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3-11-08 16:56狄鸿旭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思政

狄鸿旭

(中央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主题。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要求“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1]。同年4月,中组部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补充强调,高校党委有“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职责[2]。中央统战部等四部门2023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凸显了高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等基础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关键阶段,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人才的需要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正在成为推动青年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的基础工作。同时,社会和高校对于如何开展相关教育仍处在发展完善中。围绕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所涉理论与实践分析阐释,能够为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为世界范围内通过高等教育培养现代国民、建设现代国家提供中国经验。

一、高校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学生群体因民族、地域、专业训练、生活环境和学校办学特色等差异,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方面存在一些显著特征。同时,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与稳固还易受国际、社会、网络等思潮影响。这些差异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针对性、系统性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参考依据。

1.群体认知偏差。高校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偏差,主要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理解差异和其自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差异。

首先,是概念的理解偏差。就世界普遍经验看,国家依托高等教育进行国民教育养成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国民建构国家与民族一体性的“民族国家”观念。而新中国的国家观念建设,存在国家与中华民族及中华民族内部56个民族的多元一体结构及因之而生的不同层次民族观念。因此,源自欧洲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建设模式,与具有历史和文化延续特征的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国家建设,存在难以耦合的差异。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是立足于国家认同而形成的,日常中多存在“民族无意识”观念,或更侧重中华民族层次内的不同民族认同。在涉及对外事件中,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则多由“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激发,且容易形成激进民族情绪。这些表现与学生群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认识理解存在偏差有关。

其次,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偏差。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教育政策支持,使得更多少数民族学生能够跨越相对封闭的传统社区到大城市的高校学习。特别是在党的边疆治理方略支持下,边疆省区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高校学习的机会和数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不少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都有一定数量规模的少数民族学生。其中,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一定认知偏差,突出表现是一些学生具有较强的民族意识边界和民族自尊心,更多关注本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差异认识存在放大等现象,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结构和动态发展认识比较模糊,民族观念的层次性不鲜明,本民族意识往往强于中华民族意识。此外,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学术和思想体系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影响,使得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科学等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也可能存在因专业背景不同而形成认知差异,如法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社科类专业学生,往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逻辑和理论内涵思考更多。

2.区域认知差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聚合中华民族磅礴之力的基础保障。近代中国在遭受殖民侵略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盘散沙的军阀统治局面,地域与民族观念并存成为当时社会意识的显著特征。在中华民族的共同体由自在到自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历史任务,使地域观念成为位于国家和中华民族观念之下的稳定意识。新中国成立后,仍需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团结。港、澳地区的依法高度自治与台湾地区现状,使得不同制度下的国民观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存在认知差异。随着近些年台湾与祖国大陆、港澳与内地的密切交流,这种认知差异也一定程度影响到福建、广东等地高校学生群体。改革进程伴随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和对外交流深度拓展,高校学生群体特征也因之发生巨大变化。在高校内,城市与乡村、边疆与内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中国与外国等多地域间的学生群体差异和彼此间交流,也对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状态产生影响。

当前,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统筹推进的背景下,民族高校和民族地区高校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主线,探索实施一系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举措。对院系、专业和学生生活交往模式等进行调整,将以往开设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调整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民族文化”等系列课程,并以此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转型。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高校仍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高校党委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高校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且因少数民族学生不多,存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重视不足,对民族团结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认识模糊等现象。随着近年来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增加,教育管理中往往容易强化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差异性管理,从而形成民族地区高校、民族院校和普通高校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认知差异。

3.外来观念思潮影响。20世纪初,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普遍建立起以“民族国家”为主导形态的现代国家政权,民族主义也成为世界范围内国家观念建构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国家和民族观念已经成为其思想观念社会化和成长为现代国民的基础条件。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一具有世界普遍特征的观念思潮,受到后现代主义的猛烈影响和冲击。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入中国后,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也产生了影响。受后现代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冲击,青年不再完全固守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方面,使得民族主义在青年人思想和头脑中的神圣性被消解。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经济社会问题,后现代对主流、权威的解构与批判,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观念潜滋暗长,二者不仅容易合流,且极其传染性[3]。当前,我国不仅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经济社会发展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型,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问题还处于逐步解决的过程中。此类叠加因素,影响和塑造着各民族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些特征值得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关注。

