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一村一品”发展研究

2023-11-07 05:21熊光明
山西农经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一村一品达州市一村

□熊光明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一村一品”是一种优势较为突出的农业发展模式,现已在多个国家成功实践。达州市是四川省农业大市,农业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异常重要。达州市结合自身特点,在学习和实践“一村一品”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1 “一村一品”的由来与发展

“一村一品”是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在1979 年提出、倡导和推行的一项发展农村经济的活动,后来演化成大规模的“一村一品”运动,成为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运作模式[1]。“一村一品”是指以村为基本单位,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让一个村发展一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2]。

“一村一品”有利于创造规模和专业分工优势。通过规模化生产,能够减少采购、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成本,将固定资产成本分摊到更多产品上。同时,专业化分工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通过集中技术指导,有利于技术研发和经验积累。许多地方的特色农产品缺乏统一标准,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进行市场化销售。标准化培育和生产能够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产品市场化。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后,本土市场空间有限,对外销售成为必然,若没有品牌支撑,难以打开外地市场。通过打造产品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毛利率,促进市场销售,延长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规模化发展后,还能带动仓储、包装、加工、运输、品牌设计等发展。

“一村一品”在我国自古有之,但都是自然形成,没有进行规划,也没有将其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1983 年,平松守彦来我国做“一村一品”演讲,现代“一村一品”才在我国逐步发展。2006 年,“一村一品”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多项政策的出台,“一村一品”在我国发展迅速。2009 年,国务院提出“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和专业示范村镇建设”。2010 年,原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认定工作的通知》,开始认定“一村一品”示范镇。截至目前已认定11 批,共计3 673 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主导产业产值超7 000 亿元。2018 年,《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同年,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培育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2 达州市“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2.1 达州市“一村一品”发展现状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达州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加速向城市转移,务农人员越来越少,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出现许多撂荒地,有利于土地流转或整体托管,为适度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达州市早在2007 年便开始发展“一村一品”。2007 年4 月,达县为推进蚕业“一村一品”建设,对全县蚕业“一村一品”建设实行以奖代补。2009 年,大竹县对清水镇老书房村等12 个村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实施“三农”金融服务整村推进工作,为农户提供信贷、转账、结算服务。2018 年,开江县向村派驻农业技术员,协助行政村制订“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一村一品”农业技术指导全覆盖。截至目前,达州市已有9 个区域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带动了当地村民持续增收。

2.2 达州市“一村一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一村一品”发展质量差距较大。农业现代化是所有乡镇的现代化,不是部分乡村的现代化。在乡村发展中,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条件、财力保障等差异,一部分乡村优先发展,也有一部分乡村发展严重滞后。同时,发展落后地区的一些特色农业资源有待开发,在缺少技术改良和连片种植的情况下难以“突围”。部分乡村农户对“一村一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害怕风险,持观望态度。部分乡村“一村一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一方面增加了销售难度,另一方面也压低了价格。以青花椒为例,四川省可以种植青花椒的地域广,达州、南充、广安、广元均有规模种植,近年来,随着栽种面积的不断扩大,“销售难”问题日益突出,价格波动较大。

二是“一村一品”发展质效有待提升。调查发现,部分乡村在土地流转中未与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只是通过电话等形式口头沟通,难以保障农户权益。在农业发展中,科技支农和人才强农力度不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偏低,2020 年达州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9%,低于全省的60%。因区位因素、工作地点、就业意识、收入高低等,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县城或农村工作。部分乡村基础设施有待改善,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例,从实有耕地面积来看,达州市高于南充市和绵阳市,但高标准农田面积却低于南充市和绵阳市(见表1)。2020 年,达州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60.72%,低于四川省的63%和全国的71%。“三产”融合发展程度明显不够,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半加工和深加工。2020 年,达州市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1.9%,远低于同期全国的2.4%。

