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基于湖南湘西州的调查分析

2023-11-08 16:56高俊山
关键词:湘西文化遗产物质

高俊山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设计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蕴含了共产党人的治国理念和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2021年施行的《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要“采取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优秀农业文化深厚内涵”[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3]。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要求,促使我们对如何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振兴进行再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中所包含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各项要求都与非遗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知识智力资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千百年而逐渐形成,与民族历史、生产生活及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集传统性、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等特征于一体,代表着民族智慧与精神[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具体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利用能够有效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目标的实现。通过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形态植入手工业、文化创意、旅游、互联网直播、建筑、服务等行业中,从而提升乡村产业内涵、丰富文化产业类型,为增强乡村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广大农村地区不同类型的特色建筑、特色民居、特色村寨,反映了不同地区民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认知、历史记忆和文化精髓,是农村地区实现生态宜居目标的重要承载。以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为表现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歌颂美好、讴歌英雄、鞭笞邪恶、弘扬正义等价值功能,对其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扬善惩恶的道德规范及奋斗精神和探索精神的挖掘,对于乡风文明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凝聚乡村成员共同体的精神纽带[5]。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伦理道德、和谐理念、追求稳定以及兼容性等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治理所体现出来的“过程”“调和”“多元”和“互动”的特征高度契合,具有调节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另外,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其创造就业岗位、增加收入、消减贫困方面的巨大潜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业、传统手工艺产业及直播带货等新兴互联网营销方式的深度融合,能够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动能和新的增长点,是实现乡村生活富裕的必由之路。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推进乡村振兴的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学科的研究。近年来,相关研究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主要成果有:王红英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价值[6];李亚楠、黄朝斌等就傩雕工艺等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振兴进行了个案研究[7-8];肖远平总结了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地方经验[4]。已有研究多停留在学理探究、政策解读层面,偏重文本解读而缺乏深入的实地调研,跨学科研究、综合性研究成果较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结合不够紧密,对于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赋能”等研究并不充分。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湘西自治州并在这里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湘西州的民族民间文化独具特色,摆手舞、蜡染、苗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也存在经济基础差、产业发展底子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务繁重等现实困难。对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性问题,也是新时代湘西州落实乡村振兴各项任务的实践性问题。本文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聚焦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现文化传承、助力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充分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建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资源。新世纪以来,我国乡土文化发生重大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却并不充分。近年来,笔者多次深入湘西州调研,走访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大量非遗传承人、文化产业负责人、民族村寨村干部和村民,了解到湘西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

(一)价值困境: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弱化

乡村文化是村民在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经验、知识、审美和价值观念的集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作用下的劳动要素相对集中到城市,人们纷纷离开土地到城镇谋求生存和发展,乡村日益冷清,乡村文化呈现出衰落之势[10]。究其根本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导致农民对乡村文化失去了自信。在全球化日益加速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传统文化本身的脆弱性和当代文明的剧烈冲击,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逐渐弱化,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存续危机。在现代文明、都市文明的裹挟下,人们更加习惯于选择现代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被理解为“传统、落后、跟不上潮流”,其价值被严重低估、被边缘化的情形日渐明显。传统文化生态正在被破坏,一些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传统文化,因而失去生存环境而消亡。

(二)传承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多元主体参与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伴随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加速“外流”,人才短缺、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湘西州农村地区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大都选择外出务工,村寨里只剩下年龄偏大、行动不便、劳动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和留守妇女儿童。永顺县SF村全村共有95户、285人,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或陪孩子读书,56岁的TSH自嘲自己是村寨里最年轻的女性。与农村“空心化”相伴的是青年人参与文化传承意愿持续降低。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LJX表示,传承技艺的首要困难就是收徒难。苗族银饰缎制技艺传承人XWJ强调:“现在的年轻人参与培训、从事生产的意愿较低。”

2.部分非遗传承人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保障村民的经济利益,留住人、保障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福利待遇,而就湘西州来说,各类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益因项目不同而差异明显。苗绣、织锦、银饰锻造技艺等项目传承人的收入有保障;摆手舞等带有表演性质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可以通过参与文化旅游活动获得一定经济收益;但《挖土楼古歌》《梯玛歌》《苗族古歌》《盘瓠传说》等民间故事、传说很难与民俗旅游结合,也不能产生可销售的产品,这些传承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举步维艰。《老司城的传说》传承人XSQ认为,单靠传承技艺根本养活不了自己,无法得到经济保障。毛古斯舞传承人TYH表示,自己偶尔有外出表演的收入,但占年收入比例不大,只能勉强维持日常生活开销。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直接或者间接从事农业、牲畜养殖等生产劳动,对养老保障、疾病医疗、子女教育就业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参与力量不足。政府主导的行政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模式,而公众参与能起到加强外部监督、提高政府行为透明度、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等作用。湘西农村地区大都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并不利于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和科研院所等力量参与保护工作。目前,湘西州的非遗保护急需美术、动漫、编曲、新媒体技术运用等专业人员的广泛参与。只有更多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才能帮助传统文化实现提档升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强大能量,使其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三)产业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不足