4.互联网信息传播影响。高校学生是“Z世代”的主要群体,是网络文化的主要生产者、传播者,也是消费主体。互联网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借助互联网平台的高效信息传播,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冲击和误导,甚至引发学生集体行为。无论是涉及少数民族还是中华民族整体的网络舆情事件,都易受到学生关注,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二是网络文化是学生精神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网络亚文化的新现象不断涌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形成一定干扰和挑战。如“饭圈”撕战、有尊严的摸鱼、祖安文化等,正在成为网络青少年亚文化的新现象。此类亚文化滋生,与网络世界的群体主义特征关联。网络空间一方面容易成为学生内心孤独焦虑的出口,同时通过对个体的同质化建设,使青年学生在互联网世界中找到言论和行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即加入具有相似身份标签的群体中,进而易受群体或群体领袖的言论、立场、情感和利益影响。同时,网络文化助推学生自我满足心理的实现并造成情感单极化。心智不成熟的学生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时,容易在情感和价值观识辨方面陷入脆弱或片面,产生极爱或极恨,寻求在虚拟空间中以情感宣泄方式获得替代性的心理满足。多向度网络亚文化对学生的现实感、时代感和责任感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模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与现实。

二、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4]。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也是国民教育养成、中华文化传承和理论研究阐释的重要基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更是立德树人的基本构成,其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是高校党委所担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重要职责,这也决定了这一教育应贯穿于高校党建、思政教育以及日常教学和管理全过程。结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学生特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逻辑主要体现在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建设等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是基础保障。爱国情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核心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形式。“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一致性和一体性关系,爱国与爱党、爱人民共同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从历史传统看,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始于国家危急存亡之际,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即由此而生。其中,民族觉醒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动力是时代青年因救国而生的爱国情感。从精神内涵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萌发到强固,其不变的核心内涵是爱国。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也是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从现实需求看,青年只有以身许国,才能担当时代使命。

爱国与爱党、爱人民统一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新中国拥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渊源与社会基础,又明显超越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国家格局。中华民族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变迁,其民族性特质可以高度概括为独特性、历史性与现代性[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具有内在统一特征。中华民族独特性、历史性和现代性三个特征的形成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对传统中国和传统民族形态的解放和建设中实现的。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为56个民族平等团结的大家庭,人民群众实现了当家作主,许多仍处于传统社会形态的少数民族群众获得现代国民的平等政治权利,并在新中国的历史轨道上步入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之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与这一历史进程相伴随的。

因此,高校开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础是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情感认同,目标导向是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即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当代中国现状,立足新时代特征所进行的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创造力提升,其实质是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断提升国家建设力量和执政党政治能力。在这一建设模式中,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目标,中国共产党是实现目标的领导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则是实现目标的主要力量和决定性力量。中华各民族要保持更为团结密切的一体形态,才可能更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向前推进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事业。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要求学生首先认清国家、党、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内在逻辑与统一关系,塑造深厚情感认同,同时还应具备建设和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动姿态和实际能力。

