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袁田
摘 要: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一理念的提出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教育实效、拓展思政课育人空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落实“大思政课”理念要求我们及时观照社会大课堂,结合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不断挖掘鲜活的教育资源,从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在“大思政课”的格局下,基于传统乐教思想将音乐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及其内蕴的育人功能充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深入探索“以乐化人”的内在旨趣,即以乐象之意唤醒人的精神觉解、以乐感之情引导人的价值认同、以乐境之善提升人的自由境界。结合现实困境分别从“乐”“化”“人”三角度破题,提出“以乐化人”的提振之道,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及吸引力、感染力。
关键词:以乐化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音乐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3.01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3-0090-07
“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1]在艺术的世界中,音乐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凝结而出的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以其优美动人的旋律和充满故事感的音符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给予大众精神陶冶,健全人类灵魂品格,提升人类道德水准,对人精神世界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坚持“以乐化人”,首先要把握好在新时期、新常态下“以乐化人”的内在旨趣。
一、“以乐化人”的内在旨趣
“以乐化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它不仅以一种艺术教育形式而出现,更是逐渐沉淀为一种文化行为方式。把握好“以乐化人”的内在旨趣,关键有两个维度:一是化人之“乐”,即何种音乐才能真正影响人、培养人、塑造人;二是化人之“化”,即通过何种方式将音乐与人的本体生命相互连接,从而发挥其内蕴的伦理规范与道德提升作用。对此,先秦儒家的传统乐教思想首先把握住了音乐背后所蕴含的艺术精神及其对人格的修缮、对德性的提升,理应成为剖析“以乐化人”内在旨趣的应然之解。
选择何种音乐化育人,这是“以乐化人”的基本前提。“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千戚羽旄,谓之乐也。”[2]可以看出,儒家在此确立起“乐”的崇高性,按照伦理教化的观念依次划分出“声”“音”“乐”的层级之别,其中,“声”处于最低等级,代表物理声响;在稍加修饰后经由技艺的展示上升为具备一定审美特质、能够反映主观情感的“音”;当“音”能够修缮人格、尽善尽美、达成天地之和时才可称之为“乐”,寄托着最高的道德要求与政治理想,为君子识之。概言之,“声”作用于感官,“音”作用于心境,“乐”作用于道德,是其间的伦理高下之别。纵观儒家的音乐思想,又以“中和”为标准提出“淫雅”之分,对于一些乱民心智的俗曲,因其营造的乐音环境违背了“制中”原则直接被排除在正音的规定性范围之外。由此,孔子明确指出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作为音乐艺术创作的审美原则,主张用纯正、典雅同时又富有教育意义的音乐作为教化的工具,在美好的音乐氛围中陶冶人的性情、涵养人的气质。
如何通過“化”使雅乐发挥其作用,这是“以乐化人”的关键环节。荀子指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4]化人之“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练、积累、反思、升华的思想进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内而外的受动、异化、裂变、统一的思想质变的过程。“以乐化人”不仅重视用深邃的精神内涵和趣味的艺术形式给人以心灵关照和精神慰藉,还强调音乐对人的影响方式是柔性的浸润、感染与熏陶,而“化”一字更凸显出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内在特质。不同于以理服人,“以乐化人”关键在“化”,即感化人、教化人、润化人。具体而言,感化即运用情感力量寓教于情,利用音乐的精神内核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教化即通过音乐这一形式隐性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受教育者认同并内化;润化即环境要素的渗透,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音乐艺术应随时保持“在场”的状态,渗透至人们的生活中使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环境的熏陶中让人们在音乐艺术的持续滋润下无意识地接受并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至此,我们已经从两个重要维度对“以乐化人”进行了前提性限定,其内在体现着“正乐”对至善人格的预先性规约,又实现了“化”于德行培养的过程性陶染。当我们将“乐”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域之中进行思考时,不仅是希望借助这一感性载体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冲破抽象化、理性化的藩篱,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音乐元素的思想价值,通过音乐的释放来唤醒人的精神觉解、引导人的价值认同、提升人的自由境界,实现人追求自由自觉的主体回归。
首先,以乐象之意唤醒人的精神觉解。觉解是人生境界的一种评判方式,赋予了人之为人的意义与价值,觉解程度越深,人生境界就越高。以乐象之意唤醒人的精神觉解,就是要通过音乐意象的丰富内涵使人超脱自然的限制而走向精神的自由,增强艺术感受力进而冲破精神觉解的内在阻力与外在障碍。“乐者,天地之和也。”[5]音乐意象之所以能够唤醒人的精神觉解,是由于其取象于天地的深邃思想倾向。具体而言,音乐意象是在主体对天地自然等具体物象的感悟基础上观物取象而成的,如“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6]其中的“天”“地”“四时”“风雨”都是取象的源泉,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化、风雨四时日月的交替等自然之道均被赋予了音乐的性质,感悟和谐有序的自然宇宙之道,让人沉浸在另一种精神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乐象唤醒人的精神觉解就在于它内在构筑着现实与精神世界的双重维度,既达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又为人的生活增加一个新的维度和生存、体验空间,能给人以美的体验,这种体验能够导引人们超脱现实困惑,到理想世界中去寻找慰藉,从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唤醒人的精神觉解。
