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璐
(绵阳开放大学,四川 绵阳 621000)
立德树人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理念,高校作为优秀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文化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全过程,培育出既具备优秀的专业学科知识技能,还有良好人文素质的优秀人才,帮助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大学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及人文特色,决定了其非常适宜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学科,用于带领学生感悟文学内涵和人文精神,激发大学生对民族文化探索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因此,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进行对“金课”的探索与打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对绵州地区(绵阳古称)本土文化的学习与热爱。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最显著之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今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传统仅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能力的教育理念已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需求[1]。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帮助他们在大学时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让高校培育出更多优秀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相融合属于创新型的教育举措,为教师开辟全新的教育思路,使学生在大学语文知识学习时也能更好地对自身素质进行锤炼。
传统的教学模式之所以会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因为教育工作中缺少人文关怀。对于大学学生来说,思想价值观并没有得到健康稳定的建设,在外界不良影响下,很容易导致思想观念的偏差,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而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相融合,则凸显了人文关怀,让学生具备抵御不良思想的能力,能够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大学语文教学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会对各类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能够彰显文学中的人文关怀,以此为基础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则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整个学习过程都会更依赖教师,因而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针对现存问题,在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时,需将人文素质教育充分融入其中。将二者有效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对大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各项学习活动中,在此基础上既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2]。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为教师开辟全新的教学路径,教师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主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这样既增强了语文教学效果,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优秀人文素养的熏陶,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普遍还没有丰富的阅历。阅历与经历和经验有着本质区别,经验和经历可以不断地在生活中获取,而阅历则是亲身经历后所获得的思考和道理,阅历同时具备理性和感性的特点。大学生长时间处在校园中,虽然校园也是一个小型社会,但学生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都相对较固定,因而并不具有丰富的阅历,此时想要提高阅历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阅读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大学语文教学所具备的价值是无限的。教师正确的阅读指导,能够让学生对人生有全新的感悟,在不断的阅读中感受人生,通过对经典的文学著作进行深入剖析,感受不同人生的精彩魅力。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不是生来就具备的,而要通过不断的培养与学习。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既能让学生对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情感的陶冶,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在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工作时,会带领学生对大量优秀作品进行分析与品鉴,优秀作品既包含古代的唐诗宋词,同时也包括近代的白话小说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同时还能以正确的引导方式来对读者的行为进行约束,让读者在不断学习和阅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对时代的特点进行反映,其中包含大量的民族情怀。人文素质教育与其他专业学科的教育存在一定区别,无法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来对一些思想进行解释,因此需要以大学语文教学作为载体,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内化、迁移和运用,对思维进行拓展,深入领略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在不断学习的与分析中,探索自身的人生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既能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快速的发展。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会将注意力放在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育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虽然学生在毕业后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但人格会出现不健全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在社会中的长远发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将已学知识进行气质和修养的内化,学生的道德水平及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也能够满足社会需求。高校要充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并将其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自身气质,帮助他们完善向上的品格。
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以缺乏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为主。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文素质教育的传统形式已无法满足现在的教育需求。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仅以教师理论讲解的方式来让学生对相关理念进行学习,知识的传递方式过于刻板,导致学生无法对人文素质的具体内涵进行准确掌握[3]。学生的思维逐渐固化,因而不利于其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贯穿大学语文教学的始终,但目前部分教师仅将其融入部分教学环节,融入不充分,所以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各项考核内容偏向理论,缺乏实践考核,不利于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目前高校缺乏对知识结构的更新,知识结构较为滞后,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此外,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完全的是非辨别能力,在外来文化的侵蚀和环境影响下,部分学生人文素质正在下降,有的还存在一些极端思想,甚至出现了不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时,要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其中,注重当前的知识结构革新,将人文素质教育的育人功能展现出来。
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良好的人文氛围为基础,但目前有的高校缺乏这种人文环境的营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存在理论和实践比例不平衡的问题。学生将大多数时间放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并没有对文学内涵进行深入领悟,人文素质的提高显得更难。目前部分教师存在多方面能力欠缺的问题,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能力提升的关注,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容都十分丰富,二者具备较为庞大的教学体系,但在教育过程中呈现出的教学内容却十分细碎。由于大学语文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需要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前,要对教学主题进行精心提炼,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保证语文教学的有序性,进而融入更为理想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整合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取,以此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校需要对当前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价值取向[4]。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深入挖掘其中所具备的文学价值,以此为基础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不断优化选择。让学生体会文学,不断增强他们的阅读力、审美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有的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偏弱,针对这一问题,在大学语文教学时,可以选取李白的《赠江油尉》,让学生品读并领悟该作品体现的李白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当地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对祖国山河人民的热爱。当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剖析时,能够对作者表达出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度领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的教学内容知识点众多,想要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其高效融合并非易事。要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高效融合,需注重对现有教学实践进行优化和创新。教师首先要转变原有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与学生开展教学互动,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渗透。在开展完教学工作后,教师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对复杂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吸收和掌握。其次,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保证所采用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要积极引入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结合当时的热点事件,选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主题和题材,以此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创设饱含文学氛围的课堂环境。最后,教师要积极采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可视化的具象转化,带领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素质进行深刻挖掘。例如,在对杜甫的《三吏三别》进行阅读赏析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引导学生,使其认识到该作品对当时的社会矛盾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并且表达了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的魅力在于能够将生活感受深刻地表达出来,其往往不局限于小我,而是始终为国事而忧,为民生而虑,这种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都是学生应该深入学习的内容,通过该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果,与外界环境的塑造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为进一步推进人文素质教育,高校需要创设优质的人文环境,利用外界环境来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润物无声的积极影响。传统的教育过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因此大学语文学科会逐渐呈现出边缘化的特点,但随着时代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不良影响,大学语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高校及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其中,在课堂上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再者,高校还应在校内创设优质的人文环境,提高学生对美的发现力、鉴赏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优质文学作品进行赏析,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观点的表达,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知识运用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名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基础、性格特点,因生而教。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应当致力于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人文素质的发展。
要将人文素质教育更好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教育团队作为支持,高质量的教育团队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必要保障。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语文教育来说,这与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能力,就容易达到更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具有针对性地构建教育团队,从根本上提高教育团队的整体素质,设定科学合理的团队培养目标。例如,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图书馆中的大学语文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将富含人文素质的优质文学作品融入体系中,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5]。此外,教师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懂得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率先垂范,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高校还要定期组建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活动,聘请优秀的文学教育专家开展讲座活动,深入进行文学交流。大学语文教师除了需要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内容外,还应积极了解其他学科,注重教学理念的拓展与应用,这样,才能将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语文教育有效融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由于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以大学语文教学作为载体。将二者进行深入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感悟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素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具备全面发展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所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也更能满足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