2.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6]。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政治、实体和文化三重主要属性,相对应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体系也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展开。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外部的层次性,决定了其教育内容的多样性,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则是其重要内容。高校是青年群体实际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场所,也是思想交流交锋的重要场域。当前,普通高校学生民族成分日趋多样,少数民族到各地高校就读数量稳步增加,这些现实因素决定高校开展相关教育首先要面对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即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和历史演进规律进行阐释,基于高校内部和各高校间师生的日常交往交流,开展符合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彼此交融。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还具有参与引导高校思想舆论方向的作用。高校师生不仅普遍面临来自网络和社会生活中的拜金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佛系丧系文化等不良思潮的挑战,还可能面临狭隘民族主义、极端宗教势力、反华分裂势力的影响干扰。同时,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热点、涉及民族宗教的网络舆情等,也容易引起师生关注甚至思想波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展开,需要在调整民族关系实现团结进步的基础上,针对上述现象和问题进行实践和拓展。通过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引导、话语建设和理论阐释,使高校师生不仅从现实生活中实现民族团结,而且从思想和理论上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而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五史”(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表述,为行文方便,本文用“五史”简称指代历史学习教育的这些重点方面。是核心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四个共同”(2)“四个共同”具体内容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并强调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7]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成为新时代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突出内容。有学者认为,国家建设的成功在于同步发生的(国家意义上的)民族建设,而民族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强民族认同,如民族传统、符号、共享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的文化参考[8]。历史记忆是形成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基础要素,中华民族共同的疆域、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形成,也都是以历史进程为载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源自并不断影响境内民族互动和认同,集体记忆对于共同体的形成和认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9]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学习和历史观建设,强调青少年要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并于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时提出要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当前,“五史”学习教育和历史观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修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构建和“五史”学习的同向同行特征,是高校在历史观层面开展铸牢教育的理论和现实依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面向师生调整改变以往突出族别的知识体系的传播形式,围绕“四个共同”的历史进程和实现逻辑进行知识再生产,全面、科学揭示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并向社会普及这一知识体系,从而强化青年学生的共同历史记忆,实现在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应依托历史教育的素材建设,旗帜鲜明地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评和抵制,防范通过历史虚无去模糊中华民族共同记忆,进而消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和文化风险。

费孝通先生谈道,“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10]。中华民族的形成,既是多民族源流、地理空间和“大一统”观念推动下,历经千百年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多元统一体,更是近代以来在抵御外侮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稳定共同体。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发展并巩固为自觉实体的这一进程,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因此,历史学习的线索是各民族从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自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走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解放到复兴的历史,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关键是树立正确党史观。在“五史”学习教育中,需要讲述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所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线索和逻辑,讲述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的进程。在此基础上,阐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历史事实和发展特征,让青年学生充分理解中华民族整体史与区域发展史、爱国与爱党、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内在统一性。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价值引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积淀厚重、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中华文化蕴含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2]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根植于文化土壤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的。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是党中央赋予高校党委的重要职责,也是立德树人的基本组成。立德的基础在于文化熏陶,通过文化生产、建设和传播,奠定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汇构成,共同承载着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中经历的精神活动、理性思维与创造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创造,是民族气质、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丰厚滋养。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建设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首先是通过弘扬中华文明核心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使青年学生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同在民族精神层面不断内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中华文化根本并得到与时俱进的践行。在科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文化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传统、全盘西化、否定当代中华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等错误思想观点的批判。同时,将文化建设置于世界比较维度,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坚定文化自信与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崇洋西化和故步自封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的灵魂。高校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创建环境优美、氛围和谐的高校校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将文化育人贯穿于“三全育人”之中,实现立德树人,在强化文化自信中增进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

稳固清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能力,是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基础要素。高校通过充分运用课堂主渠道和隐性课堂,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履行教育职责,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使师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认识清晰准确,紧密团结,从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1.建设好思政课堂主阵地。思政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阵地,思政课堂建设的重点是教学内容和教师队伍。一方面,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任务之间相统一。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实,需要利用思政课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依托思政课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融入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最终实现学生“五个认同”的有机统一。在思政课堂引领价值观建设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树立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关系。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引下的团结奋斗精神和共同发展理念,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根基。在引领知识建设层面,结合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话语和文本,围绕“四个共同”和各民族交融汇聚史实现知识再生产和话语表达,为学生笃行落实奠定学理基础。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教师不仅要结合自身学术背景和教学内容实现专业化,还需要结合高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实现思政教学“在地化”,即思政教师需要深度挖掘涉专业、地域、校情校史、学生特点等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思政教育元素运用于教学。受新中国初期高校办学影响,高校多具有专业、行业和地域特征,如农、工、师、财等专业特色综合院校,地方综合院校,民族高校,等等。教师通过自身建设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设计,将学生对学校、学业的情感认同融入其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中,引导学生将学以致用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统一起来。同时,高校应通过培训、引导等多种渠道,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学工队伍等教育工作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关话语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行动力。