其次,以乐感之情引导人的价值认同。音乐艺术既能给人以愉悦的精神享受,使人走向精神觉解,同时又能在人的精神获得相应的独立之后,进一步密切人与对象性活动的联系,以情感价值的目的性接受为突破口最大程度地化解思想政治教育说教危机,引导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价值认同。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化表达,正是人们内心深处真实情感的反映。《乐记》指出:“乐者,心之动也。”音乐对心灵的触动不仅是基于生理本能或思辨能力,更是音乐中传达的主观情感直击人心,勾连起人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状态,引发人的情感共鸣,进而借助艺术的表层效果悄无声息地引入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这也正是“以乐化人”的智慧所在。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音乐自身的时间性与动态性使得它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乐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等音响的起承转合来抒发和传递人类特定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反复增强人的现实体验感,在体验中抓取最能表现人内心深处的情调与律动,使人在对现实的感受中窥见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价值和信仰,从而增进人对教育内容的价值认同。
最后,以乐境之善提升人的自由境界。音乐艺术作为一种“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实践活动,对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与自我表征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7]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本性的感性表达,音乐使得人始终沉浸于其所营造的美好境界,并逐渐在对象中体会到自我感觉的丰富性,扬弃着占有所具有的片面性与功利性,进而享受着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确证带来的愉悦感与艺术的审美感受。通过音乐这一艺术活动,能够拓展人的精神空间,生成人的自由个性,实现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进而实现“人的感觉特性的彻底解放”。
二、“以乐化人”的现实省思
事实上,在剖析“以乐化人”内在旨趣的过程中已隐藏着音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自洽点,即以“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并且形成了“音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链条,换句话讲,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引领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最关键的就是不能脱离人本身,而音乐这一特殊的文化样式恰恰能够反映出一定时期现实的人对思想理论的精神需要,并通过感性的审美活动引导人们体悟其中的审美内涵,审视自身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感受与之强烈共鸣的情感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弥补思想政治教育“言之无味”与“育不得法”的弱点。值得注意的是,乐教传统历经漫长的时光发展到现在,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深刻烙印,在新时代语境条件下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乐”的德育功能迷失
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往往借助于其审美本质而发挥作用,但是新时代的音乐往往受到浮躁社会背景下商业化市场的侵扰,以戏谑搞怪、低俗包装等方式抓人眼球,制造流行与卖点,一定程度上刺激着人们的享乐与消费需求,这一倾向使得音乐在商业利益的裹挟中朝着泛娱乐化趋势愈演愈烈。一方面是音乐作品的低俗化、拷贝化特征明显。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类音乐大行其道,看似作品数量大幅提升,实则主题单调乏味、曲风软绵无力。比如《大学生自习室》《那一夜》等作品中充斥着语言暴力、矫情媚俗,表面上标榜突出个性,实则缺乏对生活内涵的深层挖掘,完全背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也上了网络音乐的黑名单。另外,音乐作品的抄袭、侵权事件频频发生,尽管《白月光与朱砂痣》《离人愁》等歌曲在平台上播放量破亿,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但也由于深陷抄袭风波之中而被人们诟病。另一方面,音乐内在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囿于音乐市场的过度商业化,某些经典作品甚至也沦落为谋取利益的炒作工具,如2018年的《黄河大合唱》事件,经典作品被编排成戏谑恶搞的小品节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官媒亲自下场指出“为图搞笑而篡改这一反应民族救亡之声的代表作,显然是一种对历史的亵渎、对民族精神的挥霍。”不仅如此,音乐创作者也游走在违法的边缘,“吴亦凡”“王力宏”等艺人的恶劣事件直接成为公共舆论的“盛宴”,同时也为艺术界敲响了警钟,这些艺人的一言一行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年轻一代“追星族”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在音乐艺术中寻求“美”与“善”的平衡本应是其题中之义,但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企图割裂开二者的关系,违背了传统的乐教观念,导致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的推动下乐教传统更是在浮躁的社会中逐渐走向异化,既无法营造“美”的境界,也缺少了“善”的引导,反而使得娱乐功能一枝独秀,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德育的成果,也必然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迷失与危机。
2.“化”的方式陈旧且不彻底
毛泽东曾形象地把方法比喻成桥或船,“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8]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适当的教育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但是无论是最基本的理论教育法还是实践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等,都是从外在将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灌输给受教育者,难以引起心灵共鸣,在面对新问题与新要求时传统教育方法的局限性更加暴露无遗。
第一,追求“速成”而非“养成”。一个人思想观念、价值观点的塑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螺旋式上升不断积淀下来的结果,良好德性的形成甚至需要人的一生去思考与追寻。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在教育过程中必然需要遵循人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这无疑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绝不能奢求一朝一夕之功,关键就在于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偏重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刻意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变成了教条化的客观真理传授活动。一旦临时下达教育任务时,选择突击召开几场思想专题会议或讲座,拍几张照片、发送平台推文敷衍了事,其余时间则放任自流。这种“催熟式”教育,仅仅是在形式上最快速地将思想灌输给学生,忽视了“成人”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漠视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反而热衷于“快餐式”“速成式”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强调“外塑”而非“内化”。思想品德的提升究其本质是内化的过程,是自我的体悟。