螺不停地转动,在他能够为家庭提供经济来源之时,他的家人们在表面上都很关心他。可当格里高尔失去劳动能力,由家庭的供养者变成家庭的累赘后,看似疼爱他的母亲,和他不乏手足情的妹妹最终也一个个都离他而去了。
正如卡夫卡在给菲莉斯的父亲卡尔·鲍威尔的信中写的那样:“我生活在自己家中,处在最好最亲切的人们中间,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家庭对我失去了共同生活的意义”。成虫后的格里高尔是亲人最熟悉的陌生人,是烫手山芋,是要被处理的垃圾。如此残忍,如此可悲可笑可嘲。摆在格里高尔面前的从来不是所谓“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情,而是残酷的真实。这就是成虫后的世界——一个冷酷无情的人间,一个由利益关系织就的血淋淋的真实世界。
四、变形批判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对作品的理解不能仅限于作品。文学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会表现一定的社会现实。正如福楼拜所宣称的“包法利夫人就是我”,把现实世界的镜像敲碎后,卡夫卡同样把自己内心深深隐藏的不安和孤独寄寓在小说的人物之中。
《变形记》有着浓厚的存在主义色彩,同时又体现着现代主义风格。作品表现出的人生观是孤独的、世界观是非社会的。卡夫卡曾说:“作家,一个这样的作家的定义及其作用(如果有那么一种作用的话)的解释是:他是人类的替罪羊,他允许人享受罪愆而不负罪,几乎不负罪。”卡夫卡认为作家是要替人民说话的。他自己虽然出身于中等资本家的家庭,但在劳资对立的双方,他明确地站在劳动群众一边。他深切地同情着劳动大众的命运,讽刺着大机器时代把人物化成可以随意被拆卸替换的零件的社会现实。
当雅努施说加尼特的书模仿了《变形记》的方法时,卡夫卡疲乏地微微一笑,做出一个不同意的手勢,因为“原因在于我们的时代。我们两人都是从时代那里抄来的。比起人,动物离我们更近。这是铁栅栏。与动物攀亲与人攀亲更容易”。格里高尔与家人情感的疏离、不受控制的人生绝境、无可奈何的死局让我们再次看到人生而为人的不自由与社会的黑暗不公。
格里高尔所生存的时代即卡夫卡生存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资产阶级撕破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单纯的金钱关系”。这是格里高尔变成虫子的重要社会背景,也是《变形记》所批判的社会现实。在这样一个突然丧失了光明和幻想的世界里,格里高尔的存在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流放。
教材中没有直接写格里高尔死亡的剧情。但在《变形记》的原文中,格里高尔被父亲扔的一个苹果重创,苹果陷进他的脊背,最终他浑身溃烂而死。处理他甲虫尸体的是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老妈子。一旁的亲人对他的死尸毫不在意,甚至如释重负地露出微笑,轻松愉快地准备郊游,开始新的生活。人性扭曲,亲情冷漠。从此,父亲母亲妹妹三人成了一条船上的利益共同体,只不过船长和掌舵者是父亲,母亲还是那个调停者。妹妹也许会成为下一个格里高尔,为和她一同杀死哥哥的同伙提供生存价值和精神养料。
《变形记》结局的反差和卡夫卡其他小说一样出其不意,却又在情理之中。他写约瑟夫·K怎么都难逃审判,写K永远无法进入城堡,写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就被家庭遗弃。在短篇小说《判决》里,情节更荒诞:行将就木的父亲忽然从床上坐起来,“判决”儿子去死,儿子也真的从桥上飞身而下。在《在流放地》中,军官维护旧的杀人机器不成,反而自我献祭,被失灵的机器杀死。其中都有着卡夫卡的个性与时代所赋予他们的特质。卡夫卡借格里高尔“变形”之死,以无声控诉这个无情且荒诞的世界:“噢,这世上是有希望,无穷的希望,只是你我没有。”
格里高尔所面临的困境正是卡夫卡和现代人所共同面对的困境。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劳动能力,甚至成了家庭的累赘与负担时,竟会被无情抛弃。金钱关系是笼罩在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一旦失去了利益的纽带,这层面纱就会被撕碎。人性的虚伪与世态的炎凉已然成为世界的常态。“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地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人生何处是归乡,现代人在困境中苦苦挣扎,人们在疏离与冷漠、孤独与绝望中苦苦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变形记》的教育意义是深远的,我们要深刻了解人的精神困境,剖析人被异化的社会因素。如何拒绝尔虞我诈、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避免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必须放到产生它的社会存在中去理解。否则,不了解时代背景的学生很有可能无法准确理解为什么格里高尔会变成甲壳虫,无法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及作者所批判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