2.充分利用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程有机融入思政要素,实现协同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由于课程思政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开展课程思政能力不足和动力不足等现象。同时,作为教学实施主体,教师结合课程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需要高校推进顶层设计,形成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鼓励、引导和评价机制体系。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教师之“思”。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涉及思想内涵“三进”,如将红色基因、工匠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国情,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从英雄模范人物身上感受道德风范,形成国家荣誉感和中华民族认同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育人导向,把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引导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自觉把爱国情怀与强国理想融于各类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中。建设形成育人“教学共同体”,以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为先导,实现知识传授、道德引领和价值引导并重,利用各门类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教材讲义中体现充分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弘扬时代风尚,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创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嵌入融入课程思政整体建设中。

广义的课程思政,还应包含高校在哲学社会研究建设和文化传承功能发挥方面的引导功能。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交锋亮剑,直面关于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错误观点和思潮,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由自在到自觉的发展历程、现实状况和重要意义;针对海外中国研究和世界民族、宗教、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开展对话,讲出新语。在占领理论高地基础上,把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理论支持。大力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通过高校所进行的学术研究和传播,让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血脉,以知识、理论和文化的方式呈现,进而发展为师生情感认识和社会公共知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深层次的认同。

3.建好用好隐性课堂。学生置身于高校这一立德树人特殊场域,基于这一场域与社会产生的联络互动,共同构成了教育学概念中的“隐性课堂”,亦即“潜在课程”。以高校文化、学习和生活环境、师生交往交流和社会活动参与为主要内容的隐性课堂,是善用“大思政课堂”开展铸牢教育的核心内容。“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3]校园环境是大思政课堂的日常组成,能够彰显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通过改善室内外空间交互能力,优化校园环境,为师生思想交流、学术研讨、娱乐活动、情感联络等提供便利,塑造师生对于学校的环境认同。利用隐性课堂实现融入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如充分利用学生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唱起来”“舞起来”“活起来”,使之更具参与性和互动性;结合重要庆祝活动、纪念仪式等,为师生关注和亲身参与创造条件,在展示自身风貌和国家形象中,深化对国家内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理解。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4]结合国际国内热点,运用党建引领模式,将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大事要事,转换为强有力的思政教育资源,让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制度比较中坚定“四个自信”,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通过高校普遍开展的田野调查、社会调研、扶贫支教、创新创业等服务社会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走向田野、走进人民中,深化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提高为国为民的担当意识。利用高校和社会共同建立的理论研究、培训教育、服务管理平台,强化师生对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敏感性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性。

4.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础工作,也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保障和实现形式。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在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以师生为中心发展教育,带着感情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具有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鲜明特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高校履行铸牢职责的定盘星。高校学生有不少来自农村牧区、边疆地区、贫困山区,每一名青年学子都带着成才的渴望、亲人的盼望和家庭的希望。推进高校发展改革和治理现代化,在制度建设上要将师生切身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关心师生安危冷暖,满足师生合理诉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管理服务。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1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民族工作的一个方面,群众路线是凝聚人心力量的根本工作路线,高校治理现代化建设需要将群众路线贯穿于全过程。高校各民族师生在生活习俗、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有时容易被外化甚至放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可能因此形成相对封闭的圈子团体,一些师生也可能产生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误解偏见,并在此类因素的叠加中滋生两种民族主义倾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引导高校各民族师生在心态上的真诚尊重,实现各民族师生在生活中的交流交融,做到美美与共。在为师生营建良好学习环境与和谐美好生活中,将校园营建成为师生拥有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的生活场所与精神家园,让由此而生成的集体存在感回归为“爱我中华”的初心,铭刻在师生心灵深处。

2013年10月,习近平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体学生的回信中指出:“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16]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面对“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的机遇挑战,高校必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切实履行好相关职责,才能更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使命,为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再立新功。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思政
爱的共同体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