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高中历史论证式教学实践研究

2023-11-06 08:49张东强
成功密码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学法科学历史

张东强

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知识相对零散,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科学思维及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历史学科教育与学生的科学思维养成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可以采用论证式教学方法开展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时空观念与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因此,文章讨论了以论证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希望能够为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帮助。

一、论证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时代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素养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之一。历史学科综合性较强,其中包含了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也包含了该事件的动因以及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还包括各位知名学者以及诸多历史人物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及观点。正是历史的这些特征,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会发现诸多历史事件的定义相对灵活,并不确切。若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不强,或学生不能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则会造成学生的目光或视角过于主观,不能从客观角度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从而形成错误的认知,学生难以从整体视角上,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做出正确的评判,学生会陷入思维盲区,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历史成绩。

此时,引入论证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点,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并在资料中提取出重要论据,用以佐证个人的观点,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搜集资料论证个人观点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科学思维以及辩证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从多个视角重新认识历史事件,有助于学生形成大局观,从而生成正确的历史学科素养,以正向的情感态度面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在论证式教学法中,学生论证的过程,正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解答问题的过程。因此,论证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

(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正确的学习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模式,对学生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基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完善课堂教学,还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以客观的视角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真正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学科的意义。因此,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策略,以创新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优化高中历史课堂,采取论证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历史科学思维,从真正意义上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历史学科教学中,部分学生会认为学历史相对无趣,且在同一时间发生过很多的历史事件,也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混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也会使学生感到历史课堂乏味枯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厌倦情绪。而论证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类具有辩证性的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议题的过程中,先做出假设,随后主动收集史料、分析史料,最终以论证的方法解决历史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论证的过程中,便会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也会渐渐领悟历史学科学习的方法。此类新奇、有趣的论证式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体会到历史学科的魅力,从而改变对历史学科的态度。在论证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思考模式,教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以論证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历史科学思维的方法

(一)选择论证议题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高中历史论证式教学,教师必须要提前确定课程的论证议题。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详细分析教材中的知识点,并从中筛选出符合当前学生能力及认知水平的课题,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论证,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思维推理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思维。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对学生逻辑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等各项科学思维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想要通过论证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必须要为学生选择适宜的课题,而学生需要从课题出发,寻找更多的史料以论证个人观点。在学生搜集资料寻找论据的过程中,能够看到多人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以便从多个角度看待该历史事件,从而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帮助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完成历史事件的评价及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史料论证能力、辩证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因此,论证式教学为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极佳的条件。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且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因此教师还需要综合考虑学情,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把控论证议题的难易程度,避免难度过大的题目打消学生的论证热情,或过于简单的题目达不到科学思维的培养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论证过程中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基于对知识点的探究,提取出议题中蕴含的生活元素,加入生活教育,拉近学生与历史课题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此类生活元素提高议题的论证性,为学生顺利完成本次论证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生论证的过程中,需要查找大量的史料信息,此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有关议题的数据库。要求学生在论证时,以史料证实为核心原则,从众多资料中筛选出对个人论题有一定帮助的资料及信息,并整理好语言,厘清资料中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信息分析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强调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原则,从多个角度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做出客观评价。由此可见,明确的议题是历史论证式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1.探究式

论证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合理安排课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论证式教学法应与其他教学模式搭配使用,方能完成课堂的层次化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完成论证过程,以进一步提高论证学习的合理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论证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探究式教学法下,教师提出的议题,便是本课的探究重点内容。先让学生从概念入手,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及时间顺序,随后提取出事件中的重要节点与事件转折点,带领学生开展深层次的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历史知识,完成探究模式的论证课题,以便学生能够在繁杂的历史知识点中快速抓住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筛选资料的效率。