如果受教育者不能真正从内心里接纳、认同教育内容,即便他迫于压力按照既定的道德规范进行实践活动,我们依然很难判定这一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因此,任何强制性的表面规制都有可能在知、情、意、信、行的某一环节链条中发生断裂,难以达到理想中的教育效果。如今,只顾“外塑”不顾“内化”,用无条件服从取代自主意识的选择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举办几场活动、听几次讲座,以活动为载体以期调动起受教育者参与的积极性,但更多的是借助活动的形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补充,并不能从根本上转变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事实上,“内化”包含着体验、共情、对话与反思等诸多环节:从生活世界中寻求理论知识的现实体验,以期最大程度地减少抽象感与距离感;在体验的基础上发生情感的共鸣与碰撞进而获得某种“同一感”,进一步加深对教育内容的认识和把握;同自我对话、同心灵对话能够补充与修正对教育内容的认识,并批判性地将其吸收进自身的价值体系之中;反思则促使受教育者在内化的过程中检视自身,寻求更高程度、更深层次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本應是由心及心的过程,却因为过分强调“外塑”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第三,侧重“灌输”而非“润泽”。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历时已久,课堂教学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很难因为时代的变化而产生显著的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思想的转变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知识灌输,而是依靠“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渗透。想要“润物”,首先要“随风”,这风或许就是一个鲜活的榜样,一个实际的行动,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入情才能入耳,入耳才能见效。除此以外,教育方法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可以更积极的拓展第二课堂,挖掘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变得鲜活、生动,在实践中引导、教育,方能起到发人深省,润物无声的教育意义,实现育人目标。
3.“人”的思想观念仍待转变
“人”作为“以乐化人”的目标对象,其自身的内在规定性深刻关系到“化人”的方式方法及结果成效。“以乐化人”中的人可以大致分为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但在新的条件下囿于人们不同立场、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当前的教育现状与理想期望仍具有很大差距。
(1)教育主体缺位,传统观念尚未更新 在“以乐化人”中教育主体指的是学校管理者、教师等施教主体,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生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和直接实施者,他们利用音乐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音乐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效能。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小部分教师来说,仍然只是一门理论课程,机械地运用写板书、画教材、念PPT等简单的教学方式,这恰恰说明目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维固化与僵化,运用合适的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能力欠缺,这也对音乐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产生了直接的阻碍。
目前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中能够了解音乐、有能力并愿意将音乐作为载体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老师为数不多,有音乐专业学习背景的老师更是屈指可数。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招聘时,除了对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有基本的要求以外,对文体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并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支队伍中能够运用音乐开展教育的人才缺乏。许多学生工作者不仅自身缺乏文体素养,更严重的是缺乏欣赏能力和审美判断,使得高校音乐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没有了组织者、实施者,再好的理论设想也成了空谈。
由此可见,传统观念尚未完全解放导致教育主体在音乐载体运用上的缺位,教师素质结构的不平衡、文化载体的低效化运用无形中成为“以乐化人”的直接阻碍。
(2)教育客体懈怠,内在驱动力不足 “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客体,其接受程度直接反映着“化人”效果。区别于接受教育、灌输教育等,受教育者有意识的自我教育是“以乐化人”完成的关键闭环,只有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意识越强,自我教育的行为就越能有效的执行,教育效果就愈加凸显。但是新时代受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受教育者往往表现出自我教育的意识不强,内在的驱动力不足等多种消极状态。
一方面,自我教育意识较为薄弱,缺少自我教育内在认同感。新时代的受教育者长期处于接受教育的模式之中,本应该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主动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缺乏自我学习的意识,他们一边对于被动式接受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一边又随波逐流,把大好的青春年华用于聊天、打游戏,缺乏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担当。另一方面,自我教育动力缺失。由于大部分90后学生都生活在“6+1”的核心家庭中,是家里的“小皇帝”,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认为“我说什么都是对的”的错误观念,使得他们难以辩证、客观地认识自我。家长的“全方位保护”让这部分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迁移到教育过程中也无形中导致自我驱动力的偏差,影响着自我教育的发展和稳定性,大大地削弱了自我教育的有效性。
三、“以乐化人”的提振之道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之上,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推进我国教育的改革进程,提振“以乐化人”的有效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乐”之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音乐不是单纯的音符组合,而是文化的一种形态和载体。它既有音乐本体特性又有人文特性,既是声音艺术又是情感艺术,它是人对生活的感悟、是社会生活的映射,承载着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能够激起人们不同的生命感受和审美体验。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强调、重视音乐素养的学习和音乐内容的选择。
