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九线钢轨状态分析及整修的探索与实践

2023-11-06 05:44徐春山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20期
关键词:伤损正线钢轨

徐春山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公司九江桥工段,江西 九江 332000)

0 引言

京九线为双线铁路,沿线是我国东中部结合地带,在国家梯度开发战略中处于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大京九”的诞生为缓解运输压力,增加相关通道能力创造了条件。原铁道部将京九铁路定位为“以货为主、兼顾客运”,是中国铁路货运最繁忙的干线之一。九江管辖地段坐落于江西最北端,串联湖北、江西两省,处于京九线咽喉部位,运输压力大,维修天窗紧张,同时毗邻鄱阳湖和庐山,昼夜温差大,钢轨伤损发展速度较快,钢轨重伤频发。为有效缓解钢轨的磨耗与滚动接触疲劳损伤[1],该文选取九江桥工段内上下行线路为研究对象,采用长期跟踪实验的研究方法,对京九线在役钢轨的损伤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分析,提出科学的钢轨整修策略。

1 研究工况

九江工段管内京九线上行线的管辖范围为K1277+000~K1424+425、下行线K1277+000~K1428+000,正线累计298.643 km,由南浔铁路演变而来,建设年代久远,设备基础薄弱,运输压力大,维修天窗资源不稳定,重伤率居高不下。该段管内上行线以包钢钢轨为主,下行以攀钢钢轨为主;曲线地段累计为45.848 km,总占比为15.4%,其中半径在800~1 200 m 的曲线占比60%,半径小于800 m的曲线占比5%。近五年来,京九线平均百公里重伤数量高达4.8 处,钢轨防断压力巨大。该段上行钢轨最近一次大修日期大多为2008—2009 年,年通道总重40 Mt,累计通过总重约700 Mt;下行钢轨最近一次大修日期大多为2016 年前后,年通过总重87 Mt,累计通过总重约600 Mt,整体呈现上行服役时间长、下行运量大等特点。

2 钢轨损伤情况现场跟踪实验

2.1 钢轨上道服役年限分析

京九上行正线钢轨上道年份2007—2008 年占比31.04%,上道年份2010—2011 年占比14.71%,上道年份2015—2017 年占比29.9%,上道年份2022 年占比21.17%,详情见图1。

图1 京九上行正线钢轨上线时间统计

京九下行正线钢轨上道年份2010—2014 年占比10.16%,上道年份2015—2016 年占比78.36%,上道年份2021—2022 年占比10.06%,详情见图2。

图2 京九下行正线钢轨上线时间统计

2.2 通过总重分析

京九正线钢轨通过总重统计见图3,从图中可看出,上行线通过总重0~500 Mt 占比52.28%,通过总重在500~700 Mt 占比15.94%,通过总重在700~1 000 Mt 占比31.78%,上行年通过总重为40 Mt,截至2022 年末,通过总重超700 Mt 的地段钢轨较多。

图3 京九正线钢轨通过总重统计

京九下行正线钢轨通过总重在0~500 Mt 占比10.06%,通过总重在500~700 Mt 占比80.71%,通过总重在700~1 000 Mt 占比9.23%,下行年通过总重为87 Mt,预计2023 年末通过总重超700 Mt 地段占比将达68.99%。

2.3 重伤数量分析

2018—2022 年京九正线及上下行线重伤累计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知京九正线总重伤数均逐年增加,但上行涨幅较为平缓,下行涨幅变化较大,尤其2020 年较2019 年增加近一倍,2021 年较2020 年增加60%。近5年京九线重伤数累计1 433 处,主要以接触性疲劳引起的横向裂纹为主,占比54.5%;其次是焊缝伤损,占比34.7%。直线地段重伤为240 处占比16.7%,曲线地段重伤为536 处占比37.4%,曲线地段重伤主要集中半径800~1 200 m 为320 处,半径800 m 以下为186 处,半径1 200 m 以上30 处。

图4 京九正线钢轨重伤数量统计(2018—2022年)

综上:京九线伤损主要以接触性疲劳引起的横向裂纹为主,且主要集中在曲线半径800~1 200 m 区段。

3 钢轨整修策略

3.1 线路大机打磨策略

根据现场跟踪实验结果,钢轨检查月在季度末,2021 年3 月—2022 年3 月正线钢轨重伤分别为8 处、10处、9 处、12 处、38 处,伤损总体呈逐季度递增的趋势。针对此种损伤趋势,2022 年5 月采取集中修的方式,开展线路大机打磨工作。主要打磨策略[2]如下:

(1)对铺设上道后新钢轨的打磨预打磨,去除轨面脱碳层;消除钢轨在生产、焊接、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表面缺陷,改善焊接接头和线路的整体平顺性。

(2)对已产生病害钢轨的进行修理性打磨,治理钢轨波磨;消除或减缓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硌伤和擦伤等病害,如图5~6 所示。

图5 打磨前后钢轨平滑性

图6 打磨前后钢轨廓形偏差指数对比

(3)对直线地段钢轨服役状态较好、基本没有明显钢轨病害的,采用“一遍式”的打磨策略对钢轨进行轨面全覆盖打磨,修正轨头廓形,改善轨面状态[3]。

(4)对曲线地段钢轨服役状态较差的,针对不同钢轨伤损类型及程度,提出了“渐进式”的打磨策略,通过多次打磨抑制及缓解钢轨伤损的发生和发展,并逐步修正轨头廓形。

2022 年5 月集中修期间,安排钢轨大机打磨972 遍/km,打磨后钢轨轨距角病害得到缓解,钢轨表面波磨轨状态及平直度得到显著提高。京九线线路钢轨廓形偏差指数GQI 评分,打磨前其平均分62.5、下行GQI 平均分64.9;打磨后GQI 评分均在87 以上,其中上行平均分为87.9、下行平均分为89.1,经打磨后廓形得到大幅提高,轮轨关系得到改善。打磨后,京九线2022 年下半年区间钢轨重伤为10 处,较2022 年上半年减少40 处,经打磨后重伤数量下降明显。