三是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不足且不强。截至2020 年末,达州市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 家、省级龙头企业38 家、市级龙头企业162 家、农民合作社5 047 家、家庭农场12 971 家,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457 个。南充市共评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8 家、市级以上293 家,培育农民合作社9 245 个、家庭农场9 407 家,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608 个。绵阳市评定国家级龙头企业4 家、省级龙头企业63 家、市级龙头企业353 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 699 家、家庭农场8 703 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880 家。从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培育速度来看,达州明显滞后于南充和绵阳。

四是品牌培育不足。达州市(截至2020 年末)“三品一标”农产品305 个,南充市370 个,绵阳市更是达到了1 006 个。根据中国品牌杂志社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 年中国品牌·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四川省的圣洁甘孜、巴食巴适、自然贡品、田园荣州、南充嘉作、味在眉山、宜宾汇、阆苑仙品、遂宁鲜均在前100 名,达州市无一品牌上榜。达州市在地区公共品牌建设方面,建设时间较晚,相应产品销售收入较低,品牌效应不明显,也未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品牌。部分农户缺乏品牌意识,为增加短期收益,存在以次充好、滥用区域公共品牌的现象。部分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由于种植规模较小,未形成多镇连片种植,主要依靠线下销售,只有少部分产品通过电商进行销售。部分跨乡镇连片种植的农产品,经营主体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未拥有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销售的意识和手段。

3 达州市“一村一品”发展经验

达州市“一村一品”有4 种发展模式。第1 种模式是依靠当地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这种模式主要发展当地种植历史悠久的农产品,通过扩大规模,加强管理,发展“一村一品”,如达州市巴山雀舌,充分利用万源富硒的特点,打造富硒茶特色产品。此外,还有大竹石河镇苎麻、达川区米城大米、达县百节乌梅、大竹月华镇糯稻。第2 种模式是依靠当地区位优势,通过技术指导,发展“一村一品”,如通川区磐石镇草莓。第3 种模式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大竹县高明镇竹香菇食用菌。第4 种模式是通过技术改良,发展“一村一品”,如宣汉庙安镇脆红李、新市镇蜂糖李。

以达州市大竹县石河镇香椿为例,达州市大竹县是“中国香椿第一县”,2010 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竹县种植香椿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以往并未将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未对香椿进行专门管理。因此,香椿产量低,品质不高。地方政府与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单位合作组建全国首个香椿研发中心,选育“巴山椿芽”林木良种,攻破“矮化密植”等技术难题,实现香椿产量2 250 kg/hm2,增产20%。通过村集体向农户分发苗木,引导种植,极大地扩大了种植面积。截至2022 年,香椿种植面积达8 000 hm2,居全国第一,生产香椿鲜芽1.3 万t、占国内市场3 成份额,实现综合产值6.5 亿元。石河镇临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产品畅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2022 年远销加拿大。为提升香椿的经营管理水平,当地成立了多家香椿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包括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组织成员种植香椿,收购并销售成员种植的香椿,为成员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此外,香椿核心产区石河镇还成立了专门的香椿交易市场,大竹县成立了香椿产业协会,并组织制订了香椿的行业标准和团队标准。

政府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同时,在种子、幼苗、市场建设、品牌打造方面也给予了大量支持。“一村一品”涉及基地建设、成立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品牌打造、包装、物流、销售等,必须有系统规划。发展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规模化种植和生产形成相对优势,积极进行产品研发、科技赋能。达州市在“一村一品”发展中,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新型农业组织+基地+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4 加快达州“一村一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村”要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一是加强规划指导。一方面,农产品属于私人产品,从“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由私人供给”这一角度来讲,政府不应参与私人产品供给。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外部性,也是“弱质”行业。因此,国家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确保农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党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支持农民增收是党和政府的使命。在“一村一品”的发展中,发展规划要坚持市场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既要保障粮食安全,又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部分地区农业发展优势突出,还有部分地区农业发展条件有待持续改善,坚持共同富裕目标,发展规划不得留有空白。市场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在农业领域尤其突出,比如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因此,加强农业规划和指导必不可少,减少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在尊重农民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进行适当规划,比如在城市近郊发展适合采摘的水果、花卉、观光农业如草莓、葡萄、猕猴桃等,在中距离地区发展蔬菜、粮油等,在偏远山区发展畜牧业、茶叶、坚果等。在高速路周边也可以发展能畅销发达地区的特色农业产品,较为成功的案例有大竹县发展的香椿产业。