(1)创作优质音乐弘扬时代精神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文艺创作是一种负责的精神生产和审美创造。”[9]新时代的青年人正处于三观建立和形成的关键阶段,一定程度上还缺乏理性的文化选择力和审美判断力,此时更需要一大批积极向上且具有时代气息的高质量音乐作品占领青年人的精神阵地,借助动听的旋律、经典的歌词等传达和再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小我”的小情感融于“大我”的大情操之中。在充分尊重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规律的基础上,文艺工作者应树立精品意识,坚持以社会效益为重,尤其是面向青年人的音乐作品,首先要了解青年、贴近青年,体察青年人的所思所想,关注青年人的生存状态,用他们的眼光看世界、观社会、察人生,满足他们认识生活、审美愉悦、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才能更好地打动青年、教育青年。
(2)发掘本土音乐彰显地方特色 我国的地方音乐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无限的生命力,既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地方音乐资源往往是地方文化的缩影,融合着本土特色的音乐资源有着“原汁原味”的韵味,能够更好地拉近人与人的心灵距离,既有利于保护相对孱弱的地方音乐资源,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滋润的土壤和丰富的创意。以红色音乐资源为例,如: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冀鲁民歌《解放区的天》、江西民歌《映山红》等作品都蕴含着许许多多鲜活而感人的真实故事。在欣赏动听热血的旋律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经典、继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他们的爱国志向,在音乐的氛围中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3)传承传统音乐赓续文化基因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种类丰富,优美的音符记录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群众的思想和情感,汇集成了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音乐形式,深深地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其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使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在高校可以根据专业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相应课程。对于专业音乐教育,应该增设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乐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乐史等必修课,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适当开设以民族音乐为主的普通音乐课程教育,通过欣赏、鉴赏各类具有民族文化符号的传统音乐曲目,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进而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刻的人文内涵。
2.“化”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事实上,在呼吁文艺工作者尽可能多从青年人的角度出发创作一些正能量的音乐资源的同时,当务之急还是鼓励教育者积极利用现有的音乐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的尝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为主,但如今“填鸭式”教育方式早已不被当今的高校大学生认可,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与探索适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渗透式教育:甄选公共区背景音乐,渗透思政元素 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学校小课堂之中,还应“由小及大”,不断地向社会场域拓展,向更大的视野、格局、空间、愿景拓展,充分利用社会空间,借助社会资源完成思政课承载的育人使命。音乐能够提高人们精神生活层次、提升个人品质修养,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目前音乐资源运用的缺口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提供了一个方向。公共音乐空间代表着城市的审美理想,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世界,是整个城市文化符号和精神标志之一。在社会大课堂中,教育者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甄选并播放主旋律、正能量、大众化的背景音乐,让身处空间内的人有音乐文化认同感,唤醒人们对音乐的怀想,提高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感,营造高品位的城市公共音乐空间,如在历史博物馆里播放《国家宝藏》,在体育馆播放《雪龙吟》等专题歌曲。需要注意的是,音乐文化的受众不应仅仅吸引到小部分的“知识群体”,更要扩展到不太了解音乐的“非知识群体”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其教育效果的无门槛与无限制。
(2)熏陶式教育:组织校园红歌传唱,激发情感共鸣 传唱红歌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重要载体,也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始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生机和活力的新途径、新方法。经典红色歌曲往往具有独特的历史纵深感和精神穿透力,凝聚着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新生继而迈向辉煌的厚重历史,具有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和穿越时空的精神感召。比如“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这样的歌词,真实形象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和军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是由于红色歌曲富含大量革命战争内容,而且具有通俗易懂、内容形象、形式亲民等特点,因此在传唱红色歌曲的过程中,可以将人们带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并引导人们再次感受当时的革命环境,这个过程有助于人们设身处地地感受为了理想信念而不断奋斗的精神。社会主义生产建设时期的红色歌曲则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动力,能够带领人们感悟我国艰难的革命以及生产建设,从而有效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传唱红色歌曲,不仅仅是一种音乐上的感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艺术上的享受,还可以给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3)沉浸式教育:开展沉浸式音乐党课,重温初心使命 随着信息技術的深入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智能技术的发展,社会整体迈入了以“沉浸”为主要特征的时代,为信息化、可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催生出VR思政等新的教育形态。