1.产业化程度不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企业主要是个体经营,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缺少技术研发和创新人才。一些传统手工艺家庭作坊的资产小,资本结构单一,绝大部分产品是在自家的房屋或者是租赁的厂房进行生产制作,设备简单,价值不高。苗族银饰缎制技艺传承人XWJ表示,由于缺少一定价值的固定资产,难以得到银行或其他渠道的贷款,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由于生产效率有限,一些企业难以承接大批量的订单,即使接受了大单,受制于生产能力,只能分拆转包,在没有统筹协调的情况下,难以按时保质完成订单。

2.缺少统一标准。传统医药、传统手工艺的世代传承大都靠师傅带学徒或言传身教的方式流传下来,其范式、程序、要领多以口诀、故事等形式心口相传。非遗传承人的创作可能受到环境、原材料等影响,每一次完成的作品可能都会存在差别。现代化的企业经营要求生产过程具备统一的、稳定的技术要求和生产流程。“标准化”是改变当下手工艺、传统医药等非遗传承失序、保护无据、市场混乱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3.文化产业的文化特色挖掘不够。旅游企业、手工作坊等都不同程度存在对非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的问题。既欠缺对其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奋斗精神、共同体意识的深入挖掘,也缺乏对文化产品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进行权威解读,导致文化旅游产业吸引力不足。湘西的乡村民宿大多维持农家乐的原有风格,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未能将包含乡情、乡俗、乡恋、乡愁等原生地域文化有效融入民宿设计、建造、装修、运营等环节,未能将当地传统文化与时尚创意巧妙结合,制约了民宿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凤凰古城、芙蓉镇等旅游景区,机器生产的服饰、织锦、刺绣布满了街头,景区的商贩却无法说清手工艺品传递的历史信息及文化内涵,导致其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四)创新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足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通过创新,古老的文化形式能够激发出新的活力,呈现出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时代内涵,在各个领域实现其文化和经济功能。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功能性转化与应用不足,影视、动漫、音乐领域的应用不足,短视频领域的应用与传播不足等方面。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性转化与应用不足。一些文化旅游产业和传统手工业的经营者在非遗创新化传承与转化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例如,蜡染技艺州级传承人WY在保持传统蜡染蓝底白花的基础上,糅合国画、版画、壁画等绘画技艺,融入彩陶、汉画、商周青铜纹、民间图腾等图案,研发出新款蜡染服饰、背包、钥匙扣等产品,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获得了更多的市场认可。通过创新,传统手工艺可以在形式和功能上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融入大众审美与价值观,从而获得市场的青睐。笔者调研走访的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人中,愿意将非遗进行创新的并不多见。受传统意识的影响,更多的传承人宁愿让传统艺术保持原汁原味,特别是老一辈传承人十分注重传承技艺的完整性、独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非遗的原真性,但也限制了非遗在现代社会的功能转化和创新发展,反而不利于其传承。

2.在文学、影视、动漫、戏剧领域的应用不足。文学和戏剧作品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电影电视也已经成为一种表达民俗的现代方法,影视作品在潜移默化中代表了一个社会在特定时期内突出的信仰和传统,新兴的动漫更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传播民族文化的新媒介。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影视、动漫、戏剧中的转化和应用实践困难重重。湘西州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反映,大家非常期待非遗在影视、动漫、戏剧中的转化和应用,但目前仍“缺乏代表湘西非遗文化的硬作品,没有在文化方面打造出一张让别人了解湘西的名片”。

