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晋斌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供出现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的疾病,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1]。脑梗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发病具有突发性,发病前多无明显症状,发病后可表现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共济失调等,并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严重者可能发生脑疝、昏迷[2]。早期溶栓治疗是目前脑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能够恢复脑部血流灌注,减轻脑损伤,但其对时间窗、适应证等有严格要求,因而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限制[3-4]。在脑梗死治疗中,改善病人脑血管循环十分重要,因此一些具有抗血栓形成、改善脑循环等作用的药物逐渐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5]。尤瑞克林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型药物,有研究报道其能够改善脑循环[6]。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一种可促使氧化磷脂水解的磷脂酶,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发生密切相关[7]。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是内皮细胞中的主要钙黏蛋白,其水平异常与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有关[8]。本研究采用尤瑞克林治疗老年脑梗死病人,观察其疗效及对病人脑血流、Lp-PLA2、VE-cadherin水平的影响。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脑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60~79(69.57±8.16)岁;病程12~21(16.54±3.27)h;梗死部位:基底节22例,脑叶13例,小脑7例,脑干4例。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61~78(69.36±8.29)岁;病程13~21(16.92±3.41)h;梗死部位:基底节23例,脑叶12例,小脑8例,脑干3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9]中脑梗死诊断标准;2)年龄≥60岁;3)病人对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既往合并脑梗死病史;2)合并其他脑部疾病;3)存在脑内出血或出血倾向;4)合并心、肝等器官严重疾病;5)合并精神状态异常;6)对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
两组均给予常规降脂、降糖等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6020480,规格:每片0.3 g)300 mg,每日1次;口服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203616,规格:每片75 mg)首次300 mg,然后改为75 mg,每日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065)静脉输注,0.15 PNA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1 h滴完,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周。
1.5.1 临床疗效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11]评估神经功能。基本痊愈:临床症状消失,NIHSS评分降低≥90%;显效:临床症状大幅度改善,NIHSS评分降低45%~89%;有效: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NIHSS评分降低18%~44%;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NIHSS评分降低<18%[10]。
1.5.2 脑血流参数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通过脑循环分析仪(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KF-3000)检测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平均血流量(mean blood flow,Qm)、血管特性阻抗(vascular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Zc)、血管外周阻力(vascular peripheral resistance,R)水平。
1.5.3 凝血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采集病人静脉血5 mL,通过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湖南优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UD-C2000)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
1.5.4 Lp-PLA2、VE-cadherin水平及不良反应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采集病人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3 000 r/min、10 min)后取上层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p-PLA2水平,以双孔法检测VE-cadherin水平。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治疗前,两组Vm、Qm、R、Z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m、Qm水平高于治疗前,R、Z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Vm、Qm水平高于对照组,R、Z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参数比较(±s)
治疗前,两组PT、APTT、TT、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T、APTT、T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FIB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T、T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PT、APTT、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s)
治疗前,两组Lp-PLA2、VE-cadheri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p-PLA2、VE-cadherin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Lp-PLA2、VE-cadher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Lp-PLA2、VE-cadherin水平比较(±s)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单位:例(%)
脑梗死是脑卒中疾病中发病人数最多的一种,其基本病因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脑部或颈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烟雾病等是其常见危险因素[12-13]。脑梗死是一个不断变化进展的过程,在已经完全梗死的病灶周围存在着因血液低灌注而仅有功能丧失的组织(即“缺血半暗带”),及时恢复血供、挽救这些缺血半暗带是脑梗死的治疗关键[14]。在时间窗内,溶栓治疗是脑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案,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除此之外,脑保护药物、抗凝药物等也可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Vm、Q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R、Z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PT、APTT、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尤瑞克林在老年脑梗死中具有较高的疗效,能够改善病人脑灌注及凝血功能。尤瑞克林即人尿激肽原酶,是组织型激肽原酶,能够裂解激肽原并释放具有舒张血管效应的激肽,进而扩张缺血脑组织微血管,改善局部脑血流,减轻缺血性脑损伤[15]。同时,尤瑞克林还具有增强纤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改善脑梗死病人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脑部血液供应[16]。此外,尤瑞克林还能够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并分化为成熟神经元,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于荣焕等[17]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尤瑞克林能够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进而保护神经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Lp-PLA2、VE-cadher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尤瑞克林可降低老年脑梗死病人炎症水平。Lp-PLA2由血管内膜中的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炎性细胞分泌,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其水平明显上升[18]。Lp-PLA2可促进氧化磷脂水解氧化,并生成脂类促炎物质,并进一步促进炎症细胞释放更多促炎因子,因此,Lp-PLA2也是一种炎性标志物。VE-cadherin是血管内皮特有的钙黏蛋白,负责内皮细胞的连接稳定及信号传递,当体内炎症水平上升、血管内皮受损时,VE-cadherin水平异常上升[19]。而尤瑞克林能够抑制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表达及单核/巨噬细胞聚集,且具有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既往研究也显示,尤瑞克林可明显降低病人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水平[2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尤瑞克林在脑梗死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尤瑞克林在老年脑梗死中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脑灌注及凝血功能,降低Lp-PLA2、VE-cadherin水平,同时具有一定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