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与中学生校园欺凌的关系:自我感知大小的中介作用

2023-11-06 02:18张紫航周天梅罗远淑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敬畏中学生维度

张紫航 , 周天梅*, 罗 利, 罗远淑, 魏 宇

(1.四川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2.内江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3.成都蒙彼利埃小学, 四川 成都 610095;4. 北森生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5)

0 引言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中故意、重复地伤害他人的身体、心理或情感的攻击性行为[1],包括身体欺凌、口头欺凌、关系欺凌以及网络欺凌.相关研究表明,校园欺凌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并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2].轻度受害者会出现情绪焦虑、失眠,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逃学;严重者出现自残,甚至自杀的现象[3].在中国约有五分之一的中小学生会卷入校园欺凌事件[4],美国有27.8%的中学生卷入了校园欺凌事件[5].因此,校园欺凌已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工作者及教育主管部门研究主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受个体因素的影响.从社会环境因素来看,消极的校园氛围会增加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概率[6],过于严厉和专制的家庭教养方式也会导致孩子更多地卷入校园欺凌事件[7].从个体因素来看,个人的人格倾向、认知和情绪等均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以及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如,自恋、自控能力低下、自私自利的青少年更容易参与校园欺凌事件[8-10];青少年本身身心发展不平衡、心理障碍等均会导致校园欺凌的发生[11];个体的认知偏差[12]和情绪感知[13]都会影响校园欺凌的发生.因此,有学者提出,可以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偏差和提高他们对法律的敬畏来抑制校园欺凌的发生[3].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由此可见,敬畏之心不仅是对自身言行的自律,也是对萌生不规范行为的自我约束.所谓“敬畏”,就是为了实现主体的价值追求自律、 自省的一种道德情感[14],包含生命敬畏、自然敬畏、道德敬畏和法律敬畏四个方面.它被理论化为一种集体情绪时,能够促进个体更快地融入集体,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15].Bai等[16]的研究发现具有敬畏情绪的个体会认为自己与他人的距离缩小,关系更近,更少地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促进他们融入集体,且具有跨文化一致性.Prade等[17]的研究表明,激活了敬畏情绪的个体会表现出无意识的慷慨,会更多地将钱财分给他人,并且在面对别人的求助时,会表现出更多的帮助性行为.国内研究也发现敬畏会增加人的亲社会行为和道德行为,也会让人更加诚实[18-20].在学校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下,保持敬畏能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集体意识,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进而减少校园欺凌.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敬畏可以抑制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敬畏感原型理论[21]指出,敬畏有两大特征:知觉到浩大和顺应的需要.个体在知觉到比自我图式浩大的事物面前感到自我贬低,即敬畏具有自我贬低的功能[22],自我贬低使个体的注意力转向宏大事物而不再关注自身价值,并体会到自己的得失微不足道[16].这种面对比自己更为宏大的物体时,对自身的存在和利益关注减弱的状态,被称为“小我”[23].自我感知大小即个体对自身的关注程度.敬畏让自己更少地关注自我意识和自身利益,降低了自我感知大小,更多地关注集体,从而增强了对他人的关心[16].Patty等[24]的实验发现,通过自然视频激发敬畏感会让参与者觉得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紧密,回忆敬畏经历的参与者叙述了自己相对于环境的渺小感[25],更进一步地说,敬畏引发了一种自我的渺小感.在Piff等[23]的研究中,敬畏也能通过小我增强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不仅如此,在老年群体中,可以通过鼓励“小我”,减少自我关注,从而达到促进社会联系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目的[22],而校园欺凌现象是个体的一种亲社会能力的缺失.由此,可推论假设2:敬畏可以通过减弱自我感知大小从而抑制校园欺凌.

综上所述,本研究根据敬畏感原型理论,结合敬畏感、自我感知大小的关系,考察影响敬畏与中学生校园欺凌的关系以及其产生机制.由此,提出敬畏感对校园欺凌影响的假设路径(见图1):①敬畏对校园欺凌具有直接预测作用;②敬畏感通过自我感知大小间接影响校园欺凌.

图1 敬畏、自我感知大小和校园欺凌的关系假设模型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成都市、雅安市、南充市和泸州市部分初高中学校初一到高三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1 000份问卷,收回94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4.0%.其中,普通中学362人(38.5%),重点中学269人(28.6%),职业中学309人(32.9%);男生479人(51.0%),女生457人(48.6%),缺失数据4份;初一年级168人(17.9%),初二年级103人(11.0%),初三年级71人(7.6%),高一年级380(40.4%),高二年级77人(8.2%),高三年级141人(15.0%);城市人口549人(58.4%),农村人口391人(41.6%);独生子女350人(37.2%),非独生子女590人(62.8%);父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65人(60.1%),父亲文化程度高中247人(26.3%),父亲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28人(13.6%);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70人(60.6%),母亲文化程度高中252人(26.8%),母亲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18人(12.6%).

