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琼
摘要:文化意识是《新课程标准》中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学习英语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帮助学习者了解掌握英语国家文化,同时英语文化的学习能帮助学习者从深层理解英语语言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用活教材,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为文化意识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策略探究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既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交流工具。语言既是用符号的方式来承载文化,更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言的学习有助于文化的学习,文化的学习也将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因此,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增进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了解过程。准确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能助力英语语言的学习。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培养。[1]
《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体目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达成以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为基础,文化意识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中对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帮助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对英语得体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因此,缺少文化意识培养的英语教学是不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英语教学存在以下现状:教师过分强调对语言符号知识及语言符号的识记和掌握,忽视了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导致了学生认识单词,但不能正确理解运用;重视语言能力,但不能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难以提升实际交流能力;教师聚焦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而忽略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学习。
三、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包括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理解学习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为学生从深层去理解语言形成的背景和历史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平台,能更好地理解语言,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大大提升学习效率。然而文化意识的培养,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实现,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学情多途径开展。
(一)活用教材,借助教材培养文化意识
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学生使用外研版英语教材Book1至Book8,共11个模块,严格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编写,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不仅多维度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的强化训练,而且聚焦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策略。每个模块教学活动都融入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进行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为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了题材多样、语言地道鲜活的素材保障。笔者以外研版必修五为例,对本册所涵盖的中西文化内容进行了统计(见表1)。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所涵盖的文化信息,通过激活教材用活教材,让学生既收获语言知识,又收获文化知识。[2]
笔者以必修五第四模块Carnival为例。本模块以“狂欢节”为主题展开。导入部分简单介绍了西方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如圣诞节(Christmas),复活节(EasterDay),万圣节(Halloween),然后生动细致地介绍了狂欢节的来源、发展过程、庆祝方式、食物、习俗以及其所蕴含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拓展详细介绍西方人最为重视圣诞节Christmas,并延伸中国传统节日Spring Festival。然后让学生对比中国春节与圣诞节的异同,进行文化意识培养和跨文化思考。
(二)对比差异,通过对比培养文化意识
要帮助学生得体运用英语实际交际能力,就必须要了解英语所根植的特定文化。《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了解英语国家与中国人生活的异同,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通过比较了解世界文化,培养文化意识。中国和英语国家有着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比中国和英语国家在思维模式、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不同来培养文化意识。
1.思维模式的不同
不同思维模式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中国人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西方人则重理性,注重逻辑思维;中国人视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西方人则置个人于集体之上;中国人注重情感和感受,“以人为本”,在表达中常常以“行为主体”作为主语,多用主动强调动作的发出者,而西方人在表达中会用没有生命的事物充当句子主语,如“物品、动作、情感、时间、地点等”;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从一个点呈曲线式向前,谦虚委婉,而西方人思维模式是从一个点呈直线式向前。因此,与西方友人交流中,我们需要注意说话方式,应开门见山,直击主题。
2.行为规范的不同
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和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中西方所处位置、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尽相同,因此其行为规范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保持谦虚的态度,对别人的称赞表现出谦辞。而西方人相对来说,更喜欢赞美别人,对于他人的称赞也总是欣然接受,并及时感谢对方的夸赞。
(三)学生参与,利用实践培养文化意识
在英语课堂中,学生靠听老师讲解是绝对不行的,一定要让学生去做、去讲、去实践。每堂课都是学生的课,而不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课。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所言:“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课堂氛围得以活跃,学生情绪得以调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
笔者以必修四模块三Nonverbal Communication为例。本模块讲述了中外有关非言语交际的文化习俗,包括不同的打招呼方式以及所涉及到的身体部位。如中國见面握手和作揖,美国人见面握手和击掌,印度人双手合十做祈祷,头微微向前倾等。教师可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短视频的方式呈现不同国家不同的问候方式。比如日本、韩国鞠躬,俄罗斯、巴西拥抱,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亲吻面颊。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每两人一组,给定学生一个国家,然后让学生以相应国家打招呼的方式相互问候。当然同样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家,却拥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师边讲解边让学生跟着做动作。拇指和食指连成一个圆形,其他三根手指头伸直或略微弯曲,在中国代表“零”和“OK”,在日本指钱,在美国却表示赞扬和允诺,在巴西却是一种侮辱性的动作。再比如竖立大拇指在美国表示支持和赞同,在日本表数字“5”,在德国表示“L”字母,但在尼日利亚,却被认为非常粗鲁,必须避免。教师在讲解各种手势所代表的含义后,可以安排学生两人一组,一位学生说一个国家并做手势,让另外一个同学说出其代表的含义。[3]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才能准确表达其义。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重视英语教学中对文化意识的培养,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用活教材,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都为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邓昌炎.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吴道存.怎样教好英语: 英语专家论英语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