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传龙
吉村镇地处边远山区,东面毗邻广东南雄,西接崇义聂都。1987 年,曾广明从师范毕业后,就一直在吉村镇当小学老师。他那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多次被评为县、镇“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我是一块砖
1968 年出生于大余县吉村镇游仙村的他在吉村镇任教已经36 年了。36 年里,他的足迹早已遍布吉村的山山水水。他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无论搬到哪里,他始终保持“砖头精神”,方正有为,甘为“铺路石”,勇作“垫脚砖”。
1987 年分配在沙村小学,1988 年暑期调富竹埠小学,1991 年暑假又调右源小学……对于频繁的调动,他没有怨言。因为他知道,这些离圩镇几十公里,山路弯弯,办学条件简陋的学校,他这个土生土长的吉村人都不去,还有谁会去?
每到一所新学校,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家访,把每一位适龄儿童动员到校。对这些孩子,曾广明倾心呵护,精心教导,让他们重拾信心,为他们点亮心灯,为他们健康成长引好路、奠好基。
刘发同学就是曾广明老师当年在帽子峰林场子弟小学任教时劝返的辍学生之一。在曾老师的关心爱护和指引下,刘发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山里人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如今在广东开公司。刘发同学每次回家乡都会去拜访曾广明老师,感谢曾老师当年的劝学之恩。每当有人问其原因,他总是热泪盈眶地说:“如果当年没有遇到曾老师,没有他的劝导和鼓励,没有他的悉心教导,就没有今天的我!”
我就是监护人
2015 年曾广明调到红岗小学。这里虽然离家更近了,却是教学点,一个教师要以复式教学方式担负起两个年级的教学。
红岗小学的学生家长都是农民,既要种地,又要管山,每天起早贪黑,根本没有时间照管孩子,吃完早餐或午餐就催促孩子上学。为了节约时间,曾广明每天带中饭到学校吃,以便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备课和批改作业,能够在学校辅导午饭后陆续到校的学生。
为确保孩子们饮水安全,曾广明每天早晨七点到校,烧上一大壶开水,加少量从家里带来的茶叶,除去山沟水的泥腥味。另外,学校邻近水库,每天下午放学清场后,他总要舍近求远,沿着水库旁边的崎岖路回家,防止学生到水库玩耍。
曾广明的老婆和孩子在农村,家也在农村。他家同样也有地要种,有山要管,可每天拖着疲惫身体回家的曾广明,实在是累了;望着老婆和孩子那幽怨的眼神,他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不就是希望自己每天能早点回家帮助做些农活儿吗?但他做不到啊!“虽然学生的监护人是家长,孩子们到了学校,我就是他们的监护人,我得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啊!”
2021 年,曾廣明调到游仙小学任教。有一天,正在食堂用餐的曾广明得知,学前班有一位叫王小悦的学生身体不适。曾老师赶紧放下饭碗,跑到学前班教室一看,发现王小悦不仅身体发热,而且目光呆滞。见此情景,曾老师当机立断,立即与值班老师用摩托车将王小悦送到卫生院。经检查,王小悦是铅中毒,要立即打点滴。但是家长不在,医生不敢用药。曾广明赶紧给学生家长打电话,可是家长还在山上干活儿,一时半会儿赶不回来。
看着脸色发灰、呼吸急促的王小悦,曾老师拍着自己的胸脯对医生说:“家长不在,我就是孩子的监护人,该怎么用药就怎么用药,一切后果我负责。”就这样,王小悦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正是有担当,曾广明老师赢得了吉村镇人民的一致认可。如今,吉村镇的村民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把孩子交到曾广明手上,家长放心。
不能误了孩子
误庄稼误一茬,误孩子误一生。曾广明深识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用心了解每一位学生,潜心研究每一个知识点。
与曾广明共过事的人都会发现,曾老师在备课和批改作业时常常眉头紧皱。因为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借助教具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做作业出错,说明有的学生还没有完全听懂,说明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怎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听懂呢?
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研究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曾老师的教学水平越来越高,班上学生的成绩位列全镇小学前列,并长期保持领先水平。
为分享成果,曾广明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文字。他撰写的《兴趣,让学生热爱数学》《小学数学活动课开设的原则与形式》等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获奖,其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误区与对策》一文发表在《教师博览》2018 年第2 期上。
做一名好老师难不难?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曾广明作为受表彰的山区教师代表深有感触地说:“只要我们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关心爱护,并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想尽办法去教育和引导,家长们就会放心地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
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教师的责任,道出了家长的心声。家长放心的老师,不就是好老师吗?
如今,年过半百的曾广明仍然耕耘在吉村山区教苑之中,为的就是山里的孩子,为的就是家乡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