1.2 研究工具

1.2.1 敬畏问卷

采用自编的敬畏问卷,该问卷共18个题目,四个维度(即生命敬畏、道德敬畏、法律敬畏和道德敬畏),采用从1(完全不赞同)到6(完全赞同)的6点评分方式,分数越高,表明敬畏感越强.生命敬畏,即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是人们对生命的一种虔敬的态度[26],共5个项目,如“任何人的生命都不容被侵害,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道德敬畏是指对社会价值、道德法则等的崇敬和畏惧之情[27],该维度共4个项目,如“品德低劣的人让我感到生气,人类的道德善行让我为之折服”;法律敬畏,即社会民众对法律规则要求的崇敬和畏惧之情[28],该维度共5个项目,如“公民应该有法律意识,违反规则时我不觉得惭愧”;自然敬畏是指人们对自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尊重、敬仰和畏惧之情,该维度共4个项目,如“我惊叹并臣服于自然的伟大,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分半信度为0.88,各条目在该维度上的载荷均大于0.45,生命敬畏、道德敬畏、法律敬畏和自然敬畏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69,0.66,0.62,0.70;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X2/df=1.12,RMSEA=0.02,GFI=0.98,AGFI=0.97,CFI=0.99,IFI=0.99,TLI=0.98.这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1.2.2 自我感知大小量表

采用Bai等[16]编制的自我感知大小量表.该量表包括5个项目,2个文字测试项目(“通常,我觉得自己比较渺小”“通常,我觉得自己不重要”)测量被试一般情况下的自我感知大小,3个自我感知大小的图像测试项目,让被试选择最能代表其自我感知大小的圆圈.量表采用7点计分方法,被试得分越高,自我感知越小.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87,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3 校园欺凌问卷

采用支愧云等[29]编制的青少年校园欺凌问卷.该问卷包括身体欺凌和心理欺凌两个维度共18个条目,采用从0 (从来没有)到3(总是这样)的4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校园欺凌现象越严重.本研究中,问卷的总体 Cronbach’sα系数为 0.91,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研究程序与统计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内进行问卷团体施测,所需时间约 20分钟.主试由经过培训的班主任担任.在施测前,主试向被试宣读指导语,并要求被试于课堂上认真填写,然后当堂收回问卷.采用 SPSS 22.0 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来源于自陈式的问卷调查法,这可能会导致研究中共同方法偏差的存在.采用 Harman 单因子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得到的大于1的特征根值的因子有10个,其中第一个因素解释的变异量为16%,远低于40%的临界值,表明本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2 结果

2.1 敬畏、自我感知大小和校园欺凌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首先,从敬畏变量来看,不同的性别、学校类型、年级、城乡、是否为留守儿童以及父母文化程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的敬畏显著高于男生(t=-4.339,P<0.001);初二学生敬畏普遍低于其他年级;城市学生的敬畏显著高于农村学生(t=4.500,P<0.001);非留守儿童的敬畏显著高于留守儿童(t=-2.145,P<0.05);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学生敬畏显著高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P<0.01).

其次,自我感知大小在城乡、是否为留守儿童以及父亲文化程度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城市学生的自我感知大小显著高于农村学生(t=2.139,P<0.05);非留守儿童自我感知大小显著高于留守儿童(t=-3.169,P<0.001).父亲文化程度越高,自我感知大小也越高(F=3.897,P<0.05),而母亲文化程度在自我感知大小方面差异不显著.

最后,从校园欺凌方面来看,校园欺凌行为在性别、学校类型、年级、城乡以及父母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的校园欺凌行为显著高于女生(t=2.666,P<0.01);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校园欺凌行为显著高于重点中学(P值均<0.01);初二、初三年级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显著高于其他年级(P值均<0.05);城市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显著低于农村学生(t=-4.019,P<0.001).父母文化程度都表现为文化程度越低,其子女的校园欺凌现象越多(P<0.01).

2.2 敬畏、自我和校园欺凌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中学生敬畏及各个维度与自我感知大小、校园欺凌之间和自我感知大小与校园欺凌之间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敬畏量表与校园欺凌量表各维度显著负相关,个体自我感知大小与敬畏显著正相关、与校园欺凌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中学生敬畏越高,其自我感知越大,校园欺凌行为越少.

表1 青少年敬畏感、自我感知大小与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

2.3 回归分析

为探究敬畏各维度以及自我感知大小对校园欺凌的预测作用,本研究采用输入回归法,在控制学校类型、性别、年级的因素下,分别引入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敬畏、自然敬畏)和自我感知大小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命和法律的敬畏、自我感知大小对校园欺凌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即,生命敬畏和法律敬畏对校园欺凌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感知大小也对校园欺凌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见表2).

