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莹, 亢东琴, 王 云, 孙 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中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科, 北京, 100142)
肝脏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发病率较高的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全身化疗、放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免疫治疗等[1]。近年来,在众多的姑息疗法中,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因疗效显著逐渐受到重视[2],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疗效。因此,了解射频消融术后的相关症状和症状管理,对于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2018 年7 月—2022 年11 月科室收治的232 例肝恶性肿瘤射频患者术前术后的症状变化与症状管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 年7 月—2022 年11 月科室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232 例,其中男150例,女82例,年龄39~76岁;原发性肝癌86例,肝转移癌146例。146例肝转移癌中原发灶分别来自消化道肿瘤128例,胸腺癌、乳腺癌各6例,肺癌4例,卵巢癌2例。
1.2.1 调查和评估
1.2.1.1 调查工具:选用肿瘤常见症状及中医症状调查表(MDASI-TCM),该量表由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李萍萍团队在借鉴MDASI 的基础上于2008 年编制。由2 个部分26 项组成:第1 部分为常见症状评估,主要评估癌症患者在过去24 h中临床常见的20 项症状的严重程度;第2 部分为症状对癌症病人生活的影响程度。以上2 个部分均由患者进行自身评估。各项内容采用数字评分法,以0~10分计分方式。0分表示无症状或无影响,10 分表示极严重的症状或极严重的影响;1~3 分为轻度,4~6 分为中度,7~10 分为重度[3]。该量表应用于340 例肿瘤患者被证实具有较好的信度,Cronbach’s a 为0.9[3]。MDASI-TCM 量表是一个规范的、有效的、信度高的、简单易行的、可以对肿瘤多种常见中医症状进行评估的患者自评量表。主要用于肿瘤患者常见症状的筛查、干预、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的临床治疗与科学研究。
1.2.1.2 调查方法:在肝射频消融术后及患者出院前分别应用MDASI-TCM 症状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症状筛查。由调查人员将《肿瘤常见症状及中医症状调查表(MDASI-TCM)》中各项内容逐条读给被调查的患者并进行讲解,在理解量表的内容及要求后由患者填写问卷,个别书写困难者由调查人员询问后逐项代填。问卷当场回收,共回收232 份,其中有效问卷232 份,回收率
100.00%。
1.2.2 治疗与护理
1.2.2.1 术前常规准备:术前所有患者已完成腹部超声检查、抽血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手术当天禁食水,护理人员在手术前留置静脉管路,向患者介绍治疗的原理、手术方法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如患者存在担心、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应做好心理护理,以取得患者积极配合。术前教会患者疼痛评估方法,练习床上排尿等准备工作。
1.2.2.2 术后一般护理:射频治疗结束后常规禁食6~8 h。术后绝对卧床12 h,常规心电监护24 h,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本研究中65.09%(151/232)的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血压升高,因此需要加强血压检测,根据病情应用降压药物。部分患者血压升高可能与术后腹部疼痛有关,此时应进一步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对于中重度疼痛患者应及时给予镇痛治疗以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密切观察腹部穿刺点渗液情况,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发现患者如有剧烈腹痛、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 呼吸费力等应及时报告医生。
1.2.3 症状管理
1.2.3.1 制订并实施症状管理流程:为了有效管理射频消融患者的症状,从科室层面制订了症状管理流程,以保证能够系统性地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相关干预与管理,见图1。
1.2.3.2 疼痛管理:本研究中术后疼痛是肝射频消融术后发生率第一位的症状。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时会产生100~120 ℃的高温,尤其当肿瘤位置靠近肝包膜或消融时间较长时,患者疼痛感剧烈,甚至会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降低、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致呼吸、心跳骤停,管理好疼痛至关重要[4]。对于术后疼痛患者,需按照癌痛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症状管理:①术前需教会患者使用NRS 数字疼痛评估法,以便于术后能够准确评估疼痛程度。②手术后回到病房责任护士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对于疼痛患者要进一步评估疼痛程度、部位、性质。③对于中重度疼痛患者按照癌痛规范化治疗给予镇痛措施。④护士需要进行动态评估,及时记录镇痛措施后症状缓解程度。⑤术后疼痛患者需进一步完善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并记录于疼痛护理记录单,每日评估患者基础疼痛及爆发痛,及时记录。⑥健康教育是贯穿于整个疼痛症状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讲解疼痛发生的原因。在本研究中87.07%(202/232)的患者术后3 d内症状均能够缓解,少数患者出院时仍存在轻度疼痛。出院前要教会患者疼痛的自我管理方法,便于患者出院后自行进行观察、记录;还要教会患者如何正确认识疼痛,解除不正确的误区和疑虑,从而使患者和家属全面配合治疗,使疼痛治疗达到更好的疗效。⑦出院后1 周随访,由疼痛护士完成随访工作,了解患者在院外疼痛情况并给予相应指导[5]。
