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促进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2极化抑制急性期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

2023-11-06 01:39:32孙逸梅毛诗慧江伟锋储利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外泌体胶质脑缺血

孙逸梅,毛诗慧,李 琳,江伟锋,储利胜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 310053)

脑卒中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卒中病例的70% ~ 80%[1]。脑缺血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继发性炎症反应在脑缺血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2-3]。目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是临床治疗脑缺血的唯一有效药物,但由于治疗时间窗窄和出血转化的风险,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4]。神经炎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之一,主要涉及外周炎症细胞的浸润、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的过度产生。探索炎症的机制,寻求有效治疗靶点,对脑缺血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小胶质细胞是脑内固有的免疫细胞。在生理条件下,小胶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监测脑内微环境维持中枢神经稳态[5-6]。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被激活,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主要有M1 和M2 两种表型。其中M1 型小胶质细胞高表达CD16/32,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等加剧神经损伤;而M2 型小胶质细胞高表达精氨酸酶-1(arginase-1, Arg-1)、CD206,释放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等,促进炎症消退和神经修复,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因此,促进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从M1 型向M2 型转化为脑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策略[7]。

近年来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安全有效,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8]。早期研究认为干细胞治疗是通过分化替代死亡的神经细胞。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的外泌体可以到达缺血部位,改善脑缺血损伤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9-10]。外泌体(exosomes, Exos)是细胞分泌的重要细胞囊泡,其内含有核酸、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活性物质,介导细胞间通讯,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1]。大量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BMSC-Exos)对脑缺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凋亡、炎症和代谢等生理和病理过程[12]。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BMSC-Exos促进脑缺血后小鼠血管生成减轻脑缺血损伤,然而是否能够调节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2 极化尚未清楚[13]。本研究旨在观察BMSC-Exos 对脑缺血后3 d 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1/M2极化和神经炎症的影响。

1 材 料

1.1 试 剂

胎牛血清购于(美国Gemini公司);DMEM/F12培养基(浙江吉诺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BCA蛋白定量试剂盒、CD9 抗体(美国Bioworld 公司);ALIX,TSG101(美国Abcam 公司);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 3, 5-triphenyltetrazole chloride, TTC)染料(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兔抗Iba1(日本Wako公司);鼠抗CD16/32(美国BD 公司);山羊抗CD206(美国RD 公司);FITC 标记的羊抗兔二抗、Cy3 标记的羊抗鼠二抗、FITC 标记的驴抗羊二抗(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y3标记的驴抗兔二抗(美国Jackson ImmunoResearch 公司);Triton X-100、DIPA、羊血清(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NAiso 总RNA 提取试剂、SYBR Green®定量PCR 预混试剂、PrimeScript反转录预混液、无核酸酶水(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仪 器

HM525NX 冰冻切片机(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H-7650 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DMIL 型荧光显微镜(德国Leica 公司);NS300 型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英国Malvern 公司);T100TMRNA 反转录仪、CFX96 实时荧光定量PCR 仪、ChemiDocTMImaging System 型凝胶图像处理系统(美国Bio-Rad公司)。

1.3 动 物

SPF级SD大鼠,3 ~ 4月龄,体重(280 ± 10)g,4周龄体质量(80 ± 10)g,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沪)2018-0006,饲养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浙)2018-0012]。动物饲养环境温度为(22 ± 1) ℃,相对湿度为40%~ 60%,12 h/12 h 明暗交替。本研究严格按照动物实验伦理规范进行实验(伦理审查批准号:IACUC-20181126-13)。

2 方 法

2.1 BMSCs的分离和培养

参照实验室前期报道的方法[14-15]。简言之,收集细胞悬液后离心10 min,用DMEM/F12培养基重悬后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至第3 ~ 5 代的细胞用于后续实验。

2.2 BMSC-Exos的分离提取

收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在4 ℃条件下,94 r/min 离心10 min,624 r/min 离心10 min,3 120 r/min 离心30 min,弃沉淀,用0.22 µm 微孔滤膜过滤后,4 ℃,31 200 r/min 超高速离心2 h,使用预冷的PBS重悬,放置于-80 °C冰箱保存备用。

2.3 BMSC-Exos的鉴定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BMSC-Exos 形态:取20 µL BMSCs-Exos悬液滴加到载样网上,滴加1%醋酸双氧铀溶液在室温下负染1 min,干燥后放入样品室内,观察并拍摄照片。免疫印迹法检测CD9、CD63、TSG101、ALIX、GAPDH 的蛋白表达:悬液经凝胶电泳后转膜、封闭后,加入一抗CD9、CD63、TSG101、ALIX、GAPDH(1∶1 000)孵育过夜。加入二抗(1∶2 000)孵育2 h,洗涤后化学发光显色并置于凝胶图像处理系统下拍摄并使用Image J 软件进行灰度分析。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测定BMSC-Exos 粒径大小:BMSC-Exos 悬液置于样本池内,NTA分析仪测定BMSC-Exos粒径。