表2 敬畏各维度以及自我感知大小对校园欺凌的预测作用

2.4 自我感知大小的中介检验

为了探讨自我感知大小在敬畏与校园欺凌之间的中介作用,根据温忠麟等[30]提出的方法,采用AMOS 24.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自我感知大小的中介作用.由图2可知,敬畏既可直接影响校园欺凌(c=-0.30,P<0.01),也可以通过自我感知大小(a=0.11,P<0.01)间接影响校园欺凌(b=-0.15,P<0.01,间接效应=-0.02),说明自我感知大小在敬畏和校园欺凌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量为6.7%,且中介路径达到显著水平(9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分别为CMIN/dF=6.66,RMSEA=0.08,GFI=0.98,NFI=0.95,CFI=0.96,TLI=0.92.因样本量大,CMIN/df值偏高,但模型其他的拟合度指标很好,均达到了较好的拟合水平[31].

表3 自我感知大小的中介效应检验

图2 自我感知大小在敬畏和校园欺凌中的中介作用图

3 讨论

3.1 人口学变量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校园欺凌行为在性别、学校类型、年级、城乡以及父母文化程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首先,男生的校园欺凌行为显著高于女生,与前人研究结果保持一致[32].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校园欺凌行为显著高于重点中学,相关研究也表明,更优质的学校环境产生更少的校园欺凌[33].初二、初三年级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进入青春期后,初中生会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和适应不良的情况[34],他们很容易情绪失控,进而演化为校园欺凌行为[35].农村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子女的校园欺凌现象越多.因此对农村中学生群体,老师和家长更应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进而减少欺凌和攻击行为[36].

3.2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敬畏、自我感知大小与校园欺凌呈负相关,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37];但敬畏和自我感知大小呈正相关,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16,23].原因可能是,中学生群体是自我意识极度高涨的群体[38],他们对于敬畏的理解更多源于对自身的认识;其次,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由“天择时代”向“人择时代”转变[39],更加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力量.所以心怀敬畏,也是对时代的一种敬畏,是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一种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敬畏.因此,中学生在面对比自己更为宏大的物体时,增强了对自身的存在的关注.

3.3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表明:(1)生命敬畏和法律敬畏对校园欺凌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表明生命敬畏和法律敬畏可抑制或降低校园欺凌行为.这是学校重视生命意识教育和法律意识教育的结果,也支持了敬畏是培养亲社会行为、降低攻击行为的来源的结论[37,40].(2)道德敬畏、自然敬畏与校园欺凌呈负相关,但对校园欺凌没有预测作用.这可能与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有关,当前中学生大多忙于学业压力,少有与社会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导致中学生的道德敬畏和自然敬畏比较匮乏[41-42];再有,中学生正处于形式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自然和道德这类较抽象的概念难以体会和理解,而与接近现实生活的生命和法律这类概念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本研究的中学生道德敬畏(4.89±0.92)和自然敬畏(5.38±0.74)得分低于生命敬畏(5.46±0.72)和法律敬畏(5.27±0.83)得分,其道德敬畏、自然敬畏对校园欺凌没有预测作用.所以,学校在防止校园欺凌的过程中,一是要重视对中学生道德和自然方面的敬畏教育,二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观和法制观,进而提高中学生的敬畏感,减少校园欺凌行为.

3.4 中介作用分析

将自我感知大小作为中介变量,考察敬畏对校园欺凌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自我感知大小在敬畏与校园欺凌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说明敬畏不仅能够直接负向预测校园欺凌行为,而且能够通过自我感知大小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校园欺凌行为.因此,学校在对校园欺凌干预时,不仅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敬畏来减少校园欺凌,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我感知降低校园欺凌行为.比如,教育者在对校园欺凌的干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的敬畏的培养,激发自我感知,并在此基础上,让干预对象转移注意力到自我上,看到自我的价值,体会自己的力量感,弱化希望通过攻击他人而展现自我的意识和减少相应的行为.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把敬畏纳入对中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以探究敬畏、自我感知大小在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作用,不仅丰富扩展了敬畏原型理论,也为学校的校园欺凌干预提供了客观依据.但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本文仅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未来研究可以将实验穿插进去;第二,本文的被试群体都为中学生,而校园欺凌愈发向低龄化发展,未来研究应该把小学生也纳入进去;第三,横断研究的结果放在校园欺凌上面可能解释得还不够全面,未来研究可以采取纵向研究的方式;第四,采用提高敬畏和个体自我感知大小对校园欺凌进行干预的效果,还需要实践来进一步证明.

4 结论

(1)敬畏可以抑制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2)敬畏可以通过增强自我感知大小从而抑制校园欺凌,即自我感知大小在敬畏和校园欺凌之间起中介作用.

猜你喜欢
敬畏中学生维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敬畏先烈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