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华,杨晓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部分初中学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其阅读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当前的社会,处于一个思想丰富、文化多元的时代,物质诱惑较多,人心容易漂浮,快餐文化流行,信息碎片化传播和网络舆论空间众声喧哗”[1]。由于快餐式阅读大行其道,一些教者、学生误以为大量阅读、广泛阅读就是盲目追求“数量”达标。事实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慢阅读”,本文对此做些探索。
语文老师是“慢阅读”节奏的把控者,应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放慢速度,沉心静读,深入理解,掌握方法,提高效率。教者指导得法,学生才能读得轻松,兴趣盎然,“慢阅读”的意义才能真正凸显出来。
“慢阅读”是指阅读时要放慢速度,放慢节奏,心脑并用,反复思考,细细品味,反复咀嚼,品出文章的意蕴、情调,体味文章中蕴含的“绕梁之音”。读书作为一种精神活动,需要一定时间反应和思考。且初中生的年龄较小,决定了他们的阅读速度、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不高。在教学中如果不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必然会让学生“知难畏难”,不利于阅读兴趣的培养,甚至还会让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彻底“掉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阅读过程其实是一个思维活动和情感共鸣的过程,在慢慢品味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体会情感的细微变化,感受此情此景中的喜怒哀乐,理解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攀爬思想顶峰,这才是真正的“慢阅读”中的深层理解。学生在“慢阅读”中学会了静心、细心、专心,思维会活跃而灵动,跟着作者的思绪一起舞动,圆满完成“体验”“思考”“积淀”的读书过程,达到兼收并蓄的读书效果。“阅读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过分强调效率必然丧失品质,没有品质的阅读教学只是冰冷的分数,没有真正的质量。”[2]
如在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者可引领学生别急着读诗,先慢下来了解杜甫本人的经历、这首诗产生的时代背景、杜诗一贯所表达的同情人民疾苦的主题,然后再读诗、背诗、解诗,才能真正理解诗中要表达的关爱民众、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怀,以及其拥有广厦、大庇寒士的崇高理想,才能真正走进杜甫的内心,倾听到他为下层人民呐喊的心音。
磨刀不误砍柴工,慢工出细活,学生在“细嚼慢咽”中真正把教材文本读透了、理解了,掌握了恰当的阅读方法,在读类文的时候就会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自然会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因为相同的境遇会催生格调相似的文章,很多美好的情感是相通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大同小异的。这样慢慢读透课内一篇,等于会读课外一类文章,慢读反而速度更快。
尤其是说明文、议论文,文体特征鲜明,课内慢慢阅读、细细分析,把课内文本当做学方法的范本,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套路,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才会按部就班、不慌不乱、不急不躁,这样阅读的速度不仅不“慢”,反而会更快,效果会更优。如《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教者不急于分析内容,而是先细细梳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学生对说明文分类、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再按照方法解析文章,反而速度更快,更易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形成学生的阅读思维框架,并加以训练和巩固,走向自觉化、自动化,就能够为学生的后续阅读乃至终身阅读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3]。所以培养“慢”的读书习惯,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迁移运用,“慢阅读”的作用才能显现出来。
有经验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细嚼慢咽”、深挖细耕,将蕴藏其中的宝藏一件一件找出来。“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引导者,指导学生进入文本,实现快乐阅读,感受阅读的喜悦。这样一来,学生实现了自主阅读,收获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阅读素养。”[4]
首先,读熟文本。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教者可引导学生先读熟文本,通过听名家范读,初步建立对春天的美好感受,再自读加深印象,小组互读进一步加深印象,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文本内容已经较为熟悉,为下面的鉴赏品味奠定了基础。
其次,读透文本。在熟读的基础上教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稀松平常的春景在朱自清的笔下会这么美?他是用什么方法将春天的美展现出来的? 学生在教者诱导下进行“细嚼慢咽”式阅读:景美是因为笔法细腻,如“春草图”部分运用了一系列的叠词“嫩嫩的、绿绿的、软软的”等来形容小草的颜色质地,描写形象可感;“春花图”部分在描写百花竞开的繁盛景象时,加之想象进行续写,“仿佛树上已经挂满了桃儿杏儿梨儿”,虚实结合,学生的思维从春花一下子就被引到秋实上,进一步想到春种秋收,春天付出劳动,秋天才会有收获。
最后,吸纳运用。学生在教者引导下由词到句到段到篇的细细咀嚼中,阅读由初步感知到细节品味再到学习借鉴、吸纳运用。《春》的美,还美在总分总的结构,美在多种修辞手法让语言更灵动,美在井然有序的写景层次,美在有双观察仔细的慧眼,美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法,还美在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挖到了这么多的宝藏,学生在写作绘景作文的时候,“照猫画虎”就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来。
过电影法是指教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后,给他们适当的“反刍”时间,让学生合上书,静静地回味文章当中的精妙之处。凝神静思中,文本中的情节就像电影一样在大脑中动起来、活跃起来,形成一个可观可感可听可闻的精神世界。这个过程其实是文本作品在大脑中的二次加工、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可使学生的思维与文本达到最大程度的衔接与契合,这是慢阅读与速读最大的不同之处。
如读《社戏》一文时,初读完毕,让学生合上书,思想的马达急速运转,梳理清文中所写的几件事情,从“随母归省”到“六一送豆”,再思考这几件事中直接写看戏的是几件,学生通过“过电影”,不仅理清了文章的线索内容,还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重点不是写戏有多好看,而是和平桥村小伙伴一起时难以忘怀的欢乐,写作的目的也不是赞美社戏的精彩,而是借看社戏怀恋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快乐童年。
“过电影”的过程,看似减缓了阅读速度,其实是给予学生一个整理思维的时间,疏浚思想淤塞,真正走进文本和作者完成心与心交流的过程。
慢阅读中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做读书笔记。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是读书的时候,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或者难记难懂的部分,或者需要重点注意的部分,都用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让阅读效果事半功倍。
仍以《春》为例,“春风图”一段,教者可引导学生在细细品味中品出作者的写作技法: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五官并用,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阅读过程中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在读中动手、动笔、动脑。做读书笔记可以批注原文,可以写读书心得,可以写自己对作品的另类理解,慢慢积累,积少成多,养成好习惯,提升语文素养。再如授《智取生辰纲》一课,先细活慢干,让学生查资料了解文章中涉及的英雄人物的事例,做一定的读书笔记,可以是人物轶事,也可以是形象分析,还可以是故事复述,然后再让学生写读后感训练思维分析能力,加深对名著主题的理解。
故事续写法是对教材文本的再加工和另类思考,可以顺着原作的思路让情节得到进一步发展,可以跳出原作的窠臼,只把它当作激发灵感的一束亮光,独立自主进行创作,也可以运用联想想象,对生活中同类的事件或现象生发自己的新观点新看法。如教完《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教者不急授下一课,而是让学生静下心来,展开想象“续写”故事结尾:菲利普经过一番思想争斗,到底有没有认自己的亲弟弟于勒?文中的“我”有没有把叔叔于勒带回家颐养天年?故事续写,延展了学生的思维长度,端正了学生的“三观”,还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箭三雕。
“阅读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服务教材的编写意志,还应该体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良好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上。”[5]慢阅读对年龄尚小、语文功底还不够深厚的农村初中生来说,较为切合他们的学情实际。这一方法不仅能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技巧,还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有利于他们在阅读中进入深阅读、深思考的境界,深层体味作品的精妙意蕴;让他们养成勤读书、爱读书、爱思考的良好习惯。“慢”在一时,“快”在阅读能力的提升、语文阅读思维品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