二是加强对“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的宣传。“一村一品”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带头人和农民,只有广大农户深刻认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推进“一村一品”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加强对“一村一品”的宣传,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4.2 不断提升“一村一品”发展质效

一是用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村一品”的发展定位主要来自于自然资源禀赋,但仅有大自然赋予的先天条件还远远不够。通过科技创新为“一村一品”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技术支撑。从实践来看,有的乡村通过与科研院所对接,引进先进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甚至部分乡村已经实现了从引进先进品种到研发品种的转变。相比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分工更细,对科技要求更高,包括土壤改良、种子研发、田间管理、产品加工等全流程。同时,农业只有规模化发展,才会对科技提出更多技术需求,从而带动农业科技发展。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发展软环境,需要便利的交通、水利、高标准农田、电力、通信等设施,政府要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农业生产提供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在粮食收储价格难以短期大幅提升的背景下,需要政府更多的投入,如加大标准农田的改造力度,为农户提供一些生产资料,降低农副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三是持续提升机械化水平。机械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以及农业从业人数的持续减少,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然要求。相比其他地区,达州市坡地更多,单位田地更少,田间便道和路网更少。相比平原地区,达州地区对农用机械提出了更多要求,比如更小、更轻便。更小是为了适用当地的田地情况,更轻是为了便于搬运。同时要兼顾效率,机械太小必然影响使用效率。政府要积极鼓励农业机械的研发,加大对农机购置的补贴力度。对于不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利用地区特色资源,发展果木或劳动密集型产业。

四是持续走“三产”融合的发展道路。“三产”融合发展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就业。比如在近郊发展“采摘+观光+农家乐”,在远郊高山地区发展康养。持续提升农产品品质,延长产业链,比如对不同的产品进行分拣、加工、包装,进行差异化营销。加大科技研发,充分发挥“剩余”农产品价值,比如加强对苎麻麻秆、茶树的老茶叶的综合利用。

五是持续打造特色区域品牌。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提升农户品牌意识;通过“政府+新型农业组织+农户”,打造区域品牌;加大品牌推广和宣传以及品牌管理和维护力度。区域品牌数量不在多,而在于能够对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地方行业组织要制订产品生产方式和产品标准,比如种植方式、产品形状、产品营养成分等,突出产品特色。地方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推介区域品牌,对纳入区域公共品牌的产品,要制订严格准入标准,严厉打击损害品牌形象的行为。对纳入地区公共品牌的企业,要统一标准、统一包装,并运用防伪技术保护品牌。

4.3 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及服务组织

政府和行业组织要通过多渠道引入新型农业经营及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经营主体,其中,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持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及服务组织,使其成为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软环境方面,需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建立区域农资服务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多样化服务,减少因销售过于激进而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增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4.4 创新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一村一品”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需要政府部门引导和投入人、财、物等资源。“一村一品”的规划设计要与政府的规划和引导相契合,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为了更好地探索“一村一品”中的“品”,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对接,组建和完善领导团队,强有力地带动“一村一品”发展。“一村一品”不是短跑比赛,而是持久战,需要不断进行产品和产业升级,并持续完善“一村一品”发展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一村一品”的核心是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更加注重对各类农业人才的培育。地方政府要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招聘农业类急需人才搭建平台,提供综合服务,比如对急需人才给予居家、出行、就医、子女入学等便利政策,逐渐形成各类农业人员汇聚的梯队体系。

5 结束语

“一村一品”可以是多个村,也可以是几种“品”,但“品”要具有一定规模,且居民参与度高,产业发展能够明显提升居民收入。日本在“一村一品”发展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主要包括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品的生产流通、开展多元化的农民教育、创设合理的融资制度、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一村一品”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并输出了“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一村一品达州市一村
达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初探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川东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达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
一村三英烈
达州市建成精铸科技有限公司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虚惊一场
木瓜村红富士苹果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