3.在短视频领域的应用不足。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基本不接触互联网,对短视频等新兴传播平台的认知还停留在浅层,对利用短视频传播传统技艺且能产生巨大价值的认识不足。部分传承人认为互联网过于“虚拟”,传播过程中会造成传统文化与技艺的失真。部分传承人仅看到了短视频直播宣传的负面信息,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互联网传播媒介都是如此,主动地断开与互联网传播媒体的联系。在湘西州,运用新媒体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践仍未形成规模。文化水平有限、受教育程度不高,成为湘西州非遗传承人主动运用新媒体的一大障碍。从现有的资源利用程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短视频内容的开发远远不足,视频内容单一、呆板、陈旧等问题比较突出,吸引力不够,优质资源开发滞后的状况尤为明显。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驱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亟待通过文化的重塑、主体意识的培育、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等方式予以实现。

(一)文化赋能:重塑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

1.培育农民的文化自觉意识。乡村主流文化价值的重塑,亟待唤醒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记忆,重拾传统文化自信,重新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广大农民群体急需去主动学习、了解乡村文化的历史渊源、现实特点和未来发展动向。政府部门和基层党组织要引导广大农民以辩证的视角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差异,帮助农民树立文化自觉自信,唤起农民记忆深处的文化情感,使长期浸淫在传统文化中的农民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并主动运用于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建设中。

2.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作为一种精神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满足特定主体愿望和需求的属性,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对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能够为广大乡村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对于培育文明乡风、重塑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对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经济价值的深度挖掘,可将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不仅可以解决各族群众的基本生计,而且还可以提高其文化自信。湘西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包括爱国主义立场、集体主义观念、诚信仁爱品质等。要以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引领,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保护等工作,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厘清湘西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二)人才赋能:动员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建设和文化保护

1.发挥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的主体作用。乡村是滋养传统文化的根脉和土壤,村寨居民是推进乡村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中坚力量。构建政府主导、村民广泛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是推进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的必由之路。要发挥村寨居民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唤醒村民的主体意识,增强村民参与村寨建设和文化保护的主观意愿和身份认同。要充分发挥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动性、创造性,充分保障农民投入乡村振兴的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只有村民具备了较强的主体意识,才能让村民意识到自身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责任,把建设富强美丽乡村当成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2.完善非遗传承人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加大对传承人生活保障的力度。要科学遴选非遗传承人。选拔标准方面,要量化和细化非遗传承人选拔的标准,对于传承人的德艺、品行、技艺掌握、社会评价等标准进行量化要求,避免因选拔标准过于简单、粗泛导致传承人遴选中不公平、不公正情况的发生。选拔程序方面,要完善现场答辩、材料复核、公众异议等程序性要求,做到程序合规。尽量提高传承人的认定数量,鼓励年轻人去拜师学艺,并且给予物质奖励,力争培养出更多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

保障好非遗传承人的生活,解决传承人在住房、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的需求[11],是推动非遗传承人在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保护中发挥作用的前提与基础。对非遗传承人的保障和支持,应避免“一刀切”的支持方式。“一刀切”的做法对于经济效益本来就很好的非遗项目来说补贴意义不大,而对于经济效益很差的非遗项目而言又显得力度不足。对于服饰、银饰、织锦、蜡染等市场效益好的项目,要坚持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合理确定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标准。对于民间传说故事、歌舞等项目要加大对传承人的生活帮扶力度,提高生活保障,让传承人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

3.吸引在外乡贤和各类人才参与乡村建设。近年来,乡贤对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要优化乡村振兴的人才引进条件,完善乡村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增加创业津贴、提供无息贷款等方式解决人才参与乡村创业的资金问题,并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湘西州各级政府部门、民间组织、社区代表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和策略选择,应从体制、机制建设层面为多元主体参与传统文化保护和乡村振兴配套制度保障,帮助不同主体在能力、权力配置上能够有机会进行博弈,平等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湖南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吉首大学等湘西地区高校也具备更深度参与传统文化保护和乡村振兴的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优势。地方政府可主动与这些“智库”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们也可以积极投身于乡村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工作中。

(三)产业赋能:蓄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其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成为提升乡村产业内涵、丰富文化产业类型的重要功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走进大众视野,更好融入日常生活,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新动能和新的增长点;民间舞蹈、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能够促进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公共产品供给,为乡村文化发展创造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湘西州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发展乡村旅游业,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于解决传统医药、传统手工艺等非遗产业缺少行业标准的问题,关键和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税收等政策支持。

1.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的有效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中的活态部分,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形式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文化内容、提升旅游产业文化品位。湘西州要在乡村旅游产业中融入自然、民族、历史、人文诸多要素,将乡村独特的文化资源与优势条件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推动乡村产业建设个性化、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旅游从业人员和非遗传承人要注重发掘并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传统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出来,开发设计适销对路且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彰显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在旅游环境的布置上,要结合湘西的建筑风格、房屋布局和传统文化,通过适当地摆放蕴含非遗文化元素的物品、优化用活室内空间、运用各种风格的装修设计手法等方式,打造特色服务。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表达类型和艺术形式,努力打造一村一主题的旅游文化品牌项目,丰富游客体验形式,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与获得感,从而激活旅游市场,利用文化旅游带动湘西经济发展。

