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阳
先秦文学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1”这门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学生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所普遍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即文本释读困难、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接受疲劳以及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共情”能力的缺失。针对以上三个问题,笔者在充分反思传统教学“满堂灌”模式所引发系列问题的同时,通过教学实践寻求创新改革的路径。以《诗经》教学为例,笔者提出了以相关儒家经典观照《诗经》作品教学法、《诗经》博物学教学法并且利用其他学生活动“反哺”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习《诗经》,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成效。
一、引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1”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自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和代表性作品。此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在于,使学生对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展的脉络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并培养其分析和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审美素质,为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先秦文学史是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的一个部分。先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神秘而深邃,韵文如《诗经》《楚辞》,记言如《尚书》,记事如《春秋》《左传》,每一部都是我们必读的经典,从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华夏民族的庄严,同时能领略荆楚文化的奇异和诡秘。但是,先秦文学由于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去甚远,无论是语言文字习惯还是其中所包涵的礼乐制度、文化风俗等都与当下社会生活有巨大差别。《尚书》字句古奥,就连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领袖都发出了“周《诰》、殷《盘》,估屈聱牙”的感叹。因此,这一段的学习,无论从文学地位还是从文学难度上来看,都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共同挑战。
二、学生学习先秦文学的几个难点问题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笔者逐步总结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的一些难题,具体如下。
第一,文本释读困难,缺乏仪式感体验。造成学生们文本释读困难的原因,除了上述所说的先秦文学年代久远等客观原因外,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认为以下两个方面更应得到重视:①现代大学生对于原典有“畏难”情绪,使其文本释读能力大幅下降;②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二,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模式固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传授的过程中扮演主角,而学生是配角,这种教学模式显然缺乏合理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丰富的知识点,但是如果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接收出现了问题(如主观厌学情绪、畏难情绪等),那么教师再丰富的教学内容也无法顺利地传授给学生。因此,我们需要使教学模式多样化——翻转课堂、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正是可以让学生从只“听”的角色脱离出来进入到更深层次的会“说”角色的新式教学方法。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针对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点”进行演绎,由“点”及“面”,一个很小的生活行为,可能里面蕴藏着中国文化的大智慧,逼迫他们进行学习和思考,使他们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这对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文化传承“共情”能力的缺失。先秦时期是中国礼乐制度的奠定期,礼乐文化由此而定型,几乎渗透于这一时期的各个文学作品中。以儒家经典《礼记》《左传》为例,“礼辨异,乐统同”、“微言大义”等礼乐正统思想在其中均有体现。如果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思想不了解,就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去读懂《诗经》中的文学作品。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學环境与评价的创新和改革
(一)课程内容的重构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总说先秦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学时代,但如何体现出这种“诗乐舞”的一体化却是学生学习时的难题。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由于缺乏技术的支持,中国古代音乐史长期处于一种“冷门绝学”的状态中,我们无法让学生再次聆听到上古时期的音声回响。基于此,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更多的关联性知识,力求做到“历史还原”,将学生代入古代文学的文化场景中,以赢取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甚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情。
