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3-11-08 08:13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29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计算能力错题

李 媛

(连云港市向阳小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在传统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选择为学生安排大量的课堂随练与课后练习任务,试图通过题海战术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却对此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产生了极强的厌烦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数学作为一门以计算为主的学科,需要学生同时具备严谨的学习态度与严谨的计算思维,这对于自律能力相对薄弱的小学生而言存在着较高的难度.教师要顺应新课改任务的实施要求,帮助学生解决在计算方面所遇到的诸多问题,以此来同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数学课程的整体难度较高,由于数学离不开符号语言,因此相较于其他学科,其呈现出了抽象化、系统化、多元化的特点.为了能够更好地认识数学课程中的整数、分数、小数等知识,教师则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让他们可以独立完成数与数之间的转化任务.

首先,通过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将让他们更加精准地把握数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充分感受到由计算所带来的满足感和乐趣.随着学生计算速度与计算准确率的不断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举一反三能力也将得到同步强化,并将数学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计算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其次,计算能力的强化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由于计算能力是一项极具实用性的基础能力素养,教师要在课堂中创设出多元化的计算教学情境,通过调动学生的计算兴趣来培养学习自信,并实现跨学科式的技能迁移,为后续更高难度的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途径

2.1 讲解数学算理,提升计算意识[1]

纵观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可知,很多学生之所以对计算训练存在着一定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主要是由于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制约,一味地向学生安排机械化的题海训练活动,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只能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数学定理,无法将课堂中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与计算技巧予以内化吸收.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数学教师要在设计计算训练活动之前,面向学生详细讲解数学算理,通过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记忆点,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数学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来熟练解决计算问题.在日后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计算,而且还应让他们深层次理解计算的现实意义与价值,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 利用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2]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简便运算是非常常用的计算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计算结果,有效节约计算时间.简便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教师在开展简便计算教学活动之前,要对班级学生的学情现状进行摸底排查,基于学生的个体特点来细化简便计算方案,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强化学生的计算灵活性,同步提高计算速度与计算准确率.

例如,在教授《混合运算》时,数学教师即可为学生安排以下题目,并引导学生利用简便计算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计算,给出准确答案:小明的妈妈给了他100元零花钱,小明的爸爸给了他200元零花钱.小明用掉100元买了书籍和学习资料,又用掉100元买了零食和娱乐用品,请问小明还剩余多少零花钱?如果采用常规运算方式,很多学生都会列出以下算式:100+200-100-100.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教师则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在黑板上列出以下算式:100-100+200-100,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的算式内容在课堂内展开讨论,并判断那种计算方式更加快速.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计算欲望被成功调动起来后,教师即可设计一些难度更高的计算题目,在其中融入相应的乘除内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启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计算速度也会随之提升.比如计算35×35这道题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头加1算法,即十位数×(十位数+1)把所得乘积12作为结果的百位数和千位数,(如果这个乘积只有一位数,就把这个一位数作为结果的百位数)把他们个位数的乘积25作为结果的后两位数,如果他们个位数的乘积只有一位数,那么把这个一位数作为结果的个位数,十位数用0补即可.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这种算法的使用条件: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当他们的十位数相等且个位数相加等于10时即可用这种方法.

2.3 强化混合运算,增强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计算教学任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模式,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混合运算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更加复杂的高难度运算,为后续更高难度的教学任务做好铺垫.教师要杜绝机械式的计算训练方案,而是基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创新计算形式,帮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积累丰富的计算经验.

例如,在教授《整数混合运算》时,教师即可在课堂中精心布置练习题,在正式引入新课程内容之前,在黑板上展示出以下两组题目:从150÷50×2变化为160-60×2,再变化为160-60÷2和160-60÷2×4.为了能够降低课程难度,在课程初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对比算式20-20÷20×20与20×20-20-20这两个算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的方式,列举出上述两组算式的异同之处.通过对比研究,学生将更加顺利地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律,并懂得在处理复杂的运算题目时,应当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将原题目进行变形处理,通过简便运算的方式来快速得到问题答案.通过训练使小学生牢固掌握计算的优先级即括号最优先,其次是先乘除后加减,最后同一优先级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4 整理错题类型,培养鉴别能力

通过分析以往的教学经验得出,在学生所提交的作业反馈中隐藏着非常丰富的信息,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班级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并精准锁定学生在计算训练中高频出现的错误,对后续的计算教学方案做出合理调整.在笔者看来,学生在计算中所出现的错误大多具有普遍性与相通性特点,教师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带领学生一同总结计算中的错误类型,并展开系统化、深入化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部分计算错误能够被轻松纠正,但部分错误却已经被深深烙印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整体的纠正难度较高.为此,教师在后续的教学环节中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动态化学习表现,为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设立学情档案,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多方整理错题类型,并从中挑选出一些有代表性、有预见性、有针对性的典型错例,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共同交流、分析.此外,教师还要借助于班集体中的“错题会诊”,让学生明确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完成基本的错题讲解任务后,向学生展示一些与典型错题相类似的试题,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他们消除由思维定式所产生的一系列消极作用.

在数学课程的常规错题练习活动中,教师可以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以下设计思路:学生自主观察、独立判断错题、找到错误原因、分析并交流错误原因、自主改错、小组讨论.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还应保证错题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单项错题训练,而且还能在其中穿插一些形式多样的计算题目,如判断题、改错题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一同设计并制作错题本,将日常计算训练中频繁出现的错误记录其中,经常性地展开错题分析与校对改正,保证纠错效率.

2.5 巧用教学评价,鼓励正确计算

在当前的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中的计算教学不能只是局限在基本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而是要从细节出发,尽快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方案.在日常的专项计算练习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动态表现展开全面评价,并公开表扬表现优秀且学习积极性较强的学生.在此处要注意的是,为了能够保证教学评价达到应有效果,教师要多多运用丰富、有趣的评价语言,让数学课堂处处充满惊喜,让学生有所期待.例如,“咱们班级出现了一名计算小天才”“评一评哪一位才是武林中的计算高手”“谁给出的答案能够与计算器相媲美”等.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善用榜样的力量,在班级中挑选出优秀学生,将其打造成鲜活生动的学习榜样,通过此种方式来强化正向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搭配一些小奖励,如小红花、小礼品以及减少作业数量等,让学生能够对计算课程产生更高的期待.例如,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计算任务的学生可以获得一个笑脸,在一周时间内如果可以集齐5个笑脸,即可兑换到一朵小红花,在本学期内共集齐10朵小红花,则可以到老师这里兑换奖品.最后,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评价工作中,很多教师所关注的都是题意问题与算理讲解,并为学生安排大量的背诵、抄写或机械化的计算任务.很多学生在考试中虽然能够列出正确算式,但最终计算结果的错误率却很高,难以取得理想成绩.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则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带领学生共同讨论错误的产生原因,并面向学生制定出一对一的教学方案.根据教学评价结果,为后续教学计划的调整积累参考依据,在课堂中营造出舒适、健康的计算氛围,让学生逐步形成端正的计算态度.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学科,与学生的人生发展密切相关.教师应全面发挥数学课程的学科优势,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与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学科思维,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要避免为学生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中大胆想象,即使出现计算错误也不应盲目批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计算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计算能力错题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压强』易错题练习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圆”易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