1.2.3.3 疲乏管理:本研究中,无论术前还是术后,肝射频消融患者疲乏发生率都较高。有研究显示,临床治疗中恶性肿瘤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且经睡眠、休息仍难以得到缓解,对患者的生活、治疗产生影响,且晚期患者发生率更高[6]。在临床中可以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护理,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病因、症状表现选择适宜的中医护理技术来减轻患者的疲乏,如耳穴贴压、推拿按摩、情志护理等,操作方法简单、治疗成本低,且不良反应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7-8]。
1.2.3.4 消化道症状管理:麻醉、邻近胃肠肿瘤的消融可刺激胃肠道,并导致肝功能一过性升高,应激反应引起患者胃肠道黏膜损伤,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胃肠道症状[9]。术后应积极应对患者发生的恶心、呕吐、胃口差等症状,严重者应给予止吐药物及胃黏膜保护剂以尽快缓解症状,并根据病情给予静脉补液。主要护理措施:①术后禁食水6~8 h。②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配合医疗给予应对措施。③合理的饮食指导,开始进食前先饮少量温开水,从流质饮食开始,如无不适再过渡到正常饮食。④及时评估症状缓解情况及对患者的影响。
1.2.3.5 休息与睡眠:影响患者睡眠的原因包括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和药物原因等[10]。射频消融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因射频消融治疗导致的疼痛及消化道等症状,加之部分患者对病房环境的陌生、情绪紧张等因素都可能引起患者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失眠。评估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后,针对病因积极控制躯体症状,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如仍无法入睡可遵医嘱给予助眠药物。
1.2.3.6 心理护理:因伴随症状、手术创伤、对治疗的不确定性等原因影响,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苦恼(心烦)、担心、焦虑等心理症状[11],也会影响患者睡眠。医护人员需根据症状评估结果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积极控制症状。由于射频消融治疗患者住院时间短,护理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取得患者信任,充分做好健康指导及出院宣教,解除患者顾虑,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必要时可以请心理医生介入。
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20 项症状评估结果见表1。肝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常见症状发生率前五位依次为疼痛(58.19%)、疲乏(51.29%)、恶心(47.41%)、睡眠(42.24%)、苦恼(38.79%),症状程度以轻度为主。
表1 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20项症状评估结果(n=232)
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症状对生活的干扰程度见表2。
表2 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症状对生活的干扰程度(n=232)
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患者出院前20 项症状评估结果见表3。
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患者出院前症状对生活的干扰程度见表4。
表4 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患者出院前症状对生活的干扰程度(n=232)
本研究通过对232 例肝恶性肿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后及出院前肿瘤常见症状评估,得出肝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常见症状发生率前五位依次为疼痛(58.2%)、疲乏(51.3%)、恶心(47.4%)、睡眠(42.2%)、苦恼(38.8%),症状程度以轻度为主,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程度的生活干扰。对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症状管理干预后,患者症状发生率、程度及对生活的干扰均明显改善。超声引导下肝射频消融治疗后对患者症状及程度进行评估,有利于医护人员快速、全面掌握患者一般状况,对症状进行全程管理,做好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