在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下“沉浸式音乐+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次极为有力的尝试,它打破了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方式以及思维模式,不仅为听众带来全方位的立体感官体验,同时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开展沉浸式音乐党课,通过“声”入人心,结合艺术表演与党史教育,在技术创造的虚拟环境作用下,受教育者从直面舞台这一“对立”的形式,转变到“融入”其中的亲身体验,既开拓其声景感知,极大程度地提升审美愉悦感,同时也使得音乐作品的内涵更加容易被受教育者感知和理解,更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高层次需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可能。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选择主动适应和调适智能技术发展变化的影响,充分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了以“重走长征路”“体验革命生活”等为主题的沉浸传播教育尝试,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3.“人”之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使命
(1)主体意识的提升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将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学生教学质量的好坏,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由于高校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也对教师这一教育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努力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音乐素养不高的问题,大力引进音乐水平和政治素养高的教师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中,壮大师资队伍,力求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自身建设上形成人才优势。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要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既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横向知识的复合型教师。音乐艺术能够将抽象理性化的教育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感性形式传递给受教育者,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净化自身心灵,升华道德情操,建构出崇高的精神境界。正因如此,思政课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一切音乐中的思政元素,不断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以优秀的作品、生动的教学语言来感染学生,抛弃“音乐只具有娱乐功能,难以发挥巨大作用”这一传统观念,把学生培养成为“五育并举”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另外,可以有意识地使音乐教师介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介入不是要求音乐教师放弃自己的专业教学,恰恰是期望利用其专业的音乐素养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环节,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先进思想与精神内核,并根据需要分类归档,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音乐资源库。
(2)自我教育的驱动 要突破当前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困境,必须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依靠其自身的努力与自觉的行动实现自我教育,同时教育者也要适应着逐步从“引路者”变为做一个“旁观者”,让学生从“跟着走”逐步发展到“自己走”。
一方面,树立科学的自我教育观念,激发自我教育的需要。有需要才有动力,自我教育的需要不仅能够充实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也为大学生的发展进步提供精神支撑。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教育的趣味性。无论是生活化的教育素材还是多样化的教学工具,都要在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尽量贴近受教育者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思维方式转向主动思维方式,通过创设具体情境,鼓励他们多提问、多思考,进而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使大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需要,促进教育内容的习得和育人目标的实现,切实提高自我意识,进而确立自我教育目标,强化自我教育观念。
另一方面,拓展自我教育方法,提高自我认识评价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与评价自我既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关键和环节,又是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当代大学生只有全面认识自我与客观评价自我,才能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进而准确地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确立科学的人生理想。鉴于此,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不断地拓展自我教育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地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调适,进而使得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要让受教育者在无声中接受、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与时俱进,选择喜闻乐见的育人方式。音乐在其本质上是人生命情感的集中表达,自然也最能触及人的心灵。通过“以乐化人”这一方法,能够引导受教育者在一种人化的声音效果中感受生命,启迪其生命自主性,进而养成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总的来说,在“大思政课”视域下,“以乐化人”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在新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尝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報,2021-12-15(1).
[2]礼记正义[M].郑玄,注.孔颖达,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1536-1537.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31.
[4]安继民.荀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335.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7.
[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7]栾昌大.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初探[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67.
[责任编辑:张学玲]