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2023-11-07 12:46:01周毅
高考·中 2023年9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学

周毅

摘 要:高中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当前阶段我国优秀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而历史学科具有涉及知识广泛、看待问题多元化、学习对象不可再现等特征,因此高中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之一。本文旨在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为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建议

当前阶段我国正推行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都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体制存在较大差异,教学活动的重点也由“教书”转变为“育人”,但是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而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就可能为学生的后续成长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跟随时代发展脚步完善自身教学理念,遵循新课改要求创新自身教学模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相关概念综述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项特殊的技能,包含了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解释能力、评价能力、说明能力等。具体来讲,批判性思维能力指的是个体会对某种事物产生怀疑并以独立思考的形式展开探究,进而获得更准确的认识与新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若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就需要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与探究欲望,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展开探讨,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在班级内构建更加轻松、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辨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1]。

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一)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给学生们获取知识和了解世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然而,由于信息的泛滥和混杂,学生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即如何甄别真伪、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信息。在这个背景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变得尤为重要。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主动质疑和评估所接触到的各种信息,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满足新课改要求

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在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核心理念。通过开放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和思考问题,发展自己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改要求下的教育模式。

(三)适应历史学科特点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要求。历史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事实和事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历史的解读和理解需要学生具备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历史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能够判断历史事件中的真假、权威性和局限性,从而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全面理解。此外,历史学科也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和理解,并鼓励学生保持客观的态度进行批判性思考,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历史的价值和意义[2]。因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更好地适配历史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记忆和重复,而是能够深入探究历史事件和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不同观点,并能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们能够判断历史文献、资料的可靠性和偏见,并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理性思維和批判性思考,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际意义

(一)推动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高中历史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其核心素养包括家国情怀、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其中唯物史观要求学生养成科学、客观看待事物的习惯。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若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质疑、发现问题并展开探索,帮助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对事物本质规律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存在一定联系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需要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完善其理性精神,这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相适配的,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本质上存在统一性特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过程有助于推动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帮助学生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成长进步[3]。

(二)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其他能力成长发展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就感、思想灵活度、注意力集中程度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强化其主观能动性与探索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分析、自主探究等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质疑与猜想,以此完成独立思考,在吸收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是个体与国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学校与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思想的影响,帮助学生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新思想。而新思想的形成与问题意识是密不可分的,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与探索中发现并掌握新知识。因此学校应当在新课程改革内容的指引下认识到应试教育模式的缺陷,在学校内部推广素质教育,督促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独立思考能力、辨析能力、质疑能力的集合,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与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强化自身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4]。

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建议

(一)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阶段我国正推行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逐渐得到了众多教师与家长的重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与协助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完善自身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在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重视做好教学回顾工作,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学习提高自身教学研究能力与教学设计能力,通过种类丰富的教学手段强化历史课堂的开放性、互动性与趣味性。教师应当与学生做好平等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真实诉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思考历史问题,以此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为例,高中阶段学生普遍对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刻板印象,认为欧洲的中世纪是较为黑暗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刻板印象开展批判性思考,依托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搜集中古时期欧洲史实与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们,之后再引导学生们开展独立思考与研究探讨,帮助学生摆脱刻板印象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产生新的认识与理解。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课外相关书籍,以此扩宽其知识广度,完善其历史文化知识网络,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欲望与精神品质[5]。

(二)提高历史课堂的开放性与互动性

由于历史文化知识本身具备一种“厚重感”,因此高中历史课堂相较于其他学科课堂更容易显得沉闷,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受到负面影响。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完善自身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自身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历史课堂的开放性与互动性,以此优化历史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新鲜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们播放哥伦布、麦哲伦、迪亚士等历史人物的航海故事,帮助学生对该类历史事件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之后根据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保证每个小组内部成员的学习能力与学科基础较为均衡,为每个小组分派“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时代背景、实际意义”等学习任务,让学生们自主开展讨论学习,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意见看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教材,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培养自身自主探究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亲身参与到学生的探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以此避免出现学生因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而产生挫败情绪的情况。

(三)教师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法

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提前设置好层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论证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做好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工作,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变化、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学生设置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问题,避免出现问题过于简单无法激活学生探索欲望或问题过难导致学生出现挫败情绪的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完善学生的提问深度、提问技巧与问题思维,以此强化针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

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为例,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先就教材基本内容为学生们开展历史知识讲解工作,比如向学生们介绍“两弹一星”的时代背景与成功意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开放性较强的问题,比如“有人说核武器的研制与我国热爱和平的本质不符,如果将用于研发核武器的经费用在经济发展上,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是否会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否会得到提高?”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当向学生们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同时为学生们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以此降低单一看法出现的概率。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们从正反两方面开展思考,将学生划分为不同阵营,要求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开展思考与辩论,以此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强化自身逻辑思维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思考方向,比如为“利大于弊阵营”的学生提供“从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军事保障”等角度,为“弊大于利阵营”的学生提供“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等角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就问题开展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从他人的习惯,以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师引导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教材内容为主导,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开展多元化理解与解读,以此帮助学生完善历史文化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模式与行为逻辑快速成长变化的时期,已经开始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学会理解与分析不同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现实世界的时事热点内容当作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以《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教材内容后,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理性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托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们提供佐证资料,帮助学生完成独立思考,之后引导学生向同学们分享自己思考的结果,教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为表现优异、态度端正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奖励,以此提高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逻辑思维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高中历史教师应当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完善自身批判性思维,以此为其后续成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游敏.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27):81.

[2]何丽萍.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践探讨[J].电脑校园,2019(12):6329-6330.

[3]施洪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历史教学问题,2021(3):166-169,46.

[4]郑水清.基于问题教学法的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1,7(8):64-66.

[5]张隽之.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J].南北桥,2021(16):103-104.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学
浅谈高中《鸦片战争》教学中国际法意识的培养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57:56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49:45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00:32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7:37
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求知导刊(2016年20期)2016-09-27 00: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