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在课堂中,教师选取秦朝灭亡为论证课题,开展了探究式教学及论证式教学。教师提前在课下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资源库,学生可以在资源库中选择适宜自己论点的资料完成论证。在论证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总结出秦朝的基本社会情况以及社会矛盾,梳理历史时间线索,并从中分析秦朝末年农民大起义事件的动因。最后,在小组探究活动中,分析并讨论得出社会矛盾、农民起义与秦朝灭亡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在庞大的资料库中筛选符合本次论证议题的资料及内容,随后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事件始末,并整理成论证报告,要求各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论证中,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并在思考与论证过程中顺利完成了本课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的互动提供了空间。其间,小组报告时,有个别小组成员对其他组的报告提出了疑问,于是,教师给予两组学生辩论时间,要求学生以简短的话语,总结出对方的逻辑漏洞,并構成了本课的辩论话题,进一步提高了本次论证式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们也在质疑与二次论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本课重要知识点的印象,从而完成了本课的学习。

2.提问式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提问式教学模式也常与论证式教学法共同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向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并将问题设置为课堂的主要脉络与线索,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完成本次论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论证热情。提问式论证教学与探究式论证

教学相似,但不尽相同。在提问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语言引导及问题引领,是学生搜集资料完成历史论证的原动力。在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此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论证,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极有帮助。且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灵活度极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引入多学科知识点思考某一个问题。而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出学生深入探索的欲望,渐渐引领学生向高阶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主动思考意愿,这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问题为导向,教师能够借助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避免学生在论证时陷入思维误区。

以“两次鸦片战争”教学为例,教学时,教师需要提出本次议题,即对比两次鸦片战争寻找出异同点,说一说两次鸦片战争分别对世界格局有怎样的影响。教师为学生预留出了查找资料的时间,要求学生基于个人已有的知识以及教材中的内容解决此类问题。在本课的问题论证过程中,学生在阅读资料后,发现教材以及诸多史料都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做出了分析,因此,教师利用清晰且明确的问题,给学生指明了正确的思考方向,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整体的教学效率。

(三)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历史学科涉及的内容较多,知识点相对零碎烦琐。在分析某一历史事件时,受多方因素影响,学生很难真正立足于大局视角综合考虑问题。此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多角度论证意识,以完善学生的科学思维。随后,在个人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并利用各类数据、史料论证个人观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筛选教学资源,拓展高中历史课堂中固有的知识内容及体系,在教学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尝试引导学生利用历史时空观念,分析历史事件的多方影响,最终得出客观的结论。此时,以科学思维培养为核心导向的历史论证式教学,必须要由教师整合多方教育资源,为学生梳理历史资料,设立资料库,供学生论述个人观点。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拓展线上教学资源,或为学生搭建沟通平台,以便学生共享史料资源。学生也可以在线上上传重要的历史资料,并标明资料类型,以便他人使用。

(四)完善教学总结反思

考虑到论证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还需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与总结,完善整体的教学评价。最终,引导学生在持续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中取得进步。教师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思考本次论证式教学是否存在不足,还要思考如何基于学生的学情及论证水平加以调整。在论证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论证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实现自主评价、自主反思以及组间互评等。学生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观察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论证过程,有利于学生察觉在论证过程中的思维盲区,能够真正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也能够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便于学生适当调整学习方式,并始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面对历史学习,不断创新个人的思维模式,提高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生成正确积极的科学思维与历史观念。

例如,在教授《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课时,教师在分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后,设计了“中华民国成立前后的社会背景变动”作为本课的主要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中以各种方式完成本次论证。当学生论证结束后,教师要求各组学生汇报各组的论证过程以及论证结果。此时,教师还需积极组织学生对本次论证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个人及小组在论证过程中的不足。另外,教师还可以让两组学生互评,找出对方的不足。在通常情况下,论证后的反思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查缺补漏,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当前的思维水平,调整之后的教学方案。与此同时,反思的过程恰恰也是学生科学思维的外在体现。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使用论证式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举措。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并选择正确的论证议题。随后,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探究式学习活动与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积极论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最后,引导学生积极完成总结与反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法科学历史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科学拔牙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