3.2 设置合理欠超高

通过对钢轨侧磨及其对应的曲线超高测量结果表明,相同曲线半径条件下,随着超高的减少,钢轨侧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随着超高的增加,列车通过曲线时的冲角变大,从而增加上股的侧磨,如图7 所示。为此,对发生严重侧磨的曲线,在坚持准确测速确定平衡超高的基础上,设置10%~15%的欠超高。如京九线下行同一区间的K1360+900~K1361+470、K1363+045~K1363+600 曲线半径均为815 m,列车通过速度为110 km/h,K1361 曲线为平衡超高侧磨发展速率为0.2 mm/月,K1363 曲线在平衡超高基础上设置10%欠超高侧磨发展速率为0.1 mm/月。

图7 钢轨曲线超高应力示意图

3.3 钢轨日常排查整治策略

2022 年以来外单位接连出现钢轨折断,暴露出钢断轨隐患十分突出,失控断轨仍然存在,为进一步规范钢轨管理,全面掌握管内钢轨及焊缝状态,深刻吸取外单位断轨故障教训,钢轨日常排查整治策略如下:

(1)开展管内钢轨及焊缝排查整治工作,重点对钢轨出厂年月、轨型、钢种、生产厂、钢轨状态进行排查,对各类焊缝平直度、距轨枕边位置、溢流飞边、轨枕空吊、表面状态等进行排查,对超期服役、状态不良的钢轨焊缝进行更换,通过排查2022 年已完成102 处超期服役及不良钢轨及焊缝更换,有效地消除了断轨的风险。

(2)充分利用轨检车波形图进行防断拾遗补缺。九江桥工段通过对轨检车波形图进行精细分析,重点对短波高低分析,对不平顺地方及时安排人员复核,如线路几何尺寸有问题及时安排整治,如现场焊缝存在低塌及时安排更换,2022 年分析出短波高低180 处,经复核现场46 处焊缝不良,其中高焊缝6 处,低焊缝25 处,均安排打磨处理;焊缝打塌15 处,全部更换下道,有效控制断轨风险。

(3)积极开展小机打磨,消除打磨受限区域。九江桥工段日常积极开展小机打磨工作,2022 年全年共计完成小机打磨道岔200 组,对尖、心轨钢轨鱼鳞伤,钢轨肥边,低扣焊缝预防性打磨,实现整组道岔贯通打磨,提高道岔区域的整体平顺性,延长轨件使用寿命。

3.4 科学选用新上道钢轨类型

科学选用上道钢轨可以延长钢轨使用寿命,减少轨道养护维修工作量,提高钢轨的综合使用效益,根据铁路的线路状态和载荷条件铺设不同材质和强度等级的钢轨。在年通过总重≥5.0×107t 的线路上,在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上选用U75V 热轧钢轨,半径≤1 000 m 的曲线上选用强度等级为1 180 MPa 级的U75VH 热处理钢轨;在年通过总重<5.0×107t 的线路上,直线和大半径曲线选用U71Mn 热轧钢轨,在半径≤800 m 曲线选用U71MnH或U75VH 热处理钢轨;普速道岔用轨(包括基本轨、尖轨、辙叉翼轨及叉心轨)优先选用贝氏体钢道岔尖轨和贝氏体钢辙叉部件或选用U75VH 在线热处理钢轨,不选用离线热处理钢轨。

4 结论

该文针对京九线铁路在役钢轨服役状态,开展了普速铁路在役钢轨整修的几点探讨,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江桥工段管内京九线运输压力大,天窗资源紧张,道床基础差,钢轨服役年限长,通过总重大,重伤率位于南昌局前列,钢轨整治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2)钢轨打磨可以有效治理和控制钢轨的波磨、表面裂纹、剥离掉块等疲劳伤损,改善轮轨接触状况,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选择合理的打磨廓形及方式能有效修复钢轨状态,有效减少重伤的产生。

(3)积极开展钢轨及焊缝排查整治工作,对超期服役、钢轨状态不佳的钢轨和焊缝及时进行更换,能主动减轻防断压力,有利于钢轨的日常管理。

(4)在直线上不宜铺设高硬度的热处理钢轨(除多个曲线的夹直线外),曲线半径钢轨应视年通过总重及曲线半径而定,有时钢轨磨耗太少,出现的问题比不耐磨出现的问题更复杂,因此,合理选用钢轨类型能提高钢轨使用寿命[4]。

猜你喜欢
伤损正线钢轨
普速铁路钢轨伤损的分布规律
城市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地铁正线联锁表自动设计的研究
钢轨焊后双中频感应加热工艺研究
京九线站内正线股道分割电码化机车无码问题分析及处理
沪蓉线站内正线道岔区段信号突变的改进措施
钢轨接头伤损成因及改进措施
SZT-8型探伤仪伤损图形判伤标准的研究与运用
高速铁路钢轨疲劳过程的超声非线性系数表征
国内外高速铁路钢轨性能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