以《诗经》为例,在讲授“风雅颂”的内涵与风格特点的同时,教师应引入《礼记·乐记》以及《论语》中的内容进行综合观照,将“礼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讲授。以“礼乐文化”观照《诗经》文本,学生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理解《诗经》作品,这就从文化传承上架起了古人与今人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从中华民族的普遍情感的角度与古代文学作品建立起深厚的共情基础。
另外,在内容讲解的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其中,这首先就体现在作品的选取上。《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亲情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作为课堂教学的材料,教师应从中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如“亲情”“爱情”等主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课堂环境中,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自身在讲解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根据选取的“亲情”“爱情”主题,本课程主要融入的课程思政点有如下四个:
①以儒家的“中和”思想讲解《周南·汉广》,让学生体会一种“成人之美”的美好情感,对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情感问题和疑惑做一个正确的引导。
②以“隔水伊人”和“明月相思”为母题,展示两者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古典诗歌母题的历史传承的厚重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审美的含蓄与节制的特点。
③讲解“亲情”的主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中国文学的元典《诗经》起,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赞颂这种情感。一直到今天,仍然历久弥新,这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④在“亲情”主题中,选取一些能够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诗歌,如《周南·葛覃》中的葛衣制作。通过这样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诗经》的作品并未过时,它一直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以此增强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⑤中华元典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诗经》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早期见证,共同文化基因(汉字)的传承和典籍书写方式(如新出土的各种竹简),见证了多元文化的融合过程。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1.以相关儒家经典观照《诗经》作品教学法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因此教师在讲解时,需要引入《诗经》中的其他作品对照,同时引入五经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就儒家经典来说,其“创作”是自成体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诗经》的时候要以其他的儒家经典去观照,即借助儒家经典的体系去学习《诗经》,这样才能避免在理解《诗经》时的妄解误区。
①从立意上看,以儒家核心“中和思想”解读《诗经》作品。以“企慕情境”与“隔水伊人”解读《诗经》作品的“中和之美”。这部分以“爱情”为主题,选取《周南·汉广》《秦风·蒹葭》《陈风·月出》进行讲解,主要让学生体会《诗经》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是克制的、不过分的,正如孔子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而正是由于这种“中和思想”,才能够营造出“企慕情境”的美感。
②从内容上看,以儒家《书》《礼》《乐》《春秋》等经典诠释《诗经》作品内容。对于《诗经》中所涉及的内容,如果单就《诗歌》本身来讲解并不一定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如《周南·葛覃》中的“歸宁”礼,就涉及到先秦礼乐文化和具体的历史事件,需要引入《礼记》《左传》《孔子诗论》等内容进行全方位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诗歌内容有更为具体、全面的把握。
③从关键词选取上看,重点讲解《诗经》中所选取的一些特定名物与儒家思想的关系。《诗经》作品在表达时往往会选择一些特定关键词以突出儒家思想。比如《周南·汉广》与《秦风·蒹葭》中都无一例外地以“水”作为“礼教之妨”的象征,有“去污与涤罪”的意味。学生们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隔水伊人”不仅有文学的美感,同时也渗透着儒家的礼教思想。
以儒家经典观照《诗经》作品教学还体现在讲解《诗经·颂》的后两节课中,具体课程活动兹列于下。
《诗经》中的《颂》有一部分是王室宗庙祭祀的乐歌,从音乐的角度来说,比之《风》《雅》,《颂》更为庄严、肃穆。《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记“季札观乐”一事,提到“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其中透着浓厚的儒家“中和”思想。因此,结合儒家经典《礼记》《尚书》中的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诗经》中的相关作品。
以学习《诗经·周颂·武》《诗经·周颂·桓》为例,教师择选《尚书·周书·牧誓》以及《礼记·乐记》中“孔子与宾牟贾论乐”选段(“宾牟贾侍坐于孔子”至“则夫《武》至迟久,不亦宜乎?”),具体操作如下:
①要求学生阅读教师择选的原始文献,做好文本释读、文本翻译相关工作。教师先将全体同学分为三个大组,分别为1号“桓武”组、2号“牧誓”组、3号“乐记”组。
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具体的问题,引导同学学习和理解《诗经·周颂·桓》。三组同学可以以抢答的方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就这个问题与其他两组或教师共同讨论问题。
③组织三组同学,结合《诗经·周颂·武》《诗经·周颂·桓》《尚书·周书·牧誓》以及《礼记·乐记》中“孔子与宾牟贾论乐”的内容,进行“武王伐纣”的故事改写,分别以“牧誓”一“桓”一“乐记”为情节线索展开,表演时间为10分钟。如是,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诗经·周颂·武》《诗经·周颂·桓》这部作品中所包涵的武王伐纣并且建立周王朝这一历史事件的艰辛与伟大。
