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颖洁(新疆师范大学 830054)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和考核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成为影响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师范生的就业方向大多为中小学教师。高校师范生队伍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后备军,对其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水平和教育变革的发展方向。而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院校,不仅要培养高校师范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对其教育技术技能进行培养。
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借助形式多样的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以碎片化、主题化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以主题突出、短小精悍、形式丰富等特点在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成为一种评价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标准。
因此,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院校,如何培养高校师范生设计与制作微课的能力以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成为重要的课题,同时也带动了各种“大学生微课比赛”的开展。
通过分析全国高校师范生微课大赛的作品,发现目前微课在设计与制作中的现状如下。
对微课的认识不清晰。部分高校师范生简单地认为“短”的教学视频就是微课,将教学内容控制在10分钟内讲完,却忽略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导致部分微课缺少导入、学习目标说明、练习、课后小结等教学环节,没有认识到微课虽“短小”,但“一应俱全”;有的作品并不是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展开讲解,而是把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简单粗略地在10分钟内讲完。这些问题足以说明高校师范生对微课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对微课的使用对象不够明确。大部分微课作品在教学设计上还是采用的传统教师讲授法,缺少配套的教学资源,并且微课视频中缺少与学习者的交互,这些微课作品针对的是教师,并不能体现微课对学习者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帮助。
教学内容呈现形式较为单调。在高校师范生微课作品中,有部分作品以动画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但是仍存在大量通过图片、文字以及配合教师画外音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的微课,未能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技术手段以及各种教学方法,无法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教学环节安排不当。一节好的微课应该有一个好的课前导入,而部分微课作品缺少导入或是导入时间太短,无法引起学习者的注意;或是导入时间太长。部分微课在各个教学环节上的时间分配存在问题。
制作技术有待创新。部分高校师范生在进行微课制作时,选择使用PPT 录制或是手机拍摄的方式,再利用视频剪辑软件进行编辑,这种方式仍然类似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技术上并没有创新;也有部分微课借助动画制作软件,但大多都是使用万彩动画大师,这使得大家的微课作品都是一样的人物或动画效果,不能体现出个性化。
制作“形式与内容”无法很好平衡。微课制作强调技术上的创新是为了在形式上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其本质是服务教学,技术只是实现教学任务的手段。但从微课作品来看,无论是PPT 录制、视频拍摄还是动画制作,都变成了“炫技”,而忽视了微课本身的教育目的。
字幕与配音不合适。通过分析高校师范生微课作品发现,大部分是没有字幕的;部分有字幕的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字体太大或太小、字幕颜色与背景颜色区别不明显等。同时也发现大部分微课作品中存在声音忽高忽低、噪声大、发音不准确等问题,并且部分作品的字幕与配音不同步,导致学习者由于在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不一致造成思维混乱。
画面设计不合理。部分微课作品在画面呈现上存在以下问题:文字与图片比例不合理,导致看不清楚文字内容;文字颜色与背景颜色区别不明显,产生视觉疲劳;画面中使用与学习内容或情境无关的GIF动画;微课片头的设计过于复杂等。
(1)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培养高校师范生微课设计与制作能力,需要帮助其明确微课的概念与特点,加深其对微课的认识,从微课本质上把握设计方向,这是高校师范生设计与制作出高质量微课的第一步。
首先,明确微课的概念。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按照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实践的要求,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开发的一种教学视频资源;黎加厚认为微课也可以称为“微课程”,是指内容简短、具有明确教学目标、集中解决一个问题、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的视频课程;郑小军认为微课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开发的具有趣味性、情景化和可视化的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总之,微课是为完成某个教学任务,设计开发的具有完整教学过程的教学视频,并且该视频时间短、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和趣味性。
其次,明确微课的特点。一是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微课既呈现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又将完整的知识进行碎片化,只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展开,使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是短小精悍,方便学习。微课的时间一般在5~8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因此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更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及视觉驻留规律。同时,微课以视频的形式借助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学习需要自定步调进行学习,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三是情境教学,资源丰富。传统课堂教学重在知识的讲授,而微课则是以视频为载体,将学习内容放到真实情境中,利用技术手段将知识内容以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同时,一个完整的微课是以学习资源包的形式呈现的,不仅包括教学视频,还有配套的教学设计、练习题等教学资源,为教师上好课提供有力支持。四是半结构化,方便调整。传统课堂的教学设计、组织形式、内容安排往往受到较为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而微课则是面向学生学习而设计开发的教学资源,其目的是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微课包括其配套的教学资源可以根据教学效果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及不同的教学环境。
(2)微课设计的要素