2.4 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制备

参照改良的Longa 等[15]建立MCAO 模型。大鼠麻醉后分别将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分离,将颈外动脉结扎并剪断,剪一个小口,将4-0单丝尼龙线从颈外动脉缺口处插入并推至颈内动脉中18 ~ 20 mm,缺血90 min后将尼龙线拔出。假手术组的尼龙线仅插入5 mm。

2.5 实验分组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模型组(MCAO 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组(BMSC-Exos 组)每组15 只。BMSC-Exos 组大鼠在缺血90 min 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射BMSC-Exos(100 µg,500 µ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注射等容积PBS。

2.6 神经功能评分

缺血后第1、2、3 天,分别参照Longa 评分[11]和角实验[12]检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Longa 评分标准:0——无缺损;1——悬尾时对侧前肢屈曲;2——向损伤侧转圈;3——向损伤对侧倾倒;4——意识不清,无法正常行走。角实验是将两块(30 cm × 20 cm × 1 cm)木板以30°夹角相互连接,在交接处留出间隙并将大鼠放在夹角正中央。观察大鼠左右转的次数,重复10次并记录。

2.7 梗死体积检测

大鼠麻醉后断头取脑,将大鼠大脑冷冻,切成6 个冠状切片,浸泡在2% TTC 染液中孵育20 min,用4%多聚甲醛固定后拍照。使用Image J 软件计算梗死面积,并按如下公式校正:梗死体积百分比(%)=[左半脑体积 - (右半脑体积 - 梗死体积)]/左半脑体积 × 100。

2.8 免疫荧光双标检测M1/M2 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

缺血后第3 天,各组大鼠经左心室插管注入0.9%氯化钠溶液(400 mL)快速冲洗,用4%多聚甲醛溶液灌流和固定。取脑后将大脑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然后分别经20%和30%的蔗糖溶液脱水。对所需脑区进行冰冻切片制备10 µm脑片。使用0.3% Triton X-100 破膜25 min;5%山羊血清/驴血清室温封闭1 h,分别加入兔抗Iba1/鼠抗CD16/32(1∶100),兔抗Iba1/山羊抗CD206(1∶100),孵育48 h 后加入相对应的荧光二抗(1∶100),室温避光孵育1 h,封片,在荧光显微镜下拍照,Image J 软件计数双标阳性细胞数。

2.9 RT-qPCR 检测M1/M2 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相关标志物mRNA表达

Trizol 法提取大鼠脑缺血周边区组织的总RNA,按照PrimeScriptTMRT Master Mix 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反转录。按照SYBR Premix Ex TaqTM试剂盒进行PCR。反应体系:2 × SYBR Premix Ex TaqⅡ 5.0 µL、上下游引物各0.4 µL、cDNA 1.2 µL、双蒸水3.0 µL。反应条件:95 ℃预变性30 s,95 ℃变性5 s,60 ℃退火30 s,72 ℃延伸15 s,循环40次。内参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采用2-ΔΔCt法计算相对表达量。引物序列见表1。

Table 1 Primer sequences for real-time

2.10 统计学分析

在SPSS 25.0 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以±s表示。先进行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Longa 评分和角实验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 检验进行分析,满足正态分布以及方差齐性样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BMSC-Exos的鉴定

在TEM 下观察BMSC-Exos 的形态,结果发现BMSC-Exos 茶托样或凹半球样,具有双层膜结构,符合外泌体的特征性结构。NTA结果显示,BMSCExos 的平均粒径大小为107.4 nm。使用Western blot 对BMSC-Exos 标志性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BMSCs比较,BMSC-Exos几乎不表达GAPDH,而高表达外泌体标记蛋白CD9、CD63、TSG101和ALIX。超离所得上清液中不含有GAPDH、CD9、CD63、TSG101、ALIX,这些结果表明所提取的BMSC-Exos纯度较高,可用于后续实验(图1)。

Figure 1 Identification of BMSC-Exos

3.2 BMSC-Exos对急性期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脑缺血后第1、2、3天,模型组大鼠均呈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说明脑缺血大鼠模型成功建立;脑缺血后第2、3 天,与模型组比较,BMSC-Exos 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 0.01 或P<0.05),右转次数显著减少(P< 0.01 或P< 0.05),见图2。

Figure 2 Neurological deficits of the rats in each group (±s, n = 15)

3.3 BMSC-Exos对急性期脑缺血大鼠梗死体积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加(P< 0.01);与模型组相比较,BMSC-Exos 组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P< 0.05),见图3。

Figure 3 Comparison of cerebral infarct volume in each group (xˉ±s, n = 6)