2.推动传统医药、传统手工艺等统一行业标准建设。非遗产业化要做大、做强,离不开统一行业标准的建立。2000年,中国手工艺人成功制定出红木材料标准。广东省曾陆续发布《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艺术品服务交易标准》《传统技艺文创品应用标准》,为当地传统技艺文创品的创作、生产、流通提供统一标准。“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也为我国传统医药确立传统医师资格认证标准、药材选取和药物审查标准等提供了历史契机。传统医药、传统手工艺等产业发展急需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在规范、统一的制作、销售、流通的产业平台上进行交流,进行可溯源的规范性销售,建立诚信、专业、科学和具有共性的标准,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3.加大资金、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要制定奖补政策,统筹规划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涉旅游方面的财政资金,重视中央、省级财政下拨到地方的专项扶贫资金,为非遗产业化发展、优势项目打造、品牌宣传推广等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设立非遗专项发展基金,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文旅融合项目、民宿产业、传统手工艺品制造业等文化产业建设。湘西州的财政部门、商业银行应提供专项信贷支持,包括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的免息、降税等优惠服务,为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四)创新赋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通过现代文化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生发出全新而又不失传统神韵、核心价值与精神内涵的创意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创造性转化,可以实现其蕴含的巨大经济和文化价值[12]。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性转化与应用。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品格和审美特征日益彰显,创新化传承与转化呈现出日趋丰富和复杂的形态。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将其转化为经济价值,制造的产品要符合现代社会大众的审美观和消费观。例如,传统织锦技艺可以制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床上用品、汽车挂饰、地毯、小玩具等;石雕、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可以运用于市政工程建设,如文化广场、桥梁楼宇的修缮;蜡染技艺融合版画、壁画、国画、油画的相关艺术表现手法,研发符合大众审美与价值观的新产品,以进一步开拓市场,焕发新生。

2.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影视、动漫、音乐等领域的应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为影视制作、动漫制作、游戏开发、音乐创作等领域的创新性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使这些领域的创作者们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目前,这些行业对非遗的利用才刚刚开始,对非遗的挖掘和利用不够深、不够广、不够精。文化部门应提供专项政府补贴,协同非遗传承人、影视传媒公司、科研机构,共同加大创作力度,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影视、动漫、音乐作品创作方面的应用。

3.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以其开放性、互动性、体验性、及时性等特征,突破了非遗的地域性、文化性和人际传播的限制,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魅力和现代价值。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这是新媒体演进的重要方向,短视频APP正在成为主要的新媒体传播形态。湘西州文化旅游部门、民族工作部门、宣传部门要加强协同合作,探索建立新媒体视角下各部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协同机制。如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的制度经验,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播认证”体系,增强主播的权威性和受众对于主播的信任感。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帮助传统艺人、传承人在直播平台开通权限、开设直播间,帮助他们在不同直播平台和直播间里实现发布信息、回复公众评论、征求意见、提供在线服务等操作,努力形成群体优势和流量规模。聘请直播专家、邀请网络红人参与或助力直播,聘用、培养了解民族文化、懂网络技术、懂新闻宣传的综合性人才,使他们成为新媒体领域开展非遗传承的中坚力量。

非遗传承人要突破传统观念限制,打造精品直播内容,积极参与短视频制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要注重结合历史发展渊源、文化积淀,展示主播作为传承人的文化属性。对于银饰锻造、苗绣等传统手工技艺,要重点展示其制作手法、锻造过程和制作成品;对于口述故事,要结合地区的历史、文化,讲述湘西文化的变迁;对于民间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要侧重于现场的演绎和表演,展示湘西各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视频展示和制作中要利用好配乐、滤镜、场景、封面,形成特色鲜明的图画、文字和音乐组合,提升观赏效果。另外,加强对非遗传播的支持力度,也是短视频平台传播传统文化、弘扬时代正能量的重要渠道。因此,短视频平台要强化责任意识,主动打造优质内容频道,对文化涵养较高、内容制作精良的传承人或作品给予更多“引流”和“顶置”,增强公众的关注度,让短视频平台更好地助燃传统文化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湘西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