微课作为技术支持的新型教学资源,应该利用技术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启发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这就需要对微课进行精心设计。本文认为微课的设计要素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二是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组织策略、学习评价;三是资源设计:知识呈现、学习活动、交互反馈、学习资源包、学习评价、画面设计。
(3)微课内容的选择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视频,是一种辅助教学资源,在中小学教学中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做成微课,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保证微课效果的前提。因此,需要对高校师范生的选题能力进行培养,提高高校师范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找到微课设计的切入口。
(4)微课制作的技术
一节优秀的微课作品不仅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也是一节微课制作成功的关键。因此,对高校师范生开设微课制作技术相关课程也十分必要,但同时也要注意帮助其平衡“形式与内容”“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形式大于内容”“技术大于设计”等问题,导致微课设计偏离教育目的。
在培养高校师范生微课设计与制作能力时帮助其明确设计与制作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微课的质量。
教学内容简单化原则。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每一节微课的时间最好控制在5~10分钟,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有限,如果微课中呈现的教学内容过多,会造成学生的认知负荷,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在进行微课设计与制作时,应避免出现多个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层次化原则。设计与制作微课的最终目的是达成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微课设计与制作的重要环节。微课中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将一个主题的内容进行分层,从而确定一个知识点,教学目标也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层,逐步完成学习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情境化原则。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出发,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不强,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仍然需要借助具体经验,同时,建构主义也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因此,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应该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学过程情感化原则。与传统课堂师生面对面的学习相比,使用微课进行学习时,大多情况师生是分离的,因此,在微课设计时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微课中带有感情的解说、在适当的环节加入交互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技术、形式与内容平衡性原则。微课设计既要画面设计的美观又要兼顾教学内容的呈现,避免出现“技术、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如背景简单,在起到美化画面、吸引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不干扰对教学内容的呈现;视频转场尽量不使用浮夸的效果;教学画面中避免出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GIF动画等。
明确培养内容和设计原则,可以为高校师范生设计和制作微课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而制定微课的评价指标则是通过量化的方式对其制作的微课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文从以下五个维度制定了微课评价指标来规范微课作品,提高微课质量。
(1)创意创新
凸显创意:在微课设计和构思方面具有巧思妙想,充分体现创新思维。
设计有趣:微课作品具有趣味性,寓教于乐。
(2)选题价值
选题简明:针对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例题、习题、专题、实验活动等,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
重点突出:能突出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
和难点。选题大小合适,宜于用微课呈现。
(3)作品规范
结构完整:微课视频结构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有片头和片尾,教学环节完整。
微课风采: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如教师出镜,则需仪表得当,教态自然。
技术要求: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单位。
(4)教学内容
内容科学:内容严谨充实,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反映学科特点。
逻辑清晰: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明了易懂。
(5)教学效果
目标达成:微课必须服务教学,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教学特色: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启发性强,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形式新颖:构思和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
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后备军,在其正式成为教师之前对其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能力进行培养,可以使其更快地适应未来的教育发展。
良好的微课设计与制作平台是高校师范生学习的重要保障。教师将优秀的微课案例,按照学科、年级、功能分类上传,有利于高校师范生根据专业需求自主学习,从优秀案例中积累经验、取长补短。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微课制作技巧、制作心得等经验通过微课的形式在平台上分享,既可以为学生制作微课积累经验,又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积累教学经验。
良好的制作工具和制作环境是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必要条件。师范院校应该为学生设计与制作微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技术支持,如建设微课录播室、配音室、购买微课制作软件使用权等,同时,也应该加大对教师和高校师范生使用这些设备的培训力度,同时又要注意避免出现“技术大于内容”的问题。
师范院校对高校师范生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行鼓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其动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微课设计大赛,通过评比对获奖学生给予学分、评奖等方面的奖励。
专业教师的指导是高校师范生进行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坚实后盾。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教师对学生的技术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应帮助高校师范生建立与中小学的联系,加强师范生与一线教师的沟通,使一线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给予指导,也可以通过观摩一线教师上课,增强教学技能,有助于进行微课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