3.4 BMSC-Exos 对急性期脑缺血大鼠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CD16/32+/Iba1+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 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Exos 组CD16/32+/Iba1+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 0.01)(图4)。

Figure 4 Effect of BMSC-Exos on M1 polarization of microglia/macrophage in ra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 (±s, n = 6)

3.5 BMSC-Exos 对急性期脑缺血大鼠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2极化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分支缩短,胞体增大;与模型组比较,BMSC-Exos组CD206+/Iba1+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见图5。

Figure 5 Effect of BMSC-Exos on M2 polarization of microglia/macrophage in ra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 (±s, n = 6)

3.6 BMSC-Exos 对急性期脑缺血大鼠M1 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M1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 iNOS、CD86、TNF-α 的mRNA 表达显著增加(P< 0.01);与模型组相比,BMSC-Exos组M1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CD86、TNF-α 的mRNA 表达显著减少(P< 0.01 或P<0.05),见图6。

Figure 6 Effect of BMSC-Exos on the mRNA expression of M1 microglia/macrophage markers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 (±s, n = 3)

3.7 BMSC-Exos 对急性期脑缺血大鼠M2 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的影响

与模型组相比,BMSC-Exos 组M2 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TGF-β、IL-10 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P< 0.05),见图7。

4 讨 论

BMSCs 衍生的外泌体由于其免疫调节和再生特性,是治疗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有前途的治疗剂,其作用机制包括调节细胞凋亡[16]、血管生成[17]以及神经发生[18]等。然而,BMSC-Exos 是否能够调节脑缺血后第3 天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从M1 向M2 极化来抑制急性神经炎症鲜有文献报道。本研究发现BMSC-Exos促进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从M1 表型转化为M2 表型来抑制脑缺血后神经炎症,改善急性脑缺血损伤。

在生理状态下,小胶质细胞通过监测病原体和与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吞噬凋亡神经元维持体内平衡。小胶质细胞根据微环境信号不同调整其表型,包括经典激活的M1 型和替代激活的M2型[19]。M1 型小胶质细胞膜上高表达CD16/32,释放大量促炎因子如TNF-α、iNOS 等对神经元产生毒性加剧脑损伤。M2 型小胶质细胞膜上高表达CD206,分泌抗炎因子,如TGF-β、Arg-1 等,同时释放IGF-1 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等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炎症消退和神经修复。因此,本研究选取了CD16/32、CD86、iNOS、TNF-α、CD206、Arg-1、IL-10 和TGF-β等作为M1型/M2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

在脑缺血急性期,缺血核心区和梗死周围区均可检测到激活的小胶质细胞[20-21]。Hu 等[22]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发现,在缺血后3 d M1 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数量逐渐增加,持续增加到缺血后14 d;而M2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在缺血后1 ~ 3 d 开始增加,3 ~ 5 d 达到高峰。因此,本实验选择脑缺血后第3 天检测BMSC-Exos 对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

BMSCs被证实可调控脑内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激活以及炎症反应。Bai 等[23]发现将BMSCs 移植到MCAO 大鼠脑组织中能够显著增加CD206 阳性细胞数,降低TNF-α 阳性细胞数。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BMSCs 移植能够调节MCAO 大鼠模型中小胶质细胞从M1 型转化为M2 型,减轻神经炎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24]。早期研究认为干细胞治疗是通过分化替代死亡的神经细胞,发挥神经修复作用。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干细胞主要通过旁分泌作用发挥作用。

外泌体是BMSCs 旁分泌的活性成分之一。BMSC-Exos 被证实能够调节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型从而在急性中枢神经损伤中发挥抗炎作用[25]。Wang等[26]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通过抑制M1 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缓解脊髓损伤。Wen 等[27]提出BMSC-Exos 调节小胶质细胞表型来抑制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神经炎症。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BMSC-Exos促进脑缺血小鼠血管生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13]。这些结果提示BMSC-Exos 可能对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2 极化同样存在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免疫荧光双标实验发现,大鼠脑缺血后第3 天,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分支缩短,胞体变大,出现典型的阿米巴样巨噬细胞形态特征。BMSC-Exos 治疗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1 型标志物CD16/32 减少,M2型标志物CD206 增多。RT-qPCR 结果进一步发现,BMSC-Exos 减少iNOS、CD86、TNF-α 释放,促进Arg-1、TGF-β、IL-10 释放。上述结果提示,BMSCExos 促进大鼠脑缺血后第3 天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从M1 型向M2 型转化,抑制脑缺血后急性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BMSC-Exos 促进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2型极化,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然而BMSC-Exos 对急性期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的调控尚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外泌体胶质脑缺血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循环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的特性
外泌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磁共振成像(2015年1期)2015-12-23 08:52:21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