④教学反馈与评价:课堂约还剩10分钟的时候,教师播放《诗经·商颂》的古乐新绎视频,请学生谈谈是否符合自己对于《颂》的理解,并且分别阐述理由。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把握学生对于《颂》的认知与理解。
2.《诗经》博物学教学法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也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还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名物在理解《诗经》作品时的重要作用。
《诗经》305篇作品中,涉及植物高达148种,而直接以动物名称命名的诗篇有42篇,有动植物名目出现的诗篇更是高达167篇。《诗经》中多种主题的诗歌都提及各种动、植物,如祭祀、狩猎、战争、社会风俗等,由此可见动、植物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深刻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可以用“博物学”的方法进行讲授。
根据实际学情,组织开展“在校园中寻找一片《诗经》树叶”的活动,具体操作如下:
①学生在校园中寻找《诗经》中的植物,做成一个“植物·诗歌·理解”的纸板。这个活动以小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可以在校园中寻找一种植物,小组与小组之间尽量不要重复。课堂发言时,学生们联系《诗经》中所关联该植物的文学作品,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演说、解读,谈谈自己(或小组成员)对于该植物文学意义——起兴——的理解。这部分内容在具体操作时,需将制作好的“植物·诗歌·理解”的纸板向大家展示,如果植物样本比较少,也可以利用植物图册,如《诗经名物图释》《诗经手绘图谱》等进行辅助讲解,这样更具有真实性、生动性。
②依据《诗经》作品中的文化涵义,学生需谈谈该植物在古今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和创新理解。这部分的具体操作,教师要求学生以影视作品中的植物隐喻为例,一方面以影视作品导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于古装剧中的传统文化、文学意象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日后文学创作中对于此类文学隐喻、含蓄表达的敏感度。
③教师在前两个环节后进行点评,并提出一两个问题进行相应的考核,以避免学生在展示时单纯“念稿子”的不良现象。考核问题能够真实地考查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点的掌握。
④教学反馈与评价:各小组之间交换“植物·诗歌·理解”纸板,在听取各小组同学讲解以及教师点评后将本小组成员的不同理解(创新思维)写在纸板的背面,并且针对这一植物的文学隐喻、起兴等创作一段文学作品。以上内容作为一次课后作业交给教师,教师随即在纸板上写评语,并结合该组的课堂发言给出评分。
(三)丰富“教学环境”的内涵——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创设
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教学环境即班级、教室,但是如果将一些相关主题的校园活动也放到里面,则“教学环境”的内涵便得以扩大、丰富,让学生能够真切地体验到知识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上。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校园活动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与各年级的重點课程进行“匹配”,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提升教学成效。笔者根据近几年创设的一些活动,认为以下几种方式可以较好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认知与理解。
①中国传统文化读书会与古代影视作品观赏相结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古代文学专题读书分享会,借鉴四川大学文学院杜甫诗歌读书会提到“六体读书法”,即校勘、解题、解体、注释、翻译、解析,覆盖从文本的选择到文本阐释以及文本鉴赏的各个方面,极大提升了学生的文本释读能力。另外,在一个专题读书分享会后,可以借助古代影视作品的力量,寓教于乐,让学生更为直观、生动地走进历史人物,从而加深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②学习兴趣与大创项目相结合。由笔者指导的本科生大创项目《<诗经>动物意象图鉴数据库建设》,很好地将学生学习《诗经》的兴趣转化成为大创的成果。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搜集资料,将《诗经》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动物进行分类,并且以“起兴”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与该动物意象之间的关系,完成学术论文的写作,为本科毕业论文“打样”。最后,将这些动物意象以及其所出现的具体诗篇,做成一个公众号,既寓教于乐,也为《诗经》的普及作出贡献,是十分值得推广的成功经验。
③举办古代戏剧文化节。定期举办古代戏剧文化节,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当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理解。在以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兴趣浓厚,比如孔子及其弟子、屈原、左丘明等,说起人物事迹滔滔不绝。但即便如此,一旦说到文学作品,除了高中时期的积累,居然说不出一首在大学学习的新作品。基于这样的情况,在《诗经·颂》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周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改编成戏剧剧本,让学生以“周武王”的身份,进入到《诗经·周颂·桓》的文学作品中进行学习。通过这些“娱乐”的方式,学生更乐于走进文学作品的学习当中,进而亲近历史、亲近传统文化。
四、结语
熟悉中国古代文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备素养,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高校课堂作为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要不断推进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各类教学系统中取得了颇为成功的实践,对于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的创新和改革具有重要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