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与利用

2023-11-06 20:21周亚美
成功密码 2023年2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周亚美

传统历史课堂以提高学生历史分数和应试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相关教师不太重视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开发,家国情怀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高效利用。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风霜仍屹立于世界之林,重要原因之一是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近年来,我国重视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而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承载着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责任与义务,这就需要相关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合理利用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一、相关概念综述

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与仁爱,在理想追求、责任使命、情怀信仰三个方面均有体现,家国情怀也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在了解和感悟历史这一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优秀品格。历史科目是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针对该科目的学习不应局限于学习历史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探究历史故事背后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人物身上优秀的精神品质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基础与核心。

新课标将家国情怀作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设置既体现出了历史学科的本质和相关要求,也体现出了高中历史学科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要求,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依托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实现培养学生在国家层面、民族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和个人层面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创新感和使命感。课程资源是指一切能够运用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材料,其存在是为了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水平。

二、传统高中历史课堂现状

(一)对家国情怀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传统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基本放在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成绩上,大多数学校和历史教师对历史课堂思想教育职能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历史课堂无法充分发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怀的职能。近年来,我国日趋重视高中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但是人才的选拔依然是依靠传统的考试模式完成的,这就容易导致部分高中依然不重视历史课程在该方面的职能。

加之历史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小科”,课时安排有限,很多高中的学生一周只有3—5节历史课,在这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历史教师既要巩固旧知识,又要教授新知识,在教学任务繁重且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历史教师都会选择完成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任务,而不是选择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缺乏课堂互动

当前大多数高中历史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都是教师播放影音资料和PPT,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学习兴趣,但并未改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学生并未因此提升学习体验。影音资料播放完毕后历史教师通常也不会留出时间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而是直接讲解相关理论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将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没有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利用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由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来对人们的言行举止做出要求,体现着个人与社会、国家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高中历史教师深挖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并合理利用其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读懂历史故事与人物,全面掌握国家和个人发展二者间的密切关联,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观念的内在含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民众的需求转变成自身的价值观,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是联系各民族的纽带,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道德观念是维持我国社会和谐的精神基础。中国的历史是人民的历史,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实践中形成的,分析家国情怀教学资源的内在含义便可得知,其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是一脉相承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源泉,而文化自信源自人民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自信,因此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底蕴。高中历史教师深挖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并合理利用其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我国各方面发展现状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有助于学生个人的后续发展

高中历史作为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之一,教学目标不应局限于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素养,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相关教学活动应当致力于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当前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一些国家因与我国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便在国际上大肆宣扬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关于我国的负面舆论。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学校教育教学更应重视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合理应用。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做好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讲好历史人物故事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诚信、友善等优良品质,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够坚守本心、牢记使命,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当前我国各地高中基本都使用教育部统一编写的历史教材,该教材因篇幅所限只收录了影响较为重大的历史人物故事与历史事件,涉及范围不够全面,若高中历史教师仅依靠该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而不进行扩展,就会极大地限制教学活动水平的提高。而高中历史教师高效利用校园内外的教学资源开发家国情怀课程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有助于相关教师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拓宽自身的教学思路、完善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校内图书馆、互联网收集整理家国情怀课程资源,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开发出符合教学要求、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的课程,进而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利用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水平

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知识储备与教学水平深刻地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由相关教师独立完成的,这就对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其实就是高中历史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反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内实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想要充分开发家国情怀课程资源,自身就需要熟悉家国情怀课程资源,需要认同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价值与作用,同时需要增强对相关课程资源实用性与有效性的信心。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家国情怀相关课程资料,加强自身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充分把握相关课程资源的内涵与价值,并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其展现给学生。同时,教师还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自己与时俱进的先进教育理念,时刻关注教育政策的变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水平与教学能力等。

(二)重视课程资源的生活化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开发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在开发利用家国情怀课程资源时需要注意课程资源的生活化,具体来讲就是重视课程资源与学生社会生活的关联性,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外交政策为例,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时间为轴,向学生介绍我国民族政策与外交政策的形成理念与具体变化,同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建设和外交方面的变化与进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先进性和我国外交政策变化所体现出的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与成就。教师也可以时间为轴,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的情况,以此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重视课程资源的时效性

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的价值,就需要重视相关课程资源的时效性,紧跟时代步伐,使其与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以此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以史为鉴运用历史知识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理解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高度相关性,进而强化其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以古代丝绸之路为例,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可以收集整理当前我国“一带一路”相关资料,研究并掌握二者间的关联与相同属性,提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课上展开讨论。可以设置诸如古代丝绸之路和当前“一带一路”的不同之处等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当前阶段我国在全球发展问题上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

(四)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目的,因此更多关注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习题的练习。这种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割裂。而当下开发与利用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开展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所以教师必须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例,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多种类型的主题活动,比如演讲竞赛、历史手抄报制作活动、红色电影或短片观影活动,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以此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英勇奋斗的历史,使学生对党史具有更加深层的了解,以此激起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有意识地建立一个恰当的情境,并将学生引入该情境中开展教学,以此让学生获得更佳的情感体验。高中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如在课堂上播放历史事件的影视资料或短片,以此将历史事件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认知和印象,这有利于学生衍生出较为积极正向的爱国情感,提升爱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

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例,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两次鸦片战争相关的视频、图片资料,如收集百姓吸食鸦片后萎靡不振的图片、中国与其他国家士兵精神状态的图片等,将其作为教学材料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鸦片对国民和国家造成的恶劣影响,之后再播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影视片段,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林则徐的爱国精神,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合理利用问题开展情境教学

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问题情境营造具有较强开放性、互动性的课堂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师应从说教式传统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教材内容和收集到的课程资源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开展深度思考,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影响。历史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让问题兼具指向性与开放性,问题既要与课本知识和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紧密相连,又不能过分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思考。

以探索国家出路与列强加剧侵略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在互联网上搜集家国情怀课程资源、教学目标和学生具体情况合理设置,诸如“列强加剧侵略的内部原因及外部原因”等问题,之后教师需要提供相关参考资料给学生,引导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素养是每一位学生实现自身发展的必备品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高中历史课堂不应仅负责教授学生历史知识,还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责任。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结合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水平,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弘扬我国爱国主义传统,实现高中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略谈“家国情怀”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